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立秋是有幾伏天
今年立秋是什么時間?立秋后還有伏天嗎?立秋是不是就說明三伏天都過去了呢?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那么2017今年立秋是幾伏?與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立秋是幾伏天 2018立秋后還有伏天嗎
2018一伏時間:2018年7月17日開始,2018年7月26日結束,共10天。
2018年三伏天時間表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初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初伏,10天
立秋時節天氣怎么樣
立秋節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秋天就要來臨。當立秋到來時,我國很多地方仍然處在炎熱的夏季之中。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涼爽。氣溫的早晚溫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比較涼爽。當然,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真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預報員表示,立秋后仍在三伏天內,暑氣還一時難消。
立秋撞上三伏天注意事項
“秋后一伏熱死人”
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但是此時的“秋老虎”完全不輸夏季,而且晝夜溫差逐漸變大,還要預防感冒著涼。
立秋艾灸,事半功倍
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就更很需要及時補充陽氣,以備一整個冬天的使用。立秋時節艾灸養肺,可以艾灸肺腧、腎腧、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
立秋之后莫貪涼
立秋之后,風漸漸變得涼爽,有些人為了貪圖涼快,喜歡開窗而臥。然而,夏秋之交,濕熱氤氳,也正是冷空氣開始活動之時,稍有不慎就易導致寒濕之邪侵襲人體。此時,多有全身酸重、四肢無力、周身關節疼痛等癥狀。所以,立秋后晝夜溫差開始變大,切莫貪涼。
秋膘不宜貼太早
立秋以后,很多人都認為是秋天到了,“貼秋膘”的習俗也就理所當然開始了,但是剛剛經過苦夏,多數人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于“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多吃酸味水果
立秋后,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御過盛肺氣之侵入。建議多吃蘋果、葡萄、車厘子、棗、檸檬等水果。
趕走“秋乏”
酷夏帶給人體超常消耗以后的表現,就是立秋以后的“秋乏”,是向機體發出周期性修整的信號。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都是緩解“秋乏”的很好措施。
風燥感冒也要防
由夏入秋,悶熱潮濕的天氣會逐漸變得干燥,進入風燥感冒的高發期。風燥感冒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干”,因此蔥姜熬水的老方法就不適合了。因此多飲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才是王道。
【2018立秋是有幾伏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