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融入社會的面試技巧
與許許多多剛走出校園,從底層做起的職場新人不同,今年博士畢業的羅維(化名)進入職場就有了一個很高的起點——招聘經理助理。然而,在面對那些久經沙場的職場“老油條”,羅維這個手握生殺大權的面試官卻有些力不從心。“在大家的印象中,面試官總是甲方,但當我對面坐著的是身經百戰的‘老油條’時,往往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懷疑,甚至尖銳、單刀直入的反擊,讓我的心理防線大大潰退……”事實上,就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這位從學校到學校,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羅維已經經歷了3次不堪回首的招聘面試,她甚至準備尋求 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單獨面試遭應聘者“鄙視”
頂著文化管理碩士、行政管理博士頭銜,有著留學法國經歷,拿著高級口譯證書……憑借著這一系列光環,今年年初完成博士論文的羅維于2月正式受聘于一家從事文化傳播的法國公司。“對于外企的工作節奏我是相當適應的,再加上我英語、法語口語流利,專業知識學得透徹,手里還握著一張燙金文憑——巴黎政治學院。”談到自己的教育背景,羅維難掩其驕傲的神情。
然而,在3月初的一場面試中,羅維長期以來倍感自豪的“學歷”卻成為了應聘者的攻擊對象。“上海世博會期間,公司要做一個法國畫家巡展項目。考慮到人手不夠,準備招募一個項目經理,項目合同為期1年。”羅維告訴記者,由于只是招聘一個編外人員,因此這個小事就落在了她這個招聘經理助理身上。
“整個面試持續了20分鐘,全程都是用英語交流的。對方是一個有著10多年工作經驗的熟手,對于我提出的問題基本都是對答如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是肯定會錄用他的。”羅維向記者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在面試接近尾聲時,羅維隨手翻閱了對方的簡歷,才注意到其大部分的工作經歷都是在為各家公司運作各式各樣的文化交流項目。“當時出于好奇,我就問他為何不選擇一家公司長期任職。結果他二郎腿一蹺,直指我是個外行,根本不了解文化產業運作的模式……”
羅維又怎肯輕易敗下陣來,于是兩人爭執起來。“記得對方最后說,我最鄙視那些從幼兒園讀到博士沒在社會上歷練過的人,留學有什么稀奇,現在考不上大學的人都留學去了。”羅維說自己都被氣得發抖了,高喊了一句:“Out!”那位面試者口中嘀咕著“太不專業”,優哉游哉地離開了。
或頂撞或漠視氣哭面試官
如果說,第一次的失敗在于羅維太高調,屬于是技術性失誤,那之后的兩次面試則顯現出羅維工作經驗不足的硬傷。重新調整自己心情的羅維很快迎來了另一位應聘者——一個與羅維年齡相仿的小姐。
“她面試那天穿得特職業,還剪了齊耳短發,一看就是外企出來的‘淑女’造型。”在面試進行到一半時,羅維提出,公司這次招聘的項目經理經常要面對外商,老外很看中你是否會化妝,不然覺得你不尊重他。
“如果我沒記錯,這個項目接觸的老外基本都是畫家,對于色彩極其敏銳的他們,似乎更希望看到一張干干凈凈的臉,而不是一塊調色盤。”此話一出,讓妝容經過精心修飾的羅維臉上一陣火辣辣的。對方最后還不忘對羅維的妝容進行了評價——妝太濃,修飾痕跡太重,失去了職業女性的風采。
羅維忍不住拍案而起:“你說話太欺負人了,我說一句你說十句,搞清楚是誰面試誰?”不料對方隨即站起身,輕飄飄地留下一句——難道我沒有這份工作就沒法活嗎,就走了。
而最近的一次面試,更因為有人事主管“壓陣”,應聘者全程都把羅維當成“隱形人”。“對于我提出的每個問題,他都會問我的主管:‘這個有必要回答嗎?’給人的感覺就是完全不信任我。”而最令羅維當場崩潰的是,當著應聘者的面主管居然表示,對一個職業項目經理來說,這些淺顯的問題可以直接跳過。這次的結果換成了羅維哭著跑出會議室。
由于接二連三受到來自“乙方”的挑戰、質疑,讓一直優秀的羅維從內心深處難以接受這樣的自己。“我請了一個月的假,希望借助 心理咨詢師的幫助,跨過這道坎。”
心理咨詢師
“高材生”首先要學會融入人群
就羅維這種情況,記者咨詢了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心理專家劉新民教授。劉教授表示,類似這種自命不凡卻又高分低能的現象,在高學歷人員特別是海歸人員中比較普遍。對于他們來說,首先應通過各種方式盡力融入“正常人”的圈子。
普遍現象——高分低能
“目前類似她這樣有著海歸經歷,頂著名校碩士、博士頭銜的‘高材生’在職場上往往都會有各種各樣水土不服的表現。”劉教授介紹,就其接觸的個案就有好多起,“表現出來就是,與同事不能和睦相處,對于工作環境不適應,頻繁跳槽等等。他們的共同點就在于,多年象牙塔中的生活過于順風順水,一旦進入職場就面臨突如其來的無助,受挫折能力相對較弱的他們,往往不能適應。”
典型心理——自命不凡
同時,劉教授表示,這些海歸高學歷者普遍都是智商高、情商低,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就是——自命不凡。“這些人從小到大的求學經歷可以用‘輝煌’來形容,因此進入職場之后他們往往會沿用學校里的那套,把知識作為求職升遷的敲門磚,相反卻暴露出其社會歷練的不足。”
劉教授告訴記者:“如果說自命不凡、自視甚高、與外界格格不入都是表象問題,而深層次的問題在于,這種心態的形成是源于其多年的求學經歷和家庭背景,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引導方向——融入人群
正因為這些人自命不凡,往往不愿與“眾人”打交道。因此,要調整他們這種心態,不是簡單地改變為人處事的態度就能解決,而是要讓他們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圈子。“這需要他們周圍的親朋好友的協助,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可以去唱唱歌,泡泡吧,讓他們暫時忘記‘陽春白雪’的生活追求,在潛移默化中調整他們的心態。”
同時,劉教授也坦言:“像這種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問題,我們只能通過某些方式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我會告訴一些咨詢者,并非你本身有什么嚴重的問題,而是可能目前的環境不適合你,你可以尋求其他的發展。事實上,有些人就選擇了自主創業,而有些人則再次前往國外發展。”
【融入社會的面試技巧】相關文章:
關于快速融入日本留學生活技巧05-12
社會工作者面試技巧04-07
社會工作者面試技巧04-07
社會工作者面試技巧04-07
社會招聘面試技巧和注意事項05-10
面試技巧:文職崗位的面試技巧05-09
應聘銷售的面試技巧-銷售面試技巧04-02
幼師面試技巧-關于幼師面試技巧04-02
文員面試技巧-文員面試技巧大全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