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1
“智慧課堂”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 , 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 ,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通過這次學習有如下收獲:
一、什么是智慧課堂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課堂教學所呈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艱巨性、復雜性,以及教學活動自身的特異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都對教師洞悉復雜局面、應對復雜挑戰的智慧品質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國家督學 成尚榮 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由此可見,讓智慧喚醒課堂,讓智慧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是時代的呼喚,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契機,也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使命,我校目前進行的“建構智慧課堂”的課題研究有著鮮明的時代意義。
二、做智慧型教師
智慧的課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師。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扼殺學生的童真、天性,時代需要我們作為學生智慧成長的引導者、促進者和自我智慧成長的反思者、實踐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
智慧型教師就是具有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師。智慧型教師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學與藝術高度融合的產物,是教師在探求教育教學規律基礎上長期實踐、感悟、反思的結果,也是教師教育理念、知識學養、情感與價值觀、教育機智、教學風格等多方面素質高度個性化的綜合體現。智慧型教師與研究型教師有諸多共同之處,如都執著于教育規律的探索,現實問題的'研究,對理論學習抱有很高的熱情,將研究視為重要的成長基礎等。但從二者的內涵和目標指向來看,智慧型教師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高的目標指向,它對現代教師的成長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發展境界——在實踐與理論的緊密結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做智慧型教師吧,只有充滿愛心的教師,學會讀書和反思的教師,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才能夠打造新時期的智慧課堂。
三、建構智慧課堂
1、智慧課堂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智慧是植根于愛的,教師不僅要尊重和寬容學生,更要欣賞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多元見解,不排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節外生枝”。在充滿智慧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唯唯諾諾、亦步亦趨、小心翼翼。這樣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吸引著每一個學生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靈的交互,學生的思緒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生長。
2、智慧課堂應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
在工作中,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師自己很有才華,可惜上的課卻并不受學生歡迎。這與不能清晰展開教學有很大的關系。而一些公開課之所以很成功,給學生及聽課的老師以一種享受,教學語言的精心設計起了很大的作用。
3、智慧課堂要有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是指多樣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是“用教材”還是“教教材”?如何用好教材?都應該是教師精心預設的問題。當然,多樣化的教學設計還包括使用吸引注意力的技巧,變化提問的類型等。
4、智慧課堂應引導學生投入學習
我們要研究如何增加學生的投入時間,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對可能出現的“意外”預先想好對策、對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反饋等都將直接觸發學生智慧地學。
5、智慧課堂應重視動態生成
“動態生成”是新課標提倡的一個重要理念。教學不應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課堂創生與開發的過程,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智慧課堂不但要求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更要求教師在隨機應變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教學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調整課前的預設,給學生騰出空間,為生成提供條件,鼓勵生成。
6、智慧課堂應追求高效教學
“高效教學”,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單位時間內,即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效益。其顯性標志是:課堂教學既要有課程內容選擇上的廣度和深度,還要有課程實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適度,更要有課程組織落實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說,“高效教學”的課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維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觸及人格與靈魂。
國際未來學研究所儒佛內爾博士說過:“明天的資本,就是智慧。”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創造的源泉。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從思想上親近智慧,行動上實踐智慧,不斷地生成智慧,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之旅。
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2
“智慧課堂”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
一、抓住一切可利用的空閑時間來學習
由于這次學習的主體都是教師,工作都很繁忙,能專門用于學習的時間是少之又少。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學習。我個人認為:學習時間的長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可能利用一天的時間學習到的東西還沒有一個小時學到的東西多。學習就是要學習課程中的重點,抓住重點用心體會,思想上不要開小差。有時候一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小問題來學習,每次根據時間的長短只學習其中的一到兩個小問題,不要貪多,貴在堅持。
二、經常與各位優秀的教師進行交流
我們組的教師在課余閑聊的時間里,轉移了話題,“智慧課堂”為我們的聊天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話題,我們老師相互之間進行學習與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讓自己更好的掌握各種教學生的方法以及如何與學生更好的相處等。
三、教師的角色定位
總之,通過本次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因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工作中要不斷尋求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使自己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3
對于校本課程的開發,這幾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且進行的有聲有色。讀完周仁康老師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課程開發》開發的意義與目的認識更加深刻了。這本書,對校本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有三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特色形成。其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終極目標。下面針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一點談談自己淺薄的認識。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置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1、以人為本。傳統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發展的主體性、主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
2、給學生留下空間。個性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有課程決策的權利。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課程內容和結構都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經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3、差異性教育:國家課程強調人才規格的整齊劃一,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校本課程開發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個性張揚的現實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對自己要學的內容作系統安排,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形成具有獨特性的個別化課程。教師作為課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要研究學生的需要和發展的可能性,注重個別指導,盡可能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從學生經驗出發,提供差異性課程,作到因材施教。
4、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生的的需要出發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的。學生實際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更能夠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4
通過智慧課堂專題培訓,促進我樹立智慧教學理念,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適應在智慧課堂環境下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提升了應用信息技術支持智慧教師專業發展的能力。
1、領悟有效教學。
怎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從有效性走向優質教學呢?我認真學習著專家在講座中的每一句話,思考著每一個觀點。從學習中使我深刻的領悟到了: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課堂欲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系。
2、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我每次聽專家講座和觀看課堂實錄后,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
3、提高自身素質,學會終身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對知識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師,養成反思習慣,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總結經驗,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提高教研水平。
所以通過這個階段的學習,我明白了要轉變學習的觀念,要從需要我學變成我需要學,這樣才會提高學習的效率,及時鞏固操作方法。通過帶著問題學習,在無形中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跳出ppt的教學思路去構思新的教學設計,結合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去構思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形式,又是一次煥然一新的備課。
本次培訓后的幾點思考:
1、智慧課堂是智慧教室與智慧教師的結合。僅有對應軟、硬件環境,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了一些軟件的功能,這稱不上是智慧課堂;
2、智慧課堂要包容、融合,既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云平臺、大數據等現代教學技術,也不應排斥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以身示范等傳統教學方法;
3、智慧課堂的教學過程,要結合實際,根據解決什么問題就選用什么樣適合的工具來進行教學設計。并非在一堂課里把智慧教室系統的各項功能使用個遍就是智慧教學,就叫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提升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提升人生智慧的經典句子12-09
技能提升培訓總結11-09
提升班培訓總結-培訓中心12-01
智慧課堂學習心得01-19
智慧課堂的學習心得11-24
班組長提升培訓總結05-18
教研提升培訓總結(精選5篇)11-03
信息技術提升培訓總結12-25
領導力提升的課堂感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