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80后的同事曾說,小時候能在“六一”時吃上一個肯德基的漢堡已是很知足了,可70后們集體表示,自己小時候還沒有肯德基的影子呢!盡管生活單一、物質匱乏,也沒見過什么世面,但我們小時候的快樂指數好像并不低。
出生于70年代中期的我,小時候是在一棟筒子樓里長大的,當時整個家屬院里有相同的五棟樓。左鄰右舍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日久天長后,即使大人們彼此不太熟悉,通過孩子之間的連接,大家也都相互親近了許多。
記憶中,母親大多數時間都要上夜班,這樣,白天在家就能順便帶孩子了,于是,我就成了宅在家里、跟在大人屁股后面的“小尾巴”。偶爾也會去一趟工廠的托兒所,跟兩個老阿姨和幾個小伙伴們熱鬧一下。
那時,大院里有一個跟我年紀相仿的小姑娘,她的父母遠在新疆,平時跟著爺爺生活在北方小城。他們祖籍江西興國,因地域差異,時常聽她的爺爺說起家鄉的一些舊事,倒也頗為新鮮。每天上午,等大人們都上班走了,我就會去找她,我們倆一起說笑、一起玩鬧、一起開火車、過家家……因為略大她一些,我總是喜歡當“姐姐”,甚至是“媽媽”,指揮著她做我的小跟班。
下午,等到院子里大些的孩子們放學后,我就又成了大孩子們的小隨從,跟在他們的后面,亂跑亂串。那時候,大人們下班后都要準備做飯,要忙著做家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于是,各家各戶就都不鎖門,以便于孩子們自娛自樂。這要是放在今天,顯然是件太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時,有個叫“小虎”的孩子王,年齡略大,也是所有孩子當中家境最好的。有一次,大家跑到他家時,“小虎”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一個大大的白色塑料瓶子,擰開蓋子,先讓小伙伴們輪流聞了一圈兒;然后大模大樣地告訴我們這東西有多美味;最后,他很大度地讓每人都嘗了一小口。“真甜耶?貝蠹乙緩宥?ⅰU獗閌悄歉瞿甏?鍰賾械氖斃嘶酢??筧榫?:罄疵還?嗑茫?蓋滓滄?鷗?衣蛄艘黃浚?朔苤?嗟奈葉雷源盞狡靠謔咕⑽牛?參挪懷鱟畛蹌歉魷閭鸕奈兜懶恕? ( )
物質匱乏年代的記憶很多是與“溫飽”相連的。小時候,許多東西都需要憑糧票購買,由于每月每戶定額供應肉蛋,孩子們又都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期,于是大人們就各自施展“訣竅”,深挖潛力,我家也緊跟著三鄰四舍的腳步開始了養雞生涯。最鼎盛的時期,一共養著九只雞,運氣好的話,一天能拾七八個新鮮的雞蛋,而我則很主動擔負起喂雞的重任。
每天下午,我都要給大雞小雞們切菜、煮米。青菜,不用切的很小即可派上用場,跟雞飼料攪拌均勻后,主要是大雞們的口糧;小米,主要是過期之后的陳米,要煮成半生半熟的火候,供給小雞們享用。由于滿懷好奇,偶爾我會趁著大人們不防備,偷偷地嘗上幾口這半生不熟的雞食。因為不熟,按理說是不能吃的,但奇怪的是,當年的我竟然一直覺得這個要比熟飯的味道還好。
父親領著我和姐姐第一次吃冰淇淋,因為對食用時的紅色小勺子愛不釋手,帶回家后,居然保留了很長時間;母親給上夜班的姐姐第一次買方便面,盯著外包裝袋上的圖案,眼饞地嚷嚷著要共享……小時候,并不富裕的生活中,也未曾缺少歡聲笑語。多年以后,跟兒子講起自己的'童年往事,還會有甜甜的回味。
回首兒時記憶中,唯一遺憾的是相伴了很多年的一個布娃娃,在輾轉搬過幾次家之后,被弄丟了,以至于現如今再給孩子們講述當年玩具的模樣時,都沒了參照物。
對于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來說,像樣的玩具少的可憐。那時,常常會跟姐姐爭搶一個已經玩了挺長時間的舊娃娃,后來,父親趁著去北京出差的機會又買來了一個新的。許多年以后,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眼見到“她”時的興奮與激動:圓圓的腦袋、紅紅的臉蛋、黑黑的睫毛、大大的眼睛,頭頂可愛的小花帽、身穿五彩的大花衣,不僅漂亮迷人,還特別逼真:能哭、能叫、能閉眼睛,能坐、能立、能擁入懷中。總之,在幼年的我眼中,她已經很完美,足以能跟后來的芭比娃娃們相媲美。日后,這個可人的布娃娃不僅成了自己的又一個新玩伴,還開啟了我“腦洞大開”的創新之路,時常會把家里做衣服剩下的碎布頭拼接成她的小花衣,自己創意、自己設計、自己縫制,盡管笨手笨腳地很吃力,卻一直樂此不疲。
小時候的玩伴、小時候的趣事、小時候的一幕幕,每浮現一次,便陶醉一次……
【小時候】相關文章:
1.小時候的生活
3.小時候的那張畫
5.小時候抒情散文
6.小時候的故事作文
7.幽默的小時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