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在吳國大地上
(散文)
暢游在吳國大地上
薛榮俊
在一個丹桂飄香的深秋,有幸穿行在吳國大地上,去江蘇的幾個地方領略江南文化。吳越中的吳國是指以現今以江蘇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以南的江蘇部分。
到達蘇州昆山的江南水鄉古鎮周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聽導游說絕大部分游客都是下午來,原因可能是看一下周莊的夜景吧。周莊的確很漂亮,四面環水、橋橋傍河,白墻黑瓦、如詩如畫,小橋流水人家,鎖定了閑暇與寧靜。我們去的時候,細雨霏霏、煙雨蒙蒙,聽說在周莊這樣的天氣一年有180多天,靜靜地欣賞了聞名于世的雙橋,據導游介紹,在1984年,著名畫家陳逸飛以雙橋為素材,創作了一幅題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連同他的其他作品,在美國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的畫展中展出,引起了轟動,那些運用油畫和中國傳統水墨畫手法創作的作品,描繪了姑蘇的小橋流水、江南的田園風光,把美國觀眾帶到了神話般的境地。后來哈默訪華時,把那幅《故鄉的回憶》高價買下,作為禮物贈送給國家領導鄧小平,雙橋自此逐漸成名。欣賞了古戲臺上依依呀呀的昆曲,領略了具有代表意義的張廳,又到了富可敵國的首富沈萬三的舊宅,從導游斷斷續續的講解和大量的實物、文字記載了沈萬三的興與敗,粗略地了解了歷史上朱元璋和沈萬三的神秘關系。整體上周莊給人的印象很好,使北方人感到賞心悅目,其實夜周莊最漂亮。美中不足,景點不算大,商業氣氛太濃,店鋪琳瑯滿目。
最使我最滿意的是常熟市沙家浜景點,一是受電視劇《沙家浜》英雄故事的吸引;二是8000多畝的紅色教育基地,歷史上英雄的影子仿佛歷歷在目,感到十分親切。置身于沙家浜,自己仿佛成為抗日戰爭的戰士或傷病員,看到沙家浜擁軍愛國的老百姓,看到沙家浜幽深的蘆葦蕩,十分親切。整個的沙家浜就是一個戰場,憑導游的敘述和實景的再現,當年沙家浜父老鄉親掩護傷病員、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壯舉,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電視劇拍攝基地、古桂花酒作坊,與在電視劇看到的絲毫不差。好客的同行請我們在景區吃上了鮮活的陽澄湖大閘蟹,主人的熱情、大閘蟹的鮮美,更增添了幾番流連忘返的韻味。 ( )
到達常州粟陽市天目湖景區的時候,已經是接近下午下班的時間,匆匆忙忙坐上觀景船,在天目湖中暢游了一圈。導游結合傳說、實景、特產,講解了不少。接著登上了鄉村田園農耕文化區,實景再現了江南勞動生產的田園風情。時間太晚了,其他的景區沒去。晚上在魚頭館吃了最具代表性的天目湖砂鍋魚頭,回賓館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餐便往天目湖的南山竹海景區趕去。南山竹海景區有好幾座山組成,山上全部是竹子,人行道兩邊栽種了許多桂花、茶花,景區在江蘇、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處,素有“一腳踏三?敝?怠>扒?芾澩σ??際鹺芟冉?穆降嘏逝萊擔?順瞪先ピ僮嘸覆驕屠吹郊γ?停?謇鍤贅患依鍤稻霸儐至慫桔印⒛韭ァ⒒ń巍⑾誹ǖ齲?緩蠊凵土酥裎幕?┪錒藎?死魯等チ恕拔庠降芤環濉薄??仙劍?仙膠0?08米。關于弟一峰的“弟”還好多說明呢,首先“弟”并不是“第一”的第,而是弟弟的“弟”,因為它稱不上是吳越境內的第一,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位小弟弟而已;再者,越到南山山頂,竹子越少,這是因為山頂土壤較薄,竹子無法生長,所以山峰之上基本無竹,當然弟一峰也就不能用竹字頭了。雖是常熟第一高峰,放在其他地方,這個海拔高度真成了“小弟弟”了。
穿行在古代吳國的大地上,我仔細地思考,老家與江蘇的周邊縣市差距顯而易見。首先是比不了的區位優勢:南通市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于一身,全國企業500強有60多家在南通,蘇州市經濟收入超過江蘇省會南京市。別說“望塵莫及”,我的老家就連江蘇后面的.塵土也看不見;再者比不了的城市規劃設計:蘇州市周圍板塊組成大都是工業園區、錯綜復雜的高速路、大面積的高品質的綠化帶、很小的水養殖和農作物水稻種植區,再就是旅游景區,也就是說基本上是工業旅游業支撐蘇州經濟;比不了的商業意識:在蘇州周圍縣市,找不到我們司空見慣的“形象工程”,據說人家從不做表面文章,可以說全面全力抓經濟,抓干的,撈實的,遍地都是掙錢的項目;比不了的改革精神:我們去的時候,據隨行的同行介紹,蘇州車改試點已經好幾年了,陪行的區領導鄉鎮領導都是開著私家車,他們都習以為常,欣然接受車改。這樣觸及個人利益的改革,在我的老家是相當吃力的,速度也是極為緩慢的;比不了的經濟意識:同行介紹,他們的鄉鎮干部在干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都在企業兼職,天天在企業車間轉。一是為企業輸送有文化有知識的人才,二是為企業提供政策指導與各類幫助,三是促進鄉鎮干部經濟創收。
走下來這一圈的整體感覺:驚訝、羨慕、愉悅!
【暢游在吳國大地上】相關文章:
4.工地上生活感悟
6.暢游書海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