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原理是什么呢
老板必學的三大經濟學原理
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學點基礎的經濟學原理,這對你指導企業的運營會有巨大的幫助,沒有理論的指導,你在實踐中會碰到很多的迷茫。
經濟學不是一無是處的學問,而是實實在在的源于實踐、指導實踐的真真正正企業經營的哲學高度。
分享三個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希望在企業的經營和實踐中對創業者有所幫助。
1、第一個理論叫稀缺理論。
經濟學有個重要的前提假設,這個社會的資源都是稀缺的,所謂的經濟交換是基于不稀缺的跟稀缺的進行交換,這叫稀缺理論。我舉個例子,一杯水賣一塊錢是正常的,那假如這杯水賣一百塊,你就會覺得不正常,那是因為水并不稀缺。 但假如說你是在沙漠中行走,你已經快渴死了,滴水沒進,這時候你身上只有一萬塊錢,有個人跟你說我的水賣一萬塊錢,如果你不喝你就渴死了,你會不會買呢?
我相信你一定會買,會認為很值,因為在沙漠環境下這杯水非常稀缺,而在都市里這杯水根本不值錢。在沙漠里這一杯水可以賣一萬,而在都市里賣一百塊都會覺得貴,不是這杯水改變了,也不是你改變了,而是水稀缺的相對性改變了。很多企業家都不懂如何定價,以為企業的產品定價是成本和利潤推算出來的。這是大錯特錯的,稀缺理論核心指導的問題就是產品的定價問題。定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除了關注你產品的成本以外,更重要是要關注客戶心目中產品的稀缺性。 如果你的產品稀缺就可以定到客戶認為他能支付的上限;如果不稀缺那么你的產品根本賣不出好的價格。 舉個例子,我有個學員是賣膏藥的,他跟我說一貼膏藥的成本也就五塊錢,但是他賣八十元,你會感覺一貼膏藥五塊錢你賣八十那太暴利了。 聽起來是很暴利,但他的膏藥的中藥配方是他的家傳秘方,你在其它地方買不到,你也不知道他的配方是怎么做出來的,但是貼上去就有效。 如果你從產品成本角度出發你會認為這個膏藥根本不值八十塊;如果從效果出發,或者是從稀缺性的角度出發,你就會覺得八十塊很便宜。 在其它渠道你那病可能八百塊也治不好,但是八十塊可以治好你的病,你就會覺得八十塊太值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稀缺理論最重大的指導就是產品的定價問題。
關于稀缺理論的更多細節大家可以去學習下,一個企業老板的任務就是把你的產品由不稀缺變稀缺。
有的通過科研成果、有的通過營銷包裝、有的通過工業設計、有的通過市場運作,無論怎么做,最終的指向都是把不稀缺的產品做得稀缺,賣出合理的利潤,這是稀缺理論最關鍵的一個應用。
2、第二個理論叫規模經濟效應。
規模經濟效應是跟互聯網相關的基礎原理。舉個例子,就好像滴滴打車跟快的,兩家公司當初各燒了十個億,一起做軟件打車的業務。兩家公司一直在補貼司機,司機把你從這個地方拉到另一個地方,車費可能要三十塊,結果補貼完之后只要十塊就行了,二十塊是由滴滴或快的出的。 坐的士居然還有人給錢你,你會感覺這兩家打車公司瘋了,但是這兩個打車公司目前壟斷了中國80%的市場。 看上去他們瘋了,但實際上他們獲得了市場的壟斷性,他們已經達到了規模的臨界點,所以這兩家公司盈不盈利已經不重要了。 當他們過了規模臨界點之后,他們就獲得市場的壟斷地位,在資本市場獲得了高溢價,他們完全可以通過獲得壟斷地位跟高溢價來獲得資本增值。
這兩家公司合并之后他們的市值已經破百億美金,兩年就打造了一家百億美金的公司,傳統的思路是不可解釋的。為什么很多人做網絡事業前期總要燒錢?目的就是為了獲得規模臨界點,過了規模臨界點,他就會變成爆炸性增長。但是不到臨界點是沒法爆炸性增長的,前期很多互聯網項目需要燒錢,就是要燒他的企業用戶突破規模臨界點,這點非常非常重要。你如果不理解規模臨界點這個知識,你就不懂為什么許多網絡企業在不斷的燒錢。
雖然我本人是不鼓勵企業燒錢的,但是有些行業的確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誰先到達規模臨界點誰就先爆發,沒有到達規模臨界點的企業他的市場份額就是零蛋。網絡的世界逼著大家要去燒錢搶商機,一個滴滴打車軟件起來了,千千萬萬這樣的拼車軟件、專車軟件就死掉了,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你不燒錢在有些行業就是玩不轉。
這是第二個理論叫規模經濟,第二個經濟學原理指導了很多網絡營銷的創新。
3、第三個理論叫邊際成本遞減。
我個人認為該理論對于企業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人不懂,什么叫邊際成本遞減呢?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像軟件一樣。
你生產第一份軟件原型的時候你的成本是最大的,但是當你復制的時候成本是很低的,而且生產的量越大,他的邊際成本就越低。
這是很多企業為什么一定要上規模的緣故,因為除了可以獲得市場份額以外還可以降低公司的'成本。
小米最初生產就是這樣,他第一代手機定價1999元,當時他的成本也是不止這個價的,而當他賣到一定規模臨界點之后他公司的成本就降低了,所以同樣的價格就可以賺錢。
IT產業零部件隨著規模的增大成本下降速度非常之快,傳統產業也是一樣的道理,你生產第一份的時候成本一定是很高的,當你規模越大的時候他的成本就會逐漸降低,而且速度非常快。
一個企業要想突破市場的競爭,當你必須拼價格的時候,一定要控制生產的成本,而控制好生產的成本你就一定要上規模。
上規模帶來的好處是非常巨大的,對內來講降低生產成本;對外來講獲得市場份額,所以上規模是非常關鍵的,邊際成本遞減也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我以前有個學員,他在我指導之前,和一個合伙人創業做LED燈具,在江門一年虧四五百萬,非常沮喪。后來他就想通了邊際成本遞減這個奧妙,他們把所有的LED燈整燈全拋掉,整個工廠只生產一種產品,就是所有的LED燈都要用到的一個零部件,叫做鋁基板。
他們整個工廠只生產鋁基板,很快的就成為江門市最大的鋁基板生產基地,因為他跟別的工廠不同,別的工廠什么配件都生產,而他什么都不生產,只生產鋁基板。
他把鋁基板的生產工藝研究到極致,成本降到極低,價格降得很便宜,而他唯一要求是采購鋁基板的時候必須拿現金來采購,哪怕只買一百塊的他也賣,但是必須是全款而且是現金。
這樣他公司就形成正向循環,由于他只生產鋁基板,所以他的規模很大,邊際成本很低,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賣鋁基板。別人為了買到便宜的鋁基板就要給他現金,他獲得更多現金就有更多實力去研發、采購、生產,又降低成本,形成正向循環很多企業做不起來,就是因為他生產的單品沒有競爭力,總以為多方面發展可以滿足更多的需求,這是大錯特錯的。他忘了如果你只做單品,單品的成本一旦降下來,你反而在單品上可以獲得極大的競爭。這個市場有個爆款戰略,它本身從企業內部運營上來講也是符合邊際成本遞減的規律。我鼓勵現在的企業家不要做多,要做專,做規模,做核心競爭力。你不但可以對外做大你的市場規模,對內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以便于市場的營銷,所以未來的企業都是為專業而生。
【經濟學原理是什么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