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志愿指南
在高校招生錄取體系中,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和錄取機制是其中一個非常關鍵而復雜的子系統,同時也是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當前我國各省市區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和錄取機制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廣東高考志愿指南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1.2016年我省在文科類、理科類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院校實行平行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均設置第一、第二兩個院校志愿組。第一院校組志愿設A、B、C、D、E、F、G七個順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選項。第二院校組志愿設A、B、C、D四個順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選項。
2.參加提前批錄取的本、專科院校(含文科、理科)、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的各層次招生院校及第三批專科院校(含A類、B類)、“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暫不實行平行志愿。
3.音樂類、美術類、體育類院校(專業)錄取暫不實行平行志愿,仍實行傳統志愿模式錄取。錄取批次與本批次(本校)文科類、理科類專業同批次進行。音樂類、美術類考生報考同一批次院校時,可單獨選擇填報藝術院校(專業)志愿或普通文、理類院校(專業)志愿,不能在同一批次內既報藝術類院校(專業)志愿又報文、理類院校(專業)志愿。其中,報考第一批藝術類院校(專業)志愿的考生不得兼報提前批所有批次本科文、理類院校(專業)志愿。藝術類考生在同一批次同一所院校不得同時兼報音樂類和美術類校考專業,只能單獨填報音樂類或美術類校考的專業志愿。填報藝術類省級統考本科專業以及填報在省級統考合格基礎上組織校考的本科專業,考生省級統考術科成績必須達到相應類別的術科資格線。體育類考生報考同一批次院校時,可單獨選擇填報體育類院校(專業)志愿或普通理科類院校(專業)志愿,不能在同一批次內既報體育類院校(專業)志愿又報理科類院校(專業)志愿。
4.符合《廣東省民族宗教委 廣東省招生委員會關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收廣東省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考生工作的通知》(粵民宗發〔2015〕10號)有關規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報考只招收少數民族考生的本科專業時,必須在本科相應批次的“少數民族”欄目中填報有關院校及專業。報考招收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班的院校時,必須在“各類預科班”欄目中,根據本人的成績與公布的各批次本科院校預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填報相關的院校及預科專業。考生在各批次本科院校預科班中只能填報一個批次一所院校。
5.“各類預科班”欄目中可填報少數民族預科班、“三僑一臺”預科班、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符合多項資格的考生只能填報其中一類一所院校。
6.退役士兵、內地西藏新疆中職班考生在志愿表的“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相關欄中填報志愿。
7.考生填報志愿采取網上填報的方式。考生應在認真閱讀有關高等學校招生章程和我省招生工作有關規定后,按照規定和要求選擇報考學校及專業。考生所填志愿信息網上確認后,應到當地招生考試機構打印志愿表,考生當場簽字。考生本人對不按時簽字和由他人代為簽字所產生的后果負責。志愿信息一經網上確認,任何人不得更改。
8.考生填報志愿時,須根據本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情況,按規定填報相應層次高等學校。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未能達到相應層次高等學校錄取要求的,其填報的對應學校志愿無效。
報考第一批文科類、理科類本科院校時,其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均須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報考第二批文科類、理科類本科院校,其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均須獲得等級成績,且至少須有兩門學科成績達到C級及其以上;報考第三批文科類、理科類專科院校(含A類、B類),其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均須獲得等級成績,且至少須有一門成績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
報考音樂類、美術類考生,參加文科類文化課考試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科須為物理、化學、生物三門,且至少須有兩門學科成績達到D級及其以上等級;參加理科類文化課考試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須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且至少須有兩門學科成績達到D級及其以上等級。
報考體育類考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門,且至少須有兩門學科成績達到D級及其以上等級。
廣東高考志愿填報的建議
建議1:第一志愿兩沖三穩兩保底
唐丹表示,第一志愿組已經增加到7個學校,第二志愿組的作用進一步被削弱,填報重點集中在第一志愿組。建議考生,兩沖三穩兩保底。沖高志愿可以選擇超出考生實際成績15分以內的學校,避免超出太多。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選擇沖高,專業很可能無法得到保障。因此,一定要在這個學校任何專業都愿意接受的情況下才做出選擇。中間的三所學校作為合理目標院校,以考生實際成績至降低15分的區間去選擇。降低15分是出于對專業的兼顧,一些學校的優勢專業比普通專業的分數甚至會高出20分,優秀專業比如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經濟學大類、中山醫學院的臨床醫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筑學等。最后一定要有保底志愿,降低25分去選一些排名穩定,招生計劃較多的學校。
建議2:以全省排名選擇報考院校
老師認為,沒有發生結構性變化情況下,院校排位相對穩定,所以首先要關注自己的省排名,根據自己的排位尋找可以報考的院校,例如省排位在10000名,可以選擇院校最低排位在7000到9000之間的來沖一沖,選擇最低排位在9000到12000之間的院校來穩一穩,12000之后的都可以拿來保底。
針對不同成績水平的考生,他們填報志愿側重各有不同:1.高分考生可以選擇幾間自己喜歡的名校來沖一沖,例如浙大,武大;2.重本線上下的考生,如果要選擇省內院校,可能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還可能會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所以可以嘗試選擇省外的名校,甚至可以選擇211院校,而且最好都選擇服從調劑,降低退檔的風險;3.剛達本科線的考生,如果想選個好專業,可以嘗試較低排位的民辦院校。
建議3:二本中位線考生需更謹慎
從2016年起,廣東省將原第二批本科A類及B類兩個招生錄取批次調整合并為“第二批本科批次”。 省內二本批次院校的格局或重新洗牌。一些地理位置好、口碑佳的獨立院校,如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將會大大沖擊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原第二批本科A院校,因此,省內二本批次院校的格局或會發生改變。
成績位于二本中位線的考生,如志愿填報不合理很可能直接落到專科批次。根據去年錄取數據顯示,原第二批本B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很少超過原第二批本A批次線。以往分數超本A線不多的臨界考生,也有機會在本A選專業,甚至可以不服從專業調劑,等本A批次征集志愿看機會再搏一把,實在上不了本A,還可以在本B批次保底。為此,專家建議,高考成績在二本中位線附近的考生選填學校和專業需更謹慎。
建議4:填報時仔細查看招生目錄
據悉,今年合并后第二批本科批次院校文科約500多所,理科約600多所,合并造成同一批次高校數量多、層次差別大。
部分高校單從名字上很難分辨,再加上學校改名、重組,更是迷霧重重。如原第二批本B的院校中,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一看就知道本B的院校,而“廣州商學院”乍一看很像是原第二批本A院校,但實際上是“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改名的。外省院校中,“武昌工學院”“南寧學院”“漢口學院”在2015年也是原第二批本B 的院校,但是與廣東省內的“韶關學院”、“嘉應學院”、肇慶學院等原第二批本A的院校很容易混淆。
專家建議:千萬不要只看院校名字,一定要仔細查看《招生專業目錄》中關于學校的介紹,并且多方了解和搜集相關院校信息。
【廣東高考志愿指南】相關文章:
2017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2
廣東2017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2
2017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廣東04-02
2017年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2
高考志愿指南04-02
2017廣東高考報指南04-02
2017廣東高考志愿04-02
廣東高考報考志愿04-02
廣東高考填報志愿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