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職業規劃集錦五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來為以后的職業發展做一份職業規劃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職業規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職業規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職業規劃 篇1
1、自我介紹:
電子系,自動化專業。專業知識學無所成,性格飄忽,時開朗時沉默,多數時候好安靜,享受獨處。喜歡閱讀和推理,好從多層次多角度看問題。對本專業以后的就業情況知道一點,不是十分明朗。
在寫此規劃之前做了一個mbti測試,結果是:性格類型傾向是“ infj ”(內向 直覺 情感 判斷),適合的領域有:咨詢、教育、科研等領域 文化、藝術、設計等,性格測試我認為挺準確,適合的領域就沒大看明白了,貌似我與這些行業無緣。
2、短期規劃:
身邊很多畢業之后的人和我說過要珍惜大學的美好時光,因為以后的工作會磨滅我們的理想,現實會很令人失望,所以我覺得自己要好好生活,按我自己的方式,對不怎么感興趣的專業知識盡量學習一點,同時涉獵各行各業知識,努力充實自己的生活,提高個人素質,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為以后我那不知道會是什么樣的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中期規劃:
這應該是我畢業之后五年時間內的事情。大學結束后,我應該會找到一份工作。我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努力,努力的學習可以學到的技術和能力。然后提高自己在單位的處境和地位。具體什么工作目前還不清楚,報道說大學生就業形勢一直很嚴峻,我想畢業后應該是工作挑我而不是我挑工作,我來自農村,沒城里人那么嬌氣,力能及的可以鍛煉自己能力的工作我都會去做,堅決不好高騖遠,相信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工作一兩年后我想我有兩條出路,一是習慣上班族生活,繼續租房,擠公車,朝九晚五,爭取在城里買房定居;二是和朋友下海闖蕩,做生意或者是開店,在守法的前提下,什么賺錢做什么,或許會像奮斗中的華子一樣,成為一個“倒爺”,倒騰任何可以賺錢的東西,這得看當時的`情況了,個人認為一個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機緣巧合所致,所以以后怎么樣得到以后才會知道,現在的規劃只是一個預測,一個描繪未來生活的藍圖。
4、長期規劃:
這個長期指的應該是三十歲之后,三十歲之后我應該會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存款達到一個自己滿意的數,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貢獻,例如資助貧困地區學生,為生我養我的村莊做點好事等,然后就是好好的生活,享受生活,這個時候我也應該結婚并有一個孩子了,我會好好照顧他們,盡我應盡的責任,讓他們每天都開心的生活。
5、人生目標:
年輕的時候去漂泊,不論離家遠近,一個人生活過,打拼過,這樣老了的時候才會有更多哦精彩的回憶。之后找份好工作或者是開創自己的事業,找個好老婆,照顧好我的父母,時常回家看看他們,盡我所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在能力范圍內為社會多做貢獻,讓關心我的和我關心的人快樂。
現在自身的缺點和改進:
缺點是比較散漫,主要是自我約束力度不夠,以后會多注意自我改善,盡快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學會克制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大學職業規劃 篇2
近日發布的《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調查的走入職場不滿3年的大學畢業生中,接近60%的人每年跳槽兩次以上,6%的受訪者表示不適應現在的工作,大學畢業生普遍患上工作“不適癥”。
大學畢業生三年內頻繁跳槽無外乎是為了找到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但是,“什么樣的工作適合自己”本應是學生在畢業前就已經考慮過的問題,為什么工作后還要通過頻繁跳槽來尋找答案?筆者認為,這其實折射出了高校職業規劃教育中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普遍存在主體意識淡薄,目標缺失,職業定位不準,求職就業道路盲目、狹窄等問題。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應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但現實情況并不如人意。雖然很多高校已經在全校范圍內開設職業規劃課,而且有些學校已經把其作為學生的必修課,要求學生必須上課并修滿學分,但是許多學校的就業指導課過于空泛,缺乏實際案例分析和經驗分享,導致學生在遇到實踐問題時依然手足無措。
據筆者了解,有些高校的職業規劃課甚至成了名副其實的“自習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課。
高校職業教育課成為擺設,這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學生上過學校的職業教育課,卻依然會呈現職業“不適應”癥狀了。
在美國,一些高中學校就已開始設置職業規劃設計課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規劃未來。因此,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很早就開始從職業的角度進行自我包裝和提升。反觀我國,應試教育的壓力決定了大學要承擔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職能,然而如何很好地把這一職能落到實處,是高校亟須反思的問題。
職場的.第一份工作相當重要,對今后的職業生涯影響很大。為此,筆者認為,學校應該把職業規劃課和學生切實結合起來,把學生的專業特點和行業特點切實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在職業方向上進行定位,并樹立職業目標。同時,相關課程應該多使用案例教學,讓學生在分享他人經驗的基礎上了解人才的需求方向。此外,大學生畢業后頻繁跳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學生責任意識和忠誠度缺乏的表現,職業規劃課也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納入課程范圍。
大學職業規劃 篇3
人生的意義,需要從人生價值的角度進行審視和評價。人們只有找到了自己對生活意義在認識上的正確答案,才會自覺地朝著選定的目標努力,以全部的熱情、意志、信念去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價值觀,往往也指價值觀念。價值觀念是指人們關于基本價值的立場、取向、態度等。也可以說成是人們關于什么是價值、怎樣評判價值、如何創造價值等問題的根本觀點。從內容方面看,價值觀就是關于價值的觀念。那么,什么是價值?如果用非常淺顯的日常生活用語來說,價值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好壞”,包含善惡、美丑、得失、利弊、榮辱、優劣、值不值得、應不應該等,這些都可以用好壞來表達;凡是可能用“好壞”來加以表述并含有取舍意味的對象,就是價值。價值觀是人們關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怎樣為好、怎樣為壞,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棄什么、擁護什么、反對什么等觀念、思想、態度的總和。價值觀不同于知識、理論和科學系統,它主要不是表明人們“知道什么、懂得什么、會做什么”,而是表明人們究竟“相信什么、想要什、堅持追求和實現什么”,是人們在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價值選擇的內心定位、定向系統。“知道什么”不等于“就要什么”,所以知識和科學不能代替價值觀。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任何人的價值觀都不是憑空產生和改變的,歸根到底它反映了人的社會存在,即生存方式、生活條件和實踐經歷等,是人的價值生活在頭腦中的反映。因此價值觀總是和人的`現實狀況相聯系的,不同地位、不同職業、不同條件、不同經歷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
人生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不同于物的價值。物的價值是單向的,物只有被人所需要時,才形成價值,離開了人,物自身無所謂價值。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體,二者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人生的自我價值,是指個體的人生實踐活動對自身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由于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體,因此,有價值的人生應該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從個體自身來說,個體通過職業、家庭、休閑和社會等人生實踐活動能夠滿足自身的物質和文化精神需求。這部分人生價值的實現程度,只需要自己做出內在評價即可。只要個人對自身人生感到滿意,那么其自我價值也就得到了充分實現。二是從社會和他人來說,個體通過職業、家庭和社會等人生實踐活動能為單位、家庭和社會創造價值、做出貢獻。這部分人生價值的實現程度,需要他人和社會做出外在評價。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他的社會價值就越高。
人生的價值在于能夠自覺地、有意義地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通過可創造性勞動把人生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一是要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實現程度,人在自然天賦上存在差異,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如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生理心理素質等。只要加強學習、鍛煉,便能不斷提高。
二是要有積極進取的樂觀態度。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積極向上、樂觀豁達,努力為社會作貢獻;而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使人的理想泯滅,生活過得平庸無為,以冷漠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對待人生,而且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能把一個弱者塑造成強者,并對生活充滿熱情,對工作充滿干勁。在樂觀的人眼里,失敗只是暫時的挫折,而且還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并能從中增長經驗、能力和智慧。人生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是我們前進中的絆腳石還是墊腳石,并不取決于困難的大小,而是取決于我們對待困難的態度。關于“進取心”,比爾·蓋茨做過高度評價,他說:“這個世界愿對一件事情贈予大獎,包括金錢與榮譽,那就是進取心。”積極樂觀的心態是決定一個人的生命有無意義和價值的重要因素。
三是要正確對待得與失。個人和社會二者的利益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利益離不開個人利益,個人利益也離不開社會利益。社會的利益體現了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也保障了個人利益的實現,一個人為社會創造的價值越多,貢獻越大,其社會價值就越大,自我價值感就越強。所以,不僅人的社會價值是在滿足某種社會需要的過程中創造的,而且人的自我價值也是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能把不起眼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最后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不僅實現了自我價值,也實現了社會價值,而有的人過分強調自我價值而忽視對他人需求的滿足和為單位、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傾向,眼睛只盯在個人利益的得失上,索取的多,奉獻的少。希望他人對自己的價值做出肯定和回報,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正常需要。但同時,也要明白,一個人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付出越多,回報的就越多。還有就是人的發展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能期望短時間內就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急功近利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追求有價值的人生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放在追求無限的人生價值中去,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
大學職業規劃 篇4
為了貫徹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建設”理念和學校“實踐育人”的指導思想,落實“卓越教師培育計劃”實施方案,提高我校人才培養質量。我班經研究開展第二學年第三次特色班會“職業規劃”活動。為了保證活動順利開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背景及目的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應該盡早地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規劃好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工作,合理的安排大學四年時間,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被動性,并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和實施策略,使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和以后的人生發展道路中少走彎路。
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大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職業規劃理念深入人心,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提高大學生的職場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成才觀、價值觀進而提高我班同學的'就業競爭力,贏在職場的起跑線上。
二、活動主題:
規劃理想職業,成就精彩人生!
三、活動對象
13級漢語言文學實驗一班全體同學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7日 下午4:20
五、活動地點
西區主樓204教室
六、活動過程策劃
(一)活動前
1、向同學們介紹活動流程,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如多媒體教室的申請(如有需要) 、ppt課件的收集整理等。
2、負責人聯合班委成員相互配合,明確分工,確保活動能高水平質量進行。
(二)活動中
1、按照學生學號順序,每位同學有3—5分鐘的時間進行職業規劃。 作品以近期目標規劃為主,即大學期間和畢業后5年內的職業生涯規劃。
2、要求:(1)認識自我、準確定位。包括對自己興趣愛好、價值觀、優缺點、性格、能力、追求以及就業機會、職業選擇、家庭和社會等外在環境的認識、評價。(2)確立志向、設定目標。我喜歡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將做什么?想往哪一路線發展?能往哪一路線發展?可以從哪一路線發展?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目標。(3)設定職業目標實現策略。(4)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
3、由選出的五位同學參與打分。
(三)活動后
1、輔導員杜紅梅老師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
2、對五位同學的打分情況進行整理、歸總。
大學職業規劃 篇5
正如我們聽講的這門課程一開始第一局話介紹的,職業對社會發展和個人存在有著重要的意義。對社會的大了去了就不說它了,僅對自我來說,職業對于一個人來說,既是謀生的手段,同時也是一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誠然,職業是我們生活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且很可能伴隨我們生活很長時間。
我想,所謂職業生涯,就是是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系的行為與活動,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連續性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一生中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簡單的說,職業生涯就是一個人終生的工作經歷。職業生涯開始于工作前的職業學習和培訓,終止于退休。在學習這門課后,我覺得,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跟他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著密切關系。
在網上看到過,職業生涯規劃現在在國外很流行,很多人在自己很小的時候或者即將踏上社會的時候都會接受職業生涯的培訓,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但是在國內,這些目前還不是很重視,我們傳統的思維抑制了我們選擇自己將來人生道路的想法,被動的去接受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職業,直到有一天或許我們會發現我們在這個崗位上一無是處、毫無興趣的時候,我們可能已經失去了選擇職業的激情,這就是中國的職業生涯現狀,更多的是自由式的自主選擇職業。系統的科學的職業生涯的規劃目前
還不是很普遍的被大家接受,但是不管是傳統的職業生涯選擇,還是現代的職業生涯規劃,我想都不能脫離個人本身的一些特性。而開設的這門課,讓我可以學習著認識自我,從而對自己的未來,自己的職業做下個準備,規劃,進而去實施。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的,擁有壓力和挑戰、更要切合實際的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一種設想。它是對一生的工作、生活的一個規劃。它是為以后作準備的,我們必須要考慮到職業競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由此我們在規劃我們的職業生涯時,通常會感到有壓力,最明顯的是,不敢隨意的給自己定目標。除了壓力外,我們還面臨各種挑戰,即便慎重定下的目標,但仍然充滿挑戰。職業生涯規劃,存在壓力和挑戰,所以我們更要盡力做到切合實際。在規劃前,要去了解社會、了解自己,把現實的同自己的情況相結合起來。
學習了這門課我想我至少學到了以下的幾點:
1、定立目標,借助目標不斷的修正完善自己。
沒有目標的人, 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有的人適合做學者。有的人適合做工程師,有的人適合做老師,這些都是根據個人的興趣來選擇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同樣我們制定目標的時候同樣要根據實際情況,即時調整,讓自己保持最旺盛的激情,去實現目標。
2、人生的路程是曲折螺旋線的,一定有風回路轉的時候。
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總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只要沒有失去希望,就要勇敢的向著目標一步步邁進,始終堅信總有峰回路轉的時候,今天我們很迷茫,明天我們會很堅強。用堅強的心去學習目標所需要的各種技能素質,“永不言棄”
3、包容:從容維護尊嚴。
面對未知的未來,面對社會,我們想必會碰到一些委屈的,難過的,感到不可理喻的,憤懣的,等等的。在這其中我們可能會被擠兌看到那些所謂社會的另一面,或者現在我們不能說出個一二的單我相信以后會懂的東西。
“光說不練假把式”。所以呢,朝著做下的規劃,做起來吧!
【大學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關于大學職業規劃 對大學職業規劃11-20
大學職業規劃11-18
大學職業規劃論文04-04
有關大學職業規劃11-06
大學職業規劃書06-17
關于大學職業規劃11-27
我的大學職業規劃書05-01
大學生職業規劃04-26
大學職業規劃六篇04-25
大學職業規劃四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