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中國通史》期末試卷二及答案

時間:2013-08-27 15:41:42 中國通史試題 我要投稿

《中國通史》期末試卷(二)及答案

《中國通史》期末試卷(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第四編)
1、關于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的評價,哪一個是錯誤的(      )。
A、加強了思想統治                        B、有利于鞏固秦朝的統治
C、有利于各地經濟文化交流                D、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2、下面對于秦末農民戰爭歷史作用的說明,不正確的是(      )。
A、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
B、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C、取得最后勝利,建立了新的西漢王朝
D、陳勝、吳廣等人的革命首創精神,在歷史上永放光芒。
3、楚漢戰爭的性質是(        )。
A、爭奪帝位的戰爭                          B、分裂割據的戰爭
C、農民階級內部的斗爭                      D、農民推翻封建王朝的戰爭
4、使匈奴不再能與西漢抗衡的歷史是事件,是公元前119年的(       )。
A、白登之圍                                B、匈奴分裂
C、衛青、霍去病打破匈奴                    D、竇固、竇憲打敗北匈奴
5、東漢外戚宦官輪流專權開始于(       )。
A、明帝時          B、章帝時         C、和帝時       D、桓帝時
6、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訂入立法的是(         )。
A、夏朝的立法     B、《太初歷》       C、《授時歷》    D、新歷
7、從漢武帝開始,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8、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的.著名學者是(        )。
A、陸賈           B、主父偃          C、李斯         D、董仲舒
9、《漢書》記述的是(       )。
A、從皇帝到漢武帝的史事               B、西漢一代的史事
C、東漢一代的史事                     D、兩漢時代的史事
10、被稱為“醫圣”的東漢末年的著名的醫學家是(    。。
A、張仲景        B、王叔和           C、扁鵲        D、華佗
二、名詞解釋
1、“使黔首自實田”:
2、焚書坑儒:
3、《史記》:
三、簡答題
1、秦末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
2、東漢豪強地主田莊的特點。
四、論述題
西漢前期休養生息政策的內容和影響。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A   4、C   5、C   6、B   7、C   8、D   9、B  10、A
二、名詞解釋
1、“使黔首自實田”: 秦統一后,為了統一征收全國田稅,秦始皇“使黔首自實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讓這些百姓向封建國家呈報他們占有的土地數量,政府根據土地數額向他們征收賦稅。它標志著從春秋戰國以來發展起來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法律上的確認,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賦稅來源,是鞏固統一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一項重要措施。
2、焚書坑儒:公元前213年,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張把除秦國史書以外的所有《詩》、《書》和諸子百家的書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繳燒毀;以后敢談這些書的處死,是古非今者滅族。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個罵他的儒生全部活埋。這兩件事,史稱“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扼殺了春秋以來“百家爭鳴”的局面,使古代文化遭到了嚴重摧殘。
3、《史記》: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著。內容是敘述從黃帝到漢武帝間的史事,體裁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本紀”是君主的傳記;“表”按年代列舉主要史事;“書”記載典章制度;“世家”、“列傳”為人物傳記。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為以后史書所遵循,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簡答題
1、秦末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
  陳勝、吳廣發動的秦末農民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治,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為漢初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他們反對封建殘暴統治的首創精神,在我國歷史上永遠閃耀著光輝。
2、東漢豪強地主田莊的特點。
(1)它是一種政治和經濟結合的社會基層單位。(2)田莊的內部,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3)田莊里,地主和勞動者聚族而居,帶著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4)勞動者叫“徒附”、“賓客”,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比西漢時期有所加強;(5)田莊還擁有私家武裝,稱“部曲”、“家兵”,是維護豪強地主統治的武裝力量,在一定條件下,又可能轉化為武裝割據的力量。
四、論述題
西漢前期休養生息政策的內容和影響。
    ①漢高祖時:下令讓士兵復員回鄉生產,免除若干年的徭役。動員在戰爭時期逃亡的人回家,恢復原來的田宅;釋放因饑餓而賣身為奴婢的人;減輕賦稅,規定十五稅一。這些措施,有利于恢復封建秩序,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②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重視農業,獎勵努力耕種的人;把賦稅減少到三十稅一,并有10多年不收租稅;徭役也從漢初每年一次,減少到3年一次;文帝還廢除了殘害人體的肉刑。文帝、景帝時期,農民負擔較輕,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社會也比較安定,史稱“文景之治”。
    ③作用: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西漢國庫充實,錢多得數不清,糧倉里堆滿了谷子,田野上到處都是馬群,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3、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作用。
政治上:(1)為了解除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漢武帝頒布了“推恩令”,使諸侯國由大變小,使其無力反抗中央;以種種借口,削奪了大批王、侯的爵位和封地,徹底解決了諸侯王對中央的隱患。(2)削減丞相權力,形成一個宮內決策機構,稱為“內朝”。依靠內朝,削弱相權。(3)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把全國劃為13個州,各州設刺史一人,定期巡視所部郡國,監察各郡官吏和地方豪強的行為,保證中央政令的貫徹。(4)注重選擇治國人才,確立了察舉制度,要求地方官員推薦“賢才”送往京師,由中央考核任用。作用:西漢的中央集權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鞏固。
    經濟上:漢武帝對財政進行大規模的改革,以增加財政收入。改革有四個方面的措施:(1)改革幣制,禁止私人鑄錢,由國家統一鑄造五銖錢;(2)收鹽、鐵、酒歸官營;(3)實行均輸、平準政策;(4)增設算緡錢,即征收工商業者的財產稅。還下令“告緡”,鼓勵告發。
    作用:這些財政政策,彌補了財政開支的不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這些政策是由封建官僚來執行的,也產生了不少弊端。

《中國通史》期末試卷(二)及答案

【《中國通史》期末試卷(二)及答案】相關文章:

1.中國通史試題及答案

2.《中國通史》模擬試題(一)及答案

3.《中國通史》復習試題及答案(三)

4.傳感器技術及應用期末試卷及答案

5.企業財務管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6.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7.砌體結構試題及答案(二)

8.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