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啟示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啟示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啟示作文 篇1
夕陽西下,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
一個垃圾桶臟兮兮地立在路旁,“嘴”上掛著一個香蕉皮,想吃又吃不進去,腳邊全都是垃圾:果皮、煙頭、包裝袋……男孩、女孩見了,異口同聲:“誰呀?這么沒素質呢?多走一步不就扔進去了嗎?”
男孩和女孩立刻跑過去把垃圾撿回垃圾桶里去。撿著撿著,男孩想:“這可不是長久之計,我們總不可能天天在這里把垃圾撿回垃圾桶吧!”小男孩站了起來,絞盡腦汁想著辦法。
女孩問到:“干嘛不撿呀?”
“這可不是長久之計,你又不能天天守在這里。”
“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女孩問道,“我們當然不能天天守在這里。要有一個辦法讓扔垃圾的人自覺把垃圾扔進去才行。”
男孩看著女孩撿垃圾一上一下,書包跟著上下跳動。男孩恍然大悟,把書包放在地上,拿出一張紙,掏出一支筆,開始寫字:文明只差一步。女孩見了,連聲叫好。他們一起把字貼在已經干凈的垃圾桶身上,讓它成為來扔垃圾人的警示。
是的,生活也是這樣。多走一步,就距文明近一大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天安門廣場,一天清理下來,有19噸垃圾,可以把腳給沒了。一個月就可以把整個天安門廣場埋在垃圾下了。而且19噸垃圾中,還有6萬塊口香糖。你們知道的,清理一塊口香糖,就非常費力,得耗費1。1元的人民幣。
外國也有類似的情況。美國夏威夷海灘東南方向幾十海里外有一個垃圾島。全都是游客亂扔的垃圾造成的,美國,初步估計在20xx年時,面積會和夏威夷海灘一樣大。每年都在增大,每天最多的時候,甚至可以增加好幾平方米。現在的'面積比三個足球場還要大好幾倍。用普通的漁船打撈還沒擴大的速度快。匙,中國幾千噸的,造島神器,來把垃圾裝走也要暈,好幾次才能打撈完垃圾島。
地球這座秀美的河山就被這樣弄得千瘡百孔了。
我們只有從一點點小事做起,往前多走一步,讓垃圾入桶,只要人人都這樣做,我們就可以為地球明天的美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啟示作文 篇2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
上學起,媽媽天天在我耳邊嘮叨:“要多看書,看書對你的水平提高有很大幫助!”
我卻向來不信。那時,我每天連半個小時的閱讀量也沒有。每逢媽媽又在說這句話時,我心里便想:難道,書籍真的有那么神奇?
但有一天,我終于理解了這句話的涵義。
那是我讀四年級的時候。每個周末,語文老師布置時,我都很頭疼。“天啊,好難呀!”我都這樣感嘆,沒有哪一次例外。老師怎么會知道我們這么懼怕,又怎么可能因為我們頭疼就不讓我們寫呢?
那時,我拿到一個題目就要想很久。終于想到了要寫的事,好不容易開寫,想用的好詞好句也要想許久,就像擠牙膏,半天只能擠出一點點。好不容易寫完了,自己一看全文,簡直不敢直視了。
我把的草稿拿給媽媽看,自己立刻跑到一邊去,生怕媽媽罵我。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媽媽高喊:“過來!”我不安地跑到媽媽身邊,“這里用詞不當,這里,語句不通順,還有那里,描寫不生動……”
當時,我聽得腦子全亂了。
我知道,這種情況都是因為我平時少看書,閱讀量不夠,導致我表達不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到了四年級的.暑假,時間比較充裕,每天下午和晚上我都強迫自己看會兒書。
漸漸地,到五年級了,第一篇,寫我的心愛之物,我寫了自己看書的經歷,半個小時就寫完了。給媽媽看,媽媽評價:“又快又好!”頓時,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睡覺時,又想起了那句莎士比亞的名言,覺得真有道理,它告訴我們,應該要多讀書,學習才會有進步。
啟示作文 篇3
我回到了我的老家,我高興極了,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得到了啟示。
第一天回去的時候天氣不大好,因為下雨了,我和弟弟妹妹只好在屋里玩,真掃興!但是過了一會兒雨停了,我連忙帶著弟弟妹妹出來玩,這時我看見地上有許多的小洞,屋檐上的黑瓦,有序地一層一層的重疊起來,墻上的磚是紅磚1塊1塊壘起來的,剛下完雨后湖面上有一層霧,這風景真是太美了,那我底下的'洞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跑進屋里找到媽媽便問:“媽媽為什么不底下有那么多小洞”,媽媽回答我說:“這些洞是下了雨后水滴在瓦上,瓦上的水又流下來就這樣天長日久就被打穿了。”我說:“就想張乖崖所說的,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細繩斷木,滴水石穿,意思是說,一天一枚銅錢,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銅錢,這就像繩子鋸木頭水滴在石頭上一樣,日久天長木頭也會鋸斷,石頭也會被滴穿。”媽媽說:“我希望你的學習也能像小水滴一樣遇到困難仍然堅持不懈。”我點了點頭。
我愛家鄉不是因為它美麗,而是因為他給了我啟示。
啟示作文 篇4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讀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一對父子到湖邊釣魚。父子倆分別放好魚餌,然后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過了好長時間,小男孩釣上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他和父親都很高興。之后,父親看了看表,已經10點鐘了,距離鱸魚捕撈的時間還有2個小時。父親堅決地,毫無余地地讓小男孩把鱸魚放回水里。34年后,小男孩已經成為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每當他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他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確很難”從而做出正確的抉擇。
誰都知道,規定的制定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但是,要想真正達到制定規則的目的,就需要靠每個人都自覺和執行。可是在很多時候,很多人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而去違反規則,也許,他們并不是故意要這樣做,但是面對誘惑的時候,不能管住自己。好多人在違反規則的時候,總是想:“就這一次,沒關系。”“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沒人知道”??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都這樣做,那規則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遵守規則,要靠每個人的自覺性,怎樣才能有這種自覺性呢?這其實就是一個道德的選擇問題。這種道德的培養要從小時候,從小事情上做起。
誘惑有時候會讓人眼花繚亂,只要頭腦稍不清醒,來自各方面的誘惑,會使人誤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們需要從小嚴格的教育外,還要時刻有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就是《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帶給我的啟示。
【啟示作文】相關文章:
啟示的作文04-19
啟示的作文10-11
水的啟示作文12-09
關于啟示的作文11-23
動物的啟示作文11-22
螞蟻的啟示作文11-24
生活的啟示精選作文11-24
生活啟示作文11-24
蜜蜂的啟示作文11-07
蝸牛的啟示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