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調查表分析報告論文
摘要:近幾年來,理想教育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們所重視,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大學生的理想教育。中職生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個群體,也占據了一個很大的比例,他們身上所呈現出來的一些問題也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所以要正確地對中職生進行理想教育,以求中職生能夠更好更健康地成長。
關鍵字:中職學校學生 職業理想
為了了解昆明市旅游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理想的現狀,以引起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對學生職業理想的高度重視,我對在校的中職學生職業理想現狀進行了調查,發放問卷164份,回收150份,回收率91%。
調查過程中,我從學生對專業的選擇,家庭背景、是否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是否清楚自己的個性和能力特長、是否清楚了解自己的優劣勢、是否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個人特質所決定的適合的職業、是否清楚自己在校期間的學習目標、是否了解職業理想的相關理論和方法以及自我職業理想意識與能力現狀等進行了調查。
1 調查結果分析
1.1 中職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目的不明確
選擇專業的實質是確定自我的職業方向與領域。專業選擇適合自我,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需要,能實現專業與職業的有效對接,有助于學生職業選擇,否則會制約學生職業選擇的成功,給學校招生、教學、就業造成惡性循環。
(1)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不夠了解,僅13%的學生對自己所選擇專業非常了解,34%的人對所選擇專業比較了解,高達43%的學生對所選專業不太了解或一點都不了解,同時,學生了解專業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招生簡章、教師介紹、新聞媒體或親友推薦,不難發現學生獲得的專業信息主要來源于學校,學校為贏得生源,往往大談優勢,弱化不足,導致學生得到的專業信息片面,難以使學生形成客觀的評價。
(2)缺乏對自己興趣、職業能力的了解,74.4%的學生沒有測驗過自我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等。由此導致學生對專業的滿意度較低,只有47%的學生對自己現在就讀的專業非常了解或比較了解,有超過50%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興趣、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不了解。
1.1.9為了能夠順利就業,你認為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素質?
1.1.10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你希望以后的薪金范圍是多少?
1.2 中職學生職業理想目標追求色彩過重
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生涯目標追求符合時代特征和自我實際,但也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色彩較濃。在自我的職業期望中,學生希望從事的職業既比較穩定,又適合自己的性格與能力,還有較高的收入,希望三者兼得,其中希望適合自己的性格與能力,還有較高的收入的占了較大的比例。
(2)對職業理想的成功的標準認識不夠,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主要體現于收入、職位、職稱等方面,特別是在校生對獲得持續發展基礎的關注不夠。
(3)對職業生涯成功的外在因素看得比較重,較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一個人在職業上取得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在于機遇、家庭背景等,可以看出,學生忽視了主觀努力的重要價值,在學習與生活中可能出現消極、被動或僥幸的現象。
1.3 中職學生對自我展潛力的認知不清晰
1.3.1 學生對自我知識與態度的認知度調查
只有少數的學生了解自己可能從事職業的發展趨勢、相關行業背景,大部分的學生不太了解,有的學生不了解甚至沒有考慮過。
1.4 中職學生職業理想設計意識缺乏
中職學生正處于從依賴走向獨立,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對職業生活倍感興奮與好奇,卻較少理性思考與設計,這將影響其職業生涯的發展。
中職學生的職業生涯正處于發展狀態之中,缺乏有意識的設計。被調查學生中只有46.5%的學生了解該如何確定當前和未來的奮斗目標,近58%的學生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自己適合往哪些職業方向去
發展;只有31%的學生了解未來三五年的發展計劃,15.5%的學生從來沒有考慮過未來的發展計劃。由此可見,職業生涯設計在中職學校學生中認識不夠,自我職業生涯設計的能力較弱。
2 對策與建議
2.1 落實職業理想教育的各項內容
(1)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應建立在職業理想確立的基礎上。職業理想教育應引導學生明確職業理想的內涵、職業理想對職業生涯發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2)加強專業教育,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專業。通過專業概況介紹讓學生了解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習內容、就業領域和發展方向、職業的發展前景等,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基礎。
(3)幫助學生進行職業潛能分析。針對職校生對自身條件和職業發展方向缺乏準確把握,要以“多元智能理論”作指導,以人才測評工具為依據,幫助學生進行職業潛能分析。
(4)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與技能的培養。
即要培養學生自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幫助學生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制定方案、作出決策等能力,指導學生掌握制定適應社會需求、符合自身職業潛能特點和發展需要的規劃方案。
2.2 拓展職業理想規劃教育的途徑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途徑主要有課程介入、專題輔導和教學滲透,并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新生入學教育相結合。各校應向新生介紹專業的基本概況和發展前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與課程教學相結合。結合職業指導課或開設選修課,在實施職業道德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的同時,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教學與方法指導。三是與技能訓練相結合。通過技能訓練,進一步增強職業意識,明確學習努力方向。四是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各校可以就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內容,開展專題講座、報告會、交流會或社會實踐等主題教育活動。
【中職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調查表分析報告論文】相關文章:
滿意度調查的分析報告05-12
有害垃圾分類處理調查表分析報告04-11
滿意度調查分析報告07-31
公司客戶滿意度調查分析報告05-10
有關小區顧客意見征詢調查表統計分析報告05-12
顧客滿意度調查結果的分析報告05-10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問卷調查表的分析報告05-11
中職學校畢業生自我鑒定03-30
中職學校畢業生求職信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