- 相關推薦
高考高分同學經驗分享
經驗談 文綜記好筆記很重要
說到學習經,許暢笑著說“學歷史、政治,課堂筆記很重要,上課一定要跟住老師的思路,認真記筆記。”
除了上課認真記筆記之外,課后還要把老師所講的知識慢慢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在做題時運用自如,許暢說,學習講求技巧的同時,還要有信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各科要培養興趣,這樣學習效率才會大大增加,學習不僅要用心,更要有恒心,要把學習堅持到底。
師說 時刻掌握學生心理
高二時,許暢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每次考試成績都在80分左右,面對數學,許暢顯得有些膽怯,許暢的班主任李淑華多次找到許暢談心,與許暢一起探討學習方法,李淑華說“知道自己的弱點在那里,許暢就開始堅持每天都做數學題,一直堅持到高三中期,數學成績提高上來了,高考時也考出了不錯的成績。”
高三英語如何提高閱讀速度
隨著社會形勢對個人英語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考的閱讀理解在難度上不斷加大。其中一個表現是閱讀試題篇幅在不斷增長,內容也在增多,再加上近幾年新增加了聽力測試。因此做題時間減少了,所以對速度的要求就提高了。
要養成一定的速讀能力,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擺脫默讀和低聲朗讀的習慣,養成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接受文字信號的能力。由于英語拼寫和發音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音讀實際上增加了一個編碼過程,即把文字信號轉變為聲音信號的過程。只有擺脫音讀的習慣,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閱讀速度。
二、將逐詞閱讀的習慣改為以意群為單位進行閱讀。文章中各個單詞的重要性并不是一樣的,有的詞只是一種結構信號,有的詞只傳達輔助性的信息,所以缺省一些詞往往不會影響理解。所謂意群就是要求從一組詞中確定關鍵詞,以便在比詞重要的單位上重建意義。例如下例可以分成8個意群,下劃橫線的詞就是關鍵詞。
A computer / is a machine / designed / to perform work / mathematically / and to store / and select information / that has been fed into it.
三、充分利用結構信號及標點符號信號。結構信號包括詞序、語法詞尾及功能詞,這些都是表示詞與句的結構關系的。標點符號、大寫字母等,則告訴我們句子的始末等信息。上例的結構信號及標點符號信號如下:
A - is a -ed to -ly and to - and - that has been-ed into it.
熟練的閱讀要求迅速地識別這些信號,把握句中的句法關系,再填入關鍵詞的詞義,這樣才能擺脫逐詞閱讀的習慣,進入以意群為單位的閱讀。
四、培養預期能力。閱讀中對于下文可能出現哪些語言現象要善于根據上文進行預期 高中物理。預期能力有語法方面的,如上例句首出現冠詞A,預示著后面必然有一個單數名詞,而且既然出現在句首,則這個單數名詞十分可能是句中主語;當句中出現computer一詞、并且后隨is時,這一預期得到證實,于是再進行新的預期。閱讀過程就是這種"預期--證實"不斷反復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是在瞬間內迅速完成的。
語義方面的預期能力是指詞的語義搭配。如上例中出現to store and select, 則后面只可能是information, data或programme, instruction之類的詞。發展語義方面的預期能力要求擴大詞匯量,熟悉詞的搭配關系。
預期能力還包括背景知識方面,越熟悉的內容越容易讀懂,知識面越廣的人閱讀能力越強。
五、把閱讀從句子水平提高到篇章水平。把閱讀從句子水平提高到篇章水平,就是要求閱讀時把注意力從處理語言轉到處理語言所傳達的信息上。逐詞逐句的語法分析或者我們上文所說的識別結構信號的過程就是語言處理,這一過程應當在下意識中自動地進行。閱讀的主要精力應當放在跟上作者思路、把握作者通過語言所要傳達的信息上。要跟上作者的思路,就要充分利用文章中各種邏輯承接詞,如表示轉折的、順承的、因果的等等;要熟悉關于語言功能的知識,如怎樣表示假設、怎樣下定義、怎樣分類等等;此外,還要熟悉篇章結構方面的知識,如首句一般是主題句,結尾句一般是小結等等。
六、計時閱讀。提高閱讀要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即要有意識地不斷對自己的閱讀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的英語書籍,大約每頁500詞,如能在五分鐘內讀完,則速度為100WPM。這時應逐步提高要求,例如四分半鐘讀完,只有經過有意識的訓練才能逐步養成速讀的習慣。
七、把握體裁。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文章的大意,可以從文章的體裁入手,針對不同的體裁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新聞類:新聞內容大多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消息,主題句一般放在引人注目
的地方,如標題或段落首句。
②記敘文: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以敘述事件的始末為主要特征,通過所寫事件
來揭示文章的主題,顯示其社會意義,一般采用順序或倒敘法。
③說明文:說明文是直接向讀者傳播知識。一般是通過介紹一種客觀事物,
講解一個過程或解釋一種現象等等。一般在文章開頭就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想
介紹什么。
④議論文: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提出主張、發表意見、表明態度、總結
經驗等。與說明文相比,議論文會有較濃的主觀色彩。在議論文中,從體現作者
態度的句子往往能夠抓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這些句子一般都在段落的開頭或
結尾部分。議論文由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組成,抓住論證就能夠進一步理
解文章的邏輯性和弄清作者怎樣用論據去證明論點。
以上各點只是提高閱讀速度的一般原則,提高閱讀速度的關鍵在訓練。但速度并不是閱讀的唯一目的。閱讀速度快而不理解是毫無意義的。這里說的速度是指在基本不丟失信息的基礎上盡量提高閱讀速度。在讀完一章或一節以后回憶一下,如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就達到了速讀對理解的要求。如能做到以上各點,堅持訓練,完全有可能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即直接通過原文思維吸收作者通過語言文字所要傳達的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速度。
高考考生前一天應該準備好的事
一、準考證 《準考證》是進入考場的有效證件,必須妥善保存。一些有經驗的建議,考生可以找一條喜歡的絲帶,把準考證掛在脖子前,以防丟失、遺忘。
二、文具 2B鉛筆、書寫藍(黑)顏色的鋼筆、簽字筆、直尺、圓規、三角板、橡皮等。特別提醒:涂答題卡使用的鉛筆削得太細,會延長涂卡時間,建議把鉛筆削成扁扁的“鴨嘴”形,涂卡時,一抹就可覆蓋選項。
三、手表 考試時最好帶一塊手表合理安排時間。不用挑剔,只要準確就行,太貴重的手表還會擔心丟失、損壞,影響精力。
四、水 很多經歷過高考的同學反映,考試時很少感覺口渴找水喝。不過遇到卡殼的題,也可象征性地喝口水,讓自己放松一下。
五、雨具 考試前兩天考生或家長應注意天氣預報,了解高考當天的天氣情況,如果有雨,提前準備好雨具。
六、著裝 如果高考當天溫度較高,應準備舒適、寬松、透氣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質地,避免考場中暑。
七、眼鏡 戴眼鏡的同學最好準備副備用眼鏡,要提前試戴其是否舒服。戴隱形眼鏡的同學要準備好一副框架眼鏡和明目眼藥水。
八、自行車文具 如果騎自行車去考場,此時應給自行車胎打足氣,準備乘公共汽車或出租車的考生,應把所需零錢放入書包里。
1、上午:可以看書學習
上午:可以看書學習,但時間不要太長,主要復習一些基礎的知識要點,想些簡單的問題,使大腦處于較活躍、清醒的狀態,千萬不要做難度太大的題,以免影響考試信心。
2、下午:可到戶外適當地活動
下午:可到戶外適當地活動 高一,放松身心,也適量讀報,看電視。不要做劇烈活動,不要過多時間打球,最好不游泳,不要爬山,否則劇烈的活動易使體力消耗過大,易產生疲勞感。
3、晚上:臨睡前可喝點牛奶助眠
晚上:最好不要看書,可親手準備第二天要用的東西,自然地想像考試的常規環節。臨睡前可喝點牛奶助眠,如果睡不著,隨著呼吸的節奏數數,有助入睡,千萬不要服用 *** ,以免影響第二天高考的大腦興奮度。
應對高考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知”,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應該確切到數據,即“心中有數”。“知己知彼”是指要了解自己和高考兩方面的重要數據。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取得好成績。
一、對高考的有關數據要心中有數
高考,作為一種極其嚴肅的國家級考試,其規范化科學化,往往從一批數據上反映出來,對此心中有數,才可能有一種宏觀的戰略應對。高考試卷的有關數據,一般分為宏觀與微觀兩種。以下我們著重從宏觀上研究三種數據。
1、難度比,高考試卷的難度比一般為2:6:2。
試題分三檔:中難度試題占優勢,6成;低難度和高難度題均占少數,各占2成。滿分150,那么拿下前兩檔(8成)即可得120分。中難度題賦分高達90分,一般會表現為題量較多。題量多,又必然反映為知能覆蓋面較寬泛。對以上數據及其潛在的內涵,應該心中有數,并能夠結合自己的實力去認真設計。
2、試題的長度,高考試卷通過代字量來顯示其長度。
考試因時間限定,試卷長度均有限度。比如,語代全卷一般為5000字上下;外語全卷為3000單詞上下。這必然涉及到考生閱讀速度及解題速度。
3、試卷構成及賦分、權重等數據。
比如語代試卷,基本上由三部分構成:基礎知識、閱讀、寫作。賦分分別為60、30、60。第一塊,必然表現為多題量大覆蓋面廣;閱讀部分,則題量較少而賦分較高;作代一題賦分最多,而時間也應最多。
二、對自己的實際能力要心中有數
對自己的實際能力心中有數,主要是一種宏觀的數量估算,以便對高考有一個準確的戰略定位。
對自己的能力數據的獲取,應該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第一,在高中功課結束時,應該根據平時檢測性考試成績,判斷自己各科的優劣,分清某一學科中知能的長短高下。要精確到數據。比如高考五門功課,能拿8成分數的有幾科。具體的某一學科,也應該從其構成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高中語文。比如語代這一科,基礎知識、閱讀、作代,一般能各拿幾成分數,等等。
第二,在復習階段,哪幾科有提高,增加的分值能達到的分數線;某一科的弱項有何長進,等等。
第三,比較精確的自我判斷,以便針對高考難度比,去設計自己的應考戰略。
比如,針對2:6:2的難度比,中上水平的考生,可以把前兩檔作為主攻目標。對于低難度題的30分,應該快作不出錯,以便擠出時間去完成其它試題。對于中難度題的90分,應該有信心。因為復習得全面,足以覆蓋考試試題。只要心態平和,態度認真,在戰略上應該有信心足以拿下前兩檔試題。這樣大約可保證120分。對于高難度題的的30分,可以采取一種嘗試性爭取。因為有了120分的保證,這時應該心平氣和去步步爭取。即使做不下去只要思路正確,起碼也可以拿下部分步驟分。
三、對自己的技能數據,要心中有數
技能數據,是一種戰術的數量計算。這里的數據不是估算,要求精確。只有精確,才可以在考場上妥善安排時間,從容應對考試。這種精確的數據,應該在平時作業及檢測性考試中去認真計算。下邊以語代為例進行闡釋。
1、書寫速度。可以計算兩種數據:譽抄速度、打草稿速度。
以行書形式譽抄已成草稿的作代,中等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字,那么抄一篇700字左右的作代,可用25分鐘左右。以此為依據,高考語代中的作代部分,如果設計為一小時,那么除譽抄外,還可以留30分鐘時間列提綱,打草稿。
以潦草形式打草稿,每分鐘60字,這里的“潦草”,從兩方面體現:第一,潦草有度,第二,潦草有方。所謂潦草有度,是指以自己看懂為限,可以盡量潦草,以保證快寫。所謂潦草有方,是指兩種方法:一是大家熟悉的筆劃從簡,二是多用縮寫,一些短語,完全可以只寫一個字,下面劃一短線即可。如“我們”可寫作“我~”。有時作代中的例子,只用“例~”,或例子的名稱,而不必寫全例子的內容。這樣,打草稿可以邊想邊潦草書寫,想得快,也能保證寫得快。
因為高考的重要性,在作代這一高賦分題上要力求嚴謹。如果有列提綱打草稿這一過程,成草稿后再用10分鐘左右審視推敲,進行必要的調整,然后譽抄。可以避免在試卷上大涂大改。
2、閱讀速度,可以計算以下兩種數據:以了解為目的和以分析為目的的閱讀。以了解為目的的閱讀,即。以速讀方式了解試題,可以每分鐘500字的速度進行。以分析為目的的閱讀,即精讀。可以用圈點勾畫的方式,去理解試題,應該以每分鐘200字的速度進行。速讀,是一種感知,從整體上了解有什么內容;精讀,是一種解析,要關注重點內容,要講求感知后的理解。
關于個人技能的數據,還可以有更多的具體項目,都應該在平時檢測性考試中,甚至自己的練習題作業中進行訓練,以達到自己心中有數。
高考復習飲食要跟上 紅色蔬果少吃為妙
距離高考僅剩下一個月的時間 高中地理,對考生來說,不但知識、能力上要準備充分,身體健康狀況更是尤為重要。那么,怎樣吃才能保證營養充足、精力充沛?怎樣吃才能避免腸胃不適消化不良?怎樣才能保持機體的最佳狀態去迎接高考?
專家表示,高考復習,營養必須跟上。有三條原則考生要記牢:多吃谷物,供給充足能量;涉及食物要廣;保證營養均衡。至于吃什么,怎么吃,平衡才是硬道理。
酸堿平衡:考前要多吃堿性食物
正常人的體內是一個弱堿性的環境,多吃堿性食物,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就能有效緩解疲勞以及減輕心理壓力。
我們常吃的食物中屬于堿性的有:蔬菜、水果、菌藻類、奶類和豆類。包括海帶、木耳、菠菜、胡蘿卜、芹菜、白菜、蘋果、菠蘿、梨等。而肉類、魚、蛋和糧食屬于酸性食物。因此,家長在為考生制訂食譜時要考慮到這些食物的酸堿平衡。
顏色平衡:紅色蔬菜使人過度興奮
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其蘊含的營養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蔬菜和水果的選擇上,五顏六色可以讓人增強食欲,營養豐富、均衡。
不同的色彩的蔬菜有不同的效果:黑色蔬菜會增強自信,如木耳、黑米、紫菜等;綠色蔬菜可以穩定情緒,如菠菜、油菜、大頭菜等;紅色蔬菜可以起到興奮神經的作用,高考前的考生一般都處于興奮狀態,應該減少紅色蔬菜的攝入,以免過度興奮。
考生每天至少要食用兩種以上顏色的蔬菜和水果。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生冷食物以及油炸、煎炸食品。生冷食物容易對腸胃產生刺激而導致腹瀉;多食煎炸食品,不僅因過于油膩造成腸胃不適,還容易導致喉嚨發炎上火。
更多關于高考飲食的信息:
營養專家支招高考健康飲食“十四字”秘訣
高考狀元怎么吃:一定要吃早餐
營養食譜:白菜洋蔥頭能緩解緊張情緒
營養專家教你高考期間怎么“葷素搭配”
高考營養配餐:吃粗糧有助平衡膳食
2016高三英語復習: 六字秘訣
有序:贏得學習主動權
所謂有序就是忙而不亂、緊張而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建議同學們做到:
規劃有序在學習的進度上,邊學習新知識,邊復習梳理舊知識;在時間的安排上,每一階段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應有通盤考慮;在對自己的學習評價上要恰如其分,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應自命不凡。而要在傾聽老師評價意見的基礎上,對自己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再對癥下藥。這些工作應計劃準備好,然后一步步地有序實施。
主次有序在基礎知識和能力提高的關系上還是要立足于打好各種基礎。比如聽力訓練、語法基礎及知識點的積累,這些都應側重在起始階段,要安排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做好。有了這個堅實的基礎,才有提高的空間。有些同學一進入高三,便迫不及待地做起高考臨考前一階段的綜合測試卷,這顯然有點操之過急,效果也不一定好。能力的提高,包括聽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翻譯寫作能力等的提高,只有在有重點的分階段強化訓練之后才能得以實現。
有度:超前學習要適度
凡事都有一個限度,超出了這個度,往往會適得其反。
適度超越學習目標
對處于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來講都適用這個原則。“實事求是”講的是正視自己現有實際學習水平,不盲目樂觀,也不緊張過度,甚至悲觀失望。適度超前,就是要有一個經過努力之后能達到的目標。這樣在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之后,才會不斷提高學習信心和注入繼續努力的動力。否則,如果超過了這個度,一旦達不到目標,就會影響情緒,甚至喪失信心。
適度控制復習用書
鑒于市場上各種材料充斥泛濫,建議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精選一、兩種適合自己的材料,自我減負,不求多,更不能濫。
即使在已選材料中也只要取其精華而不需每題必做。一旦選定要做的題目,則不能光求答案正確與否,而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倘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則更好。
有效:追求高效學習和有效學習
時間利用有效在計劃中用來學習英語的時間不能隨意更改,不能心猿意馬,而要集中精力,完成預定任務。到高三后階段,還要訓練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測試內容的速度。
學習內容有效在開始階段,把復習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上面,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在相當長時間內只對解單項選擇題感興趣,而對完形、閱讀、翻譯和寫作老是提不起興致,找錯了主攻方向,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學習方法有效拿擴大詞匯來講,就要多讀、多看、多記。注意單詞用法,一詞多義,詞義辨析,動賓搭配,高三,動詞與介詞搭配等。再拿語言素材的積累來講,則要立足課本,又要及時補充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和信息網絡等方面的大量語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中的不足。各種適合于中學生閱讀的英文報刊中,上至天文地理、國家大政,下至風土人情、俚語掌故都要有所涉獵。這叫做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旦用上,就能應付裕如。
解題方法有效完形填空要重視上下文聯系,不能就詞論詞,就句論句;閱讀理解要分析閱讀題型,如細節題,歸納題,推理題,數據題或詞義辨析題等,根據不同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翻譯題要根據括號中的提示詞或句型,分析中英文表達的差異,找出前后聯系,用英文加以正確的表述;寫作題則根據不同文體要求在字、詞、句、段諸方面都有相應的講究。
激勵高三學子的經典文章:高三祭
我的高三就那樣過去了。
站在華東政法學院的校園中,滿眼的綠色和陽光。春天的氣息彌漫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洋溢在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上。
“高考已經離我遠去了。”我對自己說,卻又想起那一年在重壓下依舊鮮活的生命,依舊美麗的笑臉。
那是一種生命的極致 高中物理,催人淚下。
2009年高考的硝煙還未散盡。6月7日,我們的高三開始了。
不知是誰在后面黑板上很隨意地寫下“330”,很小卻很清晰。同學們靜靜地走進教室,默不作聲。坐下,看書。沒有人去理會那個三位數,卻都明白,那是懸在我們頭上的劍,寒光閃閃。
學校把全部高三生都遷到城市邊緣的一所分校,偏僻、荒涼。學校的意圖不言自明。
到處是口號和標語。高三總動員大會結束了,各科的訓話結束了。教室里不再生氣勃勃,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上寫滿沉重和冷峻。
一個上海小姑娘寫了一篇《花開不敗》,刊登在雜志上,把她的高三描述得驚心動魄,鮮血淋漓。很快,學校把這篇代章印了幾千份,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黑眼圈的人在慢慢增多,教室里總是飄著濃濃的咖啡的味道。課桌上的書越摞越高,就連過道上也堆滿卷子。
沒有人咒罵天氣炎熱,也沒有人抱怨如山的書本、習題。我們的高三,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
我的面前站著班主任告訴我:你的北大夢就要實現了!”我揚起頭,微笑著。八月的陽光暖暖地灑進辦公室。我似乎聽到了遠方的召喚。
我為自己做了張表,最上面寫下自己在高考中各科最理想的分數,下面密密麻麻的空格等待著這一年的考試成績。詳盡的年度計劃貼了一墻。
打仗似地學完高三的課程,很快進入第一輪復習。
這正是我的軟肋所在。
仍然是飛一般的速度。嶄新的高一課本讓我后悔不已。由于那時的貪玩,我的高一幾乎是空白。高二的發憤圖強讓我躋身年級前十名,而高一的缺憾卻無法彌補。
同學們都已是輕車熟路,我卻要從頭做起,從最基本的定理看起。一次次測驗的不如意讓我不止一次地問——我該怎么辦?
復習進度越來越快。下課后老師總被圍得水泄不通,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問題的身影隨處可見。
秋天到了。沒有人站在窗口望著落葉感傷,也沒有人去秋游。我們已經冷暖不知了。
考試接踵而來,一輪輪地轟炸。雪花般飄下的卷子幾乎要掩埋掉這些年輕的軀體。林林總總的參考書鋪天蓋地地砸下來,“強化練習”、“黃岡密卷”……
黑板上總是滿滿當當地抄著各科選擇題答案,A、B、C、D。被各色紙張埋沒的頭顱抬起又伏下,口中念念有詞,在試卷上打下一個個紅*。
各科老師也開始了對自習課的“明爭暗斗”。終于,全部自習被瓜分完畢。晚自習延長到十點半。
每周大考一次。精確地計算時間、做題、等分數、排名次。周而復始。
沒有怨言,沒有呻吟,我們默默地承受著,用這個年齡不應有的平靜容忍這一切。
而我卻驚恐地發現,每次考試都是拖住我的總分。出于對數學的恐懼和對政史地的熱愛,我開始逃避,逃避數學帶給我的苦惱和各種考試的壓力。我把數學扔在一邊不去管它,可高考怎么辦?
我在揮霍著我的高三。
班主任開始每周一下午抽出一節課給我們開鼓勁大會。大家睜著呆滯的雙眼看班主任在講臺上唾沫橫飛、神采飛揚,心里默默地算著今天還有多少張卷子沒做,還要熬到凌晨幾點。
一句經典的問話——今天早晨你幾點睡的?
既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又是競爭對手,大家沒有“反目成仇”,卻更加團結,更加親密,更加默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珍惜著在一起的最后時光。
偶爾大家也會為地處山東,分數線最高而憤慨。老師一句“天下烏鴉一般黑”讓我們復歸平靜,重投書海。
班里出現了幾對情侶,大家看著他們,幾分悵然,幾分無奈
短暫的寒假飛快過去,那個春節索然無味。
很快便知道了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全班第14名。
一個可怕的名次。
我被徹底擊垮了。我不知道再這樣下去會有什么結果,可是,誰能告訴我,我該怎么辦?
我選擇逃課,把有數學的晚自習統統逃掉。回到家,媽媽什么也不說,可她的眼神卻無法掩飾作為母親的那種深深的憂慮。
一個寒夜,我又一次逃掉數學晚自習,自己在家復習(爸爸媽媽為了不干擾我學習,借口出去散步)。只聽見一陣敲門聲,開門以后,門口站著的人把我驚呆了——高大卻又單薄的身材,蓬亂的頭發,深陷的眼窩。
“這是今天晚上數學自習做的卷子,你總是不去,損失太大了。”教數學的毛老師身子*著門框,一手提著摩托車頭盔,一手把兩份題遞給我,瘦削的臉上滿是疲憊。
毛老師騎著摩托車的背影慢慢駛遠,我的眼淚不可抑制地往下流。我知道,從學校到我家騎摩托車要一個小時。
回到房間,我咬破食指,寫下三個血字——走下去!淚水一滴滴地打濕白紙,血和淚慢慢交融在一起,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我咬著牙對自己說——為了毛老師,你也要把數學學下去!
距離高考只有100天了,每個班都開始了倒計時,備戰進入白熱化狀態。每天上課及晚自習前,整幢高三大樓口號聲此起彼伏。
班主任嚴肅地站在講臺上,我們拼命地吼著,歇斯底里。對面是理科實驗班,他們的口號清晰地傳來——我們都是清華北大,永不放棄!我不再張口,看著窗外的夕陽,眼淚滑落下來。
“北大”就像松手的氣球,越飄越遠,可望而不可即。我的“北大”,就這樣逝去了。
我陷入了一個怪圈,就在離高考不足百天的時候,我反復地問自己,我為什么要高考?高考于我而言有什么意義?我苦行僧般地追尋答案。而這一切,只有步入才能明白。
依舊玩命地做著數學題,發瘋地背著政史地,只是,好像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失魂落魄。
我又在放縱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又一個逃避的理由。終于有一天,校長在操場上抓住了閑逛的我。當時,同學們都在教室里上課。
他扳住我的肩膀,大吼:“你不想活了?”我面無表情地盯住那張憤怒得幾近扭曲的臉,無語。
班主任把我從校長那里領回去,只是看著我,什么也沒說。猛然飛起一腳,兩腳,我倒了下去……
清清楚楚的26腳,每一腳都刻骨銘心。我已經躺在地上不能動了。
班主任心疼地把我抱起來,“孩子,你不能這樣下去了,你明白嗎?”老師哭了。
走在外面,班主任指著枝頭那黃得耀眼的迎春花,一字一頓地對我說:“這是你生命的春天,你要怒放!”我漠然地看著班主任充滿希望的眼睛,甚至覺得自己已經透支了。不是因為學習,而是因為壓力。
還是那樣過著,渾渾噩噩,痛苦卻又快樂。
直到有一天,老師宣布第二輪復習已經全面結束,我們將迎接最后一次全市模擬考試。
成績很快出來了。全班第17名,全市500名開外。這意味著我只是有希望上二本,若照這個狀態下去,二本也沒戲。
班主任已經決定不再管我。她把我叫出去,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自生自滅吧!”回到教室,我重重地在課桌上刻下八個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沒有人能救得了我,只有自己拯救自己。
我要孤注一擲了!
就在離高考只有一個月的時候,我才剛剛找到高三的感覺。
我在慢慢地調整自己,努力忘記高三一年發生的所有事情。現在只記得那一個月真的心無旁騖,不去想自己能考上什么,只想著要自己下來。
爸爸媽媽沒有給我施加任何壓力,他們知道,在這個特殊時期,說什么都是徒勞的。他們只是默默地平靜地為我做著一切。
心態越來越平和,學過的東西也慢慢系統起來了。成績開始回升,并最終穩定在全班前三。
6月4日離校以后,我仍每天堅持在學校圖書館學習,只為了讓自己保持臨戰的狀態,不要松懈。
高考前的那個晚上,我站在操場上,望著如水的夜空,我問自己——多少天以后,你就可以站在另一個校園里仰望同一片星空?
6月7日高考時,心態已經極其平和。爸爸媽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我打開車門,慢慢走進學校。
試卷發下來了,心如止水。
兩天鏖戰。
當結束的哨聲吹響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是高考!我的高考,我的高三,我的高中,已經結束了!下一步,我就要上大學了!
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呼吸陽光下的空氣,我叫著喊著,發瘋般地沖出考場。
守候在學校門口的班主任把我緊緊擁住,淚光閃閃:“孩子,你終于走過來了!”高三的點點滴滴猛地涌進我的腦海。這一年,我過得太艱難。我不再興奮,眼淚奪眶而出。
不久,成績公布。全班第二。
然后,我鄭重地在第一欄中寫下“華東政法學院”,傾盡我全部的力量和激情。
再然后,我收到了華政的錄取通知書。
7月,我回到學校看那間承載了我一年夢想與希望的教室。依舊是那熟悉的黑板和桌椅,還有桌子上堆放的滿滿的書——里面已坐滿了復讀生。又是一批人在艱難地尋夢,落水之后跳上岸向著那座獨木橋發起又一次沖鋒。
暑假里同學們聚在一起,班長拿出錄音機,輕輕按下,里面清晰地傳出那段日子我們喊過的口號,震耳欲聾,然后就是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沒有人再提起高考,淚珠卻真實地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懷念著那些我們共同走過的日子。
高三已逝,夢想猶存……
【高考高分同學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高考高分經驗分享05-07
有關高考生物高分考生的經驗分享05-05
中考高分經驗分享05-09
高分考研復習經驗分享05-09
高考數學滿分的同學經驗分享05-07
高考第一輪復習高分經驗分享05-08
高分學姐分享考研英語二的高分經驗05-08
關于考研政治高分經驗分享05-09
中考數學高分訣竅經驗分享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