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壯族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壯族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壯族作文 篇1
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桂林游玩,我看見商店里有許多的刺繡制作品,像桌布、床單、工藝包、地毯等,花樣各異,美麗極了。我好想擁有一個精美的工藝包。可是媽媽又不在這兒,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往商店里奔。出來后,手中還多了一樣東西——繡花工藝包。奶奶說:“想要這個了吧?唔,的確很漂亮,有眼光,送給你吧!”我高興得連蹦帶跳,可開心了!直呼到:“耶,奶奶萬歲,繡花包萬歲!”
回到家,我把去桂林的這幾天的開心事告訴了爸爸媽媽,而且重點地說了奶奶給我買壯族工藝包的這件事。爸爸給我說了有關壯族刺繡的資料。“壯族的刺繡非常出名,壯族刺繡用的布多為藍色,在布上繡上花草等。常見的刺繡成品有床單、桌布、工藝包、地毯等物品。
“像我手中的這個工藝包,藍色的襯布,上面繡著一些栩栩如生的動植物以及美麗風光,有的會繡上一些文字。那些漂亮的圖案是壯族人們用手一針一線慢慢地、仔細地繡上去的。所以成品顯得非常的`精致。“
聽了爸爸的這番話,我更加珍惜這個工藝包了。因為它代表著奶奶對我的愛,代表著壯族人們精細的手工。到現在,那個工藝包仍被我保管得好好的。完整無缺。
壯族作文 篇2
鳥兒依戀遼闊無垠的天空,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而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壯族人最想念的當然就是民族母親了。下面請大家跟著我走進壯族村寨,一起去領略領略壯族傳統服飾的魅力吧!
《天下郡國利病書》曾記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作為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的服飾雖不是最美的,價值最高的,確實最具特色的。
壯族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是用當地土布制作的,胸前縫小兜一對,腹部有兩個大兜。穿寬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扎頭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頭巾),夏天免冠跣足。節日或走親戚穿云頭布底鞋或雙鉤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這一微小的民族習慣,無不體現出壯族人尊重他人的.高尚品質。
壯族婦女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她們一般的服飾是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著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系著精致的圍裙,上衣著藏青或深藍色。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內,隨襟邊縫置數對布結紐扣。壯族婦女勞動時穿草鞋,并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日穿繡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
有了特色的衣裳,自然還要有特色的服飾做搭配。壯族婦女發式因地而異。廣西龍勝一帶的老年婦女不結髻,把長發翻過頭頂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頭頂留長發,四周剪成披衽,頂心長發翻到前額,扎以白布,插上銀梳;小孩頭發則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銀飾帽,長大才留頂心發。天峨一帶的女子留長發而不打辮,已婚者結髻,梳順后由左向右繞,扎頭巾;少女梳一條長辮加劉海;少婦梳雙辮;中老年結髻,垂于腦后。廣東連山一帶的發型宛若一條盤曲的蟠龍,貫以大簪,用青色綢布包纏。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壯族的傳統服飾,不過只是眾多民族服飾的冰山一角罷了,它們就像一朵朵鮮花,裝扮著祖國的大江南北。如果大家對壯族的服飾有著濃厚的興趣,不妨到壯家來看看吧!
壯族作文 篇3
壯族是多節日的民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其中,春節、“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壯族最重要的節日。節日中的壯族人
壯族的春節:壯族的春節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節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做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制衣褲、購買年貨、張貼對聯、制做糕點、殺豬、包粽子。春節又是個團圓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趕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團聚,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男女青年多去參加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演戲等文娛體育活動。除夕家家殺雞殺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燒肉等等。晚飯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腳、燉整雞。米飯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著富裕。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歲,直到半夜雞叫,燃放鞭炮,除舊迎新。過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謂之“招牛魂”(壯語叫“歐魂懷”),意思是老黃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來,新的一年開始,老黃牛又該辛辛苦苦地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開始,有的人家敲鑼打鼓,吹蕭吹笛,整個村寨洋溢著一片歡天喜地的氣氛。
正月初一、初二:凡來客必吃粽子。壯家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兩,還有一種叫“風莫”(特大粽子)的,重達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兒。餡兒是由去皮的綠豆、半肥不瘦的`豬皮拌上面醬制成,挾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稱一絕。
陀螺節: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歷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制作陀螺一定要選用質地優良的堅木。它的“頭”要圓滑。“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一圈一圈往上纏,一直纏到自己認為適當的地方,再用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挾住麻繩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轉動起來。質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術高明,轉起來長達七八分鐘才倒下來。比賽打陀螺更是熱鬧非凡,獲第一名者榮稱“陀螺王”。據說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壯族作文 篇4
壯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和南寧等地。我是一個壯族人家的孩子。
壯族人比較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云霧繚繞的青山之上,點綴著一棟棟獨具特色的小木樓。有些人家的木樓上雕刻著龍或鳳的圖案,這代表著壯族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木樓市有木板和木樁建造而成的,有些壯族人家的木樓上雕刻著魚和人的圖案,這代表著壯族人都希望全家人能和和睦睦,年年有余。小木樓一般都為一到兩層,以及一個竹條和木樁架成的生活陽臺。木樓上方住著人,則木樓下方關牲口。無論是什么樣的房子,壯族人都會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上。
壯族人的服飾既精致又雅觀,款式各式各樣,女子一般著裝主調為黑色的,衣領和衣角還有衣袖上都繡著紅藍色的花邊,褲腳稍寬,頭上包著提花圍巾,圍巾邊上嵌有白色的流蘇。小伙子多穿襟上衣,主調也為黑色,腰間系著一條紅藍色的花腰帶。
在壯族的山寨里,人們出門或進村,有時會踩著高蹺來行走。這是祖先傳下來的鞋,轉租人處于亞熱帶,常年多雨,道路上都有泥巴,如果穿著鞋在下雨天走路,鞋子的下面就會有一大塊泥巴,帶泥進屋,實在不衛生,所以壯族人就發明了“非”字形的高蹺鞋,在下雨的`時候就穿著他走路,回到家時就把它脫下來放在陽臺,這既方便又衛生。
壯族人飲食也是別具特色的,他們自家釀造了米酒、紅薯酒還有木薯酒……等,度數都不高。米酒是過節用來招待客人的重要飲料有的人在米酒里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紅薯酒是壯家人用來祭奠哀悼的酒,每逢到了清明節,寨子里的人就會拿著事先準備好的紅薯酒,到親人的墳前祭掃。木薯酒是辦喜事用的喜酒,比如說結婚時,男女雙方的家人都會舉著木薯酒向親家互敬一杯。
山寨里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即使生活在苦、在困難,他們依然那么樂觀、積極向上。這就是我喜愛的民族——壯族。
【壯族作文】相關文章:
壯族年俗的作文12-09
【精選】壯族作文3篇03-25
壯族的碉樓小學作文04-05
壯族的歌婆節是哪天12-09
壯族三月三作文04-03
壯族三月三的風俗作文10-08
廣西壯族三月三作文11-12
壯族的春節怎么過04-30
壯族三月三活動方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