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指南
高考結束后,志愿征集成為后高考時期的頭等大事。填報征集選擇專業是很痛苦的事情,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高考志愿指南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高考志愿指南
高考志愿填報怎么填:填報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填報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與專業時,采用網絡填報志愿方式,按當地規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門和招生院校提交高考志愿表。
高考志愿錄取批次:由于在各省(區市)招生錄取的高校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時錄取,于是將不同層次的院校分批進行錄取,由此形成錄取批次。
高考志愿錄取批次大致分為:
提前批錄取院校:含軍隊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屬師范本科院校、空軍招飛、民航招飛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專業)。
本科第一批: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點高校、經批準參加本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本科第二批: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本科第三批: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聯辦校。
專科第一批:為普通本科院校舉辦的高職(專科)和獨立設置的普通高等專科學校。
專科第二批: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高職學院、民辦高校、普通高校聯辦校、成人高校和電大的普通高職(專科)。
優志愿提醒以上批次劃分因省(區市)不同,也可能會有一些差別。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怎么填報志愿:
一、拉開梯度,冷熱搭配,服從調劑,兼顧地域。
“拉開梯度”指的是填報的每批次的學校,學校之間一定要拉開梯度,每個學校的專業也最好拉開梯度。
“冷熱搭配”是指學校里面的專業既要有熱門,也要有冷門,冷熱一定要搭配。
“服從調劑”,在專業最后一欄有一個是否服從調劑,建議寫上“服從”,以防分數已經夠了學校提檔線,但是夠不著專業的錄取線,最后進得了學校的“大門”卻進不了專業的“小門”,反而被退檔,導致掉檔或落榜。
“兼顧地域”,地域性不一樣的高校,分數也不一樣,整個志愿體系有梯度,錄取時風險會大大降低。
二、4個字:沖、穩、保、墊。
在這里我還是提前要強調一下,你的孩子倒底有沒有專業的傾向,還是什么專業都無所謂。如果什么專業都無所謂那倒好報了。那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方法來報了。
具體來說就是,可以根據高考成績直接對照預測的學校投檔線再設上10分左右的級差填報就行了,這四個字特別適用于平行志愿當中幾個平行學校的 關 系。五個學校,第一個A學校就可以沖一沖,比如高考分數是620分,就可以報630-640分的學校;B學校可以比A學校稍低一點的,報 620-630分 的學校;C學校就要穩一穩,620分就要報610-620分的學校;D學校適當可以比C學校的水平降一降,可以報比600-610分的 學校;E學校是墊底 的,可以降到報個600分以下的學校,以確保有學上。注意的是專業調劑處一定要選服從,還要看看沖的學校是否承諾服從調劑不退檔。
上述的只是一種安排方法,還可以按沖-穩-穩-保-墊,或沖-穩-保-保-墊等。總之是在基本的原則下,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掌握安排。
不用非要照搬上面的分差,如果報考水平較高,預測的學校提檔分比較準確,可以分差小些。反之,分差則大些。比如你預測的某學校的提檔線是 620 分,而實際提檔線是630分,那么你按“穩”原則報的學校變成了“沖”的學校,如果實際提檔線是610分,那么這個學校又成了保的學校。極端情況 下如果這 五所學校的實際提檔分你預測的都不準、都超過了你的高考分數,那么你就掉檔了。
按上述方法,這樣就能被這5所里的1個學校錄取。如果錄取不了,說明你學的太不到位,報的水平太差了。
目前全國基本都是實行平行志愿,填報志愿的難度降低了很多,高分低就、掉檔、落榜的現象越來越少,但并不是沒有,過于粗心和輕心還是會留下很多遺憾,所以建議家長早做準備、多做準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志愿填報的萬無一失,如愿以償。
高考志愿填寫指導
建議一:準確給自己定位
填報志愿前,最主要的是要給自己準確定位。
高考志愿填報專家說,今年高考雖然將一本和二本批次相融合,但是錄取大框架其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考前填志愿如何給自己準確定位非常重要。
“每所高中每年的錄取情況基本都差不多。因此,建議考生了解學校往年的文理科一本率、二本率,然后對照自己在學校的排位,來對自己合理定位。”
上海財經大學招生辦主建議,考生應從模擬考試的成績、從在區內、校內的排名,估算出超常發揮、正常發揮、失常發揮的3個成績,以此作為填報志愿的基本依據。超常發揮可以作為第一志愿填報依據,失常發揮則作為第十志愿填報依據。估分時也需考慮自身特點:穩定型的,分差可以控制在10-40分之間;波動型的,分差可以控制在50-80分之間。
建議二:沖穩守志愿均衡分配
本科普通批次的10個志愿要把握好“沖、穩、守”的關系。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沖穩守可以各3到4志愿,均衡分配。
前幾個“沖一沖”的志愿可以高于自己的正常實力,中間幾個“穩一穩”的志愿屬于自己的正常發揮,而后面幾個“守一守”的志愿主要是考慮自己發揮失常的去處。
其實沖穩守沒有嚴格界限,把自己正常發揮能夠錄取的院校志愿放在中間位置,上下做延展為妥。平時發揮比較穩定的考生,延展的幅度可以略小一點。平時發揮不太穩定的考生,向下延展的幅度應當寬一點。
建議三:“沖志愿”判斷要理性
“沖”的志愿最高沖到什么位置,可以是考生理性判斷自己發揮最佳能夠夠到的學校與專業。
建議四:志愿要符合興趣愛好
無論如何,考生填報的10個志愿,以及10個志愿中的專業選擇,都應當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于不符自己興趣愛好的院校,不應因為不想浪費分數而去填報。
建議五:把10個志愿當9個志愿看
任何一名考生都要考慮極端情況,“守”在最后的志愿要“守”到最大限度。
考試院專家指出,高考填志愿最重要的是確保志愿填報的成功性。具體說來,就是考生要能使得自己在10個志愿當中能夠正常錄取某一個,只有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反映在10個志愿的范疇中,這樣的填報才是真實有效的。
然而,每年都有考生將志愿填高了,這主要是因為對自己的預計過高,實際表現沒有那么理想的緣故。
他特別提醒考生:往年如果考生成績在一本線上,即使一本志愿沒有填好,還有一本線征求志愿托一下。即使考生不參加一本征求志愿,還能在二本批次錄取到一所比較好的學校。但是,今年一本二本批次合并以后,考生一旦脫檔,會直接落到本科線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此,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把志愿填高。
他建議所有考生都要把自己的10個志愿,當做9個志愿來看待。無論考生成績多么好,都要把最后一個志愿放在自己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最最底線的學校,以防止自己萬一考試發揮失常,至少還有一個學校托底。
建議六:順序填報,留好間距
對于如何填好本科批次志愿,彭曦認為,今年填報10個志愿,志愿數量增多,可以擴大“沖、穩、保”學校的數量,他建議可以采取“沖三、穩六、保十”的策略,即前三志愿“沖一沖”,四至六志愿“穩一穩”,最后四個志愿“保一保”。
他表示,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使得高校錄取分數位序較為穩定,歷年的高校錄取分數位序具有極大的參考意義,考生可將歷年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分文理從高到低排序,在確定首選院校后,后面志愿按順序從高到低填報。
前后兩個志愿之間也需留好分差,兩個志愿的分數差異可以控制在3-5分。并根據對自己屬“穩定型”還是“波動型”的判斷,檢視第一志愿與第十志愿的分差是否合理。
建議七:志愿之間梯度有講究
本科普通批次的10個志愿要把握好“沖、爭、穩、守、保”的關系。
建議八:外地名校,不要放棄
上海考生在大學的選擇方面,通常會將本地高校作為首選,甚至出現明明分數可以到外地一所985、211重點大學,仍然選擇本地二本高校的情況。外地很多985、211高校此次在上海投放了不少招生計劃,上海教委還給予本地考生報考外省市加分投檔、畢業后戶口遷回上海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考生、家長在填報志愿時也可以適當考慮外地高校。
建議九:專業錄取,規則分清
目前在專業志愿錄取中主要有“分數清”、“專業清”、“專業級差”三種模式。
“分數清”完全按照學生的考分,錄取時優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志愿。考生可完全按照自身興趣排列專業順序,比較省心;
“專業清”則是注重專業順序,錄取時優先滿足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考生的第一專業志愿非常重要,需估量自身進檔后的大致排位,如果排位中、后檔則需要分析專業的“冷熱度”,避開熱門專業;
“專業級差”結合了“分數清”、“專業清”兩者特點,按照專業級差梯度,如前面志愿未能滿足,則會降分參加下一個專業的錄取。這需要考生、家長全面分析目標高校各個專業分差的規律,在專業填報中體現梯度,切忌簡單粗暴地填報熱門專業。他建議最后一個專業志愿可以在目標高校通常的調劑專業里面選擇一個能夠接受的保底專業,避免全部落空,甚至不服從調劑退檔的風險。
建議十:盡量服從專業調劑,降低被退檔可能性
此外,所有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學校的招生章程,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院校情況相符才去填報,降低被退檔風險。
【高考志愿指南】相關文章:
廣東高考志愿指南04-03
高考志愿指南201704-02
專業高考志愿指南04-03
成都高考志愿指南04-02
2017高考志愿指南04-02
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3
河南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2
貴州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02
2017山西高考志愿指南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