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經驗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考試經驗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試經驗總結1
成績次日就下來了,結果十分令人驚訝,簡直不可思議,卷子錯誤連篇,叉叉隨處可見,上次期末222名,這次中期考試竟然409名,直線下降187名,接近翻番,如果在后半期還是這樣的狀態,留在宏志班是沒有期望、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在我后面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想到宏志班來,而我在后退,他們在前進,所以我在后半期必須要努力,做到這幾點:
1、每一天所有的'課余時間均拿來學習、做作業、看書,上廁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業質量,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其它科目,盡自己的力量完成會做的題目。
3、做作業認真審題,遇到選取題、填空題不亂寫亂填,堅決做到先審題再思考最后再答題,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沒有必要的狀況下,不使用電腦,在有關學習的狀況下才使用電腦
5、上課不和同桌及其周圍的人講話,在上課時不理睬與課堂無關的談論、事件
6、上課盡量精力集中,不發呆、坐飛機
7、不在上課的時候睡覺,個性是數學課的時候
8、不在上課時做與本堂課無關的事情,例如在數學課上做其它科目的作業之類
9、改變我自暴自棄、破管子破摔的觀念
這9點,我必須要在這在校的四十多天中堅持下去,爭取考到前200名,留到這個群眾,時間已經不多了,難道在這剩余的四十多天中,我都不能堅持么?
考試經驗總結2
大綱沒有多少頁,看起來也比較簡單,但要理解其精髓,所以大家看教材的時候要拿著大綱對著看,在看教材的時候分別在教材上標注什么是了解、熟悉和掌握不同的符號。在這里會有很多人問什么是了解、熟悉和掌握呢。呵呵,考過的老生不少說好多考題都出大綱了,光看大綱和教材是不行的。所以就產生了找原文看原文的現象。在這里澄清一點,不是不讓大家看原文,有時間看當然好了,但是我想大部分考生都是一邊上班一邊學習應考,時間應該很緊張,所以要把寶貴的時間要用在刀刃上,用在刀背上可就慘了。
現在解釋一下什么是了解、熟悉和掌握。通俗一點講,了解就是你在教材上可以找到答案,熟悉呢,就是基本上你在教材也能找到答案也有需要你理解和運用的,建議熟悉的內容當掌握學習。掌握就是讓你理解會運用,教材上包括原文上是找不到答案的,也就回答了前面的所說的,有考生說出的什么題阿,教材上都找不到答案,出大綱了。呵呵,其實他是沒有掌握。其實我再講大綱的時候,也是再說復習方法。
接下來說法律法規。法律法規不少考生認為這門課最簡單,不用仔細看能考過120分就行了。這是一種誤讀。你可以問問考過的同志們,他們的法規考了多少分,基本上都在150分以上,因為法規與案例分析關系很緊密,你的法規看不好,案例分析這么一門就很危險。不否認法規容易,但不能輕視,這一門主要考記憶的,當然也是要理解的。理解各部門的職能,出現什么問題該哪級部門解決,該做書的做書,該做表的做表,做篇章的做篇章。各功能區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要記住。法律法規其實也就這些內容。
導則,這一門不多說,做環評的,或者說考環評的,這一門大家都很重視,很多考生復習的時候就先看這本書。的確,它是做環評的指導性文件。當然你是看教材呢還是原文,自己掌握。前面和以前的帖子我已說很多,我不再累述。
方法,這一門,可能對好多考生是一個攔路虎,不少都栽在這里了。方法是導則的延伸,理解和運用。所以說方法的了解也是建立在導則的熟悉上的了解,所以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考題的分布50個單選50個多選分值50:100,這更增加了難度。所以建議考生一定要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學會運用。
案例,這一門,太多人問怎么復習了。也就是說它是最大的攔路虎。呵呵。案例是前三門的綜合運用。所以要把前三門看好,呵呵,千萬別忽視法律法規哦。我評審過多個項目,在評審會上,專家們首先就是發表項目對政策法規的符合性,并且參加過評審會的同志都知道,評審意見第一條就是項目對政策法規的相符性。不少同志會問,案例分析的教材怎么看阿,那么厚。我的回答是,不用看,呵呵,有些絕對了(因為我就沒有看那本厚的讓人受不了的.案例教材,通過了考試)。案例那本教材其實就是不同類型的環評報告的縮減本的合訂。在你不了解項目背景的情況下,看教材是看不出什么東西的,專家的點評也是針對這個具體項目的,對你個人來說不一定是你忽略的,你忽略的報告書上沒有忽略。
當然如果你有大量的時間去備考,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研讀。那當然好了,但對大部分同志是不允許的。那怎么辦,要善于總結,把十幾個類型的案例總結歸納,每一個類型的案例應該注意什么,容易忽略什么進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就掌握了。如果有現成的總結,要熟記。我以前發的帖子有一些對案例有幫助的內容,可以下載下來看看,針對不同的案例的總結,我找了一下我以前的總結,沒有找到,電腦上的東西太多,不知道放到哪兒了,應該有的,等找到了再補傳上來。還有,案例不要急著看,等前三門復習的差多了,找些案例題來看看,主要看問什么問題,怎么回答。最后再說一下考試的時候選題的問題。8選6,如果你是學化工、化學、環境等方面專業的建議選污染類型的題,如果你是學水利、交通、建筑方面的選生態類的題。在這里說明一下,在選污染類型的題的時候,要有比較大的把握。因為該類型大多都是計算的,你計算錯了一分都沒有,當然算對了會得高分。生態類的題,沒有具體的數,所以能忽悠的也能得點分數。
最后說一下整體怎么復習。建議把前三門的教材看三遍。第一遍的時候,看仔細,標注不同符號,看一部分做相對應的習題,不理解的地方找相應的資料,加深理解。也就是說的把書看厚。第二遍的時候主要看自己根據大綱所標注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內容,也就是說這一遍把書看薄了,習題同樣過一遍。第三遍主要是做綜合性的習題,以做帶看,查缺補漏。通過我以上所說的學習方法,步入考場的時候你應該有九成的把握,剩下的那一成應該看你的運氣嘍。
考試經驗總結3
一、考試宗旨
舉行這次期中考試旨在檢測半個學期來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情況,為調整下階段教學工作指明方向。
二、考試內容
基礎知識考試力求突出基礎性,內容涵蓋拼音、識字、辨詞、寫句、課文內容回顧;能力檢測重在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也體現在寫句中,主要檢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審題能力、運用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同時檢測學生課內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情況。
三、考試情況分析
1、拼音。讀拼音寫詞語都是必須會讀會寫的生字,大多數學生能正確書寫,但仍有少數學習不主動的學生寫錯比較少用的詞,如“侍候”,筆畫多的詞,如“隱蔽”。有個別極差生,這道題錯誤率很高,如熊晨晨只得了2.5分/10,其主要原因是她平時貪玩,學習漂浮。查字典中少數同學還把音序填錯。
2、辨字組詞,補充完整詞語。正確率較高,主要錯誤在于寫錯別字,還有少數學生對形近字辨別不清,如“沸”和“佛”、“薄”和“簿”,這說明學生對生字的學習和掌握功夫下得不夠。
3、辨析近義詞比較簡單,只有個別粗心的學生有錯誤。填關聯詞主要錯在第3題,原因是弄不清前后分句的關系而錯選關聯詞語,這也可以看出學生對句子意思缺乏分析理解,填詞后沒有去讀一讀、想一想。以后要強調答題后要讀一讀,并養成習慣。
4、句子的測試稍有難度,比如修改病句,是今年剛出現的一類題型。修改病句時找不準錯誤,或修改不準確,如學生把“插滿了五顏六色的紅旗”中的“五顏六色”刪除了,而句子中的“的”字沒有刪去,這也說明學生修改后沒有去讀一讀。
5、按課文內容填空,平時特別貪玩作業完成不及時不認真的那么幾位同學錯誤率較高,主要原因反映在寫錯別字或是對課文內容不熟。
6、閱讀方面,稍有難度,比如給帶點的'詞找同義詞,同學們不知道“動人”的同義詞就是“迷人”或“漂亮”。回答問題是談平平這類智商特低學生的弱項,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沒有掌握理解的方法,學生不知道從短文中找相關的內容去反復讀讀、思考、分析、歸納答案,而是見問題就害怕,根本不去做它(要命)。要么答得不規范,不準確,要么完全錯誤。實際上,問題也好,詞語解釋也好都可以從文中找到內容進行理解歸納的,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和訓練。
7、寫作方面反映了幾個問題,一是寫作前沒有認真審題,而寫出了完全偏題的作文,比如,王琴的作文不是寫一件事的記敘文而是寫了一種植物。二是一部分學生寫不出東西或者表達語言不規范,不確切,不生動。三是錯別字、病句多。四是中心不明確。
【考試經驗總結】相關文章:
GMAT考試經驗總結12-09
科目二考試的經驗總結12-08
SAT閱讀考試的經驗總結12-08
STL考試復試經驗總結12-08
菜鳥通過考試的經驗總結12-09
關于GRE寫作考試經驗總結12-09
談環評考試的經驗總結12-09
報檢員考試學習的經驗總結12-09
科目三考試失敗經驗總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