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語典故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典故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典故作文 篇1
不恥下問
解釋:
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圣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么都要問?鬃勇牭竭@些議論后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么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成語典故作文 篇2
管中窺豹[guǎn zhōng kuī bào]【釋義】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有時跟“可見一斑”連用,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后他也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與父親并稱“二王”。但對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種游戲)卻不精通。
一次,他看到幾個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地說:“你要輸了!
那個人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說:“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里看豹,只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
王獻之看到他們這樣說自己,不禁大憤,說道:“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本退﹂_袖子走。
王獻之所言“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眱删涞慕忉,古時的.荀奉倩,近時的劉真長,我只對這兩個人感到慚愧,不如他們。
王獻之受到卑賤門生評論,深以為恥,后悔不該接近并插話,所以就有“遠慚”“近愧”這樣的話。
“管中窺豹”、“拂袖而去”二成語皆出于此。
管中窺豹指的是只看見事物的一小部分,是片面的,不準確的,而可見一斑指的是看一小部分可以推測出全貌。從哲學上講可見一斑是通過事物的特殊性得到事物的普遍性,而管中窺豹則是只看到事物的特殊性,沒有進行普遍性的發掘。
成語典故作文 篇3
開誠布公
“開誠布公”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人們把“開誠心,布公道”簡為成語“開誠布公”,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托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并且誠懇地表示,你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話,干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劉備死后,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后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并認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經擔任了這么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么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su)是他非?粗氐囊晃粚④姡诠ゴ虿芪簳r當前鋒。因為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為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后主批準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于軍中。他一生清貧,并無什么產業留給后代。
成語典故作文 篇4
李代桃僵
漢武帝時,設有采集各地歌謠和整理制訂樂譜的機構,名叫“樂府”。后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并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后人把樂府詩分為十二類,《相和樂歌辭》便為其中一類,原本是民間歌謠。而這辭里有一名篇《雞鳴》,講述了漢朝望族盛衰無常的.生活現狀。
當時社會太平,一片繁榮昌盛,卻一種怪現象,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得了勢,就馬上成為顯赫一時的皇親國戚。但是他們作威作福,最后不得不淪為刀下亡魂。
傳說有兄弟五人,均為好逸惡勞、游手好閑的浪蕩子,偶然他們得到了皇帝的常識,當上了侍中郎。從此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成了鐘鳴鼎食之家。
所住宅第,黃金雕花的閣門,屋頂琉璃黃瓦,凌空的樓閣,紅色的閣道猶如飛翔在天空,真仿佛仙子所居。廳堂之上,各種精致的酒樽應有盡有。他們可以徹夜狂歡,酒酣耳熱之時,還有美麗的女樂工奏樂助興。在后花園的池塘之內,三十六對鴛鴦調情戲水,好不盡興。
后來,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階下囚,不得不受刑。這時其他兄弟各掃自家門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傾扎,丑態百出。
為此,百姓間流傳著一首歌謠:“兄弟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旁。黃金絡馬頭,颎颎何惶惶。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人們借此嘆息:井邊之桃樹與李樹相依為伴,蟲蛀桃樹,往往李樹代桃樹受蛀而枯萎僵死。李樹尚能夠以身代為提醒,他們兄弟之情誼連李樹不如!
成語典故作文 篇5
春秋時,楚莊王即位已經三年,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對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們對他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他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對莊王說:“我有個謎請大王猜猜!鼻f王說:“你說吧!蔽榕e說:“楚國有一只大鳥,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
楚莊王說:“這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從那天開始,楚莊王振作起來,認真治理國家,楚國也漸漸強大起來。最后,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成了春秋五霸。
成語典故作文 篇6
不舞之鶴
【拼音】bù wǔ zhī hè
【解釋】: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窯主善舞,嘗向客稱之?驮囀跪寔,氃氋而不肯舞!
【示例】:方宰淄時,松裁弱冠,過蒙器許,而駑鈍不才,竟以~為羊公辱。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折獄》
【近義詞】:無能之輩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來譏諷人無能
成語典故作文 篇7
有備無患
【拼音】:yǒubèiwúhuàn
【解釋】:患:禍患,災難。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
【成語故事】:
有一次,宋、齊等十二個國家聯合攻打鄭國,眼看自己國家的兵力不足,鄭國的國君急忙請晉國調停,晉國也很爽快答應,于是趕緊與十二個國家商量,請他們停止攻打鄭國。十二國家因為懼怕強大的晉國,雖然心里非常不愿意,但是也只好乖乖退兵。
為了答謝晉國,鄭國的國君派使者送給晉國許多美女、樂器、樂師等。收到這些禮物,晉悼公十分高興,并且將一半的美女賞給功臣魏絳。沒想到而魏絳不但一口拒絕,并且還勸晉悼公在國家強盛時不能大意,而忘了自己也身處于危險之中,在享樂時應該想到國家可能碰到的.困難和危險,這樣才能隨時做好應付的準備。晉悼公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也就接受了他的意見。
【成語典故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刻舟求劍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發奸擿伏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殘杯冷炙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杞人憂天的成語典故12-04
有關潘安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戰爭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負隅頑抗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惡貫滿盈的成語典故12-09
有關安如泰山成語典故11-28
有關于覆水難收的成語典故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