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創業實習網校園創業聯賽階段性總結
為了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業本領,增強創優意識,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創業實習網聯合南京工程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金陵科技學院、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商駿創業網絡專修學院在20xx年11、12月共同舉辦了江寧大學城大學生創業計劃聯賽?偨Y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聯賽從20xx年10月中旬開始準備,10月下旬正式發動,12月16日截稿,歷時兩個月,參賽人數2422人,組成參賽團隊194 個,收到創業計劃書及網上模擬公司運營計劃書共242份,經組委會討論,聯賽的決賽時間安排在20xx年3月中下旬,在前十名中采用現場答辯的方式產生特等獎和一等獎。
聯賽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原江蘇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錢志新教授和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施友成副主任出任聯賽的顧問,創業實習網王傳松總裁任組委會主任,各參賽學校的團委書記出任聯賽副主任,南京工程學院團委書記聶邦軍先生和江蘇商駿創業網絡專修學院執行院長王立宏先生出任組委會秘書長,各學校團委均設有聯賽辦公室,具體協調本校參賽事宜。
聯賽共獎勵100名優秀參賽者,設特等獎一個、一等獎四個、二等獎九個、三等獎十六個、優勝獎七十個,創業實習網共拿出約10萬元價值的錢物作為聯賽獎品。本次聯賽得到了聯通公司江蘇省分公司的支持。
按照創業實習網的特點,聯賽采用的是編寫創業計劃書和網上模擬運營相結合的方式。編寫創業計劃書和一般的創業比賽類似,但是必須以至少三人的團隊方式參賽,而且參賽團隊必須有人出任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等企業必須設置的崗位的負責人。為了使創業比賽不僅僅局限于紙上談兵,鼓勵學生跨系跨校組隊,這樣才能整合出一支能征慣戰的運營團隊——整合能力是創業者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參賽者的網上運營,除了貨幣是創業實習網的虛擬貨幣(銀河幣)以外,其余部分,從編寫項目書、工商局核名、工商注冊、銀行開臨時賬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稅務機關核發稅務登記證等,均和現實生活中一樣,虛擬公司注冊過程中所用的各種表格和文件,就是現實社會中所使用的表格和文件,僅有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之差。公司注冊成功后,首席執行官掌管全局,財務官按期編制財務報表,生產部門按計劃生成,采購、物流、人力資源等等各部門各行其是合力運營,隨著時常的變化,產品結構和生產計劃也要隨之而變,否則造成產品積壓后還會征收倉庫租賃費,每一筆交易中,稅務機關按率征稅,等等,一切仿真于現實生活。本次聯賽的一個半月的運營中,南京工程學院一個叫南京斯波特運動填料有限公司的模擬公司贏利15889877.19元,舞動中國專業運動超市的模擬公司虧損617248.53元,雖然運營結果有盈虧,但從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鍛煉方面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聯賽中,我們共發放了12萬份宣傳資料,基本達到了在校大學生人手一份。同時還先后在工程學院、海事學院、大明路汽車街組織了四場座談會,傾聽同學們對創業的想法和遇到的問題。為了促使本次聯賽的開展,商駿學院執行院長王立宏先生結合自身經歷及感悟分別在參賽學校共做了十二場有關大學生創業的專場講座,創業實習網技術總監王大海先生也在部分學校做了關于網絡上模擬創業及運營的報告,受到大家的好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江寧大學城開展的這次創業聯賽和共青團系統的挑戰杯創業比賽是有一些區別的,挑戰杯是精英賽,每個學校報一兩個團隊,屬于高端的創業比賽。而本次開展的創業聯賽是平民賽,每個學生都可組隊參加。挑戰杯的目的是獲獎,聯賽的目的是讓參賽者掌握生活中創業的完整過程,從股權結構、公司運營、各類手續的辦理等,以利于其畢業后實體創業及高效就業。
二、問題及思考
通過江寧大學城學生創業聯賽的舉辦,通過與各校團委及相關部門的領導的交流,以及與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的學生的交流與座談,我們發現了目前高校在與創業有關的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大致歸納如下:
1、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仍然嚴重脫節。
這是一個存在了很久的命題,各界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但時至今日該問題依然嚴重存在。在和一些同學的交流中(包含畢業班同學),部分同學對社會需求缺乏最起碼的認識,有的自大狂妄,有的妄自菲薄,對外面社會所知甚少,對自己的專業在整個行業鏈中居于什么樣的位置或一無所知,或僅僅局限于生吞活剝一些書面些資料。很多學生對學校以外的了解只于與之接觸較多的老師,如果這些老師思路開闊,學生便能多了解一點,老師封閉,學生就懵里懵懂,總體而言即使眼界開闊的學生,也缺乏對社會的直觀感受。
2、脫節問題靠高校難以解決。
高校教育與社會脫節問題的解決靠高校是難以完成,因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的條件高校一般不具備,這點筆者深有體會。我從1994年開始在高校做就業工作直到20xx年,同時從事了10余年的高校共青團工作,中間有兩年時間在一家大型企業任副總,人力資源工作是分管內容之一,從企業的角度審視畢業生及畢業生的就業,深深體會到高校教育的問題,后來又回到高校搞教育改革,最終感覺到高校自己難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老師們思維習慣已經定勢,老師們會按照自己理解的和企業接軌的方式來形成思路,這個思路和企業的實際需要是不吻合的。而且,學校做這件事追求場面和宣傳的需求遠遠大于對實際效果的追求,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借助外力。但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投入(不管是經濟投入還是智力投入)對其是缺乏吸引力的,何況企業家并不一定了解高校的現狀,又會按照企業的思維方式來做這件事。因為缺乏深度的結合,最終往往不了了之。所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學校就業工作了解、又對企業了解的人來做,學校需要培養這方面的人,需要培養學生管理崗位上的企業家,或者企業管理崗位上的學生管理者。所以這個問題比較難解決。
3、創業教育在高校非常薄弱
出于同樣的原因,創業教育在高校非常薄弱。高校學生創業的指導者是高校老師,而高校老師自己并不具備創業的經歷。即使在企業兼職或者利用業余時間創業的老師,因其有一份做穩定的收入作經濟后盾,其對創業的理解和方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創業教育主要是創業意識的教育和創業前的基本準備的教育,學校老師或者對這些沒有概念,或者缺乏緊迫感責任感,所以創業教育的口號提得比較高,但實際落實的卻不盡人意。一般是請企業家做一兩場講座之類,參與面小,效果又學生自己去體會,缺乏必要的引導。
4、學校間團委的工作力度差別很大
通過這次聯賽,感覺到各校團委的工作力度差別非常大。這個差別主要體現在工作效率、工作方法思維意識上。創業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是提升教學型、技能型學校的教育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團委應該是本項教育活動中的中堅力量之一。在和各校團委交流并通過聯賽的組織來看,各團委之間的工作差別很大。有的團委老師對此并不熱心,認為創業教育是就業辦或者其它部門的事。有的團委雖然熱心于學生的創業引導,但局限于自身的條件不知道從哪里起步,不知道如何開展。相對而言,南京工程學院團委和中國藥科大學團委該方面的工作力度比較大。中國藥科大學的參賽隊伍并不多,但團委老師的認識比較到位,南京工程學院團委在教育引導學生創業方面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操作模式,所以本次聯賽中前30名的優秀團隊中,工程學院占了一半。共青團工作的效果和團委書記本人的個人魅力有著直接關系,相比較而言,南京工程學院的聶邦軍書記和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的陳書記在本校團工作體系中的個人威望比較高,工作思路比較清晰,所以,活動開展的就比較輕松。也有個別老師的團工作思路還停留在只開展傳統活動的層面,團委書記個人的思路局限性必將導致本校團工作的沉悶與落伍。
5、創業教育學生熱教師冷
雖然學校希望創業教育能得到長足的發展,但落實的具體的老師身上,除老師個人能力之外,其是否愿意承擔風險也是對教育效果的制約條件之一。創業勢必有成功與失敗,有各類的風險,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學生的成功給其帶來的滿足感和失敗給其帶來的失落感或自責感是不能相提并論的。所以雖然有的學生很愿意嘗試,但老師寧愿做點紙上談兵的指導,誠如不下水就算熟讀了游泳理論仍然不會游泳一樣,創業教育僅停留在紙上也是難以達到效果的。即使學生自己走出去了,老師也會擔心學生是否被騙等等,所以,出現了學生熱老師冷的局面。
三、仙林聯賽應該加強的地方
(略)
四、共青團組織在提高學生創業意識方面大有作為
學校創業教育一般是由團委或就業部門負責開展的,有個總體感覺就是學校在一種清高的、自認為合適的方式上開展這項工作,20xx年下半年,仙林大學城在棲霞團區委的組織下開展了一次創業比賽,采用了計劃書加上現場售賣的方式,這種方式針對營銷類的學生有利,對學生的商業實戰方面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普通的創業比賽基礎上是一大進步。
江浙同為富裕省份,但江蘇人的創業意識比浙江人落后很多,就是缺乏一種基本的創業意識和整合與協作的精神。創業要有一個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思路,要在一個既定的方向上努力,團隊協作的概念和整合的概念是至關重要的。在學校閉關鎖國閉門造車的創業引導氛圍中,作為青年核心的共青團組織可以大有作為。
基本思路如下:
1、共青團組織需要提高校團委負責人的創業概念,必須要讓書記們的思路從學校的圍墻里解放出來,真正了解外面的世界。比如通過與企業家座談、頭腦風暴等方式來解決(比如校團委書記例會的時候請企業家參加從而吸收點新鮮內容等),所請的企業家最好對教育有一定的理解,對青年有一定的理解。
2、共青團的省級組織經過考察認定部分企業界人士作為大學生創業導師,名單提供給學校,由學校針對每個創業導師所擅長的項目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安排創業輔導。由于學校比較擔心進校園做講座者是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所以對外來的講座者防范心理很重,一般都是請自己熟悉的人或者已經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來講座,所以共青團的上級組織替學校把好關,減輕校團委組織該類活動時的壓力,會提高團委的積極性。如有需要,我們可以承擔起這個組織的日常工作。
3、創業意識的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紙面和口頭上,需要有個實際操練的場所。學生小范圍的練攤銷售固然是一種鍛煉市場能力的方式,但還需要一個培養宏觀思路方面的平臺。這個任務可以由中國創業實習網(www.china-sxw.net)來承擔。中國創業實習網將生活中實體創業的過程全部仿真到了網絡上,除了貨幣為虛擬貨幣,其余部分均和生活中開辦一個公司的過程一樣。從編寫計劃書、工商局核名、注冊、銀行開帳號、會計事務所驗資、稅務局辦理稅務手續、公司運營后的管理、倉庫租賃、隨動態市場變化進行市場運作、生產組織、編寫會計報表等等生活中一個公司所需要經歷的過程這里都有體現,每個團隊中首席執行官(CEO)、首席運營官(COO)、首席信息官(CIO)、首席財務官(CFO)、首席技術官(CTO)、人力資源總監(CHO)、首席物流官(CLO)、首席營銷官(CMO)、首席生產總監(CPO)等各司其職,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而且必須團隊協作。截止目前已有加盟院校687所、加盟企業786家、模擬公司總數3086家、在線實習總人數95682人 ,從20xx年3月18日至今,學生開設的仿真公司已經完成了69595萬元的交易量,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經濟社會。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江寧創業聯賽中,有個團隊在兩月內從資產50萬元的增值到1589萬元,也有個公司兩月內資產從50萬元到虧損62萬元,都是在這個平臺上檢驗自己經營能力、管理能力、市場判斷能力的結果。所以,共青團組織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的時候,可以借助這個平臺促使學生在校期間做一次仿真創業,對將來的實體創業有很大的好處。
4、通過實物、資金扶持并指導部分創業者落地創業,起到榜樣的作用,鼓勵學生將來走上創業道路。結合共青團工作的具體特點,各地共青團組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創業意識和基本創業思路為主,因地制宜地做一些鼓勵引導并扶持創業的事情,在社會上形成類似于希望工程效果的“青年創業工程”。
5、可以辦一份專門針對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校園雜志,為學生提供校園創業項目、分析并指導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及實體創業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同時可以作為橋梁連結大學生就業與企業招聘,為學生提供就業需求。該雜志根據需要不定期出刊,不限定厚度,不向學生收費,以DM的方式直投到校團委、分團委、團總支制止學生手中,可以通過企業贊助等方式解決部分成本。
【中國創業實習網校園創業聯賽階段性總結】相關文章:
中國互聯網創業浪潮的創業故事03-10
樂蜂網李靜的創業故事03-09
中國女性創業真實故事03-09
中國在世界創業活動中扮演領軍者創業故事03-09
家教網創業計劃書03-09
網商的創業計劃書模板12-05
校園周邊創業小點子12-09
校園創業計劃書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