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監察人員個人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環境監察個人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境監察個人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環境監察個人工作總結1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環保部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政府“引深六化建設、加速五大趕超”的部署要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方針,以服務經濟建設為重點,以污染減排為核心,以環境安全為己任,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現將半年來主要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情況
(一)認真抓好項目審批服務
緊密圍繞加快我縣的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結合項目落地年,積極開展環保服務。一是嚴格把好項目環保審批關。嚴禁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三高一低”的建設項目進入我縣,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的產生。二是簡化審批程序,提高服務質量。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認真履行“熱情服務、認真把關、依法審批、規范管理的宗旨”,把服務工作抓深、抓實、抓細,對莊園經濟、種養殖業等縣重點綠色轉型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簡化程序,加快審批速度,提供便捷服務。上半年共完成項目的環評審批45個,其中環境影響報告表10個,登記表35個,環評制度執行率達100%。三是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積極開展建設項目環保驗收工作,截止6月底,共有6家建設單位通過市級環保部門竣工驗收,對縣批20個項目下達了限期環保驗收通知,“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100%。四是嚴格排污許可工作制度,對全縣排污企業進行了全年排污申報登記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9家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年檢審核工作,對9家排污企業進行了總量批復,申報一般排污企業83家,小型三產企業169家,城鎮污水處理廠1家,共征收排污費1532.5萬元,其中焦炭排污費532萬元,其他排污費1000.5萬元。
(二)扎實完成污染物減排任務
堅持政府主導,主體責任,重點突出,統籌兼顧,先后采取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等措施,落實污染減排各項任務。淘汰關停沁高鐵冶有限公司鐵廠1座,關閉取締了實心粘土磚廠21座;通過工程治理對全縣主要行業實施限期治理,全縣焦化、電力.4噸以上鍋爐全部配套建成了脫硫除塵設施,縣城生活污水、焦化廢水建成了生化處理設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逐年削減,截止目前,污染物排放總量同比下降比例為:so22%,cod1.4%,nox1.5%,煙塵2%,粉塵1.5%,nh3—n1.3%,全面完成了上半年總量減排任務。
(三)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
一是扎實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違法排污排查整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防范性環境監察、粉煤灰制磚行業整治等環保專項行動,共出動車輛120臺(次),人員370余人(次),檢查企業110家,檢查污染防治設施210臺(套)次,對不按環評要求建設、違法生產的4家煤炭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督促30家煤炭企業編制了突發環境應急預案。開展了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有力打擊了違法排污企業,遏制了環境污染。二是加強國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的規范管理。對興茂煤化有限公司等國控、沁新焦化廠等省控企業進行現場監察,每月不少于兩次。確保在線監控設施運行正常,監控數據暢通、完整、有效。三是妥善處理“12369”信訪投訴案件,上半年共處理環保熱線投訴電話3起,結案3起,處理率100%,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四是做好中、高考期間的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在中、高考期間,在沁源電視臺播報和考場附近張貼有關噪聲管理的規定,出動執法人員46人(次),保障車輛1臺,停止考場周邊的`建筑工程3家,為我縣中、高考考生營造了一個良好、舒適的休息、學習、考試環境。
(四)有效推進城鄉生態創建工作
一是全面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編制完成了《XX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工作方案及相關的申報工作,著力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養殖污染等,確定工程項目五大類,分別為:新建或修繕飲用水源地保護28座、新建垃圾填埋場7座、新建漚糞池20座、污水處理設施7個村8套、有機肥處理廠1個,總投資2221余萬元。目前,已對該項目的設計進行了公開招標。二是積極對全縣所有礦山開采企業,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
(五)全面提升縣域環境質量
一是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行大氣污染物聯防聯控,通洲焦化、沁新焦化等4家企業實現了焦爐煤氣全回收利用,生產硫銨、甲醇、余熱發電等,污染源排放全部安裝了自動在線監測、監控設施。同時結合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取締小石灰、小鋁土礦燒結,有效解決了部分區域突出環境問題。前半年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全部達到二級以上,其中一級天氣68天,二級天氣114天。二是實施了沁河流域水環境專項整治,先后取締向沁河排放污水的企業10余個;對超標排放企業實施限期治理,要求各焦化企業廢水實現閉路循環,煤炭企業實現礦井水處理后中水回用;在工業布局密集,人口集中,污染較重的李元鎮建成了區域生活污水處理廠,工業、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利用,沁河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保障了區域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水質的健康安全,沁河孔家坡、龍頭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四類水質標準,縣水廠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三是對全縣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開展了摸底、調查,現已全面完成工業危險廢物申報備案工作。
(六)深化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一是4月22日,走進英華幼兒園與學校師生開展紀念“4.22”地球日聯娛活動,發放環保宣傳手冊300余冊。二是以第41個“6.5”世界環境日為契機,圍繞今年世界主題“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及中國主題“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開展了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及“綠色消費,你準備好了嗎?”活動啟動儀式的宣傳活動。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在人民廣場設立咨詢臺和環保知識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環保手提袋500多個,及時宣傳環境執法、污染減排、環保法律法規、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環保標志管理等環保知識,提高群眾環保意識。三是推薦指導太岳中學申報環境友好學校、康偉集團申報環境友好企業、官渠巷社區申報環境友好社區,
(七)全面提升服務軟環境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和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將創建五型機關和五型環保與“創五好組織,當太岳先鋒”活動緊密結合,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狠抓黨風廉政、機關效能建設,積極開展“整治吃拿卡要問題,創優發展環境”專項活動,層層簽訂了黨風廉政責任書,堅持按章辦事,努力規范依法行政行為。將效能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主動將效能建設融入環保工作全過程,自覺將效能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政風行風建設融會貫通、協調運行。努力提高全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行政執法水平,增強干部隊伍履行職責能力。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落實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
加大對污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強化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監管。促進農業和農村污染減排,著力抓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禁止審批和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做到項目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不增加,確保完成全縣年度削減目標。
(二)繼續強化環境執法監管
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加強環境保護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建立健全項目全過程環境監管制度和生態環境監察制度。
(三)狠抓農村生態保護工作
一是有力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加快李元鎮、沁河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進度,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通過省市督查驗收。二是認真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文明村,確保完成年度創建任務。
環境監察個人工作總結2
支隊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局黨組的堅強和正確領導下,按照全省環境監察工作和市環保局中心工作和年初確立的目標和任務,細化工作實施方案,突出工作重點,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20xx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繼續開展各類環保專項執法行動
1、開展巴中市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我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200余人次,出動執法車輛420臺(次),檢查排污企業、城鎮及鄉(鎮)飲用水源保護區557家(個)。建成機動車尾氣排放環保檢測線4條,綠色環保標志有序發放;依法關停淘汰巴中恒通香料等10家企業落后工藝設備,完成安慶礦業公司等4家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對鴻盛養殖場等82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實施污染綜合整治;對省、市掛牌督辦的39家企業進行全面整治。強化重金屬、危化品、輻射環境安全監管,建成投運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督促4家企業參加環境責任保險。責令限期整改排污企業58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1起,妥善處置環境安全隱患1起,綜合整治餐飲油煙擾民點50個。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良好,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中心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聲級小于55分貝,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以上,全市無一起重、特大污染事故發生,未出現一例失職、瀆職事件。
2、開展巴中市白酒“行業規范、質量提升”專項行動。20xx年4月以來,對轄區內白酒企業的環評許可、排污申報、排污許可證及環境污染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等審批和發放情況進行了清理排查全面檢查。及時糾正白酒行業環境違法行為3件。
3、開展城市河流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執法檢查。督促加快巴城大佛寺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加油站和農戶搬遷,更新完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標志樁牌和隔離網建設。我市新增城市河流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隔離網近7000米,拆除與供水設施無關的建設項目32個,先后關閉無證采砂場36家,制止無證采砂16處,拆除采砂臨時建筑6處,有效遏制了重要河道、重點河段亂采濫挖現象。
4、開展中高考期間噪聲污染的執法檢查。中、高考期間,市、縣(區)兩級環保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65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78臺(次)、分發《“禁噪”通知》1000余份、責令立即停工38件、現場處置違反“禁噪令”20件、媒體曝光2件、現場警告53件,其“禁噪”效果得到了各大媒體采播。
5、開展巴中中心城區文化娛樂場所專項整治。加強文化娛樂場所的日常管理。檢查、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強化管理,全面落實環保各項規定要求。嚴厲打擊文化娛樂場所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規范104家,責令關停3家。
6、開展“大力治環境,攻堅促深化”攻堅月活動。對轄區內國控、省控、市控重點工業企業污染源、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巴河流域重點集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以及列入環境監管范圍的一般污染源進行了拉網式排查,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取得了明顯成效。
7、開展全省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專項執法檢查。整個專項執法檢查期間,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1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30余車次,發現環境問題4件,并責令限期整改。以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為契機,加大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宣傳,提高了公眾的環境意識,增強了保護區內外企業和公民的環境責任感和守法意識。
8、全面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及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摸排市轄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和環境風險防控情況,進一步落實了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積極推進環境應急全過程管理,不斷健全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提高環境風險防范水平。重點查清周邊環境敏感點情況、重點落實環境風險防范設施、重點檢查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情況,對發現的環境安全隱患責令企業及時整改并跟蹤督促整改到位。
9、開展水利水電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專項執法檢查。我市轄區內總裝機容積2.5萬KW以上的水電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手續齊全、完備,建設規模、地點與審批文件一致;在生產過程中機修系統含潤滑油、變壓器油、機組儀表油通過統一回收,集中堆放,未發現外排現象;在建設期間棄土場生態恢復良好。應急資料完備,調度方案科學合理、管理規范。
(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監察
根據國家、省做好20xx年生態和農村環境監察工作的精神,制定了我市生態和農村環境監察工作方案,試點啟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農產品基地土壤專項調查,指導開展巴山新居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上八廟鎮寨城、元山鎮長城、諾水河鎮呂家壩等3個“村莊連片整治”示范工程。
(三)加大日常環境監督管理,開展環境監察稽查
通過加大對造紙、化工、醫藥、鋼鐵、火電、涉重金屬等重點行業企業的日常巡查頻次,督促排污單位提高環保設施運行達標率,對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設施、污染物超標排放、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加強枯水期、春節兩會、清明節、五一節、國慶節、汛期環境隱患排查,確保轄區環境安全。督促各縣(區)加強對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的監察,嚴肅查處未批先建和超期試生產等違法行為,支隊對巴中市華興公司“碧水云天”項目建筑廢水直排、巴中市巴州區興旺養殖場私設排污口等進行立案查處。
責成各縣(區)環境監察機構對污染源現場監察工作、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排污費征收工作進行自查,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
(四)加強自動監控設施管理。
進一步加強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規范在線監控設施的運行管理。加強自動監測設備運行調閱;督促國控企業按時完成污染源監控設備安裝,根據省環保廳20xx年國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安裝計劃,督促南江霧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南江煤電公司、平昌縣德源食品有限公司限期按要求完成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安裝及驗收任務;強化監控設備現場檢查;落實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督促國控企業開展自行監測及信息發布。
(五)加大環境信訪投訴案件的查處力度。
我局以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先后制定完善了《巴中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巴中市環保局突發群體性的事件應急預案》、《巴中市環保局來信來訪工作制度》、《巴中市環保局領導接待日制度》和《巴中市環保局對非正常上訪人員集中法制教育制度》,從接待、登記、領導批閱、辦理、督查、辦結、反饋各環節嚴格要求,使信訪、維穩工作邁入了規范化、制度化軌道。20xx年,受理12369投訴、群眾來信來訪、局長信箱等380件,其中,移送相關職能部門27件,環保部門辦結353件,其中處理污染舉報投訴案件48件,水污染8件,油煙污染6件,噪聲污染24件,大氣污染7件,其它污染3件。受理率、處理率均達100%。市局對各縣(區)信訪案件辦理情況進行了專項后督察,確保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市、縣(區)推行了每月排查和敏感期排查、專項排查和個案排查相結合的環境信訪預警排查機制,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
(六)扎實做好環境應急管理工作。
1、健全應急機制建設。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巴中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明確部門分工和協作配合機制,建立健全與公安、安監、交通、衛生、水務、建設等部門的聯動和信息互通機制;督促各縣(區)環保部門制訂和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立了重點行業企業應急預案備案制度,組建應急隊伍并建立健全環境應急專家庫,建立健全了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和應急處置出突隊伍,確保了突發事件的出突處置。
2、建立全市環境風險源數據庫。全市環保監察系統結合自身特點,積極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環境風險源專項檢查,集中時間和力量,對環境隱患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飲用水水源地進行排查,建立全市環境風險源數據庫,將環境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七)嚴格依法征收排污費
認真執行《排污費征收管理使用條例》、《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克服收費人員不足、交通工具缺乏等困難,全面使用環保部開發的《排污費征收管理系統》進行排污核定和收費。通過市環保局網站、政務公開欄等途徑,將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范圍、收費數額等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截止20xx年11月全市共對458家排污單位征收排污費,累計入庫排污費806.5萬元。
二.20xx年工作計劃
(一)加大各類污染源環境監督檢查和查處力度。
認真開展涉重企業污染源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的.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飲用水源保護情況、限期治理項目治理情況的監督和檢查,規范和完善“12369”環保熱線各項規章制度,加大環境違法整治,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二)加大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整治工作;
二是開展工業集中區環境違法行為的整治工作;
三是開展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重點行業的整治工作;四是加強對掛牌限期治理企業的督促檢查。
(三)加強排污收費工作。
進一步規范排污收費程序,認真做好排污申報登記審核,嚴格執行“一廠一冊”制,全面足額征收排污費,加強對排污費征收的稽查和處理。
(四)加強污染源在線監控設備的管理工作。
對已安裝在線監控設備的企業加強管理,確保現場設施穩定運行并與國家、省、市信息中心實現聯通。
【環境監察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環境監察工作總結05-20
環境監察工作實習心得05-09
關于環境監察工作實習心得04-28
排水監察工作總結05-08
公園監察中隊個人總結怎么寫好05-11
學生會監察部工作總結05-07
學生會監察部工作總結09-04
監察室述職報告11-13
上學期學生會監察部工作總結范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