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物理復習題考前指導
一、實驗操作
37小題: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答案:自下而上。
20小題:小明組在做“探究凸透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15所示,凸透鏡焦距.f=5cm。 (1)其中明顯需要調(diào)整的器材是 。答案:凸透鏡。
二、評估
35小題第(2)問,請對小紅爸爸的某一做法進行簡單評價并解釋。
答案:踩木凳做法較好(1分),因為木凳是絕緣體,可以防止觸電事故(1分)。
39小題第(2)問:小偉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立即舉手要求老師更換燈泡。這種做法 (填“妥當”或“不妥當”)。
答案:不妥當。
三、思想方法——控制變量思想
36小題:小強觀察到學校在硬化路面時,工人師傅用振動器在混凝土上來回振動,他想這樣做可能是為了增大混凝土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量筒、細沙等器材做了如下實驗:(2)接下來他將量筒內(nèi)的細沙_____ 并抹平,發(fā)現(xiàn)體積變小,由此判斷所測細沙密度變大,從而驗證了他的想法。
答案:壓實。
40小題:周末,小敏到鄉(xiāng)下幫爺爺摘蘋果,看見一只熟透的蘋果掉下來。小敏對這個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了如下兩個猜想:
猜想一:蘋果的下落快慢是否與蘋果的質(zhì)量有關?
猜想二:蘋果下落的高度與下落的時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于是他找來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進行實驗。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時,應控制蘋果的 不變,讓蘋果的 改變, 比較蘋果下落時間的長短。答案:下落高度 質(zhì)量。
四、實驗設計
17小題:小明小組利用如圖4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在杠桿兩側(cè)掛上不同個數(shù)的鉤碼,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三次實驗后得出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下列能幫助他得出正確結論的操作是( )
A.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
B.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
C.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
D.增加鉤碼個數(shù),再多次實驗使結論更具普遍性
39小題第(3)問完成實驗后,小偉想用原電路測某一定值電阻Rx的阻值,他用該電阻替換燈泡后,發(fā)現(xiàn)電壓表損壞了,便將其拆除。請你在不改變其他元件連接的方式下,幫他完成實驗。
實驗步驟: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五:分析論證
37小題: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14中所示,為 ℃。甲、乙兩組同學繪制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14中所示,試分析乙組加熱至沸騰時間較長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一條即可)。
40小題:周末,小敏到鄉(xiāng)下幫爺爺摘蘋果,看見一只熟透的蘋果掉下來。小敏對這個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了如下兩個猜想:
猜想一:蘋果的下落快慢是否與蘋果的質(zhì)量有關?
猜想二:蘋果下落的高度與下落的時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于是他找來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進行實驗。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時,測量出同一個蘋果在不同高度h1、h2、h3...下落時所對應時間為t1,t2,t3,……,并繪出h-t圖象如圖18所示。他結合物理上學過的“二次函數(shù)”知識猜想:“物體下落的高度可能與下落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驗證這一猜想,應如何處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方法:____________ 。
【中考物理復習題考前指導】相關文章:
中考作文的考前指導12-07
中考物理的復習指導12-09
中考物理考前復習筆記03-09
中考物理考前復習建議12-09
中考物理復習指導匯總12-09
中考物理的復習指導習題03-09
關于中考物理的復習指導03-10
中考物理復習指導策略03-10
中考物理復習的方法指導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