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上海中考語文說明文六大考點分析
通過對中考說明文閱讀試題的分析與歸納,可以總結為以下六個考點,十二個題型。
考點一:考查基礎知識
這是對學生文字的書寫、詞義的辨析(包括近義詞、反義詞的辨析)、詞語的語境義、引申義、比喻義的理解的考察。要認真仔細閱讀對應的段落,思考詞義,比較異同,注意搭配等。
題型1: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加點詞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營養豐富的食物。(通過上下文研究得出。)
題型2:在文中找到相應近義詞。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與加點詞豐饒意思相近的詞語是豐富。(直接文中就能找到。)
題型3:聯系上下文,辨析詞義。
例:2007年《中國瓷器》從下列詞語中選擇恰當的一項,填在第⑤段的橫線上。
A光彩奪目B流光溢彩
C巧奪天工D栩栩如生
均極盡繽紛艷麗,堪稱C。
例:2009年《城市景觀花卉裝飾》依次填入第①段橫線上的詞語應是C。
A。豐富陶冶美化
B。美化豐富陶冶
C。美化陶冶豐富
D。豐富美化陶冶(花卉正可以美化環境,美化性情,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此題考查的是詞語之間的搭配問題。功夫在平時。)
例:2010年《中國紅為什么這么紅》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畫線處的詞語是D。
A、只要因為
B、即使何況
C、既然何況
D、倘若因為
考點二:理解內容,概括說明對象特征
在標題中尋找特征;在中心句、段落的關鍵句中捕捉特征,用原文回答;無適合的原文時,可用點面結合的方法總結概括。點:各段的說明對象,面:整篇文章的主體說明對象,兩者結合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即,在各段段意的歸納中提取組合特征。
題型4:結合文章內容運用詞語填空。
例:2007《中國瓷器》紋飾的特征經歷了從簡單到精細、從自然到刻意的變化過程。(先確定本題的說明對象是紋飾,再回到文本,找到介紹紋飾的相應段落是在第五段,仔細閱讀第五段,圈畫出關鍵語句早期的紋飾簡單、自然,完全由燒瓷藝人自行設計;瓷業工藝技法愈加精細,彩繪畫面也刻意追尋名畫師的筆意,就不難找到答案。)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從全文看,深層海水具有營養豐富、能形成涌升海面、潔凈少菌和循環運動的特點。(答對任意三點即可。細讀全文,我們會發現,文中談到了四個特點。所以,考生在歸納特點時頗費躊躇,擔心自己的理解出現了錯誤;而標準答案答對任意三點即可看似寬容,實則頗不嚴謹只寫三個,舍棄其中的任意一個,實際上都犯了概括不全的邏輯錯誤,從而無法做到精準。)
題型5:研讀文章進行概括。
例:2009年《城市景觀花卉裝飾》本文圍繞城市景觀花卉介紹的內容有:
(1)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發展的原因;
(2)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種類;
(3)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主要材料;
(4)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設計原則。
(這是9分的大題,要求學生在梳理清楚文章內容,弄清楚文章的總分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其中后4節文字都是談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設計原則,有學生沒弄明白,把分寫中的小點進行概括,造成嚴重失分。)
題型6:詞語的指代義和比喻義。
答這一類型題時遵循兩個原則,就近原則、替換原則。一般是往前找,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幾句內容。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將找到的指代內容與指代詞語替換,符合文意便是正確的答案。具體做法,一是回到原文,照抄原句;二是概括原文內容。
例:2007《中國瓷器》:畫線句在有限的空間中令人感受的無限的韻味。有限的空間是指:花卉瓷酒盅形體小。無限的韻味是指:承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抓住有限、無限)
題型7:考查原因、條件的分析
要整體細讀文本,緊扣文本內容來理解令人嘆為觀止的原因。在解題時須理清全文的結構脈絡,分清全文的段落層次,然后依次找出統領段落層次的關鍵語句。
例:2007《中國瓷器》:第14題從全文看,中國瓷器令人嘆為觀止的原因是
(1)科學技術含量高;
(2)科學技術與民間技法完美結合;
(3)承載的文化積淀豐厚。
(這是9分的大題,要求學生從全文出發,梳理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其中第一節是對后面3節文字的概括,都是談中國瓷器的獨創技術。有學生簡單地把第一節的3個詞語胎質、瓷釉、燒結火候照抄過來,造成9分全失。)
【上海中考語文說明文六大考點分析】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說明文的考點分析05-01
中考語文的考點分析05-09
中考語文的考點分析:《子夜》05-09
中考語文子夜價值的考點分析05-09
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考點分析及技巧指導05-11
有關詩詞賞析的中考語文考點分析05-03
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5-09
淺談中考語文說明文考點05-11
中考語文的知識精講試題考點分析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