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放棄”為話題的作文指導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離珠峰峰頂僅剩下300英尺時,他毅然轉身獨自下山。在離峰項近在咫尺之處,克洛普為什么轉身而返?原因在于他預定返回的時間是下午2點。雖然僅需45分鐘就能登頂,但那樣他會超過安全返回的時限,無法在夜幕降臨前下山。而與克洛普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數登上了峰頂,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不過他們都因錯過了安全返回的時間,葬身于暴風雪。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題目的中心是放棄,我們圍繞這個詞語,認真地審材料,進行辨證的思考,要注意材料的傾向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立意:1、放棄是一種智慧;2、成功也學要學會放棄;3、放棄是一種明智的選擇;4、要獲取必須放棄。放棄也是一種快樂
人的情感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取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們忽然驚覺:我們的憂郁、無聊、困惑、無奈、一切不快樂,都和我們的要求有關,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了,或者,太執著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執迷于某個事物上了。
譬如說,你愛上了一個人,而他(她)卻不愛你,你的世界就微縮在對他(她)的感情上了,他(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為你快樂和痛苦的源泉。有時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卻想去強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過于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結果不斷地努力,卻遭來不斷的挫折。有的靠緣分,有的靠機遇,有的得需要人們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來欣賞,不是自己的不強求,無法得到的就放棄。
懂得放棄才有快樂,背著包袱走路總是很辛苦。
我們在生活中,時刻都在取與舍中選擇,我們又總是渴望著取,渴望著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棄。懂得了放棄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懂得了放棄的真意,靜觀萬物,體會與世界一樣博大的境界,我們自然會懂得適時地有所放棄,這正是我們獲得內心平衡,獲得快樂的好方法。
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下愛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應該學會放棄。放棄會使你顯得豁達豪爽。放棄會使你冷靜主動,放棄會讓你變得更智慧和更有力量。
什么應該放棄?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浪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名利的爭奪一切源于自私的欲望,一切惡意的念頭,一切固執的觀念都應該放棄。
然而,放棄并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諸多不可為之事,勇于放棄,是明智的選擇。只有毫不猶豫地放棄,才能重新輕松投入新生活,才會有新的發現和轉機。
生活中缺少不了放棄。大千世界,取之棄之是相互伴隨的,有所棄才有所取。人的一生是放棄和爭取的矛盾統一體,瀟灑地放棄不必要的名利,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學會放棄,本身就是一種淘汰,一種選擇,淘汰掉自己的弱項,選擇自己的強項。放棄不是不思進取,恰到好處的放棄,正是為了更好地進取,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生短暫,與浩瀚的歷史長河相比,世間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祿皆為短暫的一瞬,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得意與失意,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一個老人在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圍的人都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從窗口扔了出去,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道:這一只鞋無論多么昂貴,對我來說也沒有用了,如果有誰撿到一雙鞋,說不定還能穿呢!
顯然,老人的行為已有了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斷然放棄。我們都有過某種重要的東西失去的事,且大都在心理上投下了陰影。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并沒有調整心態去面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總是沉湎于已經不存在的東西。事實上,與其為失去的而懊惱,不如正視現實,換一個角度想問題:也許你失去的,正是他人應該得到的。
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反而會成為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反倒是一種奉獻。只要我們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失去也會變得可愛。理智地放棄
理智地放棄是一種境界,那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記得讀過一則文言短文,富含生活哲理。大意是說幾個年輕人乘一條渡船渡河,渡到一半時渡船壞了,于是大家只好跳到水中鳧水逃生,可是平時村中那個水性最好的年輕人卻始終游不快,別人問他原因,他說腰上掛有一千錢,所以游不動,別人告訴他,趕快把錢丟掉逃命吧,命都沒有了,錢又有什么用,他說我寧可淹死也不愿把錢丟掉。結果其他人都得以逃生,這位仁兄卻因為不愿意放棄那一千錢而丟掉了性命。多么愚蠢!多么可悲!這雖然是一則寓言故事,但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它告訴我們,五彩繽紛的世界精彩,誘人的東西很多,必須理智地放棄,因為放棄是一種美麗。
理智地放棄也是一種境界,那是一種別樣的擁有。
生活中,死鉆牛角尖者、咬定青山不放松者、終不還者、死不休者不乏其人。其實,生活并不需要這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么是絕對割舍不了的。生命中也沒有什么失去了就活不了的。你要想生活得輕松,就得學會放棄。人從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帝就給了我們一個背簍,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沿途所見到的和所想得到的東西都毫無選擇地裝進這個容量有限的背簍,人能夠承受得了嗎?能夠活得輕松嗎?有時候,只有放棄才能得到,一味的想獲得,不想放棄,結果卻什么也得不到。只有學會了放棄才能卸下人生的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度過風風雨雨。因為懂得放棄才能擁有一份成熟,也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松。
理智地放棄是一種境界,那是一種智慧的升華。
人活著,會有許多責任和許多欲望,要理智的放棄自己不特別需要、對人生益處不大的東西。很多人,正因為不懂得放棄才生出諸多煩惱和痛苦。當自己有了理智的放棄時,就會豁然開朗,生命會馬上向你展現出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景致。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理智的放棄,兩千多年前大思想家孟子就說過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勇于放棄者精明,樂于放棄者聰明,善于放棄者高明。假如當年中國工農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不是理智的放棄辛辛苦苦創建的革命根據地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而去死守硬拼,那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倘若蝌蚪總是炫耀自己的尾巴而舍不得放棄,那它將始終長不成自由跳躍的青蛙。請別忘記,理智的放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升華,一種境界。
雄鷹放棄溫暖的窩巢,是為了實現搏擊長空的向往;小溪放棄對海的思念,是為了擁有細水長流的寧靜與自由;春天放棄對百花的牽掛,是為了收獲秋的成熟;我們離開家鄉寧靜的生活來到都市是為了能更好地展現自我。
理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理智的放棄是一種境界。
【以“放棄”為話題的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以放棄為話題作文04-18
以放棄為話題的作文04-24
以放棄為話題的作文03-22
不放棄為話題的作文05-01
以春天為話題的作文指導04-16
以冬為話題的指導作文05-12
以遺落的為話題的作文指導05-12
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指導05-11
以環境為話題的作文指導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