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中考語文復習分析
關于中考語文復習分析1
中考備考,除了要有信心外,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才能事半功倍。語文是考試的第一科,考好語文無疑是好的開始,也對后面的科目也增強的信心。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中考語文復習教案的相關內容。
字詞音形過手的應對策略初中的語文知識點要掌握的太多,要在短短幾十天全部過手比較難,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語文課代表及小組長的作用。我們一個班有12個組,每組有4人,每兩個組負責一冊。組長將任務分給組員,分組分冊讓他們整理出常用的生詞音形、普通話讀法的字詞音形(每課理出典型的字詞音形),梳理出來定時練習,全班共享。小組長利用課后或課間組織聽寫(每天兩個單元),每周一冊。小組交叉改,課代表統計,針對出錯多的,教師利用課前5分鐘聽寫測試,滾動進行,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
成語知識過手的應對策略學生在前面理字詞時,每兩小組抽出兩個同學將課文中出現頻率多的成語相關句子梳理出來,老師收集一些學生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句子,理出一個成語專題,早自習多次齊讀。在課堂文言復習之中,穿插定時成語專題練習,將成語這個知識點落實到位。
語病句知識過手的`策略學生注意分析中考說明,涉及的語病主要在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累贅、結構混亂等方面設置考點。收集一些涉及這些語病的典型句子,整理成專項定時練習,在課堂前或一堂課結束前5分鐘做成語選擇實戰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達到知識過手。
課內文言知識點過手的策略中考課內文言涉及文言實詞、虛詞用法掌握,句子翻譯理解,課文內容、人物分析、寫法特點理解,詩句停頓,共4個題,12分。六冊語文書,課內文言三十多篇,復習時間只有幾十天,這還包括課外現代文、課外文言閱讀復習,這就需要合理分配復習時間。初一文言較簡單,用一周即可;初二每冊有兩個單元,可一冊一周元;初三上冊下冊各一周。課堂復習時,將文章以多媒體形式展示(句中重點字著紅色,最重要的加底色,重點句子加下劃線),要先記,再讀出句子翻譯及句中重點字意思,讀不出的用紅筆標出意思,再記。早自習,看句子讀出句子翻譯及重點字意思。讀記寫結合,課內訓練與課外輔導結合,落實文言考點,夯實語文基礎。
關于中考語文復習分析2
一、重在把握中考復習的計劃性
總的原則是:緊扣考綱,突出重點,有的放矢,統籌兼顧,具體可行。具體要把握好三點:一要緊緊圍繞考綱,結合學生實際,合理制定復習計劃;二要統籌復習時間,復習時間的調配要合理,不平均用力,要突出重點,好鋼用在刀刃上;三要科學安排復習周期,可按文言文閱讀、現代文代文閱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寫作、綜合運用五個專題進行。
二、重在把握復習重點、難點
。ㄒ唬┪难晕摹n內外并舉
文言散文的閱讀以整篇或相對獨立的語段為主。重點要把握:文意的整體把握,通假字的本字及讀音與意義,關鍵的文言實詞意義、實詞活用現象,古今詞義辨析,重點文句翻譯,文章觀點探討。具體要過好以下幾關:
(1)過好背誦默寫關。文言文注重積累,講究基本功,要特別重視背誦默寫,尤其是那些富有生命力的句子和重點句、中心句、表現力強的詞語(包括成語)等。
。2)過好文言實詞關。閱讀文言文要準確掌握實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掌握文言實詞中詞類活用、通假現象、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并在復習時將其歸類。
。3)過好重點語句關。抓意義方面有代表性的重點句,如中心句;抓結構方面有代表性的重點句,如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抓翻譯方面有代表性的.難點句。
。4)過好課外遷移關。近兩年的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一般比較淺顯,程度基本與課內相當。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能力遷移?烧乙恍┡c課文難度相當的課外短文讀一讀,既鞏固了課內所學,又實現課內向課外的遷移。
。ǘ╅喿x———放眼課外、立足遷移
現代文閱讀能力的考查將更加注重閱讀材料的多樣性和人文性,并逐步體現出理解探究、遷移拓展的考查特色,以體現新課改方向。
1.把握現代文閱讀命題特點。一是重課外?疾殚喿x能力往往以文章(整體文)閱讀的方式為主,用作閱讀材料的語段和文章以選自課外的為主,相當一部分地區已經完全實現課外選材。二是重人文。考查更加注重閱讀材料的多樣性和人文性,選擇閱讀材料注重其熏陶感染功能,突出思想文化價值(人文性)。三是重個性化體驗。考查閱讀能力以文章(整體文)閱讀方式為主,注重考查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在全面考查閱讀能力的同時,強調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形象,評價作品的感情傾向,表達自己獨特閱讀感受和體驗,重視考查學生的初步閱讀鑒賞能力和知識遷移拓展、理解探究和運用能力。四是重題型多樣化。閱讀考查的題型在力求多樣化的同時,明顯表現出主觀題、表達題為主的傾向,一般有整體感悟、特定語言環境關鍵詞語、句子含義的理解、欣賞評價文學作品的感情傾向和形象、運用探究精神對文章的觀點或寫作技巧提出自己看法等,體現了開放性特點。
2.把握現代文閱讀訓練方法。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掌握語言載體工具,提高獲取與傳遞信息的能力,這是未來信息化社會對語言敏感力越來越高的要求。日常要注重文本信息分辨與整合能力的訓練,可采用:
。1)注意鎖定信息搜索范圍。根據問點,應迅速確定與問題相關的語段范圍。有時還應把文章題目、注釋、出處等也納入信息搜索范圍,千萬不可疏忽。
。2)注意篩選關鍵語句。大多問題都可從文本中找到關鍵詞句所提示的信息點來回答,甚至可從文本中找出原句作答。
(3)樹立整體意識和要點意識。先瀏覽文本并能用一句話概括大意。在解答各小題時,要聯系全篇大意來考慮或對照。概述表達時要點必須全面完整,一個不能少。
。ㄈ┗A知識———重在積累,重在運用
1.重視語言積累。
(1)重視古詩文和現代詩文的積累背誦;(2)重視詞語、名言警句、俗語、諺語的積累。對名句的積累學習,要理解其意思,并準確得體地符合語境的運用。要運用歸類的方法,將積累的名句進行梳理,進行比較式的學習記憶;
(3)注意詩配畫的新形式。
2.重視語言運用。語法和修辭根據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不列入考試范圍,但從運用的角度考查也是可以的。
要重視:(1)病句的修改;(2)比喻句的仿寫;(3)排比句的填寫;(4)對偶句的改寫或對句;(5)根據情境進行對話;(6)根據提供的材料寫廣告語;(7)評點生活現象;(8)概括新聞主要內容。
。ㄋ模⿲懽鳌粩鄤撔隆垞P個性
所謂作文創新,就是一篇好作文不僅語言優美、選材新穎、主題深刻,還要注重形式的創新。所謂張揚個性,就是多角度地審視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情感真摯,力求對自然、社會、人生有獨特感受與體驗,力求有創意的表達,力求思想、創意、文采并重,做到“真、美、新”。
關于中考語文復習分析3
時光荏苒,歲月交替,轉瞬間又是一年的中考來臨。作為面臨中考的一線教師,要想穩操勝券,深入研究近幾年的中考試題,體悟把握命題的規律,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對具體命題形式的分析,歸納出中考試題的一些特征并從命題趨勢來看命題的走向,研究備戰中考的新思路,把握語文命題的新方向,做到胸有成竹而有的放矢。
一、淺議近年中考命題規律與特點
從20xx年開始,我省全面進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軌道。中考命題以穩為主,穩中有變:
1.結構穩定
20xx、20xx、20xx三年的中考試卷的模式基本上保持“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閱讀”和“寫作”三部分,另有5分“卷面書寫”,試卷結構基本穩定。
2.考點差異
近三年的語文試題,著重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閱讀理解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運用能力,以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閱讀感悟。
(1).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板塊
名著閱讀題,考查“名著情節”、“名著賞析”,增加了考查實用工具書的試題;綜合運用題為“主題班會”、“網絡跟帖”等形式,由考查口語交際變為考查書面交流。
。2)。閱讀板塊
20xx年現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科技說明文;20xx年兩篇現代文閱讀都是散文;20xx年兩篇閱讀,一篇散文、一篇說明文
文言文閱讀近年都是50篇優秀詩文篇目中的選文,考查內容基本穩定。
。3)、寫作板塊
命題-----半命題-----命題作文,這樣既給了學生自由寫作的空間,又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3.基礎知識性
注重積累,落實基礎,是安徽省近年中考試題的`一大特色。漢字是語文學科最為基礎的單位,對漢字相關知識點的考查成了歷年中考試題的必考內容。給漢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歷年來在中考試題中都有所體現。
古詩文名句的默寫,一直是中考的重點分值為10分,是相當高的比例。內容全部出自新課標推薦的50篇必背的優秀古詩文,是試題中來自語文課本中最基礎的一部分內容。20xx—20xx年除了6道記憶型名句默寫試題外,還對整首詩的默寫進行了考查。
正是因為中考試題具備基礎性的特征,在備考中,就必須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落實,強化積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中考中邁出堅實扎實的一步。
4.試題綜合性
隨著課改的深化,近幾年中考試題中,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有所體現,
其一、命題的綜合性
自20xx年以來,中考試卷都有一道綜合訓練題,命題形式為一個材料下設有多個問題,綜合考查考生的字音字形、結合語境解釋詞義、關聯詞的使用、語序的調整以及句子的仿寫等諸多方面的能力,且常與名句默寫、名著閱讀、名著賞析等內容相結合考查。
其二、語文綜合運用
20xx、20xx綜合運用專列一個大題進行了考查,20xx—20xx雖然沒有安排綜合運用這一大項,而是將其與語文積累合并為一個板塊,統稱“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20xx年至今側重在考查學生的主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加入了對病句修改、句序調整等知識點的考查。
5.閱讀的文學性
中考試題中固定不變的記敘文閱讀的文學性特征格外突出。注重閱讀欣賞,強調整體感知,著眼語言品位,彰顯個性化。
從近幾年中考現代文閱讀所選文章來看,尤其是當代名家的散文,備受青睞,這些文章語言優美、感情真摯、膾炙人口。
6.命題的人文性
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處處都能體現出鮮明的人文意識,尊重考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作文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特點,只要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寫出個性化的自我,就是精彩的文章。
7.試題答案的開放性
近幾年中考試題都設置了開放型試題,問題設計很合理,答案開放?伸`活選擇答題角度,便于學生自主發揮,只要緊扣語段,運用發散思維,從多角度、多方面來思考即可。
二、總結歸納看命題走向
1、突出語文基礎,強調積累運用
對語文基礎運用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安徽中考試題更是注重了此項的考查。
2、依據課標,淡化教材
近年的中考試題中,除古詩文以外,皆為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課外內容,然稍加分析不難看出,其命題依據在于,用課內獲取的技能來解決課外的問題,從而達到立足課標,淡化教材,全面考察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
3、尊重學生個性,組織答案開放靈活
從近年的試題中分析,主觀題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其設問的方式也更加靈活,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更多是言之有理即可,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更有利于創造性的發揮。
4、結構穩定,關注時事熱點
試題結構相對穩定,時事熱點問題在中考試題中也是會出現的,我們不能忽視。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積極研究我省中考試題的同時,我們也要時刻關注全國的中考試題,總結其命題規律,把握命題趨勢,在全國的中考背景中來關注我省的中考動向,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從容不迫,運籌帷幄。
三、積極備戰20xx年中考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為玉,沒有借鑒,就沒有鑒別。”中考試題是一個無形的指揮棒,作為畢業班的老師,務必要了解中考考綱說明的范圍,細讀大綱要求,立足課本兼顧課內外閱讀,借鑒各地歷年來中考題型,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制定好畢業復習迎考計劃,做到學習與復習有張有弛,知己知彼。
1、加強基礎知識積累和基本技能訓練
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在于積累運用。備考中注意在生活中學語文,聯系生活實際運用語言,注重語言表達的規范訓練。
加強對課標的研究,全面落實課標對日常語文教學的要求。立足課本,延伸課外,并對二者進行有效的整合。結合考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特別是古詩文閱讀的內容,一定要爛熟于心,做到游刃有余。
2、重視閱讀訓練和閱讀方法的指導
閱讀在中考中占比重較大,150分的試卷就占到了55分,F代文閱讀復習要加強文體閱讀意識,掌握閱讀規律,加強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探討研究等方面的訓練,加強分析綜合能力和語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訓練,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歸納。文言文閱讀在背誦、記準詞義的基礎上,抓句子的翻譯和思想感情的理解,結合練習適當向課外拓展。
科學進行寫作訓練,樹立求新意識
3、加強寫作基本功的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求新意識。平時多進行一些片段寫作訓練,根據中考作文在立意、內容、語言上的要求,進行單項性訓練。在抓好寫作基本功的基礎上,多關心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煉生活的“動情點”,力求達到有創意的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4、注重專題、加強全面,查漏補缺
復習備考是一個由點到面、不斷完善的強化的過程。我們必須穩扎穩打,逐一突破,系統的復習在中考前尤為重要,這樣可以查漏補缺,為中考的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總之,“厚積薄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提高語文成績,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答題思路以及較強的理解表達能力。三者兼顧,必能在20xx年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中考語文復習分析】相關文章:
中考復習策略分析05-10
中考語文試卷的分析05-09
中考的語文試卷的分析05-09
中考語文的考點分析05-09
高考語文考點復習分析05-11
中考英語復習方法分析05-12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總結06-08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介紹05-09
中考語文作文閱卷分析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