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土地的故事作文2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土地的故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土地的故事作文1
我是濟南市出生、成長的。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其他家里好多親戚總會帶著我一起回老家。
老家在泰安肥城市,開車要接近兩個小時。途中會經過一片片的麥田。路兩旁的綠色的麥子在風中起伏翻滾。我問,這就是書上說的麥浪嗎?大人們笑著說,也算吧。不過等麥子成熟結穗之后那才是真正的麥浪呢!現在的麥子就像是你一樣的小朋友。等到真正成熟之后,那才叫好看呢。我問,麥子從種下到收獲要很長時間嗎?大人們說,當然嘍。秋天的時候種下去,經過冬天的雪,春天的雨,夏天就成熟了。
我非常興奮,又問,那麥子成熟之后可以再來看嗎?大人們說,那個時候不放假,可能沒有時間哦。我很奇怪,為什么每年這個時候都有時間呢?大人們說,現在是清明節假期,我們中國人現在這個時候都要回家祭祖。雖然我們家從爺爺的奶奶那一代就從老家遷到濟南居住,生活了,可每年到這個時候,還是要回家上墳的。現在的這個老家也不是最早的老家嗷,根據家譜的記載,七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從江蘇淮安遷到萊蕪,后來我們這一分支又遷到了泰安肥城,直到爺爺的奶奶那一代,帶著她四個兒子闖蕩濟南,才在濟南定了居。但是我們一直都記著,這里才是我們的老家。就像麥子是大地里長出來的,我們是從來家走出來的;麥子的'根在地里,我們的根在心里。
我聽著大人們的討論,有些能聽懂,但有些又聽不懂。大人們笑道:“能聽懂的你就記著,聽不懂的也沒關系,跟著慢慢看、慢慢學就可以了!”
這個我聽懂了!
土地的故事作文2
小時候,我時常把吃不了的豆包或頭扔掉。有一次被奶奶發現了,她就嘮叨起來:“唉,你們呀!沒挨過餓么!俺小的時候,一年到頭也沒有吃上幾回。”“那你.都吃些什么?”我迷惑地問奶奶。“都是地瓜干野菜什么的。看,我的兩只眼睛都被餓的.陷下去了。”奶奶邊說邊指著自己的眼睛笑了。我也跟著笑的肚子疼。
我背著奶奶到村外找田地。終于在小河邊,有一片半間屋底大小的洼地。雜草長得很旺,我便選擇了它。我連續用了好幾個午后放學的時間,撿石塊、鏟雜草、翻地、整平,終于悄悄地種上了大豆,心情是那么愉快。此后,我幾乎是天天去看,看看大豆發芽了沒有,看看有沒有人去搞破壞。
小豆瓣害羞地從土里拱了出來。我便學大人的樣子,澆水,施肥拔草,松土,還要捉蟲子。再后來,便謝了碎小的白花、藍花,生出了小豆英。我興奮極了,天天守護著。今天摸摸這片綠葉,明天撫一下那枚豆莢。過了好久,好久,大豆莢才鼓起來,硬硬的。
有一天,我便拔了幾株回到了家里,奶奶驚訝地問:“哪兒來的?”我開心而又幸福地告訴奶奶:“是我自已種的。”我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奶奶。奶奶聽后,把我摟在她的懷抱里,抱緊了我。淚花滴在我的額頭上,滋潤著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