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試題
學前教育是一塊非常重要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考試。為此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試題,歡迎閱讀!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試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激發幼兒認識和探索環境中數量、形狀等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并喜歡參加數學活動”所表達的教育目標是( )
A.培養幼兒對數學的情感、態度
B.有關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特點
C.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D.培養幼兒正確使用數學活動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首創研究兒童思維的方法——“臨床法”的是( )
A.維果茨基
B.皮亞杰
C.凱米依
D.柯爾伯格
3.兒童往往用“昨天”泛指過去,“明天”泛指將來,說明兒童的時間概念具有( )
A.感性
B.主觀性
C.含糊性
D.易和空間關系混淆
4.研究表明,兒童對測量能夠理解、并表現出很大興趣的年齡段是在( )
A.2~3歲
B.3~4歲
C.4~5歲
D.5~6歲
5.教育評價與測量的根本區別在于教育評價是( )
A.一個價值判斷的過程
B.一個事實判斷的過程
C.一種純客觀的活動
D.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確可靠的數據
6.教師為幼兒提供進行比較的兩種形體時,應注意突出( )
A.圖形大小
B.圖形擺放位置
C.圖形相似性
D.圖形的主要特點
7.在下列四種平面圖形中,學前兒童最容易認識的圖形是( )
A.圓形
B.三角形
C.梯形
D.長方形
8.在幼兒階段,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主要在( )
A.動作水平上進行
B.表象水平上進行
C.抽象水平上進行
D.概念水平上進行
9.數的守恒是指( )
A.數的分解與組合
B.數的位置及相鄰關系
C.具有某種相同屬性的事物的全體
D.對數的認識不受物體的大小、形狀、排列形式的影響
10.數學不僅能幫助兒童精確地認識事物的數量屬性,還能獲得對事物之間的( )
A.抽象的認識
B.本質屬性性認識
C.關系的認識
D.結構的認識
11.兒童能夠準確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過計數比較兩個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齡是( )
A.2~3歲
B.3~4歲
C.4~5歲
D.5~6歲
12.影響幼兒對幾何圖形認識的難易順序的主要因素是( )
A.幾何圖形本身的復雜程度
B.幾何圖形本身的相似性
C.幾何圖形的呈現方式
D.幼兒生活經驗與教育訓練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學前兒童的數學教育應聯系兒童生活
B.學前兒童的數學知識不必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
C.數學教育應重視兒童的個別差異
D.從個別到一般是學前兒童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之一
14.把一個暫時未知的量同另一個作為標準的約定的已知量做比較,這個比較的過程是( )
A.計量
B.測量
C.比較
D.對應
15.兒童學習數學是從“數行動”發展到“數概念”的過程,說明兒童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是( )
A.從具體到抽象
B.從同化到順應
C.從外部動作到內化動作
D.從不自覺到自覺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6.簡述制定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目標的依據。
17.根據我國心理學家的研究,3歲~7歲兒童數概念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8.簡述分類活動的教育意義。
19.簡述幼兒園數學教學的組織形式。
20.簡述學前兒童學習加減運算的特點。
21.簡述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基本觀點。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22題必做,23、24題中任選一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2.論述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意義。
23.結合實際說明學前兒童幾何形體教育的指導要點。
24.試述學前兒童數學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四、綜合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5.教師將兩個大小一樣的杯子注入了等量的水,問幼兒:“這兩杯水一樣多嗎?”幼兒回答:“一樣多。”然后教師將其中一杯水倒入一個又細又長的杯子,讓幼兒仔細觀察后回答兩杯水是否一樣多,幼兒回答“不一樣多,”有的指著細長的杯子說:“這個多。”有的指著原來的杯子說“這個多。”
試用所學理論分析這一現象以及相應的教育對策。
26.設計一個讓幼兒學習三數相鄰的教學活動,要求寫出活動名稱及年齡班、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試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數學所描述的是客觀事物的( )
A.數量特征
B.本質屬性
C.相互關系
D.存在形式
2.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運用一定的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在體操活動中,要能夠準確站位和運動,需要運用的知識是( )
A.加減運算
B.空間方位
C.集合
D.排序
3.兒童的一一對應觀念形成于( )
A.小班前期
B.小班中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
4.兒童思維的邏輯結構始于( )
A.動作
B.教學
C.游戲
D.生活
5.從任何一個角度提出數學教育目標,其歸宿都需落實到( )
A.教學活動
B.教師觀念
C.兒童發展
D.社會進步
6.在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中起發展思維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A.數量關系
B.數學概念
C.數學方法
D.數學知識
7.“認識和書寫阿拉伯數字,認識一些數字符號,如加號、減號、等號等”這一教學活動適于采用的活動組織形式是( )
A.集體與小組結合
B.小組活動
C.集體活動
D.游戲活動
8.以下選項中,不屬于數學操作活動要素的是( )
A.目標
B.材料
C.規則
D.結果
9.幼兒從不能說出一組實物的總數,到能夠說出總數,這說明兒童已初步形成了數概念中的( )
A.對應關系
B.序列關系
C.等量關系
D.包含關系
10.幼兒能夠進行多角度(多重)分類的年齡為( )
A.2~3歲
B.3~4歲
C.4~5歲
D.5~6歲
11.按物體的某種特征,多級次的將物體連續分類的方法是( )
A.層級分類
B.多重分類
C.多角度分類
D.按物體一個特征分類
12.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順序是( )
A.口頭數數——說出總數——按物計數——按數取物
B.口頭數數——按物計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
C.按物計數——口頭數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
D.按物計數——口頭數數——按數取物——說出總數
13.以下選項中,屬于大班認識10以內基數教育要求的是( )
A.會按實物范例和指定的數(5以內)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B.會正確點數10以內的實物,并能說出總數
C.會10以內數的倒著數,能注意生活中運用順、倒數的有關事例
D.認識阿拉伯數字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