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言文采出新六法話題作文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話題作文語言“文采出新”六法。”其中的“文”即“文采”。古人也云:“義雖深,理雖當,詞不工者不成文 。”這些都告訴我們,好的文章自然離不開好的文采,因而考生在寫作時除了追求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意境深遠外,還應注重文辭。好的文辭,讀起來如飲香茗,余甘未盡;如食橄欖,余香無窮。考生在考場中倘能準確,簡潔地用詞,能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靈活句式和鮮活而獨特的修辭,能深化文章的內蘊等,那么就會使自己的文章文采斑斕,引人入勝。現筆者結合考場優秀作文,淺談六種語言“文采出新”技巧,以期為廣大考生提供一點幫助。
一、用心錘煉詞語,力求語言的生動美。
大凡優秀的文章,除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細節生動、意蘊深遠外無不在行文上選擇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只有精心錘煉詞語,才能為文章增輝添色,只有“一字傳神”,才能讀起來仿佛澄明的山泉,琤琤咚咚地流淌,是那么生動,是那么輕盈,是那么和諧,自然也就使人沉浸于美的享受中。如“爺爺呆呆地目送遠去的孫子”自然就不如寫為“爺爺站成一輪彎彎的月亮,目送孫子遠去。”前者用語過于直白,而后者用語則顯生動、形象,把爺爺那種蒼老、有情的形象生動地描摹出來。“海瑞身處爾虞我詐的官場,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屈原居廟堂之高而不隨波逐流,被流放卻贏得千古悲風。諸如此類,俯拾即是。古人尚能‘出淤泥而不染’,難道我們今人就不能做到嗎?”(1999年考生作文)這里巧妙地運用了幾個成語,揭示了古人的風采,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例如魯迅先生的《藥》: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的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點地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 ,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
這里表述手的動作一共用了13個動詞,其準確程度、生動程度幾乎達到無可更改的地步。其中“攤”字把劊子手索款的架勢活現了出來;而“搶”、“扯”、“裹”、“塞”,既準確生動地表現了手所觸到的四個不同對象,又貼切地表現動作的急迫利索。而“抓”又體現劊子手對金錢的訛詐式攫取。
二、精心挑選句式,追求語言的靈動美。
句子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要想使文章的語言富有文采,就要求在文中善于變換多種句式。即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而靈活地選擇不同的句式,長句和短句結合,尤其用短句,才能使語言異彩紛呈,產生一種特殊的美,增加語言的節奏感和音樂美。“認識自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否則我們就會像烏云下生長的花兒,失去了充滿陽光的世界。請記住:是魚兒,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鳥兒,就不要留戀海洋。”(梁倩《認識自己》)句式長短結合,含蓄而又深刻地表達了作者的心聲,凝重、厚重而又靈動。或者也要整句和散句兼行或散中見駢,狀物寫景,敘事說理,這樣也能搖曳多姿,各擅其勝。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折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冰心《觀舞記》)句式長短富于變化,整散結合錯落有致,給人一種靈動的美。例如學生習作《七月——多彩的季節》:
六月的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預示著七月即將來臨。七月,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有人說,七月是黑色的,七月是高考的代名詞。七月是人生路上重要的轉折;七月,預示著你要去和千軍萬馬爭擠這座狹小的獨木橋。對他們來說,七月,寫滿了惆悵,寫滿了失落。七月的酒杯,盛滿了難咽的苦酒。七月的面容,掛滿了酸澀的淚花。于是,七月的日記里,寫滿了憂愁。…………
而我說,七月,是一條七彩的虹。七月的臉龐,掛著喜怒哀樂,七月的酒杯,盛滿酸甜苦辣。…………七月,是心中跳動的音符,七月,是歲歲流淌不息的小河,漫漫的人生路途中,七月,就是一座驛站,前方還有更長的路,你準備好了嗎?
文章詞語豐富,句式靈活,整句與散句交錯,將詩意與哲理貫穿于流水般的行文中,使文章文采飛揚、靈動活潑,高考輔導《話題作文語言“文采出新”六法》。
三、巧妙選用修辭,增添語言的神韻美。
充分地運用各種修辭,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修辭手法運用得恰當,不僅是語言表達準確生動,而且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機,化腐朽為神奇,使語言表達生動傳情,極富神韻。“書,一疊疊堆起來;書包,一天天重起來;眼睛,一圈圈厚起來。沉重,沉重,承重。”(《我看“減負”》)文章一開頭就運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先聲奪人,形象而又生動的描摹出學生的重負。例如畢淑敏《孝心無價》: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續接。
………… …………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支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一開始排比與比喻的結合,把“孝”具體化、形象化、深刻化,讓讀者明了于心又回味無窮。接下來又巧妙聯想,并借助排比和正反對比來揭示什么是“孝心”,而且告訴讀者趕快盡一份孝心,無論怎樣的方式,孝的天平等值。
四、深化文句意蘊,追求語言的哲理美。
凡名篇佳作,往往內容深刻,理性突出,因而考生的考場作文也應注重深化文句意蘊,只有文句的含義豐厚,意蘊深遠,才能展現語言的內化美、厚重美。因而要在文章的關鍵處有警策,于形象中見哲理,于質樸中見深刻,于含蓄中蘊真義,這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思維的空間,才能讓閱卷教師愛不釋卷。只有使文句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這樣也才能使文章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學習的革命》中有這樣一句話:“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該句話極富哲理性,也恰是在文章的緊要處警策人心,如果一個人沒有瞻前顧后的目光,僅顧眼前的利益,那么勢必會落后,被時代淘汰!例如2003年浙江考生《我心依舊》:
魚說:“你看不到我在流淚,因為我在水里。”
水說:“我能感受到,因為你在我心里。” ——題記
在冷漠者的眼中,維納斯是殘疾的;在癡迷者的眼中,維納斯是美麗的;在旁觀者的眼中,維納斯是殘疾的,又是美麗的。
那么,你呢,我親愛的朋友,在你眼中,什么事物最美?
俄國人對我說:“河流和草原最美,他們就是我的伙計.”印度人對我說:”飛鳥和天空最美,她們是我的母親.”日本人卻說:“草原和冰雪最美,她們是我的戀人”而中國人卻說:“大漠孤煙,、小橋流水、明月清泉、野渡橫舟最美,她們是我的歸宿.” …………
文章一開篇的兩句話就深化文句意蘊,這兩句話充滿了哲理,意蘊也不同凡響,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繼而“冷漠者”、“癡迷者”和“旁觀者”對維納斯的不同審美觀,更令人拍案叫絕,與“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異曲同工之妙。
五、巧引名言詩句,浸透語言的書卷美 。
在高考作文時,能巧妙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語俗語、優美的詩句、歌詞等,不僅可以使行文流暢,增強節奏感、韻律感,而且可以內化文章的主旨,又浸透了文化人的濃郁的書卷氣息。例如2003年高考作文《我心依舊》:
叔本華曾說:“生活是一條有熾熱的煤炭所鋪成的環形道路。”因為她的情感中有對生活苦難的深度感知。
張愛玲說:“生活是一件美麗的華袍,里面爬滿了虱子。”因為她的情感中有對生活本質深刻地剖析。
毛澤東對生活中的苦難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激昂;蘇東坡是“一樽還酹江月”的感嘆;徐志摩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自我安慰。
面對四月,不同的情感又有了不同的認識。…………
文中巧妙地引用幾處詩文名句,不僅使文章的行文流暢,而且把我們帶進一個內涵豐富、意味蘊藉、五彩繽紛的人生世界:張愛玲對生活的大徹大悟;毛澤東“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鐵骨錚錚;蘇軾樂觀曠達、知天安命的廣闊胸襟;徐志摩熾熱深沉、細柔溫婉的感情表達。文中廣泛地涉獵文史典籍,從而顯示出厚實的歷史和文化積淀,讓文章散發出歷史文化的云煙氣息和文化人的濃郁的書卷氣息。正是這深刻的主題,厚實的歷史積淀,豐富的想象力,文化人的濃郁的書卷氣息吸引了閱卷者,故此文得了滿分。
六、獨創佳句妙語 追求語言風趣美。
話題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內容的開放,形式的自由。這樣自然有利發揮你的創新意識。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今人也強調“做人要真,寫文要曲”,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引人入勝,要苦心設計。因而,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悟,在行文時靈光一閃,寫出與眾不同的新穎的話語,既會為文章增輝添色,讓讀者嘆服你的獨到之處,自然就更會讓閱卷者嘆服你的設計師的才華。“我是從父母愛情網上下載的一顆苦果”。幽默中不乏風趣。例如學生習作《寢室哲學》:
我是一位有些資歷的住宿生,多年來,擁有了寢室哲學,現與大家共勉。住宿首先要擁有大公無私的胸懷,如果要與寢室里的兄弟們和睦相處,這是第一要著。肥皂、洗衣粉、刷子、牙膏,你要抱定“一人擁有,全寢無憂”的宗旨,你洗臉用的毛巾可讓“睡在你上鋪的兄弟”來擦腳,你泡牛奶的開水可供“同桌的朋友”來洗澡,這叫“有福同享”
【語言文采出新六法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精選:《推陳出新》04-29
如何以情出新的中考作文指導05-01
初中作文創意寫作技巧出新05-11
瘋傳六法則的讀書筆記05-09
玩也能玩出新名堂作文04-24
高考復習資料_高考復習滅盲六法01-08
關于有文采的句子03-08
有文采的情感語錄04-25
有文采的傷感簽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