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基礎會計學名詞解釋匯總
會計工作的組織:
是根據會計工作的特點,制定會計法規制度,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工作人員,以保證合理、有效地進行會計工作。
記賬憑證:
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用來確定經濟業務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和金額而填制的,作為登記賬簿直接依據的會計憑證。
賬戶:
是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工具,它應以會計科目作為它的名稱,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有用性原則:
又稱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所提供的經濟信息應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會計提供的信息要同決策相關聯。
平行登記:
是指經濟業務發生后,根據會計憑證,一方面要登記有關的總分類賬,另一方面要登記該總分類賬所屬的各有關明細分類賬戶。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企業在籌措資本過程中,因接收資本而發生,與投入資本有直接聯系,但又不能直接記人所有者投資的積存基金。一般包括資(股)本溢價、接受捐贈的價值和財產重估的`增值。
企業會計:
是對企業資金籌集,使用、耗費、回收和分配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核算與監督、為管理當局、投資者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其它單位及個人提供可靠、有用和公允的財務信息。企業會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直接成本計算法:
成本是對象在過程中的耗費,或稱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期間費用。期間費用屬于對象化的支出,不進入對象(產品、商品)成本。其內容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或經營費用。
銷售收入:
是銷售商品產品、自制半成本品或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貨款,勞務價款或取得索取價款憑證確認的收入。銷售收入按比重和業務的主次及經常性情況,一般可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自學考試基礎會計學名詞解釋匯總】相關文章:
7.基礎會計學習感悟
8.基礎會計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