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日記,4
2013,7,,8 內蒙 錫林郭勒草原
-
錫林浩特的特產店增多,這里是草原的樞紐城市,記錄特產:草原元白蘑(500元一斤)、馬奶酒(種類多)、奶酪、各式草原工藝品(如,牛角木梳、大沿牛仔皮帽、等)。早餐一碗豆漿3元,比大城市貴,光湯面條10元一碗,旅游區價格。車站附近很污染,臟,污水,到處在建未完工的新樓,城市一到地級規模就難治理。
上午參觀內蒙四大寺廟之一的貝子廟,寺廟占地浩大,可見古時規模,廟前有密集飛翔的燕子,門票20元。廟后有額爾墩敖包山,可眺望錫林浩特全景,山頂云層洶涌,炎熱,有敖包,許多樹木,及涼亭,山坡見數種不知名野鳥。
貝子廟,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的1743年,清代香火很盛,多有廟會,看見有信眾前來頂拜,內有喇嘛僧人,有朝克沁殿、珠都巴殿等主殿,旁有幾十座小殿組成,有5座塔,諸多僧房,寺廟內有雕刻、壁畫等可看。
錫林浩特外觀與一般地級城市差別不大,可能實際居住至少幾十萬人,車亦多,外來人多, 本盟大概現在有幾分之一的人口在此居?N錛奐Φ爸笫?元一個,小面餅2元一張,米飯3元一碗,站前附近飯店衛生明顯不夠,本地司機都說物價太貴。 ( )
同行作家s說旅行飲食經驗:“小店不吃餡(肉包子)”。我說我的旅行物價經驗:“天國物產無價”(各地不可比擬)。
預計明天到阿巴嘎旗(縣),(阿巴嘎:蒙語皇叔意),面積有2萬多平方公里,快接近于海南省大小,為著名的十大牧場之一,老舊地圖標有火山,途中要經過錫林郭勒河,今買預售票,價26元,大約 1個多小時車程。午后突然雷雨大作。
夜,草原風大,蚊子少,可以開窗睡覺。
-
-
-
2013,7,9 錫林郭勒草原
-
昨雨,早晴。早餐在錫林浩特走了幾里路,找到一店,(飯店分布少,很多無早點),油條3元一根,豆漿3元一碗,及烙餅、咸菜。
錫林街上見一所蒙族幼兒園,大樓,院落極寬闊,羨慕,今省地城市幼兒園缺的就是活動空間,可憐。
與s談及草原歌曲與知青歌曲的關系,知青經歷世紀淘洗,已經超越時代、政治,而進入人類文化史、人類生活史范疇,這就是知青的意義。
已經多天未聽廣播看電視,也無上網,覺得毫無損失,“徒然擾亂視聽耳”,整天亂糟糟斯世斯音,到草原就是清凈一會。
昨日午后,用一小時時間,在驛館聽雨,喝茶,黃昏轉看晚霞。與生態作家、記者s談及,今省地級城市已無可看,就剩縣有的還可以,要趕緊看,過幾年就剩鎮和鄉了,連鄉鎮也毀了就再無什么可看。
也許,“現代”真就是個乏味的東西?——
早9:30,從錫林浩特上汽車,11時到阿巴嘎旗,阿巴嘎旗,規模類一個較大的鎮子,盛產天空的白云,洶涌無盡,沿途一路草原,山丘漂亮,住進一招待所,價40元,走廊有衛生間,房間寬大。
對了,忘了贊美所有經過的的草原飯店有一好:免費的滾熱紅茶,盡喝,管添(如果是嚴寒的冬天就知道這意味什么啦),向著往古傳統,三禮。
在阿巴嘎旗街頭,呆看洶涌無盡云朵,似乎把世界的白云都喚來了,怎么這么多?標準的草原盡頭的云,才悟到我就是為這樣的云來到斯世,竟錯復它求?拍了很多白云。見身著原始蒙古服裝的牧區來的老婦走過街頭,那種樣式顏色我并不熟悉,似乎未見,可能很古老,古舊,但其優雅飄逸令我贊嘆。
問過店家,說花15元,打車,就可置身于草原的深處,可看牛羊,如步行走出城鎮就是草原了,但需要腿腳好,因為還是有幾公里的,說出城往東20多公里更好看。
午飯炒羊肉一盤,雜燉菜一盆,免費腌制咸菜一碟,內有野蔥,是這里草原的特產。
到此方知遠游意,
欲表無言夏已深。
——人的一生都被賦予一種意義。風景本身就是意義。“當前半生的價值和理想逆轉直下”(瑞士/榮格),人找到了:風景。
午睡小憩,去登鎮郊的別力古臺山,上有白塔、敖包石堆,及一塊古老神秘的草原巨石。此山自古為祭祀用。
阿巴嘎旗所轄有巴彥哈爾山、查干淖爾湖、阿爾山保力格、格爾和音寶拉格,等,山坡用石刻的.形式把本旗的地圖刻畫在大地上,便于人們和孩子記住,并有數雕塑,其中,山腳一座青銅勇士戰馬雕塑,與周遭景物及本城歷史融合得天造地設,極為生動,這里是古代出蒙古勇士的地方,是成吉思汗的皇弟分封之地,歷以部落的英勇善戰馳名草原。人說此公園落成于2010年,耗資2個億,此公園建得用心,挖掘出本旗的宗教與歷史,對提升阿巴嘎旗旅游內涵大有意義。
阿巴嘎旗,于清代1600年正式建城,(前此約為蒙古包形式的城池),已經有400多年的城鎮建筑歷史。
晚,停電,暮色中談及吉林洮南的黑水西瓜,歷史上聞名東北,談及近年隨著農民無序進城,落后的鄉村文化向省城及都市文化的蔓延,侵襲,(應是先進的都市文明向鄉鎮的慢慢正向輻射),及盲目“造城運動”的極大危害,過度城市化的弊?!??
邂逅一位來自包頭市的小司機,1985年生,因為愛上一阿巴嘎旗的姑娘,而遠遷來居住,他說滿意此地,一有家,二環境好,收入不那么多消費也不那么多。世上到處有奇遇。
-
-
-2013,7,10 內蒙 錫林郭勒草原, 阿巴嘎旗
-
阿巴嘎旗,產一種蒙古馬,黑駿馬,為古代著名戰馬。
經旗里的邊防隊,始知此旗亦為邊境地區,沿著中蒙邊界一帶有大片好草原,而再往西,向蘇尼特左旗、二連浩特方向,草原就沒有這么好,呈現沙化了,那里是半荒漠,沙堿草原。
早餐,街上漢族飯館很少,百分之八十是蒙餐館,早餐蒙古奶茶,無米粥,有油餅、芝麻餅、牛肉蒸餃3元一個,貴。
路遇一1977屆知青,他從錫林浩特下鄉至此,參軍后又回來安家,說此地空氣好,說錫林郭勒還有一只騎兵,可能為國內唯一的了,主要是用于禮儀和拍電影,聽他談了許多他到過的黑吉遼三省的城市狀況。
步行,到阿巴嘎旗的鎮郊山上,(很近),生長野蔥、野韭菜、石竹花、野菊花、并散布有玄武巖的碎塊,百靈鳥很多,及其他野鳥,在山坡草叢筑巢,但窩很難發現,見黃翅膀的螞蚱飛舞,沙沙聲,見蝴蝶,找到一窩野蜂的巢,未驚動。
想追拍一群羊,但羊群順風望山腳那邊走去,才發現原來在草原,羊跑得遠比人快,徒勞,遠去消逝。
餐價:羊湯面10元一碗,砂鍋菠菜雞蛋16元,小米綠豆粥5元一碗。牛羊肉的菜還是比較貴。
草原的許多旗縣,下面有鄉鎮,也有許多叫蘇木,蘇木,相當于鄉鎮一級。
去阿巴嘎旗汽車站咨詢車次,站內清凈,有時只有一兩個旅客,人口少的縣看來治安和秩序就好,人與人之間態度也好,但經濟看來緩慢,說是本旗是錫林郭勒盟經濟排名靠后的。但事物不能僅以經濟來看。
阿巴嘎旗的交通:阿旗在地理上比較偏僻,一般的路不會經過它,它靠著中蒙邊界不遠,只有專門走才能到,雖然距離錫林浩特并不十分遠,但主路不從這里走,只有必須從這里上二連浩特才會走這條路。目前尚不通火車,主要是汽車運輸。每天都有通往錫林浩特、二連浩特的長途車經過。
走到縣鎮主街以外的小巷,土路,平房,污水,不合格的公廁。
說前幾天有北京退休的當年知青來舊地重游,到牧區看望鄉親。
草原見今年新孵出的野鳥,已經處處在練習飛翔,生命流轉之速。草叢蟈蟈鳴叫。
途經阿巴嘎旗的烏蘭牧騎劇團,很吃驚這么小的一個旗縣,還有自己的劇團。晚上別力古臺山腳有露天文藝演出,這是草原城鎮居民一大樂事。逛了四家書店,書籍一半為蒙文。
——與同行生態作家、記者s談及,有的人要當作家、詩人,可是絕不肯做作家、詩人的事,只追名利,怪不?
——談及,建設一個好城鎮要用心,需要有心人。(建筑城鎮要用熱愛和懂得的人們來建,而不是財迷們!)
—— 今世界的表象是經濟問題。今世界的本質是人心問題(或靈魂問題)。
——今天的所有爭論,都可以概括為中國之路的問題,這一爭論根源深刻,立意遙遠。
城鎮,是祖國文化的“寺廟”。大學,是城鎮文化的“寺廟”。(如毀壞了城鎮的美,會引發教育的失敗)。美引導人類,如果大自然是丑的,人類無可救藥。所以美拯救人類。文化是人脫離動物性,引向神性的標志。
昨胃痛,喝一碗熱奶茶。夜里,草原空氣從開著的窗子涌入,原來城鎮的四面八方都是浩蕩草原空氣!
-
-
-
2013,7,,,11錫林郭勒草原,阿巴嘎旗
=
昨夜今晨一直雨,街上幾空無一車,路又寬又直,如果北京的司機見此一定驚喜狂開。
早餐,小米粥,牛肉包子,3元一個,免費的腌制野沙蔥、咸菜條。看見店家在賣醬制的大塊牛肉很地道,60元一斤。
人說,此地水很硬,外來人最好先喝幾日礦泉水,并無特殊感受,只是犯困。
今草原氣溫零上15度,無一點盛夏感覺,似乎初秋。
去逛一家奶食品店,草原的奶食品琳瑯滿目,草原產奶量實在大,錫盟加工的奶酪干、酸奶皮干、奶皮、奶豆腐、黃油、奶茶粉、奶糖、奶片……種類大概幾十,買一塊月餅大小的奶酪5元,一袋純奶的奶糖7元。誰說我們缺牛奶?奶粉?還用到洋人那里去?草原幾乎決無污染——也基本無法污染,因為面積大無邊,遼闊風雨日夜交替,我們城市孩子缺合格奶粉之憂是缺乏正確加工、流通環節,最主要缺乏管理。一塊小小奶酪還用從什么澳洲運?愛爾蘭運?玩笑大了。最好的東西是:地產國貨,只是我們必須愛惜它。
碰見一溜老式理發館,一家蒙古招牌的老式雜貨鋪,還有制造鞋子的老店,看一會兒,想,他們不就行將消失。
野沙蔥炒雞蛋,又好吃又好看,是此季節草原最佳美食,野沙蔥市價每斤8元,很多都運到二連和錫盟去了,這里長得遍及草原,一個人一天可以挖幾十斤,別處就沒那么多了。
從阿巴嘎旗往西走,就是內蒙勝產白駱駝的蘇尼特左旗,那里是荒漠草原,有點像半沙漠,適合養駱駝。那里也是錫林郭勒的地盤,錫林郭勒草原真是面積大得不得了。
有人在草原有1500馬,有人在城里連一只兔子也沒有。天下財富呵呵。
午飯后,天晴云白,云彩層次雖無前日鮮明,但亦很美,浪漫,洶涌,柔媚,沿著山折向城鎮的東北,見一群花奶牛,奶大豐盈,可見其奶的產量,沿途有牧草攔網。
阿巴嘎旗的城市建筑特色。覺得內蒙的錫林郭勒盟的各個旗縣,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旅游形象,在市容、建筑、景區、交通、衛生、服務業、秩序等下了功夫,所以沿途的各個旗縣,都有各自的建筑特色,都不同,東烏珠穆沁、阿巴嘎旗是兩個有特色的城鎮,做得用心。沿著主街的建筑樓頂,均裝飾以蒙古傳統花紋和色彩,有的是各式蒙古包屋頂,樓房均漆以黃、白兩色,十分鮮明,慢慢會形成本城特有的草原城鎮特色,好。
見城郊通往牧區的路牌寫有醒目的“預防布?保?使??饋安疾 蔽?恢執?靜。?饕?用豢臼斕難蛉獯?锎?荊???疚?蟶砩弦恢窒婦??蛉杭浠ハ啻?ィ??囁紗?耍?凈?齙僥燎?儷悅豢臼斕難蛉狻?
在郊區拍到草甸的舊鳥巢、干牛糞、干羊糞、干馬糞、幾種草、一只流浪狗、一塊紫云英、一只紅蓋蟲、幾個草原鼠穴(非常多)、蟻穴、一捆干柴。
為躲雨,進一馬具店,一幅木的馬鞍450元,皮制的馬鞍彩色3500元,仿銀腳蹬,驚嘆其精美,牛皮純馬鞭300元一條,外地已不多見。
【草原日記,4】相關文章:
1.草原日記,5
2.草原日記,6
3.草原日記,2
4.草原日記,3
5.草原日記,7
6.草原的作文4篇
7.草原好
8.美文欣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