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征文
身邊的變化
彈指一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億萬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征途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的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城市的變遷,鄉村的變化,衣食住行的改善,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的變化之大史無前例,作為一個80后,最讓我有切身體會的,莫過于改革開放這三十年發生在我身邊的變化了。
三十年前
說起三十年前的事,那時,我還沒有出生,所有的這些都是爸媽一直以來的憶苦思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那時候家里很窮,一天三餐就吃點稀飯加咸菜。稀飯可是名副其實的“稀飯”,一碗里面的米粒寥寥可數,每每吃完還要用舌頭喳吧幾下。逢年過節,一盤肉要端上端下半個多月,自家人是絕對不吃一口的。住房都是低矮的平房,又陰又潮,四墻漏風。到了冬天,西北風就呼呼地直往里邊灌,感覺屋里比外面還要冷。由于一年基本沒有剩下收入,大多數農戶都得節衣縮食,穿戴簡陋。那時,一年有棉、單兩套服裝的就算富有了。爸爸說:“過年時,一家人才添一件新衣裳。”媽媽說:“那時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給老二,老二給老三……最后再撕成小碎片當補丁。”如今的衣服至少動輒則一兩百元,色彩鮮艷,做工也很考究。奶奶告訴我,三十年前買什么都得憑票。在農村,誰家要是有輛自行車,那就是“富人家”了。就算有了自行車,也舍不得騎。那時鄉下的路都是泥路,坑坑洼洼,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天騎了自行車,很多情況下都變成了車騎人,滿車都是泥,要很久才能洗干凈,誰舍得啊!當時去縣城步行幾個小時,現在開車只要半個小時。
對于那個年代的回憶多半是苦澀的,爸媽每次講起都是深深的嘆息與感慨。
十年前
十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拂遍神州大地,我們的生活已經完全不同于父母兒時的生活。低矮的平房拆了,砌成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里里外外裝修一新。原本17寸黑白電視機“下崗”了,換成了25寸彩色電視機。家家戶戶裝上了有線電視,節目豐富又圖像清晰。餐桌上也變豐盛了,雞鴨魚肉這些以前只能想想豐盛菜肴,現已成了家常便飯。
十年前,香港回歸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的回歸,不僅是祖國統一進程中重要的一步,更顯示了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中國巨大的進步,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和國際地位明顯提高,這是所有中國人值得為之高興和自豪的盛事。
如今
十年后的今天,身邊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的景觀撲面而來:縱橫的城市立交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乃至修到家門口的農村平坦水泥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整齊劃一的新樓房,還有農村造型多樣的小樓房;私家車進入農家已不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騎上了環保的電動自行車;信息的發展更是飛速,從電視到網絡,再到現在的手機上網等等,如今我們完全可以不出門而知天下事。
512汶川大地震給災區造成巨大的損失,但災難面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加強;29屆奧運盛會在古老的中華大地成功舉辦,中國健兒摘金奪銀,位居金牌榜榜首,創造歷史記錄;“神舟七號”成功問天,航天英雄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活動,實現中國載人航天首次太空行走……
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發自內心地感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使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使得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無比幸福,使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使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
三十年,身邊的變化翻天覆地。我堅信,今后的三十年、六十年……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征文】相關文章:
醫院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征文03-10
返鄉人慶祝新中國60周年的優秀征文03-10
高考歷史考點新中國成立考察內容12-08
新中國60周年海外歸僑獻禮征文03-09
區委辦新中國69周年優秀征文03-09
供電公司員工慶祝征文11-24
慶祝國慶節的征文03-09
關于慶祝元旦的征文12-03
慶祝建校六十周年征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