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對學生的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對學生的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對學生的總結1
本年度,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責任心強,服從領導的分工。
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廣泛獲取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工作小結:
1、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優化教學方法,按常規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各項工作,認真鉆研教材,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結合學校德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學生心理;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欲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學習;在培養學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綜合思維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求新、求異、聚合、發散等創新學習活動所要求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以學生創新學習為主線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操作、主動評價,運用啟發學習、嘗試學習、發現學習、合作學習等方法,在教學中求創新,在活動中促發展;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訓練,精心設計練習作業,練習作業有層次有坡度,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在進行計算能力訓練時,我要求學生先要認真審題,邊審題邊思考,計算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一步一回頭,進行自覺檢驗。如果發現個別學生做錯了題,及時要求學生糾正,自覺分析造成錯誤的原因,防止再錯,養成認真計算的習慣。平時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符號必須寫得清楚工整、規范,作業做完后,要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端正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培養獨立思考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集體輔導和個人輔導,熱情輔導中下生,有組織地進行課外活動,活動講究實效;重視對學生的知識考查,做好學生的補漏工作。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德育滲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堂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信息的主動攝取者和加工者,充分發掘學生自己的潛能。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化為主動的“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部分學生缺乏自覺性,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甚至有的學生欠交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就進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樹立學習的信心,有的學生學習 成績不理想,并不是他們沒有潛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潛能,在經歷了一兩次失敗和挫折后,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因此形成“自己腦子笨”這種意識,久而久之,起來形成習慣,一遇到問題,先想自己不行,對自己沒信心,結果自己什么都學不成,什么都不想學,作業不會做,造成成績低下。我所教的班的差生比較多,他們基礎比較差,學習數學很吃力,多次測驗都不夠理想。他們主要是對數學產生了畏難情緒。
針對這種情況,在課堂上我有意識地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問題為他們提供發言機會,讓他們到黑板上做題,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對他們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我都給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逐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這樣一來他們也體會到學好數學的成功感,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
3、 積極參與聽課、評課,逐步提高教學水平。
4、與班主任、家長密切配合。常與培班主任互相溝通,反映學生平時的學習、活動、生活情況,共同管理好學生;積極主動地與家長聯系,通過家訪、電訪了解學生在家里、在社會、在假日的情況,并向家長報告學生在校的表現,互相溝通,共商教育孩子們的方法,使學生能健康發展。
發現個別學生問題時,主動與家長聯系,并力爭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教師對學生的總結2
在學校理念的引領下,在組長的支持和原高一老師的耐心幫助下,我們20xx級高一語文備課組經過一年的摸索和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年級的語文整體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學生的語文素養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成績的取得源于很多因素,現總結如下:
1、學習源于興趣,從活動入手抓語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九年的語文學習,絕大多數孩子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升入高中后,高考的壓力如影隨形,學習很難依據興趣來進行了。有些孩子出現了審美疲勞、感覺疲勞、精力疲勞等學習綜合癥。我們首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抓活動,抓貼近生活的文本,抓有生命力的課堂,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回歸生命的教育。彭老師和劉老師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彭老師把年級的大型語文活動抓得有聲有色,在高一年級掀起了快樂學習語文的熱潮。高一全員參加的“新世紀杯”全國語文作文大塞,成績突出。劉老師抓語文第二課堂工作,名著閱讀原本枯燥,可是劉老師先后把《百家講壇》等影像資料引入課堂,還聘請名師、知名作家到校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精心耕耘后,高一學生整體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些都為年級語文成績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海珠區名著閱讀競賽中,有2人進入區前十名,有2人進入區前二十名,共有5人進入決賽。在決賽中,2人獲得市二等獎,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2、成長源于快樂,從情感入手抓語文
語文不是死讀書,也不是讀死書。每篇文本中都蘊含著作家的智慧和情感。學生是有情感的個體。兩者碰撞后必然會產生感情的火花。我們不能用肢解式、模糊化和絕對化的教學抹殺這些純真的火花。情感的體驗無論喜悅還是悲傷,學生得到的都是一種快樂。抓住情感,就抓住了文本的一半的精髓。我們從情感入手,引導學生體驗真善美,著力打造生命化的大語文課堂,傳承民族智慧,積淀民族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力爭做好生命的教育。在區教研室到校督導時,備課組出里節課,受到了好評。學生寫作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理可講,就是貫徹語文組統一教學原則最好的證明。學生語文成績的逐步提高,更是得力于語文組整體教學模式的貫徹。生命化大語文課堂在培養學生日益提高的語文素養的同時,也使學生贏得了高分數。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成就感的取得將是他們更好的熱愛語文,這種情感的持續本身就可以使語文課堂充滿更多的活力。
3、收獲來自耕耘,從基礎入手抓語文
高一是起始年級,贏在起點才能最終勝在高考。從基礎入手,從識字入手,抓詞語,抓語法,抓句子,抓文本,一樣一樣扎扎實實的`來,不冒進,不搶進度,不怕學生不會,用所有的耐心教語文,學生不會什么補什么,做到基礎人人過關。這是我們高一老師的共識。這學期,我們天天抓基礎,練基礎,考基礎。每周年級布置統一的基礎知識過關試題,從字音字形抓起,堅持不懈,經過半年的努力,學生的基礎知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能力也日益增強,這為今后的高中語文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學期高一語文備課組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模式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教學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教學成績也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今后我們將和諧進取,努力總結已有的經驗和教訓,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更好的完成我們的工作。
【教師對學生的總結】相關文章:
學生教師實習總結03-29
學生與教師的考試總結12-07
教師對學生工作總結02-01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04-15
大學生教師實習總結12-05
大學生教師實習總結01-10
學生軍訓教師工作總結12-07
全面了解學生教師個人總結12-09
如何看另類學生教師總結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