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根本
教育之根本1
昨天初一思品課堂上,我問同學們的理想是什么?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后,點名一位男生回答。這位男生很有禮貌地站起來,慢條斯理地回答說:“我的理想目前是先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再娶個好媳婦。”話音未落,教室里一片嘩然,有開懷大笑的,有拍手鼓掌的,也有嗤之以鼻的!我繼續追問,:“你認為好工作的標準是什么?好媳婦的的標準是什么?”沒想到這位小男生對答如流。“好工作就是別太累了,相對舒適安逸一些,工資再高點,能有結余。好媳婦的標準就是長得漂亮,心胸別太狹窄,能孝敬長輩?碧?秸饣拔乙渙巢鏌歟?婷幌氳較衷詰難??枷胝餉椿鈐荊?硐胝餉捶羥常∪緩笪乙蚴評?跡?次剩骸盎褂惺裁茨兀俊蓖?烙酶觳倉獾妨慫?幌虜⑻崾舅??獠嘔腥淮笪虻乃檔潰骸霸儻?緇岫嗟愎畢祝 碧?秸饣埃?淌依镎粕?鈉穡?炔什歡稀N易?碓諍詘逕閑聰鋁思父鱟鄭菏滌彌饕逭擼?
這位學生回答的對錯,我們暫且不去評判,但時下普遍存在的利己主義思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深思考。
記得去年畢業班后面的黑板上,為了給學生加油鼓勁,班長寫下了這樣的口號:為了自己努力吧!這口號令我啼笑皆非,也引起我的深深思考。難道我們的教育只為考試?難道我們培養的下一代只是想到自己?國家呢?社會呢?民主呢?難道三者利益被拋之于腦后?
周總理十二歲那年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該男生與之年齡相當,理想抱負竟天壤之別!想到這里不禁令人扼腕感嘆。
回想建國初期,新中國千瘡百孔,一些愛國科學家沖破重重阻撓,回到祖國,和全國人民一道,克服種種困難,歷盡艱難險阻。把一個一窮二白,積貧積弱的國家,建設成初步繁榮的新中國,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難道就是為了貪圖享受安逸?
現在生活優越了,吃好一點,穿好一點我無可否認,但人生觀、價值觀,革命的理想主義教育絕不能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觀念應堅決摒棄,絕不能讓他們自由泛濫,毒害下一代孩子的心靈! ( )
教育之根本2
教育關乎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旺與未來,教育事業是國之根本,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最淺顯、最基本的道理,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給別人留下不重視教育,不尊重教師的把柄。所以每當一年一度兩會兩會召開之際,總會有一些人,就中國的教育,發出一些感慨,立下一些諸如“再窮不能窮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之類的誓言,可是中國的教育依然面臨著許多尷尬。學費貴,已經和藥費貴、房價貴并列為困擾我國政府,改善民生的三大難題之一。年年的兩會提案,年年尊師重教的誓言,依然無法擺脫教育面臨的困境。學生中途輟學司空見慣,招募學齡幼童充當童工也不鮮見,這說明我國頒布的“義務教育法”已經失去法律的約束,形同虛設,拿到大學錄取通知,卻為籌措不起學費,需要依靠媒體的呼吁,依靠社會的募捐來支撐他們的學業。然而面臨著這樣一個教育現狀,卻有人提出教育產業化的辦法,試圖以此來緩解我國的教育困境。這到的確可以減少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但企業或個人辦學,是要回報的,說白了,他們真正辦學的目的恐怕不是為了振興教育事業,而是覺得有利可圖,當然他們的投入都會轉嫁到學生頭上。
有學者認為,教育經費不能寄托于民間,應當完全由政府投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3年作過一項調查,該項調查表明,世界各國對教育的投入,占GDP的平均值為5。1%,發展中國家為4。1%,最不發達國家為3。3%,而當時我國僅為2。3%,不及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水平。1993年,我國提出了教育經費投入占GDP不低于4%的目標,并把它寫進了《中國教育發展綱要》,以法律的形式把4%這一最低保障線確定下來,并要求這一目標必須在20xx年實現,說明了政府對改變教育現狀的重視與決心。然而20xx年已經過去7年,我們離這個目標依然遙遠。今年3月9日,時任國家財政部長的金人慶,在全國人大5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今年教育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可能會超過3%”(依然沒有達到1993年教育發展綱要4%的目標)。我們國家經濟每年以平均10%的速度快速增長,國家稅收和財政收入每年也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可教育經費增長速度為何如此遲緩,據北大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提供的數據,我國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20xx年為2。79%,20xx年為2。82%,國家若不采取果斷措施,4%的最低目標,即使到20xx年也無法實現,這些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有人把這些歸咎于窮國辦教育,然而我們現在雖然尚不能算富裕,但肯定已不能再列入窮國之列了,現在全球190個國家中已有170個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就連亞洲最窮的一些國家,像人均GDP只有中國三分之一的老撾、柬埔寨、尼泊爾等國也都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我們這項工作直到去年才算真正實現,可見我們的教育不是走在世界前列,而是遲后。教育是國策,經濟不是制約教育投入的決定因素,也不是理由。在國家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前提下,學校的亂收費就很難杜絕,像醫院一樣,醫院要生存,以藥養醫也是無奈之舉。看來像教育、衛生等服務于社會的公益行業,政府還是應該管起來,不能像企業一樣,把包袱扔給社會,扔給社會,最終還是增加百姓負擔,勢必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這和我們國家提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理念并不相符。再提供一個不想提,也實在不愿意提的數字,20xx年,我國化在公車、公款吃喝、公費旅游上的三項消費,累計為6000億元,占當年財政收入的20%,相當于義務教育投入的五倍。黨的市七大就要召開了,真的希望國家能出臺有效政策,徹底擺脫目前我國教育面臨的尷尬局面,不要把“再窮不能窮教育”當作一句時髦的口號,盡快使我們國家步入教育強國的行列。
【教育之根本】相關文章:
8.愛的教育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