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學復習試題及答案
稅收學是一門系統地反映稅收理論、政策、制度和管理內容的學科,也是我國財經類教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主要課程。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稅收學復習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稅收學復習試題及答案(一)
第一題 選擇題
【單選】以下關于增值稅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增值稅是價外稅
B.增值稅屬于間接稅
C.增值稅的作用是調節收入差距
D.我國增值稅采用其他實行增值稅的國家廣泛采用的間接計算法計算稅額
【多選題】根據我國現行增值稅的規定,納稅人提供下列勞務應當繳納增值稅的有( )。
A.汽車的租賃 B.汽車的修理
C.房屋的修理 D.受托加工白酒
【單選】依據增值稅的有關規定,下列行為中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的是( )。
A.供電局銷售電力產品
B.房地產開發公司銷售房屋
C.飯店提供餐飲服務
D.房屋中介公司提供中介服務
【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視同銷售行為應當計算銷項稅額的是()。
A.將自產的貨物用于應稅項目 B.將購買的貨物投入生產
C.將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D.將購買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
【單選題】下列行為屬于視同銷售貨物,應征收增值稅的是( )。
A.某商店為服裝廠代銷兒童服裝
B.某批發部門將外購的部分飲料用于職工福利
C.某企業將外購的水泥用于基建工程
D.某企業將外購的洗衣粉用于個人消費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應視同銷售貨物行為征收增值稅的有()
A.將外購的月餅作為福利發給職工 B.將自產鋼材用于修建廠房
C.銷售代銷的貨物 D.將自產轎車分配給股東
【例題·多選題】下列業務中,應當征收增值稅的是( )。
A.電信器材的生產銷售
B.房地產公司銷售開發商品房業務
C.某報社自己發行報刊
D.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
【例題·單選題】按《稅法》規定,應征收增值稅的是( )。
A.郵政部門的報刊發行費
B.銀行經營融資租賃業務收取的租賃費
C.生產企業銷售貨物時收取的優質服務費
D.招待所預定火車票的手續費
【例題1·多選題】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實行簡易征收辦法
B.不得自行開具或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C.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D.一經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不得再轉為一般納稅人
【例題2·單選題】按照現行規定,下列各項中必須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的是( )。
A.年不含稅銷售額在60萬元以上的從事貨物生產的納稅人
B.年不含稅銷售額90萬元以上的從事貨物批發的納稅人
C.年不含稅銷售額為80萬元以下,會計核算制度健全的從事貨物零售的納稅人
D.年不含稅銷售額為50萬元以下的成品油加油站
【例題·單選題】某企業(一般納稅人)2009年8月16日銷售一臺舊機器設備,取得銷售收入60000元,該設備為2004年5月購入,則該項銷售行為應納增值稅為( )
A.0元 B.1153.85元 C.1200元 D.2307.69元
【答案解析】答案B,應納增值稅=60000÷(1+4%)×4%×50%=1153.85元。
【例題·單選題】某企業(小規模納稅人)2009年2月將已使用三年的小轎車(原值25萬元)以10萬元價格售出。則該項銷售行為應納增值稅為( )
A.3000元 B.1941.75元 C.2912.62元 D.1960.78元
【答案解析】答案B,應納增值稅=100000÷(1+3%)×2%=1941.75(元)
例: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鋼材一批,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額為100 000元,稅額為17 000元,另開具一張普通發票收取包裝費117元,則該項業務的計稅銷售額為:
100 000+117/(1+17%)
=100 100(元)
甲企業銷售給乙公司10000件玩具,每件不含稅價格為20元,由于乙公司購買數量多,甲企業按原價的8折優惠銷售,并提供1/10,n/20的銷售折扣。乙公司于10日內付款,計算甲企業此項業務的'銷項稅額。
解:甲企業此項業務的銷項稅額
=20×80%×10 000×17%
=27 200元。
新興商場(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買一贈一”方式銷售貨物。本期銷售A商品50臺,每臺售價(含稅)4 680元,同時贈送B商品50件(B商品賬面含稅單價為23.40元/件)。A、B商品適用稅率均為17%。該商場此項業務應申報的銷項稅額是( )。
A.34000元 B.34170元 C.33830元 D.32830元
(二)特殊銷售方式下銷售額的確定,主要有:
2、以舊換新銷售:是指納稅人在銷售自己的貨物時,有償收回舊貨物的行為。
一般貨物:按新貨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不得扣減舊貨收購價格。
這樣規定是因為銷售貨物與收購貨物是兩個不同的業務活動,銷售額與收購額不能相互抵減,也是為了嚴格增值稅的計算征收,防止出現銷售額不適、減少納稅的現象。
金銀首飾:可以按銷售方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全部價款征收增值稅。
2、以舊換新銷售
例:華聯商場(一般納稅人)2008年5月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電冰箱20臺,已知該類冰箱的對外銷售價格為4 000元(含稅),舊冰箱共折價10 000元,商場實際收到款項70 000元。計算其應稅銷售額。
分析: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不得扣減舊貨物的收購價格。應稅銷售額:
=(70 000+10 000)/(1+17%)
=68376.07(元)
例:某首飾商城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8年5月發生以下業務:采取“以舊換新”方式向消費者銷售金項鏈2000條,新項鏈每條零售價0.25萬元,舊項鏈每條作價0.22萬元,每條項鏈取得差價款0.03萬元。解:(1)應繳納的增值稅
=2000×0.03÷(1+17%)×17%=8.72(萬元)
(2)應繳納的消費稅
=2000×0.03÷(1+17%)×5%=2.56(萬元)
3、采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
例:某汽車貿易公司(一般納稅人)銷售汽車10輛,合同規定的不含稅銷售價格為每輛50萬元,規定5年后退還貨款100萬元。計算該項業務的應稅銷售額。
分析:
應稅銷售額=500 000×10=5 000 000(元)
4、以物易物銷售:
例:甲企業為機器設備生產企業,乙企業為鋼材生產企業,現在甲企業將市場售價為50萬元的機器設備換取乙企業售價為50萬元的鋼材。雙方各自向對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分析:
甲企業:銷項稅額—8.5萬元;進項稅額—8.5萬元乙企業:銷項稅額—8.5萬元;進項稅額—8.5萬元
例:某酒廠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期銷售散白酒20噸,并向購買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中注明的銷售額為100 000元;同時收取包裝物押金3 510元,已單獨入賬核算。該廠此項業務應申報的銷項稅額是( )。
A.17 596.70元 B.17 000元
C.17 510元 D. 14 529.91元
分析:酒廠銷售白酒收取的包裝物押金,應在收取時按白酒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將其還原為不含稅收入后并入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銷項稅額=[100 000十3 510÷(1十17%)]×17%=17 510(元)
【應用舉例】
某機械廠(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5月份銷售機床50臺,每臺不含稅價格為100 000元,同時收取包裝箱押金10 000元,合同規定期限為3個月;另外本月逾期不再退還的包裝箱押金20 000元。計算5月份銷項稅額。
分析:
[說明]銷售產品同時收取的包裝箱押金10000元由于尚未逾期,故不征稅;而本月逾期的包裝箱押金20000元應將其還原為不含稅收入后并人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銷項稅額=[100 000×50十20000÷(1十17%)]×17%=852906(元)
例: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5月生產加工一批產品450件,每件成本價380元,全部分發給本企業職工。(1)如果產品不含稅售價480元,如何確定銷售額?(2)如果為新產品,無產品售價,如何確定銷售額?
解析:(1)產品不含稅售價480元,銷售額=450×480(2)無產品售價,銷售額=450×380×(1+10%)
稅收學復習試題及答案(二)
第一題 選擇題
【例題·單選題】(2007年)某卷煙廠2006年6月收購煙葉生產卷煙,收購憑證上注明價款50萬元,并向煙葉生產者支付了價外補貼。該卷煙廠6月份收購煙葉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A.6.5萬元 B.7.15萬元
C.8.58萬元 D.8.86萬元 。
【答案】C ,可抵扣進項稅額=收購價款×(1+10%)×(1+20%)×13%=50×(1+10%)×(1+20%)×13%=8.58(萬元)
應用舉例:某生產企業外購原材料取得增值稅發票上注明價款100 000元,已入庫,支付運輸企業的運輸費800元(貨票上注明運費600元、保險費60元、裝卸費120元、建設基金20元)
解:進項稅額
=100 000×17%十(600+20)×7%=17 043.4元
【應用舉例】
某生產企業月末盤存發現上月購進的原材料被盜,金額50 000元(其中含分攤的運輸費用4 650元)
進項稅額轉出數額=(50 000-4650)×17%+4650÷(1-7%)×7 %
=8059.5(元)
例:(2008綜合題業務)1、某市卷煙生產企業8月末盤點時,發現由于管理不善庫存的外購已稅煙絲15萬元(含運輸費用0.93萬元)霉爛變質。
解析:損失煙絲應轉出的進項稅額=(15-0.93)×17%+0.93÷(1-7%)×7%=2.46(萬元)
2.某企業月末盤點時發現,上月從農民手中購進的玉米(庫存賬面成本為117500元,已申報抵扣進項稅額)發生霉爛,使賬面成本減少38140元(包括運費成本520元)。
解析:
進項稅額轉出=(38140-520)÷(1-13%)×13%+520÷(1-7%)×7%=5660.52(元)
例:某制藥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3月份銷售抗生素藥品取得含稅收入117萬元,銷售免稅藥品50萬元,當月購入生產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稅款6.8萬元,抗生素藥品與免稅藥品無法劃分耗料情況,則該制藥廠當月應納增值稅為( )。A.14.73萬元 B.12.47萬元C.10.20萬元 D.17.86萬元
【答案】B。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應納稅額=117÷1.17×17%-(6.8-2.27)=12.47(萬元)
【例題·多選題】(2006年)某商場(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與其供貨企業達成協議,按銷售量掛鉤進行平銷返利。5月向供貨方購進商品取得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120萬元、進項稅額20.4萬元并通過主管稅務機關認證,當月按平價全部銷售,月末供貨方向該商場支付返利4.8萬元。下列該項業務的處理符合有關規定的有( )。
A.商場應按120萬元計算確定銷項稅額
B.商場應按124.8萬元計算銷項稅額
C.商場當月應抵扣的進項稅額為20.4萬元
D.商場當月應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9.7萬元
【答案】AD
【答案解析】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4.8÷(1+17%)×17%=0.7(萬元),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20.4-0.7=19.7(萬元)
例:某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2010年5月有關生產經營業務如下:
(1)銷售甲產品給某大商場,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不含稅銷售額80萬元;另外,開具普通發票,取得銷售甲產品的送貨運輸費收入5.85萬元。
(2)銷售乙產品,開具普通發票,取得含稅銷售額29.25萬元。
(3)將試制的一批應稅新產品用于本企業基建工程,成本價為20萬元,成本利潤率為10%,該新產品無同類產品市場銷售價格。
(4)銷售2010年1月份購進作為固定資產使用過的進口摩托車5輛,開具普通發票,每輛取得含稅銷售額1.04萬元;該摩托車原值每輛0.9萬元。
(5)購進貨物區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支付的貨款60萬元、進項稅額10.2萬元;另外支付購貨的運輸費用6萬元,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發票。
(6)向農業生產者購進免稅農產品一批,支付收購價30萬元,支付給運輸單位的運費5萬元,取得相關的合法票據。本月下旬將購進的農產品的20%用于本企業職工福利(以上相關票據均符合稅法的規定。)
計算該企業2010年5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分析:
(1)銷售甲產品的銷項稅額:
80*17%+5.85/(1+17%)*17%=14.45(萬元)
(2)銷售乙產品的銷項稅額:29.25/ (1+17%)*17%=4.25
(3)自用新產品的銷項稅額:20* (1+10%)*17%=3.74
(4)銷售使用過的摩托車應納稅額:
=1.17÷(1+17%)×17%×5 =0.85(萬元)
(5)外購貨物應抵扣的進項稅額:10.2+6*7%=10.62(萬元)
(6)外購免稅農產品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30*13%+5*7%)*(1-20%)=3.4(萬元)
(7)該企業5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額:
= 14.45+4.25+3.74+0.85-10.62-3.4=9.27(萬元)
例題:
1.(2006年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增值稅混合銷售行為的是( )。
A.建材商店在銷售建材的同時又為其他客戶提供裝飾服務
B.汽車制造公司在生產銷售汽車的同時又為客戶提供修理服務
C.塑鋼門窗銷售商店在銷售產品的同時又為客戶提供安裝服務
D.電信局為客戶提供電話安裝服務的同時又銷售所安裝的電話機
例題:某進出口公司2010年4月進口機械設備300臺,每臺進口完稅價格2萬元,委托運輸公司將該批機械設備從海關運回本單位,支付運輸公司運輸費用15萬元,取得了運輸公司開具的貨運發票。當月以每臺3.51萬元的含稅價格售出180臺,向甲公司捐贈5臺,對外投資20臺。另支付銷貨運輸費10萬元(有運輸發票)。要求:計算該企業當月應納增值稅。(假設進口關稅稅率為20%。)
解:(1)進口貨物進口環節應納增值稅=2×(1+20%)×300×17%=122.4(萬元)
(2)國內銷售環節當月銷項稅額=(180+5+20)×3.51÷(1+17%)×17% =104.55(萬元)
(3)當月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122.4+15×7%+10×7%=124.15(萬元)
(4)國內銷售環節當月應納增值稅=104.55-124.15=-19.6(萬元),期末留抵稅額為19.6萬元。【應用舉例】
【例2-4】某自營出口的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稅率為13%。2005年4月的有關經營業務為: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200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34萬元通過認證。上月末留抵稅款3萬元,本月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100萬元,收款117萬元存入銀行,本月出口貨物的銷售額折合人民幣200萬元。試計算該企業當期的“免、抵、退”稅額。
【分析】
(1)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200×(17%-13%)=8(萬元)
(2)當期應納稅額=100×17%-(34-8)-3=17-26-3=-12(萬元)
即期末留抵稅額為12萬元。
(3)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3%=26(萬元)--出口退稅的最高限額
(4)按規定,如當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12(萬元)
(5)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26-12=14(萬元)
【例2-5】某自營出口的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稅率為13%。2005年6月有關經營業務為:購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400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68萬元通過認證。上期末留抵稅款5萬元。本月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100萬元,收款117萬元存入銀行。本月出口貨物的銷售額折合人民幣200萬元。試計算該企業當期的“免、抵、退”稅額。
(1)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200×(17%-13%)=8(萬元)
(2)當期應納稅額=100×17%-(68-8)-5=17-60-5=-48(萬元)
(3)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3%=26(萬元)
(4)按規定,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即該企業當期應退稅額=26(萬元)
(5)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該企業當期免抵稅額=26-26=0(萬元)
下一頁更多有關“稅收學復習試題及答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