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4-05-13 08:22:08 季度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1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及《醫院感染監測規范》要求,結合我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現狀,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一、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目標要求

  1、醫院感染發病率≤8%

  2、醫院感染漏報率≤20%

  3、一類手術切口感染率≤0.5%

  4、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100%

  5、環境衛生學監測總合格率100

  6、逐步提高手衛生依從率,洗手方法正確率≥95%

  7、醫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標本送檢率≥50%

  8、醫院感染暴發為“0”

  二、具體實施措施

  (一)深化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機構的三級管理職能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每年至少召開2次,對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進行部署、檢查評估,對醫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形成決議,并監督執行。在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指導下,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討論通過的一切有關院感工作的決議,每月對臨床醫技科室進行檢查、督導。各臨床醫技科室的感染監控小組負責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實,每月進行一次科室自查,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二)完善醫院感染監測,進行全面綜合性監測和目標性監測。

  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進行匯總分析后通過院感通訊的形式向各科室反饋院感監測情況。

  1、全面綜合性監測

  (1)醫院感染病例監

  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監測。要求臨床醫師熟練掌握其診斷標準,改變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的監測意識。每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反饋給科室。

  (2)利用調查醫院感染現患率的方法,全年進行1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了解我院手術部位感染監測登記表,如果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病例,則填報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報告表向院感管理科報告。院感科專職人員現場檢查指導,提出干預措施,并檢查監督執行情況。嚴格執行各項標準操作規程。院感科監督執行,并匯總分析,每季度進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防止醫院感染暴發。

  (3)開展三管相關感染監測

  進行三管(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發病率、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病率和導尿管相關泌尿系感染發病率)的目標性監測,獲得我院三管相關感染資料,準確計算出三管相關感染發病率,了解三管相關感染的危險因素,有效控制三管相關感染發病率。

  3、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

  (1)消毒劑、滅菌劑微生物監測

  使用中的滅菌劑每月進行一次微生物監測,消毒劑每季度進行一次微生物監測。對消毒、滅菌物品進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并做好記錄。

  (2)壓力蒸汽滅菌器

  按照規定由使用科室按要求進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工藝監測每鍋進行,化學監測每包進行,生物監測每月進行,并做好記錄。

  (3)血液凈化系統監測

  必須每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測,對反滲水及反滲水出水口等進行監測。

  (4)各種消毒滅菌后的內窺鏡監測

  各種消毒后的內窺鏡每季度進行監測,滅菌后的內窺鏡每月進行監測。

  (5)消毒、滅菌后的醫療用品每季度進行生物監測

  4、環境衛生學監測

  空氣、物體表面和醫務人員手的監測: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每季度對全院高危險感染科室(如手術室、內鏡室、口腔科、血透室、微生物實驗室、消毒供應室等)進行環境衛生學等監測,院內感染管理科定期檢查,納入質量控制考核指標。

  (三)加強手衛生管理,進行手衛生依從率及洗手正確率的監測,逐步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四)加強職業暴露的預防

  嚴格按照我院的《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制度》。對醫務人員進行職業防護培訓,指導醫務人員正確處理一次性用品,加強針的刺傷的預防,加強職業暴露防護工作的技術指導。對重點科室進行職業暴露應急演練。按照“職業暴露個案登記表”進行暴露處理、登記及追蹤管理,切實保障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

  (五)加強消毒滅菌產品的管理

  消毒滅菌產品包括消毒劑、消毒器械、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設備科要按照相關制度把好入口關,嚴格做好索證工作,使用科室嚴格按照標準執行,醫務科、護理部監督;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參與消毒產品的購入時證件審核、使用和用后處理的監督指導。

  (六)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醫務科、護理部及各臨床醫技科室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知識的培訓,培訓的安排:醫院感

  染專職人員參加各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每年不少于15學時。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上崗前必須接受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在職醫務人員每年應接受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時間不少于6學時。后勤、保潔人員培訓不少于3學時。另外各科室要根據本科室的特點,每月最少組織一次科室內學習。

  (七)加強醫療廢物及醫療污水排放的監測和管理

  1、臨床科室及醫技科室應遵照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在醫療廢物產生的開始進行分類、收集,然后院內醫療垃圾暫存處兼職人員進行統一收集并轉交醫療垃圾焚燒處理中心,感染管理科、醫務科、護理部、辦公室(總務科)定期檢查監督。

  2、對醫療機構污水排放要定期進行監測,要達到國家環保局和國家質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準》要求。

  (八)加強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

  院感科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每月進行督導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提出持續改進措施。

  (九)全院各科室應根據本計劃制定本科室的醫院感染工作計劃,并落實好。

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2

  一年來,在院長及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在全院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及全體醫務人員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感染辦根據今年制定的工作目標及計劃,積極、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20xx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全年無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細化院感質量管理措施。

  不斷完善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絡組織:根據科室負責人調整情況,重新調整各臨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組人員組成,充分發揮科室感染管理三級質控。落實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職責,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監控醫生、監控護士等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職責,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二、修訂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根據相關法規要求及二甲評審標準,重新制定臨床科室和重點科室新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根據考核標準,不定時下科室對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消毒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制定整改措施,讓護士長或科主任簽字,認真排查安全隱患,切實抓好重點科室、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加強了對手術室、供應室、血透室、產房、新生兒室、重癥監護病房、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及早發現安全隱患,提早采取干預措施。

  三、完善各項消毒措施的落實,并做好各項消毒記錄。

  1月份,為全院各相關科室制訂并發放紫外線消毒記錄本、物體表面消毒記錄本、更換消毒液記錄本、房間終末消毒記錄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自查記錄本、醫療廢物回收記錄本等近200本,完善各種院感質控記錄。

  四、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及考核。

  按時完成院感知識的培訓工作,全年共進行院感知識培訓6次,分別對全院醫務人員、實習學生、新上崗人員進行培訓并問卷,成績較好;針對層流手術室的感控管理,還專門組織了全院外科及手術相關科室人員關于加強層流手術室的感控管理培訓,并配合衛生局完成了對全縣鄉鎮醫院護士長的感染知識培訓工作,達到了預期效果。

  五、加強院感病例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采集臨床感染病歷,統計每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監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提出防控措施。1—12月份監測出院人數共26990人,感染病例57例,感染率0.21%,感染漏報率0.007%。

  2、按時完成20xx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按照計劃從9月25日當天對全院現病例進行了全面橫斷面調查,全院共住院病人571人,實際調查571人,調查率為100%,醫院感染病例數為114例,其中社區感染105例,有9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現患率為1.57%,感染病人病原體送檢率為26%。

  六、開展目標性監測,實時監控醫院感染情況,降低重點環節的.院感發生率。

  1、于20xx年1月至6月開展了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目標性監測,監測對象是我院普外科手術一類切口的所有病人,定期將監測結果反饋給臨床醫生,以便及時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增強醫護人員重視醫院感染的意識,并有利于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2、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監測對象是全年所有住院患者中細菌學培養為多重耐藥菌的患者,通過監測,及早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指導臨床醫護人員實施耐藥菌隔離預防措施,并提醒臨床醫生在感染控制后,至少2次細菌學培養陰性后方可解除隔離,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的傳播,保障醫療安全。

  七、加強對重點科室、重點部門的感染管理。

  根據各重點科室感染質量檢查標準不定時進行督查,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重點,有措施,有督查,有反饋,有整改,專項專管,持續改進,使各重點部門感染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

  八、加強對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

  除了對全院各臨床科室常規開展環境衛生學監測外,每月對重點科室手術室、供應室、重癥監護病房、產房、口腔科、胃鏡室、血液透析室、急診科等空氣、物體表面、醫護手、使用中消毒劑、無菌物械進行抽樣監測,對全院各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全年1—12月份全院共采樣730余份,其中空氣采樣培養162份,物體表面采樣培養158份,醫護人員手采樣培養158份,消毒液采樣培養131份,一次性物品采樣培養9份,無菌物品采樣培養55份,高壓消毒滅菌效果監測60份,除了1份物體表面2份手培養細菌超標外,其余全部合格。還開展了ICU的呼吸機相關肺炎、導尿管相關感染、血流導管相關感染等醫院感染防控監測。完成了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共監測各種類型的紫外線燈管35根,65次,發現不合格及時更換,使其合格率達100%。每月對供應室高壓鍋進行生物監測、化學監測,無菌物械滅菌合格率達100%。完成了由省疾控中心對層流手術室包括塵埃粒子、高效過濾器的使用狀況、測漏、零部件的工作狀況等在內的綜合性能全面評定,由市疾控中心完成了對血透室每季度透析液內毒素檢測及每年一次透析用水化學污染物檢測,并針對監測結果反饋情況進行了整改。

  九、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感染辦不斷完善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分別與各科室負責人及醫療廢物收集專職人員簽訂了醫療廢物管理責任書,明確各類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實行責任追究制,各臨床科室醫療廢物嚴格按要求分類,回收人員與臨床、醫技科室嚴格交接,雙方簽字、密閉轉運。并為收集專職人員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醫療廢物暫存點符合要求,并嚴格落實清潔消毒措施。加強對工勤人員的培訓,使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造成流失或引起感染暴發。

  十、加強傳染病的院感防控,沉著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在手足口病、H7N9流行期間,進一步加強對預檢分診臺、兒科門診、發熱門(急)診等重點場所的消毒隔離要求,加大醫院感染防控 9 / 17

  宣傳力度,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

  十一、加強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20xx年院感辦對其進行常規督查,抽查。對新購進的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隨機抽查,全年共抽查6次,方法從設備倉庫采樣,送細菌室做生物監測,合格率100%。

  十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

  開展細菌耐藥性監測,制定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參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

  十三、按時完成院領導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

  不足及需改進之處: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要及時召開。

  2、多重耐藥菌聯席會議制度未能貫徹落實,需進一步加強多部門的協作,特別是加強與細菌室、醫務科、藥學室的聯合管理,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指導,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

  3、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部位及重點環節的院感監測,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手術部位感染及透析相關感染等重點項目的管理。

  4、醫院感染管理科的監測工作需更細化、更深層次,降低醫院感染率。

  5、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回顧過去,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這必竟是過去,是在院領導的直接領導下和與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分不開的。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基礎設施落后、感染監控人員的配備不足及結構不合理現象與業務發展不相適應,醫院職工對醫院感染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的隱患在某些方面還相當嚴峻。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己經進入法制化管理軌道,醫院感染事件,特別是群體感染事件,釀成惡性醫療事故還時有發生。所以,在此也希望能夠得到院領導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導,為感染辦配備年輕、懂業務、熱愛感控工作的人員,多給我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拓展感控專業知識面,以便更好地為臨床服務。我們堅信,只要大家統一認識,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先易后難,分步實施,切實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一定能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使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第一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醫院感染管理培訓計劃02-19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11-03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05-25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10-27

醫院感染培訓總結12-13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10-03

醫院感染培訓總結11-04

醫院感染培訓計劃04-06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15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