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作文【實用】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人故事作文1
俗話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今天,我讀了《名人故事》這本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齊白石通過刻苦學習,成為了一代著名的畫家;李白通過畢生的苦讀,成為了一代“詩仙”;伽利略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代科學巨人;匡衡通過幾十年的.寒窗苦讀,成為了我國西漢時期的一個著名的經學專家……
孔子是世界杰出的文化名人,被后人稱為“至圣”。他從小家境貧寒,沒錢上學。但盡管如此,他仍發奮讀書,不恥下問,老人小孩都是他詢問的對象。他愛打破沙鍋問到底,別人便送給他“百事問”的雅號。
成年之后,他的求知欲更強了。一次,他得到了一部《易經》,就像得了稀世珍寶一樣高興地把它抱回家,逐字逐句地讀起來。他讀一遍不懂,就讀第二遍;讀第二遍不懂,就讀第三遍……這樣讀來翻去,連穿在竹木簡上的牛皮帶都斷了。就這樣,他換了三次帶子,這就是“韋編三絕”這個成語的來歷。
讀完《名人故事》這本書,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明白了只要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美好愿望。
名人故事作文2
叮叮叮......上課了,肖老師走進教室,她對我們宣布:“由于今天下雨,體育課改為名人故事會。每人上臺講一個名人故事,愿意講的一個要求,不論背還是都都要講得熟練,不能結結巴巴,講完后我們將評選出一二三名并發獎。”
賀楊.王菁華.許卓然等11名同學分別上臺來講,有人講的是阿凡提的故事,有人講的是李白小時候的故事,還有的'講得是數星星的孩子的故事。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郭東旭講得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小時候他看見母雞在下蛋,就蹲下去仔細觀察,可是好半天蛋都沒有下出來,他就回去問爸爸為什么?爸爸答不上來,他就去問老師,老師也不知道。老師還覺得他問了這么多奇怪的問題,就叫他笨蛋。他長大后,特別喜歡做實驗。有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實驗失敗了著了火,把火撲滅后被列車員趕下了火車,由于實驗失敗他的耳朵也被炸聾了,但他不甘心失敗繼續做自己的實驗,最后發明了電燈等很多有用的東西,成為世界著名的發明家。
叮叮......一節課的時間很快的到了,我準備的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都還沒有講呢。
每位名人都有自己的很多故事,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名人故事作文3
仰望歷史的天空,那些優秀的人猶如天上的星星,他們偉大、高尚的.精神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小時候的故事吧。
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本來不富裕的家庭就變得更困難了。歐陽修還有一個妹妹,一家三口人的負擔全落在他母親的肩上。小歐陽修天生好學,聰穎過人,嗜書如命。但家里窮,怎么辦呢?母親鄭氏粗通文墨,她就教兒子和女兒讀書。沒有紙筆,母親就把沙土鋪在地上,讓他們用蘆稈當筆練習寫字。
歐陽修讀書專心致志,10歲時已經讀了不少的書。許多書根本買不起,他就到處借書來讀。就這樣憑借他過目成誦的本領,背了一本又一本借來的書。而他寫文章的本領也有很大的進步,很快地就可以寫出漂亮的詩文。母親看到兒子的進步很是欣慰,不時鼓勵他立志考取功名。
歐陽修23歲時便中了進士甲科,最終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偉大文學家。
名人故事作文4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因家境貧寒,初中畢業就輟學了。但他從小就癡迷于數學,輟學在家一直堅持自學,千方百計搜尋數學方面的書刊研讀。后來他在一所中學當事務員。
一次,他在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學藝》雜志,上面刊登了蘇家駒教授的一篇論文。華羅庚發現者篇論文中有錯誤,就想寫一篇糾正文章,但又考慮到蘇家駒是大名鼎鼎的教授,自己不過是個無名小卒,會不會被人認為是班門弄斧呢?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請教王維克老師。王老師鼓勵他說:“圣人也會有錯誤。你如果指出教授的錯誤,他非但不生氣,還會很高興的。”于是,華羅庚就寫了一篇論文,指出蘇教授論文中的錯誤,并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
這篇文章驚動了當時清華大學的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當得知文章的作者既不是“海歸”,又不是大學教授,而僅僅是一個中學事務員,熊慶來驚訝不已,于是立刻做出決定:請這個青年人到清華來!
正處在貧困中的華羅庚聽到這一天大的喜訊激動萬分,家人和鄉親們也為他感到高興。從此,華羅庚如虎添翼,在數學的王國里盡展才華。
名人故事作文5
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他只有40歲。在這非常激動和幸福的時刻,他做出了一個極其莊重而神圣的決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學院:“我要用中文在頒獎典禮上發言。”瑞典皇家科學院積極、友好的表示歡迎。同時,瑞典皇家科學院又不無擔心:“誰來做翻譯?”丁肇中回答:“我自己做翻譯。”
這一消息見報之后,引起了強烈反響,可是,美國駐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滿地說:“我們美國和中國關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對的。”但面對指責,他毫不留情地頂了回去。在那次頒獎典禮上,丁肇中在致辭時又創下了一個世界紀錄:它使這個金色大廳里回蕩起有史以來從未使用過的.一種語言——中文。他說:“就是因為在頒獎典禮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之一。”
提示
母語是文化之根,說母語是一種文化認同,是向祖先敬禮;熱愛母語就是愛我們自己。不忘本。懂得感恩。
名人故事作文6
今天,媽媽從圖書館買來了一本名叫《中外名人故事》的書,我一回到家就興致勃勃的讀了起來。來源:
哇!這本書的目錄上有這么多名人呀!不光有中國的名人,就連外國的名人也不計其數,其中就有愛迪生、瓦特、達爾文、愛因斯坦……名人,這當中最吸引我的.屬愛迪生了。來源:
愛迪生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我想這也是恰如其分的,因為愛迪生一生中有20xx多種發明,其中有許多發明是我們這個時代很普通的東西,可是他們那個年代很罕見。愛迪生小的時候并不聰明,可是盡管這樣他還是喜歡問一些問題,這也使他變得比常人更加聰明了。
《中外名人故事》中的名人都是靠著勤奮學習而成為名人的,所以我們就要學習他們勤奮學習的態度,長大后當一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名人故事作文7
記得在《中華成語故事》中有一則———按圖索驥的成語故事,它講的是春秋的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并寫了一本《相馬經》。但他有一個兒子卻資質很差,但他很想繼承父親的事業,于是,就將《相馬經》讀得滾瓜爛熟。有一天,他按照書上所寫的特征去找千里馬,最后發現有一只癩蛤蟆很象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征,并將它捉回去,父親看了,長嘆一聲說道:“你這樣按圖索驥是不行的,要學好相馬的本領,必須多多去看馬,養馬。”這則成語比喻做事死板,不能靈活變通。
讀了這則成語后,它深深印在我的腦子里。理解了這則成語的喻意,我在以后的學習上要多動腦筋,多注重實踐,不生搬硬套。在做數學題目時要靈活巧妙的運算,這樣才能找出最好的'答案。在語文閱讀時,要認真的找出重點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
名人故事作文8
森田心理療法是在1919年由日本慈惠醫科大學教授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在心理學上獨樹一幟。在過去的八十多年里,全世界有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因為采用森田療法而擺脫了以往痛苦的生活。
森田從小腸胃弱,20歲時得過一場傷寒,因為病重曾臥床達兩個月,在那段時間里,夜里有時會出現類似發作性神經病的癥狀(心動過速,發冷,全身發抖,感到死的恐怖等)。
在東京帝國大學一年級的期末階段,父親經常不能及時寄來學費,由于對父親的`氣憤,導致了精神渙散,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專心于學習,當時他終日為頭疼和形形色色的恐怖所困擾,甚至一度考慮過留級。
但后來他不再介意那些癥狀,加上朋友的勸解,便不顧一切地用起功來,并取得好成績。與此同時,他的神經癥癥狀也部分消失了。
野村章恒(1974年)針對他當時的情況,曾經這樣說過:“那次背水一戰和迎戰恐怖的親身經歷,對他日后撰寫《神經衰弱及強迫觀念的根治法》是一次有益的鍛煉。”
名人故事作文9
星期五,媽媽幫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中外名人故事》。回到家,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出版社是光明日報出版社。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我有那么多故事不知道,知識真像海洋一樣廣闊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要活到老,學到老。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諸葛亮娶妻》,在故事里,我認識了兩個新人物,一個叫諸葛亮,他是三國中的一位政治家。另一個叫黃月英,他長得很丑,但卻很聰明。主要講了諸葛亮年輕時滿腹經綸,可25歲還沒結婚。這時,有一位叫黃承彥的人覺得自己的.女兒——黃月英很出色,想把她許配給諸葛亮,但黃月英長得很丑,不知道諸葛亮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誰知諸葛亮不以貌擇妻,答應了這門親事。婚后,黃月英對諸葛亮體貼入微,把家里的事管理得井井有條,還經常幫他想出很好的辦法,幫諸葛亮解決問題。而且兩人非常相愛。諸葛亮一生都沒后悔娶黃月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長得很丑,但他們的心靈很美,頭腦很聰明,我們不能以貌待人。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句話說的真對!我愛看這本書!
名人故事作文10
昨天李老師給我們講了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還有魯迅先生。今天一早我就考問媽媽,看她知道不。媽媽聽我說到司馬遷,立馬從書柜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書,咦,這不是從小媽媽就給我講的《史記》嗎?對了,這就是老師給我們講的司馬遷寫的《史記》,可好看了!書里面既有圖畫,還有文字,媽媽以前給我講了許多呢。這是司馬遷講的我國古代歷代帝王所作出的成績,國家的興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等等,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說到魯迅先生,李老師給我們講到,他以前是學醫的,可是他后來歷經千山萬水的險阻去日本求學,當他在日本求學的時候,聽到日本人喊道“日本人萬歲,中國會滅亡”的時候,他很氣憤,決定要寫作,用筆喚醒中國人的.覺悟。(注:孩子講的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故事)
聽了老師給我們講的這些名人故事,我想我要好好的讀《史記》,從古人哪里讀懂歷史,明白道理;更要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做一個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小學生!
名人故事作文11
我閱讀了——《名人故事》這本書后,從中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勤奮好學。這本書說的是:司馬光,李嘉誠,比爾.蓋茨等等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以及展現他們的才智的事例。比如:《喜歡讀書的陶行知》
這個故事述說了陶行知六歲應該上學,陶家沒錢給學費,但他聰明好學,因此被附近開館子的秀才免費收為學生,受到了啟蒙教育,九歲時被外婆送到吳爾寬的經館伴讀,這才正式入學,練出了一手好書法。十歲時,聽說有一位品學兼優的王先生主持學館,便去求學,王先生被他感動就讓他免費伴讀。崇一學堂校長見他聰明好學,又允許他免費入學,畢業時名列第一。后來陶行知成為一個教育家。
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我們現代的小學生,想到現代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想到現在整天只想著玩,上網的學生,我們應該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小時候是多么勤奮,多么努力,他才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向陶行知學習嗎?像他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難道不想成為嗎?所以,我們應該像陶行知一樣有這種精神,好好學習,奮發圖強,無論你長大是不是個教育家,只要你努力奮斗,就會成功,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
名人故事作文12
假期,我看了《名人故事》這本書,我覺得有關諾貝爾的故事令我記憶深刻。我從書中了解到,諾貝爾用整個生命在研究更好、威力更大的炸藥,在一次失敗的實驗中,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殘,可是他絲毫沒有氣餒,重振精神,繼續研究炸藥,直至成功,解決難題。
我被諾貝爾那努力奮斗,堅忍不拔的決心所打動。我覺得,學習也一樣,只有朝著目標去努力,去奮斗,才能取得成功。就像學習書法的過程:剛開始跟爺爺學習書法,我連毛筆都不會拿,經過學習,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握筆,可是寫出來的`筆劃卻歪歪扭扭,更不要說寫字了。練了好久,還是老樣子。有好幾次,我都惱怒地不想學了,但是當我想起閱讀中那些像諾貝爾那樣為了目標不懈努力、不言放棄的名人們,我這點小困難、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我又重拾信心,一直堅持學習,有時一練就是三、四個鐘頭。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過去了,我的書法作品先后獲得了學樣書畫比賽一等獎、全國中小學書畫大賽銀獎……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仍會繼續努力。我也懂得了堅持、不放棄,才能練就過硬的本領!
名人故事作文13
假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名人故事》。其中李四光爺爺小時候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1889年出生在湖北黃岡一個教師家庭了。上學以后,他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刻苦用功,連年都是全校第一。放假時,他大部分時間,都忙忙碌碌地跟泥土、石頭打交道。1905年,李四光成為了年齡最小的同盟會會員。有人問他:“你年齡那么小,能為革命干什么工作呢?”李四光毫不猶豫地回答:“凡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會盡力。”大家都說有志不在年高。新中國成立后他全心投入祖國的建設事業中,成為我國功勛卓絕的地質學家和“地質力學的創始人”。
讀了李四光爺爺的故事后,我感到十分羞愧。想想自己:不愛寫作業,上課開小差,一到放假,每天想著吃喝玩樂,早把作業拋到腦后,有時還跟媽媽撒嬌,浪費了大好時光,周恩來爺爺從小都知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怎么能什么都不想呢?所以我要向他們學從小立志,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幫病人遠離病魔的摧殘,讓人們健康幸福地生活。
名人故事作文14
馮如(1884-1912),原名馮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緒九年農歷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曾在鄉間私塾就讀數年,輟學后居家務農。
1898年,馮如16歲時,父母就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崗坪鄉竹林村梁三菊。名人名言網歡迎您的光臨
由于生活困難,馮如在1899年辭別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親伯母的弟弟吳英蘭,遠涉重洋到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謀生。
天資聰穎多幻想
馮如在村中的私塾讀書時,非常勤奮,學習成績在同班同學中名列前茅。他在寫作時常常流露出許多幻想,并提出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如小鳥為什么會飛上天呀,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為什么可以飛快飛慢,甚至有時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師看到他的`這些作文,稱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網歡迎您的光臨
馮如還經常創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鳥的風箏,兩只翼吊著兩個小木桶,當風箏乘風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變成小風袋,起到平衡飛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連連稱奇。他還用一個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魚塘中,讓風吹著飄來飄去,人們都稱贊他有辦法。
名人故事作文15
關于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是誰發明的問題,科技史上早有定論,他就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但伽利略卻否認這一點,他說是荷蘭人首先發明的。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608年,荷蘭有一位眼鏡制造商叫漢斯?李波兒賽,他的兩個孩子很調皮,也很聰明。一天,偶然一個機會,兩個孩子從店鋪里拿來兩片透鏡,一前一后擺弄著,用眼睛張望著。孩子們驚訝了,他們發現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又大又近。李波兒賽得知此事也很高興,他就用一個簡易的筒,把兩塊透鏡裝好。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
1609年,發明望遠鏡的消息傳到了意大利,伽利略知道了,就按此方法制作了一個放大3倍的望遠鏡。后又經過改進,使望遠鏡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觀察星星,居然可以觀察到木星的`圓面,看到了月球上高低不平的環形山。1610年,他又用放大30倍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4顆衛星,看到金星的圓缺變化。
正因為是伽利略改進了望遠鏡的性能,又用來觀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陽等天體,并首次發表觀察結果,因此確切地說,是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而那位漢斯?李波兒賽則是望遠鏡的發明人。
【名人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名人故事作文07-06
名人故事作文(精選)07-06
(精選)名人故事作文07-06
名人故事作文【精選】07-07
名人的故事作文03-10
名人故事作文04-25
名人故事作文11-30
名人故事作文11-18
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3-31
名人讀書的故事-名人讀書勵志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