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命運邊上
總覺得以我現在這個年齡談人生、談人生尚且太早。總以為自己還小,視時間為廉價的珠貝。轉身,才發現一九九零之后的我們都已然那么成熟,自己還在等什么?有時,停下腳步思考人生,覺得自己心里很是壓抑,像一塊巨大的結石盤在心肺之間,每一口氣吸得都歇斯底里,悵惘間我又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我是走在命運邊上的人了。
人這一生有多少時間用在思考人生上,我不得而知?!一個奇異的夢、一個不經意的想法都會改變著生命。我活二十年,我活一百年,究竟有什么不同?我是否在我二十歲的時候看見了我八十歲的樣子?有人告訴我,生命的組成累積與一個又一個的追問!
楊絳先生寫下走到人生邊上,她走了,很安靜。她借蘭德的詩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她是一位世紀老人,1997年錢媛去世,1998年錢鐘書去世,可是楊絳當著外人一滴眼淚都沒有,即使是最近的親人也看不到。枯瘦的楊絳身體并不好,有陣子她只能扶著墻壁走路,雖然沒有在人前落淚,可是到晚上還是要吃安眠藥度日。安眠藥只能按處方購買,限制厲害,她吃的量大,親戚們幫她去要藥。這份苦楚,只有身邊親近的人才能了解,可是又無計可施。楊絳在文章中說“我們家”已經成了人生旅途的客棧,“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她是個非常愛孩子的人,親戚去看她都帶著孫子孫女同往,她特別高興,說她們把福氣帶給她了。一位走在人生邊上的老人有怎樣美好的`快樂和巨大的勇氣,與坦然伴她走過孤獨的20幾個年頭!我正在讀她的新作《自問自答》,她寫道:“我正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
人生是不是一場夢,真不知道!童年妄想騎鵝歷險、飛屋環游,年少想像三毛流浪遠方,只是每當我冷靜下來,與周圍一切相揉和時,我猛地發現,那似乎是不大實際的,我們的人生難逃茶米油鹽醬醋。我們走在現代的市儈街衢之間,望著自己游走,供我們幻想的越來越少,或許,現在的我還可以,五年后,十年后……那些想法最終會被自己掩藏在現代的列車上,把它擱淺的一文不值。
回顧二十年的那些日子,許多人,許多事都歷歷在目,可是能將我的神經挑得興奮起來的卻很少,沒什么跌宕起伏,沒什么把握在手里。倒也印證那句老話: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可是,什么是曾經擁有呢?生命就是天長地久,生命就是曾經擁有。也就是,有時候,我們是在追尋一個歸屬。也許,這話有些空泛。有人問什么是歸屬,是死亡嗎?當然是了,人這一生,輕松且過,困難且過,最后,還不是都歸屬塵土嗎?人生啊,輕松過頭反而又沉重起來,沉重過頭又輕松起來了。記得當時閱讀《紅樓夢》,寶玉癡迷、妙玉被劫、惜春出家、鴛鴦自縊……一切喧囂最后在歸彼大荒之后落了個“白茫茫真干凈”的清明。那一段看得實在癡迷,風霜雪雨之后一切歸于寧靜,一種難得的靜謐涌上心尖,仿佛隔絕在另一個世界,感受一個量變到質變的完美過程。
歲月畢竟不會煙消云散,逝去的總是不會那樣徹底,也要留下點什么,所以,歸彼大荒只是一種境界,我已經乏了當初的那份純真與質樸,相信命運總會叫人選擇的。我還沒活一個世紀,沒有季康先生那樣坦然,更沒有她人生的自問自答來得徹底,只是問問自己過去的年歲,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們的一生過到底就是個夢,無數人都是滄海一粟,沒有誰會單獨記得你,你不把你的人生過清楚,你永遠都在命運邊上! ( )
【走在命運邊上】相關文章:
3.關于河邊上的文章
5.走在寒冬
6.走在路上
7.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