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鄧稼先的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鄧稼先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鄧稼先的讀后感1
我們的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鄧稼先》這一課。原來我只知道鄧稼先是我國的兩彈元勛,老師講了這一課之后,我對他了解的更多了,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華人民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屈辱史,但是鄧稼先改變了這種局面。鄧稼先是安徽省懷寧縣人。在物理學上獲得了博士學位后回國到中國科學院工作。鄧稼先從1958年開始隱姓埋名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貢獻,他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這才是中華人民值得興奮的時刻。
鄧稼先是一個默默奉獻的人,他從不驕傲,從不公布自己的偉大事跡,直至他死后1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才給他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可以說他與世界上一切和他從事一樣工作的'人都不一樣,到他臨死前還和于敏聯合署名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
鄧稼先是祖國的自豪,他才是真正的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鄧稼先的讀后感2
學了《鄧稼先》這篇課文,心中總用些激動。60年了,中國站在世界的高峰。60年了,中國給世界人一個震撼。60年了,中國給中國人一個交代。60年了,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了。
可是誰有能知道在這祖國一步一步成功的道路上有多少人為此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鄧稼先為了我國的核事業工作,當他研究出核彈時,他的老丈人竟然不知道核彈是他研究的。這樣默默無聞的為祖國奉獻的還有還多,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祖國會不強大嗎?
鄧稼先在明知有危險的`礦洞中義無反顧的工作著。鄧稼先在那漫天黃沙的戈壁上拿著生命當做賭注。鄧稼先明知自己被人泄露就會被其他國家的特務所害還是一如既往鎮定的工作著。鄧稼先為著祖國繁榮,把自己奉獻給祖國,把科學帶給了祖國。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話已不再是只能形容諸葛亮了,它還能形容領導我們中國事業的先鋒人。
中國的先鋒不只是鄧稼先一個人,還有那拿著筆桿當槍桿喚醒人們內心的麻痹的魯迅。還有那用慷慨大氣的演講詞激起人們心中對侵略著憤怒的聞一多先生。還有那用歡樂的音符奏起反抗的道路的聶耳。還有那用電影讓中國人記住恥辱的田漢。
我們一定會有所成就,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一定會把祖國推向高潮,因為我們是中國青年。
鄧稼先的讀后感3
他在接到要做出“大炮仗”的時侯,便知道要制造原子彈,要長期出差在外,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他便開始專心致志的投入了原子彈的制作中。
蘇聯答應給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但是對方卻撕毀了協議,蘇聯專家全部撤走了,現在鄧稼先只好一邊讀書,一邊授課。他非常刻苦,有時他備課備到四點多,在辦公室里睡兩三個小時,天亮了繼續工作。在那些日子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一天到晚暈乎乎的,走在路上還想著原子彈,有一次竟連人帶車掉到溝里。
經過了一番努力,終于把我國
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聲‘我不能走’”時,我的心靈被鄧稼先那種為了國家,為了工作而臨危不懼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會像一下自己,在這么幸福的情況下,在自己只有一份“工作”——作業的情況下,卻經常抱怨,一會感覺認為學習太苦,所以就想放棄,開始厭學。比起鄧稼先,我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沒有鄧稼先那種愛國的精神。“少年強,則國強。”我再厭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如果每個少年都像我這樣那么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不都得毀滅嗎?”我先在就要好好學習!
雖然,我比不上鄧稼先,但我可以向他學習,學習他的臨危不懼,學習他的忠厚樸實,學習他的愛國主義??從身邊做起,爭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奉獻國家!
隨著窗外的歌聲,我讀完了這片課文,這是歌聲里的悲慘,仿佛完全消失了,剩下的,只有那些壯烈??
鄧稼先的讀后感4
我們的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鄧稼先》這一課。原來我連鄧稼先都不知道是誰,老時間晚了這一課之后,我深感慚愧,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鄧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在北平上完小學和中學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聯大畢業。1948年到1950年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理論物理,獲得博士學位后立即乘船回國,1950年10月到中國科學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帶領幾十個大學畢業生開始研究制造的.理論。
這以后的28年間,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鄧稼先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1999年,共中央、國務院、才給他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我們因學習他的精神,將他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
鄧稼先的讀后感5
開始,我對鄧稼先了解并不深,在讀了楊振寧先生寫的《鄧稼先》后,我更多地了解了鄧稼先這個人,在我心中有很大感觸。
鄧稼先生于1958年8月,帶領大學畢業生研究原子彈制造工作。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在1949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中國第一顆氫彈,有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防力量,他是當之無愧的“兩彈”元勛。
但鄧稼先不引人矚目,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沒有小心眼,喜歡“純”字,這和其他的核彈研究工程的領導人不同,比如奧本海默就和他大不一樣,奧本海默鋒芒畢露,在美國家喻戶曉,而鄧稼先卻在中國鮮為人知。
鄧稼先還始終站在中國原子彈制造的第一線,一次井下有一個信號檢測不到了,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句:“我不能走。”仍舊站在第一線,他這種不怕犧牲,一心只為祖國的精神令我感動,為了祖國核工程成功,他表現出不怕犧牲、敬業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神,深深鼓舞著我,我心中對鄧稼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他是“兩彈”元勛,是中國核工程的`領導人,他為中國的核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必將載入史冊,千古流芳。
鄧稼先,中華民族的英雄,中華民族的驕傲,他的精神時刻激勵我奮發學習、掌握知識、增強本領,努力為祖國的建設做貢獻。
鄧稼先的讀后感6
我讀了《鄧稼先的人生之路》之后,知道鄧稼先是一個熱愛祖國的科學家,他為我國成功實驗第一顆原子彈,做出了無私的奉獻,為我國后來和平利用原子能奠定了基礎。
鄧稼先在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1950年8月,他放棄了優越的條件,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回到了新中國,1958年是鄧稼先人生道路上重大的抉擇,他決定參加研制中國的核武器—原子彈,從此他要隱姓埋名,而且要隨時準備獻身。可是他想:“報效祖國,不正是我生命的價值嗎?”于是鄧稼先毫不猶豫的以高漲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到了新崗位。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過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最使我感動的是有一次半夜,辛苦一天的鄧稼先剛剛睡下,突然接到核材料車間打來的電話,說加工時發現了一點小問題。他立刻起來,鞋子都來不及穿,穿著拖鞋箭一般似的沖了出去,冒著傾盆大雨趕往現場。
制造原子彈的工作異常危險,尤其是插管,萬一發生問題,所有在場的人霎時就會化為灰燼。每逢這時,鄧稼先總是一言不發地站在操作者身后,他一馬當先,勇敢地挑起重擔,不顧個人安危。我看完鄧稼先的事跡之后,深深受到感動,我要學習他為祖國不怕犧牲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佩服他有深厚的科學功底。我要刻苦學習,認真的積累知識,掌握本領,將來也像鄧稼先那樣報效祖國。
鄧稼先的讀后感7
不平凡的心,是一顆感恩的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應該用我們的生命來報答她,盡自己的所能保衛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我們懷揣感恩的心,一起像鄧稼先一樣為祖國貢獻吧!
不平凡的心,是一顆不輕言放棄的心。“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是啊,如果在半路輕言放棄,怎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呢?有時,正因為個人的堅持,才使一件事得以圓滿。也許,只有鍥而不舍,才可以金石可鏤吧!讓我們懷惴不輕言放棄的心,像鄧稼先一樣為祖國不懈努力吧!
不平凡的心,是一顆永遠不自傲的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他一味對鏡自賞,自吹自擂,遇事只顧浮夸失實,到頭來只是事事落空而已。人不該有高傲之心,高傲會開花,結成破滅之果。在收獲的季節,會得到止不住的眼淚。讓我們懷揣永不自傲的心,像鄧稼先一樣默默為祖國奉獻吧!
一平凡的心,是一顆永遠無私奉獻的心。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的`人間”,這首歌曾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是的,愛就是奉獻,她的前提是無私。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讓我們懷揣永遠無私奉獻之心,像鄧稼先一樣為祖國的富強而迎難直上吧!
鄧稼先的讀后感8
我們的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鄧稼先》這一課。原來我連鄧稼先都不知道是誰,老時間晚了這一課之后,我深感慚愧,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鄧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在北平上完小學和中學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聯大畢業。1948年到1950年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理論物理,獲得博士學位后立即乘船回國,1950年10月到中國科學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帶領幾十個大學畢業生開始研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
這以后的28年間,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鄧稼先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1999年,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才給他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我們因學習他的精神,將他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
鄧稼先的讀后感9
你知道我國有那些英雄嗎?肯定知道吧!因為我國有無數為祖國捐軀或做出貢獻的英雄。今天,我就為你介紹一位我國杰出的科學家——鄧稼先。
故事是這樣的:鄧稼先在1958年春接受了制造原子彈的任務,由于事關國家機密,所以,他甘愿犧牲個人利益,不著書立說,不出國交流。經過努力,終于成功研制出了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他還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忍著劇痛,給黨中央寫了關于發展現代國防科技的建議書。
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鄧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想的是祖國的利益,是人民的幸福和安全,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告訴我們: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努力為人民建功立業,無條件地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
其實,鄧稼先只是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群中的一位,在這隊伍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比如陳輝,他在臨終前寫下了四句詩:“英雄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多么有英雄氣概的詩啊!還有夏明瀚,彭德懷等等無數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
而當今社會,也有這樣的'人啊!這次“兩會”上,人大代表們提出了很多為祖國和人民謀利的金點子,如“提高素質教育”,“七要”,“發展高新技術” 等等的一系列建議和意見,人大代表們不正是為祖國做出貢獻嗎?
所有的少先隊員們,每當我們敬禮時,都要牢記隊禮的含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吧!
鄧稼先的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楊振宇寫的《鄧稼先》是我獲益不少。
本文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鄧稼先。文章共有六個部分,精選了鄧稼先生活的四個橫斷面,高度贊揚了鄧稼先把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的崇高情懷,文中長短結合,整散相間,表達了作者深厚的感情。
作者楊振宇精選生活橫斷面表現人物,一個人的一生是難以用短小的文章來記載的,尤其是鄧稼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又怎能用三言倆語表達出來呢?所以作者選取了幾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橫斷面,來贊揚他為國防事業獻身的精神,兩彈元勛,高度概括了鄧稼先對新中國的貢獻,贊揚了他那種為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通過將二人進行對比,展示了鄧稼先獨特的人格魅力,贊揚了他那種在不平凡的環境中念念不忘祖國國防事業的精神,民族感情,友情,中既有作者對朋友的'真誠坦白,也有為祖國而自豪的情懷,我不能走,表現了鄧稼先在生死關頭奮不顧身的精神,四個橫斷面各有側重,但其中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鄧稼先對祖國國防事業忠心耿耿,忘我奉獻的精神。
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是我深受感悟,我們要向鄧稼先學習那忠厚品時,真誠坦白,從不驕傲的高尚品質和奉獻自己一生的崇高精神。
【鄧稼先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心中的鄧稼先作文11-01
鄧稼先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6-05
給鄧老師的信10-21
鄧紫棋經典的語錄語句12-09
鄧迪大學的專業設置情況12-09
出自鄧拓的智慧名言大全12-09
關于鄧超經典語錄語句12-09
扶貧還需先“扶志”09-24
鄧拓的名人名言大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