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李煜的作文

時間:2022-12-08 18:59:41 作文精選 我要投稿

關于李煜的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李煜的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李煜的作文(精選10篇)

  李煜的作文1

  李煜,確實不是一般的歷史風流人物,所以能引起后人的關注、同情、嘆息與尊重。

  我也看過不少評論李煜的文章。有人說,他到底是軟弱的,以至于僅僅只能靠吟吟詩、作作詞來抒發內心的憂傷,而他吸引人的,也正是那綿綿的愁。有人說,吟詩是一種戰斗,哭泣更是一種抗爭,他喪失了故國,喪失了自由,卻并沒有喪失自我,喪失尊嚴,他真正吸引我們的,是一顆自尊的心。還有人說,他閱歷淺,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感慨深,實乃以血為書,引人獨愛。

  這種種評論都很有說服力,我都不反對,不過我最贊同上述觀點的.第三種,也就是以清末王國維先生為代表的看法:李后主吸引人之處正是其真切。

  但凡稍稍了解李煜生平的人,想必都聽過一種有關他死因的說法:“太平興國三年……后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伎作樂,聲聞于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義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禍。”(《默記》)從中不難看出,他著實是個真性情之人。他或許不知道這一闋《虞美人》會引來后來的禍端,可那畢竟是政治的非常時期。換了一般人,不都應該縮手縮腳、小心翼翼地將自己“臣服”、“安于現狀”的一面展現給當朝統治者看嗎?可是他做不到。那滿腔的愁與恨,他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他非但不抑制情感,甚至連把那直白的話語轉化為看似平和安靜實則暗藏情緒的字眼都做不到。這么一個真性情的人,如何不叫人喜愛叫人敬重?然而這么一個不懂得隱藏情感的人,如何能平安?如何能長久?

  李煜離世百余年后,歷史中出現一個與他相似的人物:宋徽宗:我曾思考過:同是亡國之君,同以詞寄情,為何世人偏好李后主?后來,隨著對詩詞學習的加深,我漸漸明白了。徽宗詞,雖也是傷悲,可是長期藝術的熏陶與世俗的浸染,使他所作之詞都要經過了華麗詞藻的修飾。而后主的詞,還沒有來得及小心裝點,便已隨著無盡的愁恨洶涌而出。曾見過有人把徽宗詞比作一個傷心的女子,再悲痛欲絕,也要描眉染唇打扮妥帖后才開始梨花帶雨式地嚶嚶啼泣:我以為此喻甚是恰當。徽宗詞美則美矣,然這一粉飾卻少了幾分真切,多了些做作之嫌。而李煜則不然,周介存一句“粗服亂頭,不掩國色”,我以為精辟之至,確實,讀李煜,感受他的“真”,就能發現那是一種不加粉飾、不細細考量、直抒胸臆甚至不計較后果的“真”。他作詞是靠詞來抒發自己的苦悶,而不剜刻意地向人展示他的才華抑或他的遭遇、他的愁緒。他放任他的情感在那些字句中爆發,不予精細思量,不加以所謂理性的約束。他作詞不是給人提供觀賞材料,不是讓人欣賞把玩詞句的精到美好,亦不是為博得幾句嘆惋之聲。那種真摯深切能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一個深深的漩渦,切身地感受他的無助、彷徨與憂愁。

  呵呵,品賞自然容易,試問古今詩家詞家,能到達他這般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李煜果然不是個一般的風流人物,如何能不叫我尊敬他呢?

  李煜的作文2

  他就是李煜,他是南唐后主,是富貴閑人。你整天在書香的世界中遨游,從不顧慮國家大事與政治,你不愿當皇帝,也從來沒有想過要當皇帝。在你之前,有那么多兄弟,他們個個都好強,想當皇帝。這說來也是個奇怪的故事。

  你們這一家都是靠迷信上位,到你這兒也不例外。之前四個哥哥都死于非命,只剩下了一個哥哥李弘冀,這是個有才之人,卻又心胸狹窄,毒死了叔叔,又看到你的重瞳,處處顯現帝王之相,他定心中無比焦急,生怕又因迷信讓你當上皇帝。但是好像是天意要你當皇帝,不久后,李弘冀因氣憤,抑郁而死。

  你完美繼承了你父親的文學基因。前期你有“一壺酒,一竿身”,真是“快活如儂有幾人”,有“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當時,你或許是全天下最快活的`人了,無憂無慮。而在你當上皇帝之后,顧慮日漸增多,國家日漸衰落。你被俘他國,便有了日日夜夜無盡的思念,“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的作文3

  其實自己很早就想寫些什么,關于我最愛的詞人——李煜。

  清楚地記得《浪淘沙》是我接觸后主的第一首詞。喜歡“夢里不知身是客”的無奈,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涼。對與他的了解,僅是一首詞,一個看似光鮮的人生。

  直到接觸了《最是尋常夢》,一本關于后主千世之前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我才幡然醒悟,其實很多事情,因為矛盾而互相存在……

  我知道,有很多人對于從嘉抱有不屑的態度,就是因為他是亡國之君,似乎理所應當遺臭萬年。但是,他的悲涼又有誰懂得?從六皇子到天子的路本是遙不可及的,可卻因為五位兄長得過早離世致使他陰差陽錯地當上帝王;紅顏薄命,正值青年的他卻失去了懂他、愛他的娥皇;他也曾整治金融,發行新鑄錢幣,卻敗得那么慘烈。從嘉盡力了,卻無能為力……

  在那段成為階下囚的日子里,從嘉成就了一曲曠世絕唱的《虞美人》。那是一位沒落皇帝最脆弱的心弦……

  此刻,我終于讀懂“問君能有幾多愁”的無限哀傷。面對故土,你的`心又怎能平復?我看明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孤獨。縱然身邊有冠艷群芳的小周后女英,卻始終及不上娥皇的善解人意啊!從嘉,你的心,我漸漸明了……

  “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正是因為這一段段慘痛的經歷,使后主的名字在文學史上光芒萬丈。那些詞句,不是痛到極致的心,是無法寫成的。可以這樣說,如若沒有這一切苦痛的根源,不堪的折辱,是不可能有這些泣盡以血的句子的!

  然而心中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或許李煜是幸福的,因為在他在詞句中找到了真我,一個只為自己,只為故土吟唱獨一無二的詞宗!

  其實,很多事只有自己親生經歷過才懂得不是么?從嘉經歷了苦難終成詞帝,而我們只有經歷中考以后才會日趨成熟。生活,果然是一本叫人讀不透的書啊!

  一本《最是尋常夢》,一本關于后主的人間詞話。我知道,即使再過千年,李煜的名字依然會深深烙在每一個懂你人的心中!你雖然離開了,但你的詞已將成為千古絕唱,萬古流芳!

  李煜的作文4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當我再讀到這首詞時,我已經回到宋朝,和李后主相對而飲。

  一代君王,萬民唾罵。一為詞帝,千古詠嘆。

  你曾是君王,你曾是一個坐在龍椅上談笑江山,懷擁美人,風花雪月的君王;你曾是有一個年年拜佛,歲歲求神,請賜一放平安的君王;你曾是一個坐不理政,寢不思國,夜夜春宵的君王。你曾是君王,一個怎樣的君王啊。

  世事滄桑,還沒等你過完君王的癮,你已從高高的龍椅上跌落,遍體鱗傷。不等你明白,你便成了宋太祖的臣子。“一但歸為臣虜,揮淚對宮娥。”你沒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吞吳的志氣,你沒有西楚霸王背水一戰,拔劍自刎烏江的豪氣。你有的,只是一顆破碎悔恨的心和一支蘸滿血淚的筆。

  “人生愁恨和能免?”你看著故國一字一淚地嘆息著曾是你的江山,“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江山已經亡,試問,有什么能比失去江山,失去萬民更悲痛的事呢?或許你還覺得不是,你還在想著貴妃醉酒,想著華清出浴,想著一騎紅塵妃子笑……李后主啊,你為何不想想安史之亂。“問君能有幾多愁?”李后主啊,天上人間,人間的滋味你可嘗到了呢?失去江山,臣服于他人的滋味只有你知道;從天上跌到塵埃的苦澀只有你知道;受天下人恥笑,被百姓唾罵的羞恥只有你知道。

  往事成空,離恨卻如芳草萋萋。“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后主啊,當你吟著這就話時,是否覺得“流水落花春去也,林花早已匆匆謝春紅”并不是因為朝來寒雨晚來風,而是因為季節的轉變。而你。歸為臣虜,又是因為什么呢?你仰天長嘆。卻說:“小樓昨夜又東風。”說“羅衾不耐五更寒”說往事已成空“你說了一切的一切,但終究還不過是一個”愁“字。過去的.這些事,都不會再重演了。李后主啊,不要再怨春花秋月,你是否知道你的淚水早已淋做宋太祖的春雨。

  你走進一業史書,沉重,滄桑,凄楚,你不去理會別人對你的評價,仍在低眉淺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亡國的詞人啊,你又走進了一業文學史。如果有來生,你是否回選擇一個萬民敬仰的,名垂千古的明君呢?那時的你是否會說“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恨?”呢?

  李煜的作文5

  滔滔江水流逝,滾滾黃河奔涌。回看歷史的清流,朵朵浪花,翻涌起多少傳奇的命運,銘記了多少血淚哀愁。

  殘暴的樂趣

  酒池肉林中,翩然飛旋的落英掩蓋了多少無辜的悲劇?商紂王,一個用殘暴詮釋愛憐的人。

  他本是天之驕子,上天賜給他無上的權位,過人的才能,可他回報給天下蒼生的卻是殘忍暴虐。

  為了博紅顏一笑,他讓自己的靈魂墮入了地獄。誰人曾見,炮烙柱下怨魂猙獰;有誰聽聞,蠆盆之中,惡鬼凄厲。他的愛,禍害了他的臣民,也累及了他所愛的'人——蘇妲己,紅顏禍水狐媚禍國,背上了永遠的罵名。泱泱大商,就這樣,被這個曾經擁有經天緯地之才,顛倒乾坤之力的神之子,一點一點親手埋葬在了歷史的底層。

  浪花閃閃,卷過千年的歲月。

  放縱的詞宗

  獨上西樓,對月無言。他用一曲相見歡道盡了無數哀愁。南唐后主李煜,他是天生的詞人,然而生在帝王家,卻不得不屈從于命運的安排。

  他無奈,他不甘,只能從歌舞中尋求浪漫解脫。看緩歌曼舞凝絲竹,賞仙樂風飄處處聞。在沉醉中放縱瀟灑,在迷亂中揮霍風流。

  然而,云沒孤鴻,淚泣琵琶,多情浪漫的帝王,挽不回自己國破家亡的命運。九重城闕之外,鼙鼓動地而來。他的悲哀,他的才華,他的離愁別緒,永遠的淹沒在了歷史的清流中。“千古詞帝”的背后,隱藏著多少血淚綿憂。

  波濤涌涌,蕩平了千年的哀愁。

  無奈的傀儡

  抬手撫上血紅的宮墻,舉頭環顧封閉的宮殿,無奈不甘的蒼笑聲中,光緒皇帝的眼里,究竟見證了多少悲哀?

  最無情是帝王家,無兵無權的他,雖貴為天子,卻也無力反抗。只能任由母親慈禧將他的命運,一點點控制在手中。他仿似一個木然的偶人,手不能動,口不能言,只能坐看大清帝國的江山,愛新覺羅的社稷,一寸一寸,一分一分被別國撕咬分食。

  終于,他無法再忍耐。他怒吼,他反抗,維新變法的旨意又給了多少人希望和失望。可是,事實冰冷而無情,初生的牛犢終究還是斗不過兇殘的惡虎。憤怒的慈禧斬斷了他試圖張開的雙翼,用堅實的宮墻做牢籠,囚禁了他孤獨的夢想。

  最后的最后,他只能在死寂的黑暗中,在慈禧得意的目光里,永遠的閉上那雙見證悲劇的眼。

  尾聲

  歷史總是如此,一幕幕上映,一遍遍重演。昔日毀滅南宋的驕奢安逸,也斷送了縱橫歐亞的蒙元帝國;舊時醉的那君主昏庸無道的美酒美人,如今又依偎在新王的懷抱……

  歷史的清流中,浪濤輕嘯,波光點點。只盼時光慢住,回首間,又是一個千年。

  李煜的作文6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很喜歡詞,你肯定會首先想到宋詞,宋朝是詞創作的鼎盛時期,可讓我著迷的詞并非宋代之人所創,他的詞不像有的宋詞那樣通俗,也不晦澀,他的詞沒有絲毫的雕琢痕跡,純粹是天然而成的,真可謂是鬼斧神工,他就是詞宗——李煜。

  讓我所著迷的是他的詞,而讓我懷念他的,也是他的詞。

  他的詞有三種風格:早期多是描寫宮廷之中的豪華以及風花雪月之類的內容;中期體現了極度憂愁的心情;后期是亡國之后被軟禁時寫的,反映了亡國之情的詞。也許真應了那句話“自古才子多薄命”,這是李煜詞成就最高的時候,但時間不長,他便撒手西去了,離開了他的小周后,更離開了他最愛的詞……

  李煜的一生雖短暫,但也富有著傳奇色彩。說來他很幸運,因為他做了皇帝,他本位六皇子,皇位是輪不到他的,可他的五個哥哥先后死亡。說來他很不幸,因為他做了皇帝。滿腹文采的他對政事毫無興趣,更沒有皇帝的豪氣和一統天下的壯志。正因為如此亡國,正因為如此不知有多少人批判他,可我不會,只因為我讀了他的詞,只因為他的詞讓我著迷。

  李煜早期的詞不太被人所關注,認為其浮華驕奢,并無實在意義。而讓我著迷的地方是因為他的詞很美很美,給人的`意境更別說了。一首《玉樓春》不就為我們勾勒出一位冰清玉潔的美人在《霓裳》曲中翩翩起舞嗎?

  然而,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隨著金陵的淪陷,他由一位皇帝變為了階下囚,對外稱違命侯,實則是被宋太宗軟禁。

  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絕命詞,上天給了他超乎常人的才能卻沒有給他絲毫的政治才干,詞變成了他的唯一,在他詞創造達到最高境界時,也就意味著他生命的完結,正如櫻花開到最燦爛之時,就要凋謝。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讀著它讓我著迷的詞,來懷念他的一生……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作文7

  但我還并不知道他就是一代才子帝王,就是詞帝。——題記

  當我知道他就是一代才子帝王,并且是亂世中的才子帝王時,對他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不能不位他的一生扼腕悲嘆了。

  你不應該生于亂世,你不應該生于帝王之家,你不應該去當什么皇帝。你生來就不是當帝王的料。你沒有帝王的霸氣,本來自己的性格就十分懦弱,在太子之爭中你退避三舍,潛心于詩詞文藝,毫無政治軍事經歷,根本就沒有治國之能。你自己也說自己愿意做田舍翁。你寫到:“浪花有意千重浪,桃花無言一對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鷗,萬頃波中得自由。”你真正羨慕的,不過是那天地遼闊,那萬頃波濤,自由自在的生活,遠離熙熙攘攘的無聊紛擾。寫幾首歌詠風華雪月的.詞倒是很不錯。這既有自己的天賦,又有家庭的熏陶,師傅的指導。歷史卻和你開了個大玩笑,硬將你推到前臺,你的兄弟相繼早逝,只有你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

  你沒有得到父親留下的太平基業。雖然其祖父李昪休養生息,與鄰國和睦修好,出現一個幾十年的太平盛世,但你的父親李璟即位后,立即發動對外戰爭,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得不向周世宗稱臣納貢割讓領地。國土喪失,國位受辱,遷都避難,積貧積弱不堪,父親李璟就給你留下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半壁江南。對于一個被逼到皇位上又毫無治國經驗的懦弱男兒,真是難為你了。

  你沒有得到盡忠盡職而又謙謙君子的輔佐之臣。俗話說,江南多名士,可是文人相輕,互不買賬,恃才傲物,心高氣傲,居功自傲,最后結黨營私,貪生怕死。李家三代都愛人才,因而許多人慕名而來,也都受到重用。可是這些人中真正心胸開闊,鞠躬盡瘁忠心耿耿的又有幾人?不是恃才傲物居功自傲就是結黨營私,到最后大敵當前時,則賣國求榮,貪生怕死。

  陸游曾說:亡國之君,必先壞其綱紀,而后其國從焉。你國之亡,并不是亡于無人,而是亡于識人不明,用人不察。當你回首不堪往事的時候,哀嘆“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時候,是否明白過來?

  這真是內憂外患之情景。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偏偏你不具有英武之氣,也無英武之能,又怎能出英雄呢?又怎能重整祖上基業雄霸天下?被人擄去也就不足為怪了。

  “國家不幸詩家幸”,國土淪喪,最后被人擄去,暴死他鄉,李煜的一生又有哪一點幸呢?你非常清醒自己的志向和能力,其苦痛,又怎堪幾句詩詞與人說明白?面對無限江山,月明中故國不堪回首,那心頭的一番滋味又有誰人能知曉?那如一江春水的愁緒又有幾人能體會?

  悲哉,李煜!你不應該生于那樣一個時代。

  李煜的作文8

  春雨潺潺,華美的宮殿,悠揚的宮樂聲……京師的繁華依舊,只是,李煜,不知你的心事是否依舊潮濕?

  站在清冷的雨中,睜開眼閉上眼全是你清瘦憂郁的神情,感受著沁入骨髓的冰冷,體會你單薄的錦衾抵不住的嚴寒,只是這寒冷真的是冷雨的涼意?我讀著詩詞里你寂寞的思緒,想像你用傷痕累累的心,鋪陳紙上的亡國之痛,你孤單的身影夜夜走進我的夢中。

  李煜,你的一生處境灰暗而又絢爛至極。我想,你是不幸的,生于帝王家卻生性靜寞,面對風雨飄搖的后唐,顛沛流離的百姓,你沉默了,你選擇接受世人的`辱罵,背上昏庸無能的罵名,是的,你亡了國敗了家,負盡天下人,然而,你又是幸運的,你擁有獨一無二的才華,吟出了“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感慨,流露出“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的深深無奈,只是不知你流的淚是愧疚的淚?還是悔恨的淚。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李煜,你的一生是永恒卻也是短暫,你嘆到“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悟嘆“人生仇恨何能免,消魂獨我情何限。”終至“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由南唐天子淪為宋朝幽囚,身世的浮沉,使你留下“淚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佳句,將你短暫的生命延至永恒,然而你傷痕滿布的心已經受不起亡國敗家的深重罵名,終在一個斜陽暖照的下午離我們遠去了,你的夢魂可以與你的國家相依偎至永遠了。

  有人說:所有的風景都會拒絕一部分人,偏愛一部分人,所有人生來都會屬于不同風景李煜,如果你不是出生帝王家,而是出身書香門第,那你就可以在日落黃昏時,揮毫撥墨,在書香一隅中靜靜品茗,會不會一切都會不一樣了?可你的風景生來就是注定好的,正如你的生命,一半昏暗,一半晴朗。

  你走了,留下的是一種遺憾,一種讓人柔腸百結的嘆息,那樣憂傷的詩詞,那樣憂傷的詩人。

  斜陽已成余輝,人去樓空,徒留一片寂寥。

  李煜的作文9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風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烏夜啼》

  詞人的盛譽,幾乎掩蓋了他曾經的帝王的身份。在故國的雕欄玉砌邊,李煜經歷過無數個春花秋月,留下過無數令他永生難忘,醉生夢死的往事!

  他是一個失敗的帝王。他所擁有的,只是三千里的狹窄山河,他雖然有有著君王的地位,但也不及平民快樂。他從登位開始直到最后死去都在與屈辱相伴著。我們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可憐的君王。

  就是這個失敗而又可憐的君王,在詞這個文學藝術界里,卻是一個令人懷念、贊美,敬仰的偉人。他在現實中被人征服,被人打敗;在詞的`世界卻完完全全的征服和打敗了別人。

  打開電視,我們也許就會聽到有人在吟唱;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有追問‘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在傾訴‘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在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在悲嘆‘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些詞句,都是從他那多情而敏感的心靈中流出來的,雖然與我們隔了千余多年的時光,然而,卻依然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沉醉。

  在意外登基時,他的磨難也就開始了。在成為弱國的君主后,他就成為了宋太祖趙匡胤虎視眈眈的獵物。在困境之中,他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每個安排出;

  在情場中,他青海省博,啼笑姻緣。愛子突然夭折,愛情病重不治,慈母旋即去世。悲痛萬分的李煜唯一一個安慰就是與小周后的愛情。在這迷惘的崇佛熱潮中,他又遭到趙匡胤的設計。面對趙匡胤的步步緊逼,李煜發出誓死抵抗的宣言。最后只得落得囚徒生活。流水落花春去他,天上人間!在人間咀嚼著苦難的他,李天上的距離他不遠了吧!

  公元978年得七夕。囚徒李煜德生日宴會上,想起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歌聲;而一壺毒酒,也在皇帝的指令下被送到了她的面前。

  后主李煜永遠地逝去了。詞帝李煜卻與他的作品千古永存!

  這個集失敗者和成功者于一身的帝王,就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后一人君主,歷史上成為李后主的李煜。

  李煜的作文10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樓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初識李煜,正是這首讓人感嘆的《虞美人》。當時只是單純喜歡這首詞的詞藻和意境,但卻沒有注意到背后的他的眼睛和他的心。

  詞的本身就好比一朵花,而詞人李煜則是一朵花的精魂。

  在現實與夢想沖突時,他無奈,只是傷懷。他純潔得似乎只是天使的化身,只想逃進自己的夢想。也許,真的只有詩詞,才能填補他的夢想的缺陷吧。

  但,現實是無法回避的。真不知道他當上國君時,在想著什么呢?他是個很失敗的國君,無可置疑,他把他的夢想帶上了朝廷,他把詞帶上了朝廷!南唐,這個曾經的王朝!

  煜,是照耀的意思。不知道,他是否也曾有過,或是一直都有的一個理想:使南唐富強起來,哪怕只有父親李璟留給自己的半壁江山!比起從嘉,那個純純的名字,煜則更有威信與神采。其實,李煜,南唐后主,這個多情的詞人的心,是可以包容那個也許的.理想吧!

  但,請原諒他,他真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那天降宋時,對于這個幾曾識干戈的李煜,實實在在是個很大的打擊,最是倉皇辭屆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一瞬間,從天堂跌下人間,這朵柔弱的花兒怎能受得?但,這就是李煜。那首《破陣子》,曾被蘇東坡批評。他認為后主在辭別太廟時應對太廟慟哭,向百姓謝罪;然而現在卻對著宮女流淚,聽樂隊奏別歌,這種人是應當失去帝位的(《東坡志林》)!

  但是,他不知道,李煜走時,是沉默著走的。他的內心定有愧疚,但他卻已沒有面子去見太廟,見百姓了!他知道錯了,所以,他只選擇了默默地流淚,然后默默地離開

  黯銷凝(張孝祥《六州歌頭》),默默地傷懷。降宋后,李煜對著如鉤的月,回想往事。往事輝煌,對李煜,卻不堪回首啊!在詞人李煜的眼里,風花雪月,只能勾起無限的哀愁和回憶。此時,李煜他,在想什么呢?只有夢啊!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風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那朵花,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殘紅。

  輕問,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走過了四十一年的春秋冬夏。他,真的好像只是一個人間過客

  之前說過,李煜是朵花的精魂。如今,花已凋零多年,靈魂已升華,但他卻把芳香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酒冷,詩殘,夢斷。

【李煜的作文】相關文章:

詠李煜05-11

多愁善感的李煜作文04-18

多愁善感的李煜初中作文05-03

李煜描寫春天的詩詞賞析04-30

李煜虞美人的詩詞賞析05-01

李煜詩詞《虞美人》賞析04-30

虞美人李煜詩詞賞析04-30

李煜《虞美人》詩詞賞析05-01

李煜虞美人詩詞賞析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