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時間:2022-08-24 11:07:07 中考語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精選10篇)

  試卷是紙張答題,在紙張有考試組織者檢測考試者學習情況而設定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試題。也可以是資格考試中用以檢驗考生有關知識能力而進行人才篩選的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精選10篇)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1

  一、蘇州中考語文分值、題量分布

  滿分130,考試用時150分鐘。

  題量一般為22個題或23個題。題型分布:

  二、題目類型與考試評價范圍

  1、主觀題與客觀題的比例:

  2、考試評價范圍(考試內容的分布)

  a、課本約占除寫作以外考試內容的40%--50%,即28分—35分。

  b、課外約占除寫作以外考試內容的50%--60%,即35分—42分。

  三、中考語文重點、難點:

  ·【重點】能閱讀一般的政治、科技讀物和文藝讀物,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能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記敘文及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簡而言之,現代文閱讀與寫作是中考的重點。

  ·【難點】同上。

  四、重難點分析與突破之閱讀

  現代文閱讀

  說明文與議論文相對簡單,6-7分。

  小說選自課內,8-9分,雖熟悉但題目難度較大。

  散文閱讀是重點與難點的統一,17分。

  突破要訣:文本意識與文體意識

  五、重難點分析與突破之寫作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1、思緒混亂(立意高遠)

  2、無話可寫(選材精當)

  3、結構不當(層次分明)

  4、平鋪直敘(曲折生動)

  5、干巴無味(文采飛揚)

  6、文體混淆又稱四不象(文體訓練)

  六、易錯題點撥

  1、2010蘇州中考語文7題:翻譯“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注意:句式、關鍵文言詞語。考點與得分點的統一。

  2、2011蘇州中考語文16題:“沒有友情的社會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中“繁華的沙漠”的含義。注意:答題的層次性。

  3、2011蘇州中考語文20題:結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樂給聽者帶來了哪些人生感悟?注意:答題的全面性。

  七、典型題分析

  1、文言文閱讀

  2011年課內選《曹劌論戰》,8分?疾槭2個客觀題,一詞多義與倒裝句,主觀題是考查內容的理解與作者觀點的把握。

  課外選的`是《北人識菱》,4分。很簡單,句子翻譯。

  2010年課內選《愚公移山》,12分。還是2個客觀題,一詞多義與通假字。主觀題考查翻譯句子、寫法賞析、內容的理解分析。

  歸納文言文考試的題目類型:文言詞語、文言句式、內容分析、主題理解、寫法特色。

  2、散文閱讀

  散文《莫扎特的造訪》題型:賞析句子、理解詞語、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說出自己的體驗。散文《寂寞的月亮》題型:篩選、整合信息、句子理解、題目的分析、結尾的作用、文章內涵的理解。歸納散文考查的常見題型:詞、句、段的理解與分析,篩選、整合文章信息,

  領悟文章內涵,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3、作文

  2011《總有屬于我的季節》2010《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2009《一絲愜意心中來》歸納:作文重視人文導向,為學生提供寫真情實感的詩意平臺。

  4、2012年蘇州中考語文呈現出逐漸與高考接軌的態勢。(理由如下)

  a、錯別字的考查語段由課內改為課外。

  b、文言文考查首次增設課外閱讀材料,材料為200字左右的一篇可讀性強的小短文,難度相當于初一初二的課內文言文,考查題型為翻譯,分值為4分,原來的課內文言文兩題選擇題現減至一題。

  5、課外小閱讀的命題由原來的一篇科技文變為科技文、議論文兩選一,但在試卷上只出現一篇文章,原來的兩題選擇題改為簡答題。

  主要考查學生以下能力:

  1、篩選整合信息;

  2、能區分觀點和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發現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

  3、能區分不同文體的特點。

  6、大閱讀6題改為5題,刪去選擇題,分數加在5題主觀題上。大閱讀主要涉及的考查點

  主要考查: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

  自然、社會

  人生的有益啟發。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八、2012蘇州中考語文

  題型:客觀題減少,主觀題增加。課內減少,課外增加。第一部分基本題型不變,包含字形的書寫與改正、古詩詞默寫、名著閱讀、語言交際與病句修改及修辭結合在一起考查。第二部分題型為文言文一或兩篇,分值不變;小說選課內一篇;議論文或說明文一篇;文學作品一篇。第三部分作文分值不變,題目仍是貼近生活,有話可寫。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2

  一、試題分析

 。ㄒ唬┗厩闆r

  臨沂市2014年初中學生學業考試語文學科的命題,嚴格按照市教育局關于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的指導思想,遵循《考試說明》和《語文課程標準》對九年級學生的要求,尊重臨沂市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和學生的學習實際,目的是全面、準確地反映初中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所達到的水平,為綜合評價學生學業水平和高一級學校擇優錄取新生提供重要依據。遵循“有利于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推動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課程改革和課程標準的實施;有利于高一級學校選拔優秀學生”的指導思想,參照省《中考語文試卷評價報告》合理意見,在保持以往命題特色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改革,以此促進并引領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

  20xx年臨沂市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共3大題,22小題,閱讀量4600字左右,書寫量2000字(含作文)左右。試卷結構及題型體現連續性,分積累運用、閱讀理解、寫作表達三大部分。其中積累運用22分,主要考查考生認讀及語文知識的積累運用情況;閱讀理解44分,兼顧多種文體,閱讀文段除詩歌外,其余均選自課外,綜合考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理解、感悟、表達能力和價值取向,以簡答題為基本題型;寫作54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試題難度比例(易:中:難)為6:2:2,難易程度適中。

 。ǘ┲饕攸c

  本套試題強調語文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關注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既全面、客觀、準確地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同時也體現了考試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凸顯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同時,試卷力求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有機融為一體,較好地體現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與省、市有關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學業水平考試意見的精神和要求。綜觀今年的語文試卷,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注重積累,夯實基礎,強化運用,地方和時代特色鮮明

  試題的積累部分主要考查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素養,包括識記常用字的讀音、識記常用漢字(詞語)的書寫、識記重要作家作品、古詩文的默寫等,考查的覆蓋面寬,形式多樣,分值為8分?疾榈姆秶荚凇墩Z文課程標準》規定之內,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精華的積累和熱愛,同時又有利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對中學語文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試題的運用部分包括成語運用、病句辨析、擴展語段及句子仿寫?疾檫@部分內容,主要考慮與高考銜接的要求,也突出了學以致用的特點。語料新鮮,具有地方與時代特點,如臨沂書法廣場、市政府“12345”熱線,彰顯了地域特點;而《中國成語大會》、新疆烏魯木齊暴恐案、《時間都去哪兒了》歌曲傳唱、《中國好聲音》歌手李代沫吸毒事件、有關邵逸夫對教育貢獻的評價等內容則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句子仿寫的內容是對語文學習的認識,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考查學生語言文字能力運用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2.注重能力考查,突出主干知識考查,試卷結構合理

  我市歷年來初中學生學業考試語文命題始終堅持以“能力立意”為原則。

  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解讀文本的能力,二是運用知識的能力。

  2014年我市語文試題注重了考查的知識覆蓋面,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基本能力,涵蓋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要求,知識的覆蓋面在80%左右;同時突出主干知識和核心能力的考查。題量適中,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便于學生發揮創造性能力。

  閱讀考查分為四個部分:詩歌閱讀、文言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和散文閱讀。四個板塊各有考查側重點,詩歌閱讀考查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人在句中所傳達的情懷。今年的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課外,考查的點均在課內,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學過的文言知識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如理解文言字詞在句子中的意義和用法,準確流暢地翻譯文言語句,整體把握閱讀材料的基本內容并對作者的價值取向作出評價,F代文的閱讀,則綜合考查學生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等。閱讀的考點設置為詞句理解、要點概括、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結構分析、作品感受等。在科技類說明文和散文的考查中又各有側重?萍碱愓f明文從略讀、瀏覽的方式入手考查學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散文則從精讀的角度考查學生理解、體驗和初步鑒賞評價能力。

  今年的試題延續去年的題型和試題結構。以主觀題為主,主觀題與單純的客觀選擇題所占比例相對穩定,試卷結構合理,較好地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試題分試題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與高考接軌,既便于學生答卷,也便于教師訂卷和網上閱卷。

  3.強調語感,著眼語言運用,重點考查學生對內容理解、文意把握和信息篩選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今年的試題仍然強調閱讀的語感,重視考查學生對語言的分析和運用。語言運用中的3、4、5、6題,分別從成語運用、病句辨析、擴展語句、句式仿寫幾個方面考查語言運用的能力。閱讀的命題注重文本的理解,從詞句理解、內容概括到文章分析,問題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尊重文本,如詩歌閱讀的第8題、文言文的第13題,說明文的第16題、第17題,散文閱讀的第18題、20題,分別從不同的側面考查了學生對文本閱讀的內容理解、文意把握和信息篩選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一個人閱讀的最基本的能力,突顯了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要養成這種閱讀的習慣,形成閱讀的能力,需要學生借助平日練習的語感,才能很好地去解讀文本。

  4.彰顯語文學科特點,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在對比閱讀中學會閱讀本套試題注意選擇思想性和人文性強、文字優美、語言規范的閱讀材料,有意識地讓考生在閱讀和答卷過程中受到文化的漸染和熏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文言文和現代文閱讀考試遵循“材料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原則,目的是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相應的文化底蘊和創造潛能,考查的是學生閱讀遷移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的記憶能力。篩選信息、品味語言等的答題技巧無不得益于平時的規范訓練。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文言文閱讀節選了清代名家戴名世的《鳥說》,目的是在與已學過的《馬說》的對比閱讀中,感受作者在這則寓言中寄寓的哲理。科技類說明文節選了《大科技》中的《咖啡“毀”眼》”,目的在與已學過的說明文對比閱讀中,在考查學生說明文知識的同時,感受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散文閱讀節選了當代作家陳年的《行者》,在作家富有情致和平實的文字中,引發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思索,與作家一起進行一場心靈的“旅程”,回到文學創作帶來的愉悅境界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中。

  5.寫作緊貼生活實際,強調真情實感,杜絕無病呻吟

  今年學業水平考試的作文是半命題作文《那一段_______的時光》,是一篇回憶性的作文。對于這個作文題,所有的考生都覺得不難,好像平時練過,大家也談論過。但真要寫好這篇文章,卻是不容易的。面對半命文題,必須推敲寫作提供的材料,整體揣摩出命題者的意圖,準確理解題目內涵,然后填入適當的詞語,方能寫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為降低審題的難度,在作文題目前單獨交待了一段話,可以說這個半命題作文基本上沒有審題的障礙,材料中已經明確了是鼓勵學生寫真情實感,杜絕無病呻吟,著重考查學生正確運用語言表達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寫作能力,給學生比較寬松的選擇余地,且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生活積累,也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張揚個性,激發創造性。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積累生活和感悟生活。

  二、成績分析及答卷情況

  (一)成績分析

  1.整體情況

  2、分數段情況

  3.成績分布圖

 。ǘ┐鹁砬闆r分析

  第一大題:積累運用1—7題(22分)本大題平均14.72分,試題難度不大。

  第1題字音考查,正答率很高。部分考生誤選D,對“媲美”的“媲”(pì)讀音把握不準。

  第2題字形考查,偶有考生誤選C或D,C“相輔相乘”的“乘”應為“成”;D“蔥籠”的“籠”應為“蘢”,考生識記不牢。

  第3題成語運用考查,考查對成語“天倫之樂”“蕓蕓眾生”“駭人聽聞”“義憤填膺”四詞的理解,偶有誤選D,對“義憤填膺”一詞的理解有誤。

  第4題病句辨析考查,A項正確,讀題時稍加注意就可發現,難度不大,但考生誤選D項的較多,對語序不當或不合邏輯的病句類型掌握不好。

  第5題文學常識及古詩文默寫考查,得分較高。但仍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因書寫有誤導致失分,錯字頻率較高的字有“東風不與周郎便”中的“與”誤寫為“于”,“郎”誤寫為“朗”,“千里共嬋娟”中的“嬋”誤為“蟬”、“學而不思則罔”中的“罔”誤

  為“惘”或將此字的'“冂”誤寫為“門”,“談笑有鴻儒”中“鴻”誤為“洪”,“儒”誤為“孺”。本題失分除了錯別字外,還有記憶不牢固的問題。建議背誦應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平時應多加強對古詩文名句的書寫,尤其是對詩詞中易錯字的強化。

  第6題語言運用考查,考查的是語言的擴寫能力。要求運用“春風”“鮮花”“笑臉”寫一段話且用上一種修辭手法,由于難度不大,考生基本都能用上三個要求的詞語,但修辭手法使用不恰當或根本不會運用,要求的字數有些也達不到,本題得2分的較多。第7題仿寫句子,本題得分一般。多數學生能寫成排比句,但是對仿寫中細節的推敲不夠嚴謹,考生不同程度的失分。主要問題是沒有注意句子開頭限定的范圍“廣闊的語文世界”,多數學生沒有圍繞“語文世界”進行仿寫,另外詞語使用不當也是突出的問題。建議下一步句子仿寫訓練時要強化對“神似”的要求和對“隱性限制”的解讀。

  第二大題:閱讀理解(44分)

  (一)詩歌閱讀8-9題(共4分)

  本題平均2.52分。

  第8題要求簡要概括杜甫《望岳》一詩中“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突出了泰山什么特點,考生基本理解詩歌的內容,失誤在于多數考生只答出“高”的特點,而忽略了“秀”,也有個別翻譯了詩句。

  第9題要求答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多數考生能正確作答,個別考生答成了理解句子含義,或只是翻譯句子。

 。ǘ┪难晕拈喿x10-13題(共10分)

  本次考查的文言文為課外閱讀篇目,清代戴名世的小品文《鳥說》,平均得分5.54。第10題為文言實詞考查。要求考生正確理解“去”“已”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大部分考生能根據上下文的理解正確作答,只有極少數學生理解不到位。第11題是對文言虛詞的考查。要求考生比較“之”“且”“于”“其”四個文言虛詞,并對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做出正確的選擇?碱}中的幾個義項都出自課內篇目,大部分考生能選出正確選項B,只有極少數考生答錯。建議教學過程中將中學常見的十幾個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歸納總結,以便學生系統掌握。

  第12題是對文言翻譯的考查。要求考生翻譯時不但要流暢通順,還要寫出重點詞語“輒”“即”在本句中的具體含義。部分考生對“輒”字的理解不夠準確,以致在此失掉1分。建議增加學生課外文言文的閱讀量,注重課內到課外的遷移訓練。

  第13題是對作者寫作意圖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作者通過二鳥“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告訴人們什么道理。本題失分最多,考生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比較膚淺,僅停留在表層認識上(翻譯原文),未能深入挖掘作者的寫作意圖,這與學生對整篇文言文的理解不透徹以及對作者所處的時代和寫作背景不了解有關,還有些考生答的文字較多,但始終答不到要點上來,從中看出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較差。

  建議:提醒學生答題中要充分利用文章結尾點睛之筆作答。另外,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加大對此類主觀題型的訓練。

 。ㄈ┱f明文閱讀14—17小題(共13分)

  第14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涵及引題作用的把握。本題得分較高,大部分學生能答出兩個要點。主要問題是考生在語言表述上不夠規范,不少考生答引用歌詞“為下文做鋪墊”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3

  一、試卷總評:

  本試卷緊扣新教材,基本上涵蓋了教材要求,在堅持《語文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兼顧不同層次學習水平和不同發展狀態的學生,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著重加強了對能力的考查,符合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是一份結構較為合理、難度適中的試卷。

  二、試題特點:

  1、試題結構合理,知識點考查全面。試題圍繞初中語文課程的具體要求,從積累及運用、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三個方面,以選擇題、填空題、理解簡答題、語言表達題等的形式對八年級上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了考查?疾閮热萆婕白中、字音、成語運用、修改語句、文學常識、古詩詞填空語言的運用,文言文對比閱讀(五單元《愛蓮說》、六單元的《答謝中書書》)、課內現代文閱讀(《背影》第6段)、課外說明文閱讀、課外散文閱讀。知識點覆蓋率比較高。同時,考查內容與平時的課堂教學內容并軌,難易適中,課內考典例,課外考能力,切合教材內容和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

  2、加強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現代文、文言文閱讀重在檢測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與知識遷移能力,也是近年來水平測試的重點。試題選材注重與課文的相關聯,緊扣習題要點,考察目的相同,但形式靈活。能力考查分識記、理解、提煉、分析、運用幾個層級,形成梯次,同時也提醒學生,注重課本學習和遷移。

  3、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系。這次寫作題目是“以關愛為話題”,給學生創設了廣闊的選擇余地和思維空間,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和個性特長的發揮,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點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有利于讓學生用心感受生活、關注身邊的人。”

  三、出錯的原因

  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對學生出錯的原因作了一下分析,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

  字音、字形易出錯,成語不會運用,古詩詞掌握不牢固,不是寫錯字就是對錯句。文學常識作家與作品對不起來。這些錯誤主要在第一大題出現。

  (二)課文內容掌握不熟,有夾生飯

  文言文閱讀中的詞語解釋、句子翻譯,課文課下注釋都有,也要求學生背過,但能夠全做對的卻寥寥無幾。這說明學生對這些內容掌握不好,存在僥幸心理。

  (三)閱讀理解能力較低,有待提高

  課內閱讀題,不會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例如9小題、10小題、11小題,這些問題上課時都講過,只不過問法不一樣,學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這說明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不會活學活用。

  課外閱讀出錯很嚴重,如第15小題、19小題、21小題,這幾個小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但學生沒有理解好,因而出錯多。這說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四)表達能力差

  學生表達能力差,作文尤其明顯,主要表現在

  ①缺少典型事例,內容空洞

 、诩毠澝鑼懕憩F力較差。

 。ㄎ澹⿻鴮懥什

  有許多學生書寫不認真,卷面不整潔。

  四、努力方向

  1、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鞏固,對文言古詩的默寫有待細化、強化。可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安排具體課時監督、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及古詩文的學習復習。

  2、繼續語言運用和修改病句題型的強化訓練。滲透在平常的語文教學及訓練中。

  3、要加強課外閱讀,現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普遍偏少,有的學生幾乎沒有課外閱讀,僅靠語文課本是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的`。課外閱讀也同樣需要教師的認真指導,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要求上,也不能只看到開展課外閱讀的困難而不去想辦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有一套管理辦法,有要求,有交流,有檢查,有考核,才會有效果。特別是對推薦閱讀的文學名著,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有書讀,讀原著,不能只讀一點簡介,只記幾個人物和故事情節。

  4、加大練筆力度,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寫作課上,要在立意、基本的謀篇布局和文從字順上即“通順”上下功夫,而從這次考試的作文來看,學生在審題方面雖然問題不大,但在立意和謀篇布局方面仍有較大的問題。在文體訓練中,重點還是寫好規范的記敘文,要學會基本的描寫方法和敘述方法。

  5、多關注學生,優生不放松,中等生常抓不懈,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生多談心,提高學生自信心。

  總之,這份試題,給我們今后教學明確了導向。通過分析,要強化基礎知識,突出能力培養,力爭使學生的學科素質在新學期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4

  文言文教學,老師們教起來是那么辛苦,學生們學起來是那么困難,每次考試,它都是失分最多的項目,除了一些水平較高的學生之外,大多數學生對一些文言試題束手無策,學習《初中語文試題的命制及考試分析》一課,我感到獲益匪淺。下面就中考的文言文閱讀試題類型,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44套樣本卷共考查文言文48篇,13篇是“課標”推薦篇目,未出現于“課標”的篇目為35篇。以人教版、蘇教版、語文版三版教材作為參照,分析23套選擇了兩篇文言文測試材料的試卷,可見除湖北宜昌卷、上海卷選用的文言文測試材料沒有出現于三版教科書,天津卷選文《唐雎不辱使命》僅出現于人教版教科書外,其他20個地區所選用的篇目都有一篇為人教、蘇教、語文三版教科書共同篇目。說明文言文的測試材料選擇遵循著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傾向。

  文言文的考查重點在于積累和理解。測試內容包括文言字詞、句子翻譯、默寫、文學及文體常識、斷句及語氣、寫作手法、文意概括、文意理解等八項內容。其中文言字詞、句子翻譯、概括和文意理解四項顯然占據了主體地位。44套樣本卷中,有42套直接考查了文言字詞,41套直接考查了句子翻譯,考查比率分別達到95.5%和93.2%。

  各地中考試卷皆重實詞考查,實詞中又以動詞為主,即業已達成共識的所謂的文言字詞考查傾向:“避虛就實”。字詞的重合率并不高,77.1%的字詞在不同地區試題中僅出現過一次,即使測試材料相同,文言字詞考查也沒有呈現出高度一致性。體現了文言字詞需要廣泛的積累。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是考查熱點。

  句子翻譯題所占比例仍較大,除江西卷、長春卷外皆考查了句子翻譯。含特殊句式的'句子、與文章理解密切相關的句子是重點語句。所考查的不含特殊句式的句子或總領某段,或為文章中心句,對于理解整篇文章至關重要。可見,句子翻譯題開始放棄單純考查文言句法,而以理解文意為核心,更加切中對重點字詞的考查難度,關注學生的閱讀理解及運用能力。

  學了本課后,自己對一些中招試題類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多積累文言字詞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多見試題類型,提高其理解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5

  近年來,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的卷面仍然沿用四大板塊: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20xx年與20xx年相比有了調整,20xx年則大致與20xx年相同,難度20xx年是0.55-0.60,20xx年是0.50-0.59,20xx是0.49-0.55,略有下降(此僅是我們的計算結果),緊扣考綱要求,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加大了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強調語文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注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弘揚人文精神的同時,在“守正”與“創新”之間,加大了探索的力度。

  第一版塊:基礎題

  1、默寫

  近年中考語文試題默寫部分主要考查了課文中的名句,課本中的附錄詩詞、還有要求背誦的文言文里的名言名句,出題的形式主要是給出上句或下句,然后根據提示默寫,也有理解性的?疾閮热菁骖櫫嗽~序、句序、錯別字方面的干擾,這也正是中學生在背誦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以此引導學生讀寫準確,不要“口是手非”。

  正因為古詩文積累的考查層次感非常強,分別針對了古詩詞、文言文積累的三個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即讀對、寫對、用對,所以,我們在備考中不能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要注重“在理解中掌握”。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記憶法,使學生能輕松過關。如:抓關鍵詞語背誦;按寫作順序背誦(《核舟記》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整、分、聯背誦;回憶背誦等。

  2、拚音

  20xx年考查的“沐浴”、20xx年考“鮮為人知、十拿九穩”、20xx年考查的“月明風清、隨聲附和”等都是常用的詞語,難度不是很大,課后一般都要求讀寫,只是有些學生不夠重視,或書寫時出現字跡潦草現象,才導致失分的。

  語音備考要重視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形似誤讀,形聲字變讀等現象;文字要重視生活中常見的錯別字,讓學生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扎扎實實的進行字詞教學,每篇課文下面的注釋和課后生詞要篩選出來,以隨堂考、當天考的形式檢查落實,對盲點進行排查;也可通過早(晚)讀、課堂小測(如聽寫)等方式,落實、檢測生字詞;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的指引就可以應對了。

  3、病句

  20xx和20xx年的病句題都是選擇題,根據改卷情況,學生答題的存在問題是對病因了解不深,對修改方法掌握不熟練。

  本題表面上不需要學生動筆修改病句,只是做選擇判斷正誤,但考查的知識面更加廣;四個選項分別涉及初中常見的四個病句類型,并且涉及四種修改病句的方法。備考時宜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讓學生學會辨別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多做練習,多歸類歸因,掌握典型例句。

  4、聯詞寫話

  20xx年的“聯詞寫話”比20xx和20xx年的難度大一些,因為它要求從備選詞語中至少選兩個,用上修辭手法,寫一段描寫春天景象的話;20xx年只要求用兩個以上的詞語寫一段連貫的話;20xx年則是選用兩個詞語加一組關聯詞語寫一段體現某人性格的話,沒有要求用修辭手法。

  備考建議: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指導學生進行審題練習,注意扣題;指導學生圍繞一個中心寫一段話,語意做到前后連貫一致?梢杂眯∑瑪嘧魑牡姆绞较葘懸欢尉拔锩鑼懀ㄈ宋镄蜗蟮龋┑脑,再學習選用詞語;在構思、遣詞造句上有針對性的下功夫。

  5、綜合探究

  本題在20xx年是以三小題的方式出題的,20xx年改成了一題中含兩小題的方式?季V要求學生能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并能進行清楚、連貫的闡述。題型以問答題的形式出現,一般以一個材料或一則新聞為題材,也可能提供有邏輯關系的一組專題(文字、表格、漫畫等),通過問題帶動探究。

  備考建議:

  在平時教學中,指導學生分類訓練,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做題時可按照:“審清題意——篩選信息——整合信息——規范表達“的步驟進行。

  第二版塊:閱讀題

  閱讀題分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名著閱讀三部分。

  一、文言文閱讀:(課內文言文12分)

  考綱要求:理解淺易文言詞語的意思;翻譯淺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淺易文言文的基本內容;領會淺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欣賞文言文的語言和表達技巧。

  考點涉及詞語理解、句子理解、內容理解等方面的內容。如20xx年考的是《岳陽樓記》,考點主要有:加點字(實詞)的意思(選擇題);句子翻譯(主觀題);課文內容理解(主觀題);課文的寫作特點(選擇題)。

  考生失誤的原因主要有:

  1.學生對字詞的積累不夠扎實。

  2.對翻譯的句子,不能做到字字落實;有的學生隨意組詞,憑空想到什么就譯成什么。

  3.學生對給出的原文沒有細心去理解,沒有認真審題。

  4.對課文的中心主旨和寫作特點把握不準確,對相似的文言文沒有進行比較閱讀。

  備考建議:

  1.文言文的教學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從初一抓起,每一篇古文的字、詞、句,都要讓學生弄通、弄懂,每一篇古文的內容理解、寫作特點都要重視,篇篇過關。

  2.老師要教會學生答題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會讀懂出題者的意圖,能夠拿分的盡量要拿滿分,不要留遺憾。

  3.老師對于那些內容相近的文言文要注意對比閱讀指導,讓學生找出兩篇文言文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加深印象。

  二、現代文閱讀

  中考現代文閱讀包括實用類文體閱讀和文學類文體閱讀,文學類文體閱讀是必考的,實用類中的說明文和議論文一般是隔年考,但20xx年與20xx年也許是為了防止猜題,考的都是說明文。題型以主觀題為主,題量還是三題,不過從20xx年起出現了一道選擇題。主要涉及內容的理解,如關鍵信息的篩選、要點的歸納概括、關鍵語句的理解、語言特點的體會等。實用類文體的考綱要求:

  1、整體把握實用類文本的主要內容。

  2、閱讀新聞或說明性文章,篩選主要信息,準確概括要點;區分簡單議論文中的觀點與材料,理解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

  3、領會科技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4、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能聯系生活,對簡單議論文的觀點作出自己的判斷。

  5、體會和分析實用類文本的語言特點。

  考查題型:

  1、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或給文本取一個標題;或對標題內涵的理解。

  2、對某個文段的分析、理解,要求聯系上下文,對科普的某個原理作出精確的表達;考查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特征的理解,如常用副詞等。(說明文)對文章分論點的理解與歸納,具體分析某個文段的論證方法。(議論文)

  3、文中的科學原理與生活聯系,并用它解釋身邊現象;結合生活體驗對選文某一觀點的理解。

  命題動向:

  1、貼近生活是實用類文體選文的一大趨勢。

  2、越來越淡化文體,一般不把名詞術語作為考查對象,重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提取論點、分析論證思路、探討論據與論點的關系、辨析論證方法與作用、體會辯證思想對作者的人生感悟等。

  3、從20xx年起增加一道選擇題,但保持3題的題量,主要涉及內容的理解,如關鍵信息的篩選、要點的歸納概括、關鍵語句的理解、語言特點的體會等。

  備考建議:

  從本題的評改情況來看,上述的每一小題,其答案都無一例外地可以從所給的文本中找到或提煉出答案來。所以,我認為,在平時的實用文體閱讀教學中,應側重于訓練考生的四大能力:一是篩選信息的能力,二是分析理解的能力,三是歸納概括的能力,四是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是要讓考生學會從文本中篩選出信息,而且篩選時盡可能不要缺漏,其次要加強引導學生對文本本身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教會考生歸納和概括。再次,語言表達能力是前三項能力的基礎,前三項能力再強也必須通過語言表達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基礎知識基礎能力必須要扎實。文學類文體的考綱要求:

  1、整體把握文學作品的內容、情感、形象。

  2、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線索。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細節。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5、初步欣賞作品寫作技巧和藝術特色。

  6、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7、對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聯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考查題型: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要求一般是能從文中直接提取文章的統領句、中心句、關鍵句、主旨句,或者在感知相關內容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表達。

  2、緊扣語境,品析語言。要求能準確解說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3、領會文學作品寫作技巧。想象、聯想、象征、襯托、對比、托物言志等表現手法的效果;烘托鋪墊、前后照應、承上啟下等表達技巧的作用。

  4、延伸探究,體驗感悟。補寫內容、續寫結尾、審美情趣、多角度理解等。

  命題探究:

  1、從選文特點看,選取的都是名家具有強烈人文氣息的文章,如:20xx年劉心武的《偷父》,描繪了一位雖誤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愛之心猶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美國作家凱瑟琳·比恩的《舊餐桌上的美好時光》,講述的是一位母親與處于青春叛逆期孩子之間的故事,引發我們對如何正確處理父母與子女之間關系的思考;20xx年常躍強的《淡淡的深情》,通過生活中的幾個片斷敘寫了母愛的深沉和“我”對母愛的體悟。

  2、考查的能力范圍是:對內容的理解與概括能力,對寫法的分析能力,對語言的品析能力、想象能力,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對文章感情的把握等。

  3、從題型看,20xx年考試大綱規定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設選擇題,20xx年出現了,選擇題突出了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涉及對作品的思想意蘊、形象及寫作技巧與藝術特色的初步鑒賞。

  備考建議:

  總的來說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整體把握文章,特別是文章的主旨、中心、寫作意圖。理清文章條理思路,讓自己的理解思路與作者行文構思的思路盡量接近。利用分值,反推答題要點,做到分布答題,分點陳述。特別關注的是

  1.文體教學觀念要清晰,從整體感知入手,教會學生讀文段先整體理解文章主題,并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關鍵詞,如人物的情感變化、線索提示詞等。

  2.注重寫作技巧及修辭手法的教學,分清各種寫作技巧的概念及分析的側重點,規范答題格式。

  3.注重審題,讀準題目,明確題目要求,以免漏答題。

  4.除了答題技巧、答題格式的教學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讀書,多感悟作品的情感,建議除了做題外,應適當增加課外文章的閱讀,只有閱讀的量增加了,學生才會有語感,才會提高閱讀能力。

  三、名著閱讀

  考綱要求:

  1、了解推薦名著的基本內容,根據要求簡述關鍵事件。(識記)

  2、欣賞名著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運用)

  3、闡述個人的閱讀體驗,發表對作品的看法。(運用)

  考查題型:簡答題和分析題。

  命題動向:

  1、考查篇目都是考綱規定的篇目,近年考查主要以小說為主。

  2、考查內容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識記、內容情節的概括和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作品藝術特色(尤其是語言)的簡析等。

  3、考查以文段閱讀的形式出現,20xx年開始把通過死記硬背能得分的文學常識題刪掉了,把分值集中在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追求以點帶面,貫通全面,通過一個文段來考查對整部作品的理解與把握。

  備考建議

  1、把12部名著的閱讀分散在5個學期中,每學期至少完成2-3部,具體每個時間段以周為單位,完成多少章節的閱讀,要有具體的.計劃。還要配合讀書筆記的抽查,做一定量的好詞佳句的摘抄。條件許可可以每周推薦一位同學對所讀內容的經典情節作推介。

  2、總復習階段每部名著都要進行詳細的復習,不要猜題,不要以為近幾年考過就不考。

  3、識記一些概括人物共性的詞匯,防止出現“詞到用時方恨少”的現象。

  第三版塊:作文

  考綱要求:

  1.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3、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能力。

  4、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或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要明確,做到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要做到清楚明白;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

  6、能從生活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根據表達需要,借助語感和語文常識,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

  8、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書寫規范、整潔。

  命題動向:

  1、穩中求變,命題形式的選擇雖然很多,但不可能徹底顛覆。

  2、文體不限,不設置審題障礙。

  3、考慮學生可能的生活經歷與感受、體驗,使所有學生都能夠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4、突出最基本的敘事能力、描寫能力和初步的議論和抒情等語言表達能力。

  備考建議:

  1、有計劃、持之以恒地進行寫作基本功訓練,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做到文從字順,引導學生學會擬題,無論是標題還是小標題,都要做到文題一致;書寫訓練不能荒廢,保持卷面整潔。

  2、鼓勵學生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以提高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多積累素材,挖掘新穎的題材,避免俗套,或把平凡小事寫出新意,鼓勵學生通過周記、日記、練筆等形式大膽抒寫自己的感受。

  3、教會學生審題,懂得抓關鍵點去立意和選材,同時要拓寬眼界,讓題材多樣化;引導學生在構思、選材上求“新”求“異”。注重典范文的閱讀和積累,豐富優美詞句的積累;平時練習寫作時,可以以課文作為典范,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技巧的強化訓練,針對如入題太慢、段落臃腫、沒有詳略、缺乏呼應等問題,從仿寫開始,達成獨創;多進行作文評改:面批、互批或重寫都是可行的。

  4、引導學生寫感悟最深的事,表達真摯感情。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6

  我省20xx年中考于昨日拉開帷幕,語文作為第一場開考學科引起了廣泛關注,相較于往年中考語文試題,今年的語文試卷有什么值得研究與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今年的語文試卷在結構上與往年一致,分為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閱讀和寫作三大板塊(另有卷面書寫5分),分別對學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評價這五個層次的能力進行了難易不同的考查。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板塊中的古詩文名句默寫依然以“8選6加4”的形式出現,小語段閱讀、名著知識、綜合性學習與口語交際中考查的內容及形式也與往年相似。閱讀板塊里現代文閱讀部分考查說明文及散文,符合議論文與說明文隔年一考并與記敘文搭配的慣例;文言文則考查了近11年未考的大熱門《陋室銘》!爸仡^戲”作文板塊給出了命題作文“這就是我的承諾”,強調“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題材定位在貼近考生生活實際的層面(題目中多含有“我”或“我們”),確保每個考生有事可敘,有理可析,有情可抒。

  但是,今年的語文試卷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不光給試卷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預示著未來語文中考的趨勢。例如,多年未考的理解型默寫考查得以回歸;課外閱讀積累中前兩分不是填空,而是以選擇題形式呈現,且其中錯誤選項涉及20xx年考查的《海底兩萬里》,很多考生因為思維定式不重視剛考的篇目,不敢肯定其作者凡爾納的國別,就會造成失分;當然,整張試卷變動最大的當屬文言文閱讀部分,安徽中考多年來未曾涉及的課外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加入讓人出乎意料,《論語·子罕》與《陋室銘》構成對比閱讀,會給一些文言基礎不扎實、功底不深厚的考生造成困擾,考后已有考生反映他將句子“或曰:‘陋,如之何?’”中的“或”解釋成了“或許”而不是“有的人”,痛失一分。不過,雖然課外文言文閱讀的出現讓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認這是安徽中考語文的一大進步,這些簡單的課外文言文考查的字詞釋義、內容理解、思想分析的難度不大,不會真正地為難考生,又會充分體現考生對文言基本知識的掌握水平,全面考查其靈活運用文言知識的能力,一定會成為今后文言文考查的走向。

  綜上所述,20xx年中考語文試題堅持了“穩中有變,變中求穩”的原則,打響了20xx年安徽中考第一槍,認真細心、基礎扎實的同學一定能取得中考的開門紅!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7

  本次期中考試的語文試卷從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方面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較全面的檢測。整份試卷密切聯系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題量和難易適中,覆蓋面較廣。下面就三方面來分析一下:

  一、總體分析:

  縱觀整份試卷,它是一份有價值的試卷。以教材為基本點,以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主要對象,密切聯系學生實際與社會生活,關注學生心靈,較好地滲透新課程理念。總的來說,本次試題有以下兩個明顯特點:

  1、試題類型的多樣性。

  這份試題注重題型的多樣性,力求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評價,一是盡可能多地涉及到課本的各個知識點;二是體現習慣、情感、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試題中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從詞語、成語、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機融合。還有詩詞、名著、文言文、說明文、敘事類文章的考察,考查知識點較全面。

  2、突出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統一。

  語文教學不是空中閣樓,要根植于生活,努力做到學以致用。試題中的一些題目就來源于學生的社會生活。如:綜合性學習,你喜歡的名星是誰,并說說喜歡的原因。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這種試題,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生活性。特別是本次考試的作文,“如星星劃過天空”,回憶自己幸福的小學生活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學生更是有內容可寫。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基礎:

  從學生答題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是掌握不牢固,學生在試卷上的錯字比較多,如:“諄諄教導”的“諄”,錯的尤其多,其中默寫《論語》十則其中的五則,因為錯字多,很多學生得分很少。還有名著題考到的《伊索寓言》知識,學生在總結寓意方面也出了不少錯。

  2、閱讀:

  盡管我們在復習的時候,側重對閱讀理解進行了訓練,并貫穿了很多方法進行了引導,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依然沒有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學生在讀不懂的情況下就開始做題。說明文閱讀做的還可以,最后的敘事類文章學生因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

  3、作文

  從學生作文情況來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敘事清楚;二是內容豐富多彩,語句優美流暢;三是中心明確,結構比較完整。但學生在考場作文中反應出來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選材上多雷同之處,視野不夠開闊;二是缺乏細節描寫,有許多作文就是“流水賬”;三是寫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層次不清,語言顛三倒四;四是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錯別字多。

  三、建議

  這學期教初一,感覺這一級初一的基礎特別差,拼音不會寫,錯字聯篇,而且學習語文的習慣更是沒有,平時自己不能做到主動讀書,教這一級感覺壓力很大,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雖然有進步,但不明顯。針對這樣的現狀,我覺得這份試卷出的很合我心意,除了閱讀理解,其他題還是比較重基礎的。初一初二重基礎,初三初四重能力。

  四、對今后教學的幾點看法

  1、重視字詞教學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要學好語文,首先要識字,要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詞語聽寫,詞語抄寫的訓練,同時還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訓練和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掌握。

  2、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題的得分率是很低的,說明了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閱讀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還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還有就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3、激發寫作興趣

  寫作文對許多學生都是老大難,學生習作時常常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不斷獲得寫作的動力。一篇好的文章,真實感情比華麗的辭藻,富麗堂皇的布局更為重要,離開真情實感這個前提,一切寫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樓閣。真實的才能打動自己,寫出來的文筆才流暢,感情才真實。作文教學要多點自由、開放,少一些束縛、限制,使學生在內容、情感上貫徹一個”真“字,在語言、形式上貫徹一個”活“字。并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多讀名著,從而拓寬視野。

  相信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會有更大的進步。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8

  緊張而又充實的初一上半學期已經悄然度過,期中考試隨之而來。期中試卷既是對學生語文學習進行檢閱的工具,又是學生展示自我、揮灑自信的舞臺。現將本次語文考試試卷做以下分析:

  一、試卷結構及命題特點

  全卷共分3大塊20小題,考查了字詞知識、古詩文的默寫、仿寫句子、成語的正確使用、名著閱讀、課內文言文閱讀、課內現代文閱讀、課外現代文閱讀、作文寫作等知識;痉抡罩锌荚嚲眍}型。能緊扣新大綱,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學生的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的能力,立足于課內,進行適當拓展延伸。這份試卷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實踐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嘗試,為今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為積累與運用,共15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積累和口語交際能力,涉及漢字的字音字形、古詩文默寫、仿寫句子、成語的理解及名著閱讀等幾個方面。

  第二部分為文言文閱讀,共15分。主要考查學生對課內文言文的掌握情況。試題較往年難度有所降低,詞語解釋由四個縮減為兩個,句子翻譯也選擇了較短的句子,文章內容理解題也很基礎。

  第三部分為現代文閱讀,共30分。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分析、概括能力。共三篇,第一篇為課內現代文《風箏》,第二篇和第三篇為課外現代文。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二篇為文學性較強的現代文,第三篇為比較簡單的說明。三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新穎的題型,特別是兩段課外文章的閱讀考查,更是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重視能力,注重過程方法,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40分。文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要求學生寫一篇能夠敘事完整、抒發真情實感并且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考試情況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語文知識最基本的積累與運用,得分率較高。學生對于識記沒有多大問題,第2題古詩文默寫和第4題成語意思理解得分較高。這部分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題和第5題,第1題和往年相比取消了修改錯別字,字音和根據拼音寫漢字各增加一題,學生不能準確寫出“啜”和“貯”二字。第5題是一道名著閱讀題,部分學生不能根據所給詩句準確判斷出作者是冰心,造成整道題均無法拿到分數。

  第二部分的文言文閱讀,學生得分普遍較高。這得益于期中復習時各位任課教師對于考試重點的較好地把握及引領學生認真復習扎實鞏固。詞語解釋“期行”和“引”考前均重點強調,句子翻譯也根據文言文翻譯原則做了訓練,文章內容理解題為“單元測試卷”原題。

  第三部分為現代文閱讀。首篇現代文閱讀節選自文章難度較大的《風箏》,但所涉及的三道題目并不難!熬竦呐皻⑦@一幕”指什么;“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能否改為“仍在地上,踩扁了”;小兄弟的可貴品質等題目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都有涉及。

  兩篇課外現代文閱讀,第二篇《溫暖的硬幣》得分較低,第三篇《奇妙的唾液》得分較高,說明學生已經學會從文章篩選信息的學習方法,但是分析概括能力

  作文部分,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學生的書寫,整體上不夠工整美觀,作文的構思組材方面不夠重視,有新意的佳作還不多。

  三、難易程度

  綜觀全卷,整體命題難度一般。學生平均分在77分左右就證明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基本到位。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字詞拼寫和古詩詞默寫得分一般。說明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對漢字的書寫和詩詞的識記重視不夠,對課本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名言名句沒有加強積累。在今后的'教學中有必要針對字詞知識加強督促,強化訓練,讓學生鞏固過關;對于古詩詞,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并且能夠靈活運用。不但考標上要求的篇目要背誦,還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平時默寫時經常出錯的字,更要時時“溫故”。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2、文言文部分。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詞語的解釋、句子翻譯、文章內容理解、主旨的把握等。講課時應全面落實,復習時要抓好重點。尤其是復習階段,應多組織學生做相關題目,抓出一些重點句段讓其翻譯理解和識記。

  3、現代文閱讀部分。存在的問題主要在答題的語言和技巧方面。在最后復習中,應盡量多選文章進行練習。做題時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查都側重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篩選,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閱讀題得高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線索找答案。

  4、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卷面不整潔、字數不夠、選題同一、所寫內容缺乏新意、濫用標點、主題沒能得到提升、出現真實校名人名等問題。建議學生在今后的作文中要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大題化小,以小見大,學會“一滴水里見陽光”“半瓣花上說人情”;善于聯想,張揚個性。讓文章體現出真摯的感情,豐厚的文學積淀,做到文質兼美,富有生活氣息。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9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一班28人,總分1648分,平均分62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16分;二班24人,總分1563分,平均分65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34分。

  二、試卷總體分析

  該試卷能依據課標,以教材為載體,立足基礎,適當加強難度,體現出靈活性、綜合性。題型多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觀察能力,對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都有所兼顧,適用不同層次學生的考查。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但總體來說題量較大。

  本次考試有十四個大題,有基礎知識、閱讀考核。基礎知識的考核內容包括拼音、字、詞、筆畫、句子的排序、經典閱讀的考查,題目有一定的靈活性。閱讀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題目具體分析

  絕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尤其是第一題給拼音歸類、第三題看拼音寫詞語,第五題正反義詞連線,第九題組詞。第一題給拼音分類,有幾個學生出現錯誤,有的同學不認識三拼音節三個字。

  第二題將音節補充完整,大部分同學能寫對,個別同學依舊b和d不分。

  第四題,我會猜,第六題判斷對錯,孩子們平時接觸的.少,所以出錯比較多。

  第七題連線,第八題圈出平翹舌音,此處少部分同學能做對,大部分其中有個別出錯問題,屬于基礎知識不扎實。

  第十題,將詩句的序號按正確順序排列,此處孩子們可能不理解題意,很多同學空著題沒有做,練習中做過此類題,但是孩子們好像還是不理解題意。

  第十一題照樣子,寫句子。大部分同學能做對,理解題目的意思,但是個別同學仍舊把拼音寫錯,說明音節掌握不扎實。

  第十二題,連線,弟子規連接較好,詩句名字和作者連的不是太好。

  第十三題,閱讀,孩子們可能剛入學沒有接觸過大段的文字,不知道做題技巧導致出錯率高。

  第十四題,四個看圖寫話,應該來說題量比較大,大部分同學拼音有誤或者沒說一句完整的話,完成的不是太好。

  三、對教與學的反思

  針對這次考試,失分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由于學生剛從學前班升上一年級,他們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有些學生好動,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對于聽講、思維、發言、寫字等習慣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2、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拼音尚未過關。漢語拼音是學語文的起點,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從漢語拼音抓起。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學好漢語拼音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故以后要加強漢語拼音的教學與鞏固。

  3、在平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把心里所想的,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這里有一個過程與方法的問題。我們在加強說引導的同時,逐漸讓學生能夠用筆把它寫出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4、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剛學寫字,教師要在指導上下功夫,教會學生執筆運筆的方法,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寫字的姿勢,力爭使學生在寫字入門后,把字寫正確,端正而美觀。

  5.注重經典閱讀的背誦,特別是題目名字和作者名字。

  6.在課外閱讀的同時,注意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讀課外書。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 篇10

  一、試卷評價

  1、試卷結構分析

  典型特征:模仿《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廣東試卷模式,將知識點考查的順序移位,按照新高考綱要的說明組合成的試卷。

  總體而言,注重閱讀理解與主觀表達,淡化客觀題型的考查,原有的語音題放到閱讀中進行動態考查。

  2、知識點分布分析。

  本試卷知識點基本符合考試要求,有基礎知識、閱讀理解、文學鑒賞、語言運用、寫作等。突破了過去的常式結構,對知識點考查的位置進行了較大幅度的移換。

  3、難度系數分析。

  試卷難度綜合分析為70%,其中作文難度相對較大。

  存在問題:

  1、科技說明文的考查形式和內容還處在初中的基礎層面上。

  2、語言運用題干說明文字可以再明確一些,同時形式可以再靈活些。

  3、作文相對難度大了些,可以再加入一段提示語,防止學生難以打開思路。

  二、成績評價

  說明:根據年級抽樣調查,作文均分為44.8分(滿分70分),高一年級在閱卷時從嚴了。而其他縣中這一項均分在49分左右。

  1、實驗班(備課組楊飛老師命題)

  均分為107.7分,(1)(2)班平衡,(3)(4)班平衡,(1)(2)班和(3)(4)班均分差距相對較大,聯系月考和本次考試情況,(1)(2)班存在幾個學生低分現象,是班級間均分差距形成的一個因素。另外,孟瑤老師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下了較大氣力,經常找學生了解情況,對語文成績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強化班

  均分為115分,(5)(6)(7)(8)相對平衡,均分為103.9分,(10)班略高于這幾個班,(9)班雖然班級均分最高,但只比(10)班高1.7分,沒有考出強化班的“強化”特點。

  任課教師張小兵反思:

  (1)分數段說明:(9)班均分118.6分,120分以上31人,其中130分以上5人;120分以下29人,其中110分以下7人。r>(2)成因分析:

  ①與原來基礎有關,本班真正強化的是理科,并沒有實現整體強化,調查表明,總體而言他們過去是忽視語文的,老師筆記《高二期中考試語文試卷綜合分析》。因此,本班在基礎知識、語言表述的規范性、藝術性上有明顯的缺陷,近10名同學簡單的造句也成問題,作文常常中言不逮意的現象比比皆是;

  ②與男女生比例有關,一般說來,男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要比女生差一些,而本班男女生比例為:41﹕19。而本次考試120分以下女生僅為3人,而且其中2人屬于發揮失誤,并且分數接近120分。120分以下基本是男生,110分以下全是男生。根據本人觀察,大約有12名男生的語文成績在原來高一階段就處在班級后列;

  ③和教師的.督促與檢查有關,鑒于本人不在備課組辦公,檢查不方便,因此找學生面批、談心的時間比較少。最近出現一些學生怠慢語文作業的現象,正采取措施應對這種現象;

  ④和學生不重視語文有關,開學前本班還有將近10名同學從思想上不重視語文,他們始終認為數、理、化能包打天下,平時連基礎知識也懶得做;

 、輰W生投入時間少有關,平時除了上課、晨讀,幾乎很少有時間忙語文,據學生說每天作業很多,應付作業也很難。

  (3)幾點思考:

 、賾┱堅试S在備課組放一張辦公桌,每天保證半天在備課組,為高二(9)班語文成績的提高,也為備課組的建設和發展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同時本人也會在該班級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并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谂I造語文學習的氛圍,在全班掀起學習語文的熱潮。這是理科班最頭疼的問題,我會在這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

 、燮胶饣蚩刂葡嚓P學科的作業量,從應試角度上講,時間消耗和成績的取得往往成正比。沒有投入就沒有效益,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如果以犧牲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來取得其他學科的所謂成功是教育的不公平。

 、芫驼w而言,高二(9)班語文要抓的是基礎而不是提高層次內容,要在基礎知識、基本規范、答題技巧上做工作。

 、蓍_展“速成”與“延續”相結合的教學,即在考試技巧和作文訓練上速成,在人文底蘊上實行長效教學。

 。4)一點樂觀

  從目前情況看,(9)班學生的語文成績是有進步的,我們不能急功近利,況且語文是小火“燉”出來的,不是大火“煮”出來的,更不是猛火“炒”出來的。

  3、平行班

  均分為108.7分,理科班均分107.9分,文科班均分109.5分,班級均分總體平衡。其中(20)班成績相對較好。

  三、幾點啟示

  1、進一步加強集體備課雖然語文學科在教學案一體化的推進上有相當大的困難,但備課組已經分工到人,正著手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在過去一人主備,集體研討,提供教案和課件的基礎上,再科學考慮作業的形式,強調作業類型的選擇性和統一性。

  2、抓好師徒結對工作,把好徒弟的“課堂關”,經常和徒弟交流教學體驗,傳授教學方法,鼓勵徒弟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

  3、教學檢測要側重評講,在規范答題和技法突破上加以指導。

  4、突出作文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把《寫作》選修課上好。力求在寫作訓練的方式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淡化評改,強調評講,縮短寫作周期。

  四、一點擔憂

  年級在安排周周練時基本將語文安排在月考和期中之后,影響了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效果自然受到影響。

【中考語文試卷命題分析】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試卷的分析05-09

中考的語文試卷的分析05-09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總結06-08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介紹05-09

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5-09

上海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5-09

中考物理試卷命題設想05-10

中考語文半命題作文的分析及預測03-25

中考作文試卷分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