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與愛無聲綻放
作者:郭翰
收到譚旭東教授的《兒童文學小論》和《夢里的花田》兩本精美書籍,已經快過去兩月了。反復閱讀, 很想寫點什么,可苦于沒有時間認真思索,于是就擱置至今。很喜歡這兩本書,非常精美,非常充實,內容也非常豐富。
這是譚教授的厚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譚旭東教授是目前中國最活躍的新銳批評家和青年兒童文學學者。對兒童文學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專業著作方面,可謂奉獻了無數智慧和善良。
幾次和譚教授撞緣相識,非常欽佩,特別是他對文化一針見血的指引和提悟,也讓筆者對人生有了太多的感醒。收到這兩本贈閱書籍,一直悉心閱覽,那種“高難度”寫作,可謂是抒寫生命體驗。
在當代兒童文學的世界里,譚旭東教授算是一個春天的開始,譚教授的兒童文學,沒有長篇大論,沒有說教強加,而是一種娓娓道來,一個簡短故事,或者一首哲理小詩,就連三歲孩子也能讀懂。然而,蘊含的學術道理,卻是一字不茍,情感豐富,而又愛意融融。
這對于如今的素質教育來說,不僅一脈相承,文化滲透的效果,可以直通孩子們的心靈。80多本著作里,幾乎都是一樣的風格。
有些愛 需要一點點的品味
就像你送的月餅 要小口小口品嘗——選自《夢里的花田》
就是這樣的平實,而又是生活的點點真愛。聽起來,似乎很簡單,說起來,也是我們每天的生活瑣碎。然而,在譚教授的筆下,就是猶如一朵朵春天的花兒,不僅芳香四溢,而且還美麗動人。
作為一個學者,譚教授是深刻的;作為一名師者,譚教授是平易近人的.;作為一位評論家,譚教授是一針見血的。
記得前幾個月在貴陽一面,和譚教授聊了很多。他對于如今的一些寫作現象,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用包容的語言詮釋過,他說,“不要看每天有這么多人寫作,可真正能夠把文字用好的人并不多,特別是在這魚龍混雜的研究空間里,擠得進經典的人群畢竟屈指可數。”
這話筆者沒有過多附和,因為從小我的角度來說,筆者沒有這種高水平的眼界,也沒有如此奇特的思維斷解。但從譚教授的語境里,筆者可以看出有其期待,也有其擔心。或許這是一種責任心,也是一種搞研究最大的冒險。畢竟敢說敢做,同樣是學術研究不忘初心最真實的一種檢驗。
當然,寫這篇隨筆小文,同樣沒有和譚教授私信,筆者只是一些感悟和沖動。或者說,是一種學習和思考。“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這種當然需要分享,即使譚教授看到這篇文章之時,也應該理解和支持。
譚教授一直童心未滅,沒有過多受到社會雜音的渲染,因此文字十分的純粹,甚至透露著精致的美,加上很多友愛元素,所以這么多年來,他的書籍一直賣得很火,原因也在于此。
記得有一次和譚旭東教授聊天,他說,年輕就意味著敢想敢干,就意味著敢于沖破舊的文學窠臼,敢于去做藝術的冒險者。其實,如此說的時候,我們真的會臉紅。每天我們除了應付各種生活的小事,又有多少年輕人真的坐下來,在自己的書房里思考這些人生的體悟?又有多少人愿意提起筆,真正寫一點屬于自己的文字。
時光每天都在過去,生活每天又在繼續。我們除了攀附、應酬、競爭,真正回歸到自己內心的空間里,有還會剩下多少儲存?這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并非是一個借口。過多的消耗自我,必然沒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因此,閑時讀讀書,看看我們的時間上,又會有多少機會。
所以,寫這篇文字的時候,筆者一直打顫,憑什么勇氣寫?憑什么能力寫?又憑什么思維交流。只能說,憑著與譚教授的一些信任,確實不吐不快。于是也就成文于此,真正的讓我們在生活中,還有一些自認為“空閑”的機會,說一點,自己感覺良好的話語。
這或許是一種情懷,正如譚教授對兒童文學的一種愛。因為擁有這種特質,也才能把這個領域的東西看得更深一些。無論是文學領域還是社會價值取向,我們只要能夠發現一點點,同樣都是一種存在的真實。
對于社會的很多現象,我們除了謳歌,也還要敢于針砭,這同樣是一個人的良心。因為思想的認同,就是需要一種撞擊,既然有力度,當然就會有受力,有時還會激起火花。這種理念,也是和譚教授幾次交流中學習到的。
總之,喜歡看譚教授的書籍,喜歡細磨譚教授的理念。或許也有不妥之處,但想來也是敢說真話的人太少。文學領域,也當有更多的審美和判斷,同樣需要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對于文學,筆者一直邊緣化,無非也是希望自己心靈更加單純和純真。于是有機緣認識譚教授,這便是一件幸事。同時,也是對譚教授送《兒童文學小論》和《夢里的花田》兩本精美書籍真誠感謝。
(郭翰,貴州大方人,80年代出生,現居貴州貴陽,貴州詩人協會副秘書長,時評人。2002年大學期間開始寫作,曾在《散文詩》《星星詩刊》《貴州日報》《校園詩刊》《貴州民族報》《貴州交通報》《貴陽學院報》《畢節日報》等刊物發表散文、詩歌上百篇。文章選入《中國地理貴陽九人詩選》《貴州建省600年》《中國夢,我的夢》一書。
目前從事媒體文化工作,文章主要有時評、散文、詩歌為主,文章常見于新華網、人民網、中國作家網、鳳凰網、新浪網、網易網、雅虎雜談、多彩貴州網等主流媒體網站。
2011年9月,獲得貴州省委宣傳部征文三等獎。同年11月,《鄉村不在寂寞》獲得中國散文家協會征文一等獎。
2012年6月-12月,連續6次獲得鳳凰網情感雜談征文獎,同年獲得鳳凰網十大寫手提名。同年11月,獲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網絡宣傳局主辦、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承辦的“十年發展、點滴印記”征文一等獎;
2013年1月,獲得貴州“解放思想,推動跨越”征文三等獎;
2014年6月,獲得貴州建省600周年征文三等獎。同年11月,獲得貴州省委宣傳部網絡辦公室“優秀時評人”稱號;2015年4月,《農村空房,誰在守望?》獲得人民網優秀文章獎勵。同年9月,《國學之道潤心田》榮獲首屆“孔學堂”杯征文三等獎;
2016年1月,榮獲中共貴州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辦公室先進個人稱號。
2016年6月,獲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貴州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多彩貴州網承辦的“追尋紅色記憶:網上重走長征路”——“新長征故事”征文大賽二等獎和三等獎
2016年10月,獲得多彩貴州網“優秀時評人”稱號)
【童心與愛無聲綻放】相關文章:
1.大愛無聲作文
2.《愛卻無聲》文章
3.“商”與童心作文
4.師愛無聲的作文
6.大愛無聲初中作文
7.無聲的愛文章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