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崗前培訓總結范文
為期五天的新教師崗前培訓即將完結,每天我都從××中學乘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前往培訓點聆聽幾位在教學領域享有盛名的前輩的指導。雖然每天早出晚歸,但是,我卻是每天都因為獲益匪淺而倍感充實。各位富有經驗的前輩的講座都異彩紛呈,與我們分享了其對教育相關問題的獨到見解,讓即將成為教師的我感觸頗深。
教師職業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是人類社會古老而永恒的職業之一。在漫長的教育史上,教師職業經歷了從兼職到專職,從專門到專業,從數量到質量的過程。古今中外,教師被賦予了人們的期望,例如中國古代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對教師的要求是“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師也”;孔子對教師的要求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韓愈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等等。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國民的素質,而要提高國民的素質,造就有責任感、適應能力強且富有理性的一代新人,教師是毋庸置疑的推動者和中介者。人們期望著教育者能夠運用最好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學習到重要的技能和態度。那么,如何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每個新教師認真思考。
一、教師的“德”
葉瀾教授認為:“教師應具有對人類熱愛的博大胸懷,對學生成長的關懷和敬業奉獻精神”。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沒有良好的專業態度的教師永遠當不了好老師!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培養者和引導者,這樣的角色決定了教師職業與其他社會職業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對于教師品德的高要求。陶行知說:“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師身為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的行為模范,必須規范好自身的言談舉止,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建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師德,需要一份寧靜而致遠的心態和寬容善良的胸懷。教師這個職業本身不是很
“吃香”的職業,不應該處處計較名利得失,例如因為學校條件不夠理想而心生厭煩,輕易動搖從教的信念。正如埃默森說的:“改變態度,就能改變生活。沒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夠統治你”;也不應該嫌貧愛富,張口閉口離不開金錢,染得自己滿身銅臭味,讓學生產生失望之感。這些都需要一份淡泊名利的心態作為支撐。教師是一個極具挑戰的職業,需要教師在處理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時做到游刃有余,面面俱到。溝通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或者大大小小的摩擦,這就需要教師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教師只有“日參省乎己”,才能做到“知明而行無過”。
二、教師的“才”
當今世界,國民的素質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決定因素,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必須依靠教育,因此,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掌握了未來世界競爭的主動地位。學生愛戴德才兼備的老師,對于教師的角色而言,僅僅有對學生的熱情和愛心已經遠遠不夠了。當代的教師必須從職業化走向專業化,也就是說,如果要使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專業就必須得到持續、高質量的發展。知識的高速更新,要求教師知識的與時俱進。教師不僅應當及時拓展專業知識視野,還應當博覽群書,獲廣博的綜合文化知識。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提升教育素養的一個途經,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 一旦教師忽視了博聞強識,那么教育改革策略就僅僅只是理想而不能變為現實。
三、教師的“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專業意識和水平,努力使自己成為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成為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實現專業上的自我發展。
進行教學研究首先得具有教學研究的意識。然而教師長久以來“家——學校——家”三點一線的工作特點,極容易滋生教師“不求上進,只望薪金”的倦怠心理。教師的教育倦怠心理比較難轉化,因此,在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涯中,我們應不斷尋求自我發展的機會,逐漸獲得自我發展的能力,時刻預防倦怠心理的產生。積極尋找貫穿于教學實踐中的可研究的教學問題,探索教學的規律,豐富、完善和發展教學法理論,并用以指導教學實踐。使我們從“教”到“善教”,從“善教”到“樂教”,從“樂教”到“創造性地教”。
四、教師的“學”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首先應當摒棄“鐵飯碗”之說。 “始于學步,終于創造”。在現在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下,缺少經驗、功底不足的年輕教師,唯有虛心向富有經驗的前輩們學習,專心工作,付出更多的艱辛,才能有一席之地。
教育之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新教師崗前培訓總結
羅莊區教育體育局為了使我們這些新教師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教給孩子們知識,特意安排了新教師崗前培訓。在8月x日到8月x日三天的培訓時間里,教體局分別請了領導、教師骨干、優秀班主任、教育新秀以及齊魯名師等各優秀教師,分別給我們作了報告,教給我們很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上午,首先是周廣軍局長對我們進行了諄諄教導,告訴我們教師這一行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的人民教師。周局長告訴我們,在教課之余,要多讀教育專著類的書來充實自己,進一步學習鞏固本科的專業知識,并且要向身邊的老教師等有經驗的教師多學習,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做到更好。
李樹峰局長就師德這一問題給我們進行了明確的講解。通過介紹教師、師德、職業道德以及教師職業道德等概念,進一步讓我們理解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并對《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職業道德》進行講解,讓我理解到,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以及終身學習。并了解到教師具有先進性、示范性、繼承性、奉獻性。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教師的教永遠也替代不了學生的學這一重要規律。
下午,臨沂市第八實驗小學的孫瑞老師給我們展開了以“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主題演講。他告訴我們,老師是學生的樣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并且讓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老師。
(一)做合群的老師——學會融入(適應者)
1、融入學校(包括學校的環境、文化以及學校的規章制度)
2、融入老師(要做一個勤快、懂禮貌的人,學會受教并且善于和其他老師合作)
3、融入學生(要盡快的了解學生情況,對學生要做到愛和關懷,同時也要嚴格)
(二)做有目標的老師(航行者)
1、品格修養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愛心、信心、進取心、恒心、耐心、自律心)
2、知識結構上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學科知識、實踐性知識、條件性知識)
3、教育教學成效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三)做開心陽光的老師(快樂者)
1、不抱怨
2、自尊自信
(1)充分認識自己的長處
(2)不斷改善鏡像自我,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3)不斷消除自身的消極想法
3、滿懷激情
(四)做善于反思的老師(思考者)
反思能使教師保持一種積極探索的心態,使教師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
1、寫反思
2、記日記
(五)做踏地而行的老師(實干者)
態度比能力重要。
(六)做沒有借口的老師(勇敢者)
通過張瑞老師的教導,讓我懂得了成長是自己的事,是別人所給不了,充分利用舞臺,讓心飛翔。
之后冊山中學的王萍老師,通過“青春因奉獻而精彩”這一主題,給我們講了她從上學到工作的事跡,通過點點滴滴,讓我感受到,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重要性。或許就是老師的一個簡單的行為,便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慎言微行,關注每一位學生。
上午,張銳老師就“教師職業規劃”這一問題對我們進行了講解。首先通過四個小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學會要懂得以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要保持正確的教育理念,即應該考慮自身成長還是學生發展;要懂得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人們在接受一個較低要求時,會更容易接受高要求。在教學中,要一步一步走下去,堅持住。也讓我知道了幾個關鍵因素:
一、關鍵自我
二、關鍵時期
三、關鍵他人(構件型、支架型、心理支撐型)
四、關鍵讀書
五、關鍵事件
以及做教師要掌握好四類知識:學科性知識、策略性知識、經驗性知識、一般性文化知識。在張銳老師的講解下,我對人生規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感悟。
下午沂堂鎮中心小學的新秀張紅艷老師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體驗,給我們講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調整心態,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現實。
二、專業成長與個人發展
(一)不斷學習,厚重自己
(二)參加活動,鍛煉自己
(三)勤于反思,提升自己
(四)團隊合作,成就自己
三、班主任工作,教學業務發展的必修課
(一)用真心換真心
(二)為人師表,做好榜樣
(三)要把握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要?太近或太遠?
(四)精細與務實的班級管理
四、有承擔才有成長
通過張老師的介紹,是我懂得了,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守得住成功。
接著孫春茂老師以“做最好的班主任--追尋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為主題,就?班主任?這一話題做了報告。
一、快樂、積極、幸福心態
二、科學理念
三、理念引領下,構建班級管理體系
(一)開學初的工作
(二)班會
(三)文化
四、專業發展:閱讀、實踐、反思、寫作
五、教育感悟
(一)兩中態度:干自己喜歡的工作;喜歡上自己做的工作
(二)積極地心態:用心工作(敬業)
(三)理念:立德樹人(成績—>孩子心靈的成長)
(四)班會技巧
1、切忌單純說教
2、少說大道理,多說小故事
3、充分利用各種渠道,讓學生觀看、思考、討論、總結
4、引起共鳴,才能發揮作用
(五)五個‘一’工程
1、上好一堂課
2、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
3、讀不少于一萬字的書或文章
4、寫一篇‘教育日記’
5、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
多點耐心,等待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
多些寬容,孩子是存在差異的,智能是多元化的;
多些激勵,激勵是教育的催化劑;
在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要有愛心;
愛,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寬容的基礎上。
上午臨沂市第六實驗小學的胡艷芝老師,也是一位齊魯名師,以“萬類霜天競自由--談新老師的發展”為主題給我們做了介紹,主要包括:
一、教育需要道德嗎?
通過兩個故事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懂得教育是道德事業,教育在于啟迪情感與智慧,教師發展是一種責任。
二、我們的潛力在哪里?
作為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教育技能:
(一)學科教學技能
(二)班集體管理技能
(三)教學研究技能
(四)教學實踐性知識與理論性知識互化的技能
(五)人際交流技能
三、問問我自己
要成為一名好的教師,要多看書、多學習,做一個愛學習、愛研究的人,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四、我們該如何行走?
(一)面對大海,春暖花開
(二)“止,吾止也;往,吾往也”
(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四)我思,故我在
(五)識得廬山真面目
(六)此中有真意
(七)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下午羅莊去教研室的王思龍主任以“轉身·成就自我”為主題做了報告,讓我受益匪淺。王主任主要就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和小學教學常規兩部分做了介紹。
第一部分、我眼中的小學教師專業標準
一、一份工作很有興趣或很煩人,完全取決于我們的態度而非專業本身--福布斯
二、命運在你手中--《沒有任何借口》
第二部分、我所實踐的小學教學常規
一、期待:
一個轉變:從受教育者到教育別人的角色轉換
兩個階段:初步學習階段->掌握形成個性化階段
三個要求: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生活
四大關口:課程關、備課關、課件關、授課關
二、目的:
(一)優化教學管理
(二)有效克服教學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三)正確引導教學改革
(四)提高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益
三、意義
(一)教師成長的起點拞文(內省-實踐-提升-習慣)
(二)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
(三)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四、教學五環節
(一)備課
1、全面的備課
2、備課中信息的吸納(備教材、備資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
3、編寫新課程教案
4、備課與讀書
(二)上課
三聲:笑聲、掌聲、辯論聲
三實:真實、樸實、扎實
(三)作業與批改
(四)輔導
(五)考試
在這三天中,盡管各位老師都來自不同的學校、任教不同的科目,但他們卻不約而同地借用楊瀾的句子來教育我們,“一位教師寫十年的教案也不一定能成為一位名師,但如果一位教師寫三年的反思,他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名師”,這就說明反思對于一位教師來說,是何其的重要。各位老師也都提到了,作為一名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以更淵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可見讀書及終身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
幾位老師的講解讓我感受到了成為一名教師的擔子是很沉重的,要做到堅持,不怕寂寞,不怕困難。思路決定出路,規劃決定未來。人不是走多遠看多遠,而是看多遠走多遠。
【教師崗前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崗前培訓總結12-15
教師崗前培訓總結06-30
教師崗前培訓的總結05-13
教師崗前培訓總結12-09
新進教師崗前的培訓總結11-27
教師崗前培訓的學習總結12-09
教師崗前培訓總結優秀06-30
教師暑期崗前培訓總結12-06
教師個人崗前培訓總結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