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聽從體檢建議 避開限報專業
目前,北京高招體檢已順利結束,4月20日起,考生可登錄北京市體檢中心網站(www.bjtjzx.com)查詢體檢結果。體檢結果對考生填報志愿至關重要,往年有考生因不重視體檢結果、志愿填報不科學而被退檔。記者日前采訪北京市體檢中心主任張靜波,請他談談填報志愿需要注意哪些體檢問題。
記者:高考生體檢結果分幾種?高三父母要如何讀懂體檢結果?
張靜波: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高考體檢結果分完全合格、合格但部分專業受限和不合格三種。完全合格表示考生的身體狀況符合高校各專業學習要求,能夠完成學業,考生選報專業時沒有限制;合格但部分專業受限表示考生患有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按專業培養方案完成學業,符合《指導意見》第二部分中的某些條款,父母要提醒孩子報考時避開這些條款涉及的相關專業;不合格是指考生身體狀況符合《指導意見》第一部分中的某一條款,主要為精神病、有重要臟器疾病或傳染病,這部分考生要先治療疾病,今年暫不宜報考。
記者:往年,有多少學生因沒有根據體檢結果科學填報志愿,而遺憾地沒被高校錄取?主要有哪方面的身體原因?
張靜波:每年高考錄取都有退檔的情況。去年有17位考生因身體原因被退檔,主要原因是視力、色覺和身高不合格。有些考生知道自己身體條件不能報考某類專業,但還是存在僥幸心理,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填報志愿,最終導致因身體原因被退檔。
還有考生是沒有認真閱讀擬報考院校的《招生簡章》,特別是一些醫學類院校對視力的具體要求,導致因矯正度數超過學校具體要求而退檔。
退檔對考生來說是非常可惜的,相當于浪費了一個報考志愿。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根據體檢結果,聽從報考專業建議,并認真查閱報考院校的《招生簡章》中關于身體條件的補充規定,客觀填報志愿,避開體檢結果中的限報專業。
記者:現在起,高三父母要做哪些工作,怎樣根據體檢結果合理準備高考志愿填報工作?
張靜波:體檢結果出來后,考生會得到一張體格檢查表。父母要認真閱讀孩子的體檢表,全面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結合體檢表“報考專業建議”和《指導意見》幫孩子選報高校和專業。如對體檢結果有異議,考生及父母要及時與學校或所在區縣的高招體檢指定醫院聯系。
記者:現在“近視眼”、“超重及肥胖”的考生越來越多,這類考生父母要如何指導孩子科學填報高考志愿?
張靜波:根據往年北京高招體檢統計來看,“近視眼”和“超重及肥胖”的考生每年都有所增加。
父母要提醒視力不好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根據體檢表下方的“報考專業建議”中“不適宜選報第二部分所列專業”,并結合《指導意見》第二部分“患有下列疾病者,學校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中的第3、4條款填報志愿。
“超重及肥胖”在《指導意見》中雖然沒有限制,但有的學校一些特殊專業對考生體重也有要求,考生要結合高校招生簡章,合理報考。
記者:根據教育部和衛生部等相關規定,哪些專業取消了對乙肝攜帶者的報考限制?
張靜波:根據相關規定,高招體檢從2010年起取消了《指導意見》中關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不能錄取學前教育、航海技術、飛行技術、面點工藝、西餐工藝、烹飪與營養、烹飪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限制,并取消了乙肝項目檢測。
部隊院校和公安類院校由于其特殊性,按相關規定執行。公安類高校按《公安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暫行辦法》(公政治〔2000〕137號)文件執行,軍校按《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后發〔2006〕6號文件)執行。
記者:父母在指導孩子填報高考志愿時,除了要用好體檢結果報告外,還要如何讀懂高校招生簡章中對身體的`要求呢?
張靜波:父母在填報志愿前,除了認真了解《指導意見》及體檢表外,還要認真查閱擬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注意高校自定的身體條件補充規定。如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等院校因未來就業需要可能會對身高、外貌有些具體要求;一些醫學類院校會對視力、色覺有具體要求。
另外,在《指導意見》第三部分中還有“不適宜就讀的相關專業”。條款中所列的各專業,主要是指考生的身體條件雖能堅持專業學習,但今后可能會影響考生在該專業的就業和發展。這部分條款雖然不會影響體檢結論,但考生也要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慎重地選報。如果高校對此有具體要求,會在招生章程中規定,如果招生章程未明確注明,學校是不能依據第三部分中的條款退檔的。
(原標題:聽從體檢建議 避開限報專業——訪北京市體檢中心主任張靜波)
【高考志愿填報:聽從體檢建議 避開限報專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