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吹不進去的紙團中學生作文
暑假,我隨父母在外地旅游。一日,正行走在街頭,看見一群人在圍觀什么,便擠進人群里去瞧。
幾張鋪著紅色桌布的長桌一字排開,上面按一定的間距,平行擺放著幾個形狀相似、大小相等的空飲料瓶。在每個瓶口處均放上了一粒略小于瓶口的彩色紙團,看起來還蠻漂亮的。
這時,一位男子立起一塊寫滿游戲規則的泡沫板,另一位則手持擴音器,高聲介紹道:“我們這個游戲呢,非常簡單,只要誰能將這小小的紙團吹進瓶內,我們將獎勵10元,并隨機贈送精美小禮品一件。每人1元,2分鐘時間內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能得到上述獎品。大家排隊參加……”人群中噓聲一片。
也就半分鐘不到吧,每個瓶子前便站好了一人。男子一聲令下,游戲開始。嘿,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真齊全!
先看這位年輕人,盯著瓶口看了半天,突然,出其不意,猛吹一口氣。好嘛,紙團瞬間成了炮彈,像高射炮發射,直直地往斜上方飛出。身旁的這位女士,睥睨了年輕人一眼,不屑地瞥了瞥紙團,吸口氣,又吐出來。這次,紙團往里微微一縮,又立刻彈回,不偏不倚,正砸在女士鼻梁上。哈哈,這下可糗大了。再看這位女士,剎那間變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
那邊的小同學更逗。他兩腿一分,扎了個馬步,雙手劃來劃去,像是在運氣。他深吸一口氣,雙手由下至上緩慢運動。然后,他鼓著個活像吞了枚雞蛋似的腮幫子,雙手同時往前一推,隨即吐氣。接下來這一幕,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我本以為他這排山倒海的氣勢,會猶如6級狂風席卷而來,把桌子都吹倒呢。沒想到,他只是一絲一絲地往外吹氣,最多才趕上微風。慢慢地,他加大“風力”,那縷縷和風,讓瓶口的紙團,在抖動,在旋轉,在來回翻滾。可是,盡管這樣,紙團還是遲遲不愿進到瓶里,反而想通過瓶頸跑出來,有幾次甚至懸在瓶口,險些掉下去。
還不到一分鐘,整個場面就沸騰了。吹紙團的,找紙團的,撿紙團的,亂作一團。觀眾們有的譏笑,有的嚷嚷,有的指手畫腳,還有的恨不得一個箭步沖上前去幫忙。一輪結束,幾個瓶內空空如也,見不著紙團的影子。
由于忙著趕路,不敢久留,因此,我跟著父母匆匆忙忙離開此地,繼續我們的旅程。
晚上,回到賓館,想起這個游戲,覺得好玩。我便找來兩個形狀略有不同的礦泉水瓶,捏好兩粒小紙團,放在瓶口,玩起來。我先對準其中一個,用力一吹,紙團徑直飛出。一個躲閃不及,我慘被這機關暗算。另外一個,我則輕輕地、緩緩地吹,果不出我所料,紙團只是在跳動,抑或搖擺,就是不肯進去,在瓶口逗我玩。唉,在這小小的紙團面前,我也只能甘拜下風。我又讓爸爸媽媽來試,依舊沒能把紙團吹進瓶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了半天,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瓶內原本充滿了空氣,若使紙團進入,必將占去原空氣中一定的體積,等量的空氣被替換出來通過瓶頸排出瓶外,紙團就應該落入瓶中。然而,當人向瓶口吹氣的時候,向外排出的空氣被進入的紙團和向內流動的空氣所阻礙,紙團就無法進到瓶里。如果這時停止吹氣或進入的空氣忽然減少,向外排出的空氣所受到的阻礙變弱,則紙團會隨著空氣一起排出。爸爸媽媽則都認為這可能跟氣壓有關系,這超出了我的知識范圍,聽得我是云里霧里,依舊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過了幾天,我們結束了旅程,回到了家。我想起這件事,便立刻撲到電腦上尋求答案。哦,原來是因為當人向瓶口吹氣時,吹進瓶內的氣流迅速到達瓶底被反射到瓶口;同時,空氣進入瓶內,使瓶內的氣壓增加并向外排出,就阻礙了紙團進入瓶內。
這么說來,不管是使勁兒吹還是輕輕吹,都是不可能把紙團吹進瓶子里的。至此,我猛然醒悟,那兩個人原來是在濫用科學騙錢呀,真是可恨!看來,我們大家平時得多思考、多探索,多學習身邊的科學知識,以免上當。
(指導老師 石作美)
“吹不進的紙團”,題目就很吸引人。再細讀文章,不禁為作者筆下參與游戲的各人表現樂開懷。文章后半段的思考分析,則顯示了作者熱愛思考喜歡深究原理的科學精神。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路途中的喜聞樂見,加上如作者這般深究的習慣,可不就收獲多多嘛!
【吹不進去的紙團中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揀紙團小學作文05-09
《紙團疑云》的教學設計方案04-02
課堂違紀亂扔紙團檢討書04-24
吹羽毛作文06-10
吹雞毛作文10-23
吹硬幣作文11-18
吹口琴作文04-09
紙的秘密作文04-08
撕紙的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