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二模預考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①概覽天下滄生,進餐工具大體可分三類。歐美人慣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瑣;非洲、中東、印尼及印度次大陸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樸而粗獷;而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則使用筷子,簡易而便捷。對自己祖先所發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國人情有獨鐘。
②從外觀上看,筷子由兩根同等粗細長短的小棒組成,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為木材和竹子,十分簡陋,但經國人巧手掌控,夾、挑、撥、拌、扒無所不能。堪稱使用方便,價廉物美,誠“大樸勝華”之典型也。從物理學角度看,中國人的筷子運用了杠桿原理。這原理雖然是2100多年前希臘學者阿基米德首先發現的,但他并未將這一原理運用到餐桌上,故而有人稱筷子為我們祖先”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實不為過。
③別看小小筷子身材不長,但使用筷子的文化相當長,看似平淡無奇的筷子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筷子古名曰“箸”。《韓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紂為象箸”之語,由此可見,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商紂時期。上海民俗藏筷館里有一副對聯:“一籠藏日月,雙筷起炎黃。”盛贊筷子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餐具,源遠流常。
④“箸”易名為“筷”,亦有成說。明陸容所撰《菽園雜記》卷一中有云:“民間諱俗,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古時船家行船最忌諱“住”與“翻”,因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而“箸”與“住”同音,為圖吉利,反其意改“箸”為“快”了,就是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風順。又因“快”多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頭,“筷”字乃成。而漢語中,單音詞有向雙音詞發展的趨勢,便在“筷”字后加上“子”,于是“筷子”應運而生。
⑤在民間,筷子被視為吉祥之物,出現在各民族婚慶、喪葬等禮儀中。我國民間使用筷子有不少習俗。如新娘出嫁時,嫁妝里要放一雙筷子,以討“快生貴子”之吉祥之兆。而與看著“動刀動槍”式的西方餐具比,“成雙成對”的筷子又多了“和為貴”的意蘊,十雙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筷子外形直而不彎,又被古人寓以種種美德。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把自己用的一雙金筷子賜給宰相宋璟,表彰他的耿直無私,以“筷”象征人格。
⑥日常生活中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講究。筷子兩端要對齊,用餐前要整齊碼放在飯碗右側,用餐后要整齊地豎向碼放在飯碗正中。同時還有不少禁忌,如忌敲筷、忌插筷、忌掉筷等等。要做到彬彬有禮,雍容大方,不能隨心所欲。作為禮儀之邦,一雙小小的筷子,能夠讓人們看到那深厚的文化積淀。
(1)文中加粗字讀音和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粗獷(kuàng) 滄生 B.追溯(sù) 源遠流常
C.喪葬(sàng) 繁瑣 D.積淀(diàn) 彬彬有禮
(2)下面加粗詞在語境中表達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______)
A.情有獨鐘 造化鐘神秀 B.一帆風順 直掛云帆濟滄海
C.吉祥之兆 瑞雪兆豐年 D.隨心所欲 欲把西湖比西子
(3)下面對語段中涉及的語文知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第①段中畫線句運用排比修辭方法,對“三類進餐工具”進行逐一描述,突出“筷子”使用起來比考究而繁瑣的“刀、叉、匙”簡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禮貌文明,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有文化品的進餐工具。
B.“筷”字是上下結構,部首是“竹”,書寫時先寫“竹”再寫“快”,而“快”字是左右結構,部首是“忄”,國家語委和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中規定“忄”的筆順是左點、右點、豎,即。
C.民間諱俗,用“快”取代“箸”;又因“快”多為竹制,運用會意造字法,添上“竹”字頭變成“筷”,“快”表聲,“竹”表意:漢語由單音詞向雙音詞發展,又在后邊加“子”。由“箸”易名為“筷子”的變化體現了漢民族語言的發展。
D.“筷子”外形直而不彎,古人用以象征耿直無私的人格。其實中國人常用一花一草、一木負載真情,象征人格。素有“四君子”之稱的梅蘭竹菊,就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高潔、清雅、堅韌和淡泊四種品格,其中“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菊花被賦予的品格就是對“儒家”精神及理想人格的最好詮釋。
(4)作家郭永秀有詩云:“五指微攏,輕輕夾起數千年的芬芳。”在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種餐具,還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請根據文章內容推斷下面哪一項不屬于筷子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容。(_____)
A.引領世界“大樸勝華”的文化潮流 B.反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追求
C.表現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需求 D.彰顯中華民族講究禮儀的傳統美德
二、綜合性學習
(題文)掛錢,是中國北方地區貼在門楣、房檐上的一種剪紙藝術。下面是一張掛錢,上面鏤刻著一個由四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合體字,借此表示邀引財源之意。請將這四個字工整地書寫在下面的方框內。
二十四節氣歌是為了便于記憶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較為流行的一個版本。“‘春’之詩詞鑒賞”小組的同學上網搜集了一些與春季節氣相關的詩詞作品,遺憾的是,在復制信息的過程中,有三組詩句的位置混亂了,請你根據詩句內容、特點幫助他們將詩句上下句的位置還原,并按節氣的順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好風朧月清明夜 ②雷動風行驚蟄戶 ③碧砌紅軒刺史家
④天開地辟轉鴻鈞 ⑤農家歲首又謀耕 ⑥萬物蘇萌山水醒
A、⑥①——⑤④——②③ B、⑥⑤——②④——①③
C、⑤③——②①——⑥④ D、①⑥——⑤②——④③
三、現代文閱讀
請你閱讀文章,完成下題。
①祭祖是中國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之一,和每年的清明,中元等祭祖活動相比,春節祭祖最為隆重和恭敬。②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一樣是應該認真祭拜的。③民間普遍采用供奉食物或鮮花。④千百年來,家家戶戶祭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表達了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③祭祀祖先時,后人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起祖先在世時對家庭和社會所作出的貢獻。⑥一些優良的家風,經過歲月的沉淀,后世子孫更是內化于心,代代傳承。
從上下文看,①一②句有一處標點使用錯誤,③-⑥句中有二個句子有語病。請你分別找出來并加以修改。
標點符號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四、綜合性學習
請結合你自己的認識,對下面這副書法作品簡單欣賞,可以從書體及特點出發。
岳飛書《前出師表》
答:___________
五、情景默寫
默寫。
(1)__________,___________。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2)情景交融是中國古代詩詞中重要的表現手法。《觀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用想象,寫出了曹操的壯志情懷。《飲酒》(結廬在人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陶淵明恬淡閑適的心境。《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王灣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
六、詩歌鑒賞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歸隱田園后_________的心情。
2、閱讀畫線詩句,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一聯詩在你腦海中呈現出的是怎樣的畫面。
七、文言文閱讀
(甲)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山以水為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以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名之者誰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
3、上面兩段文字都寫了山水之美,請你寫出兩個同時含有“山”和“水”的成語。
4、(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畫家。假如他去游覽瑯琊山,他會喜歡這座山嗎?為什么?
八、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材料二】
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壞下去,常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么,該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1)材料一的文字出自《論語》,材料中加點詞“子”應指_____。從該村料可以看出,“孝”在儒家思想中,不僅是修身的根本,而且能_____(不超過5個字):在一個家庭中,對父母應奉養,更要_____(不超過5個字)。
(2)材料二出自魯迅先生散文集《_____》中《二十四孝圖》一文。從該材料可以看出,他對郭巨埋兒這種_____的“孝”持反感態度。
九、名著閱讀
(題文)《魯濱遜漂流記》和《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分別是_______國的_______和_______國的_______。小說中魯濱遜和尼莫船長都有著_______的特點,這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_的內容中得到體現。
十、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幾則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鄒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中國男子拳擊隊48公斤級拳擊運動員。鄒市明16歲進入貴州拳擊隊,20xx年成為國手。在國家隊,鄒市明拿過48公斤級20個全國冠軍。20xx年7月19日,鄒市明首次獲得WBO蠅量級(112磅)的國際特設金腰帶。20xx年12月16日,鄒市明獲WBO泛太平洋洲際組織頒發的“國際杰出拳手獎”。20xx年11月6日,鄒市明完勝泰國坤比七,榮膺WBO112磅世界金腰帶。20xx年12月15日,鄒市明獲20xx年十佳勞倫斯最佳非奧運動員獎。20xx年1月,獲得20xxCCTV體壇風云人物年度最佳非奧項目運動員獎。
材料二:下面是對200名市民的運動時間段的調研
材料三:要保證比賽的時候一切順利,體重平時就處在嚴密的監控當中。平日的體重絕對不能超過比賽項目3公斤。因為賽前若降重過多,身體太過干燥,不僅影響健康,也會影響比賽狀態。時間長了,我會覺得賽前的飲食控制像一種修行,在所有美食美味的誘惑中,選擇了一份克制。日常里的保持體重,是來來回回和身體交戰,一招一式地打回去,重在意念堅定。到了賽前,控制體重的沖刺階段,底層脂肪降到不能再降,就要靠主動性脫水。這是一場更加痛苦而艱辛的戰役。主動性脫水,是指通過少喝水、多出汗、蒸桑拿等手段,最大程度降低身體的含水量。身體一開始干,臉馬上就會凹下去。拳擊運動員們每個人帶著一個尖下巴,開始了控體重最為痛苦的環節。
——鄒市明《拳力以赴》(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材料四:我每天在好萊塢山晨跑,驅車一路路過道路兩旁挺拔而高聳的棕櫚樹,到好萊塢山山腳的時候,還是凌晨四點,天還是黑的。從山腳跑上山頂,再從山頂跑下去,總計8~10公里,這只是我一天訓練的開始。訓練室有著各種器材,五顏六色的訓練器材,花樣頻出的訓練手段,我用這些千方百計地規訓著我的身體。不同重量的啞鈴,冷冰冰地排列在一起,我變換著訓練動作舉起它們,來增強上肢力量。在訓練中,我永遠比能做到的多做一點。體能不夠,我就加強訓練。職業拳賽對于體能和爆發力的超強要求讓我決定在美國接受體能特訓。堪稱魔鬼式的體能訓練,強度是普通人的兩倍。
——鄒市明《拳力以赴》(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出鄒市明成功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歸納出兩條有意義的結論。
3、下列內容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作為拳手的鄒市明獲得了國內外的認可。
B、為保證比賽的順利,平日的體重絕對不能超過3公斤。
C、主動性脫水時,運動員的臉凹下去就表示身體開始干了。
D、運動員舉不同重量的啞鈴,是為了增強四肢力量。
閱讀《八十八分》,完成下列小題。
八十八分
琦君
①中學時,我本來是很不喜歡地理這門課的。可是因為教地理的房先生實在太慈愛,教得又好,又是我們班的級任導師,我也就開始喜歡聽她的課了。
②房先生是安徽人,頭幾天上課,一口的安徽話真難懂。老是聽她說“自理、自理”的,不知是什么意思,待她拿起地理課本點著封面上的字,我們才恍然大悟——“自理”就是“地理”。我們很快都能聽懂她的話了,而且還頑皮地卷起舌頭學她的口音。她就拍拍我們的頭說:“莫吵,莫吵,值肉(日)生,快快掃自(地)。”
③剛開始上課時,她面對我們,伸出左手,手心向著我們說:“中國就像這只手掌,西北高,東南低,所有的河流,都從西北流向東南。”這個比喻真好,我們一個個伸出手來,對著地圖愈看愈覺得像。然后她轉過身去,用粉筆在黑板上只幾筆就畫出一幅中國地圖,再在里面一省一省地劃分開來,填上名稱,真是熟極而流,一下子就讓我們對她佩服不已。
④她要我們把每個省的地圖都記熟,東南西北的鄰省也要記得清清楚楚。她說這是第一步要明晰的概念,自己的國家分多少省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就如同讀中國歷史,第一步就要會背朝代名稱,要記得每一朝的開國元勛和他們成功的原因。如此,才能對歷史有整體的概念,否則腦子里一定是一本糊涂賬。整個中國地圖默熟之后,再逐一默各省地圖,先默輪廓,次默山脈、河流,再默鐵路、城市。對地理環境有了概念以后,氣候、物產、民情風俗,也就比較容易記住了,因為這些是有連帶關系的。她要求每個同學對自己出生地所屬的省,要格外熟悉。“這叫作‘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她說。
⑤每教完一省,她都要做一次測驗,要我們畫出這一省的詳細地圖。有一次我默江西省,只把“鄱陽湖”誤寫為“洞庭湖”,其他的部分都沒錯,她一下子扣了我二十分。我很懊喪地說只是筆誤,她說:“筆誤也不可以,兩個湖怎么可以由著你自由搬家呢?”問得我啞口無言。又有一次,我把浙江省的錢塘江誤寫為“錢唐江”,她扣了我十分。我向她央求:“只掉了個‘土’字邊,少扣五分好不好?”她連連搖頭說:“莫爭,莫爭。我扣你十分是要你寫字時用心,不要馬馬虎虎。我雖不是國文老師,錯別字也要管。你去地圖上找找,中國有沒有一條江叫‘錢唐江’?這是求正確。無論讀書做事,都要認真仔細,不能有差錯。”我只好默然了。從那以后,每回看見自己的作文或日記里有錯別字,我就會暗暗對自己說:“又得扣十分了。”
⑥有一次測驗,默的是江蘇、浙江兩省。我因準備充分,默得又快又詳細,連老師沒有要我們注明的浙東次要城市都注上去了,因為那是我家鄉的鄰縣。正得意呢,房先生走來站在邊上,卻發現我桌上有本地圖冊沒有收進抽屜里。她默默伸手拿起來翻翻,偏又發現浙江省那頁還夾著一張畫有地圖輪廓的紙。我有點懊惱自己粗心大意沒把書收好,卻覺問心無愧,抬起頭來說:“我并沒有看。”房先生沒作聲,卻把我畫好的地圖收去了,她從講臺上拿了張紙來,嚴肅地說:“你再畫一張。”她竟然懷疑我偷看地圖,我心里萬分委屈,連聲說:“房先生,請相信我,我并沒有偷看呀。”她點點頭,但仍堅持要我再畫。左右前后的同學都轉過頭來朝我看,我眼淚撲簌簌地掉,一滴滴都落在紙上。
⑦我咬著嘴唇,很快就把一張地圖默得完完整整的。房先生收去后,摸摸我的頭說:“不要哭,潘希真,我向你道歉,但你不應當把地圖本子放在桌上。”那晚下夜課以后,房先生特地陪我回宿舍。校園中一片寂靜,涼風輕拂,草木清芬。房先生用手臂圍繞著我的肩問:“你不怪我吧?”我心情復雜,只想再放聲大哭,但我忍住了,終究是我太疏忽所致。
⑧這一場誤會,引我想起在家中,我們母女多次所受的委屈,常使我惱恨困惑——究竟錯在何人?我一直沉默著,只覺千言萬語,無法對房先生說個明白。房先生把我的手捏得更緊些,我懇切地說:“沒有什么,我只是好想念媽媽,她回故鄉了,我就寧愿住校。我只愿老師能相信我是個誠實的女孩子,媽媽一直是這樣教導我的。”說著,我的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下來。房先生沒有再說什么,挽著我的手臂,回到宿舍。
⑨那張地圖發回來時,房先生批的是八十八分。我悄悄地問她既然都沒錯,為什么不給九十八分。她笑笑說,八十八分是她最喜歡的數字,她初中畢業時,平均分就是八十八分。
⑩[甲]“八十八分是個完美的數字,”她說,“只差兩分就是九十。從九十到一百,還有十分需要努力,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仔細想想,也對。好在八十八分以我們學校嚴格的標準,已經是甲等的高分了。
我們輪到初中畢業時,剛好舉行第一屆會考,由省教育廳舉辦。全省分若干個考區集中考試,如同今日的聯考。我們心情之緊張,可想而知。因為如考不及格,即使本校畢業考通過了,仍然領不到教育廳頒發的畢業證書。這不但關乎每個學生的升學前途,也關乎學校名譽。于是校長集中火力,給我們加油。她對我們宣布:“如果會考全體甲等,就可全體免試升本校高中。但如有一人是乙等,就不行。”
我數理很差,如數理考不及格,即使國文、英文、史地分數高,也會被數理的低分拉下去。我考不到甲等,就會成為班上的害群之馬,害他們也不能免試升高中。我自覺內心壓力更大。偏偏我有個毛病,愈是心情沉重,愈想睡覺。數學或化學還沒做完一道題,眼皮就耷拉下來,把同學們氣得跳腳。幾位數理好的同學,就輪番為我填鴨式惡補。
會考前的幾天,我真是首如飛蓬,面目全非。母親特地從故鄉趕來照顧我、陪伴我,給我燒好菜進補,生怕我病倒。考試的前一天,我卻發起高燒來。
七月的大熱天,我燒沒退,母親硬要我穿上夾襖去考試,我悶得渾身是汗,燒反而退下去了。考國文、英文,一點兒都不覺得難。一到考數學,我就抱著必死之心,閉目凝神,虔誠地念了一遍《心經》。因為母親告訴我,念《心經》可以增加智慧,就如同信基督的同學,考前要禱告一般。
念完經,打開卷子,忽覺渾身一陣清涼。回頭一看,原來我身旁放了一大塊冰。監考人員因為天氣太熱,考場又不能開風扇——會吹走考卷,又怕考生熱得發痧,因此在走道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放一個大冰塊。我頓覺頭腦清醒過來,同學們為我惡補的方程式,我全想起來了,居然一道道題目都迎刃而解,那種得意興奮真不用說了。
鐘聲響起,我恰好答完。把卷子折好,平平地放在桌上,起身退出考場,我有一種要飛起來的感覺。
成績揭曉了,果然我們全班都是甲等。這種快樂非同尋常。不用說,我的數學一定考得不錯,總分平均下來才會列入甲等。這下我揚眉吐氣了,昂首闊步地走到學校去看成績——我的平均分竟然是八十八分。
八十八分,我不由得跳起來,連忙奔到房先生屋子里,大喊道:“房先生,您記得嗎?您那次給我臨時測驗默地圖的分數就是八十八分,您說您最喜歡八十八分,因為您初中畢業時的平均分也是八十八分。”
房先生笑逐顏開,點點頭說:“真巧,八十八分是個吉利的好分數,而且前面還有十二分給你努力。希望你高中畢業時,能考到九十八分。”
“那多不容易呀!房先生,您高中畢業時,平均分也是九十八分嗎?”我問她。
(21)“也差不多,總之是進步多了。”她笑笑,又接著說,[乙]“在學業上、知識上,總要力求進步。在對人方面,卻不必樣樣爭先,強出風頭,倒是八十八分恰恰好。”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文章,有刪改)
1、根據文章第③一段的內容,把下面場景補充完整。
場景一:①_______
場景二:房老師對我嚴格要求
場景三:房老師向我道歉
場景四:②____
2、文中【甲】【乙]兩處是房老師對“八十八分”的解說,你更贊同哪一處,說出你的理由。
3、文章第一段記敘了“我”畢業考試喜獲甲等的經過,語言簡練而生動,請從欣賞的角度舉例分析。(不超過150字)
閱讀陳凌的《好電影總會與人心相遇》,完成后面小題。
①近期,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①意外走紅,圈粉無數,還以超5億元的票房,打破了印度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這一冷門題材的影片,何以“口碑與票房齊飛”?
②在電影市場里,并不缺乏發現好電影的眼睛。這些年,從《大圣歸來》到《夏洛特煩惱》,從《釜山行》到如今的《摔跤吧!爸爸》,其高票房都是靠好口碑。“劇情不夠,明星來湊”或“票房要想好,特效不能少”的套路,并不能征服日漸挑剔的中國觀眾。
③追求口碑,并不意味著對觀眾的討好和迎合,而要以飽滿的細節叩開觀眾的心門。隨著《摔跤吧!爸爸》的熱映,一個關于幕后花絮的視頻也在網上熱傳。為了還原不同年齡的父親形象,飾演“爸爸”的演員阿米爾·汗拒絕穿脂肪假體衣,選擇先增肥54斤,再在5個月內像皮球泄氣一樣瘦回去;“姐姐”強忍一周六天專業訓練帶來的疼痛,只因怕被人說“不夠強大來演摔跤手”;“妹妹”為了一分鐘不到的鏡頭,也跟著訓練了9個月……正是演員從頭到尾的用心,才讓電影里的每一場對決,都像真實的比賽,扣人心弦;也正因為影片真實到飽含“煙火氣”,才能以溫情、成長、夢想等引起樸素的共鳴。
④用心的電影既能收獲觀眾的掌聲,也會引發思考。這部片子不但關注女性權益,直擊印度重男輕女的現實問題。而且,“把成長路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拍出來了”,觸動了人們對家庭教育的反思: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給孩子面對世界的勇氣?子女又該如何才能讀懂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巨著”?正是對社會痛點的關注和思考,這部作品才得以打動無數觀眾。
⑤一言以蔽之,好電影總會與人心相遇,這也是對中國電影的一個啟示。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注】①電影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故事。
(1)第②段劃線句主要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將 和 進行對比,有力地論證了 。
(2)概括第④段的論證思路。
(3)怎樣才能拍出與人心相遇的好電影?《摔跤吧!爸爸》給了我們深刻啟示,請概括。
十一、命題作文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題目一:“開始”,意味著將有一個新的起點。大自然從春天開始,開啟新的生機,并收獲四季的風景;我們從微笑開始,能夠感受溝通的快樂,進而收獲純真的友情……你會從哪開始?又將收獲什么呢?請以“從開始”為題,寫一篇文章。
題目二:假如真的有時空隧道,某一天你穿越時空,來到了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潛艇上,成為一名船員,將要和他們共同開始一段豐富多彩的生活,你會看到怎樣的海底世界,又會有怎樣的神奇經歷……請你發揮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如選題目一,請將作文題目補全后寫在答題卡上;如選題目二,請先擬定好作文題目,再抄寫在答題卡上。(2)不限文體(詩歌除外)。(3)字數在600-800之間。(4)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