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杜清湘編著的《隴東民歌小曲》出版發行

時間:2016-09-06 20:30:33 原創文學 我要投稿

杜清湘編著的《隴東民歌小曲》出版發行

近日,甘肅省黨史學會理事、蘭州大學國土與區域規劃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慶陽市文化旅游促進會副會長、慶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環縣山城堡戰役紀念館原館長杜清湘編著的《隴東民歌小曲》由中國出版集團、時代出版社正式出版。

杜清湘同志是甘肅慶陽一位鄉土學者。多年來,他傾注于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并愛好文學寫作,有200余篇文章發表,著有散文集《漫話環縣》、《百花情》,主編、副主編的書籍有《環縣旅游》、《環縣文史第二輯》、《奮進中的環縣》、《慶陽飲食文化》、《東老爺山志》,參與編輯的書籍有《環縣皮影志》、《環縣史話》。《隴東民歌小曲》是他花了近10年時間、走訪了30多位民間歌手收集精選的民歌集,是一本永久保留鄉音、鄉情、鄉愁的民間文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隴東小曲民歌》序

環縣是個有傳說的地方,也是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傳統的所在,不管歷史還是當代,環縣都有故事可講。現在,環縣的本土學者杜清湘先生編著的《隴東民歌小曲》就要付梓出版了,托我寫“序”,雖勉為其難卻欣然應允,這不僅因為我也是隴東人,我為能有一本保留著鄉音鄉情鄉愁的民歌集而欣喜;而且因為,“隴東民歌”作為民間文藝和口傳“地方性知識”,牽挽著許多值得重視的文化藝術根系。

隴東,即隴(甘肅)之東部,大致包括平涼、慶陽,自古就是民歌的產地。不管是遠古時期《詩經》中的“國風”,還是現代以來的“陜北民歌”,其中許多內容都與隴東相關。這不僅因為隴東在地理位置上與“國風”一些所涉地域接壤,在自然環境上相似,而且因為生產生活習慣、民風民俗、審美情趣、文化心理都與之相近。《詩經》“國風”中“豳”地在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與隴東相連,“秦風”中所涉地方有些也與隴東很近。而風靡現當代的“陜北民歌”,雖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但它的淵源可以說是承續了《詩經》“國風”的傳統,發揮著興觀群怨的功能。隴東民歌因為與陜北地緣上的.接近或者原本一體,其許多內容與陜北民歌極為相似。

然而,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隴東民歌仍有其特色。從杜清湘所編《隴東民歌小曲》中仍可以看出其地域特點。這本民歌集,分為“情愛篇”、“勸善篇”、“社會篇”、“歷史篇”、“紅色篇”,單從目錄看,是按內容做的分類,似乎只是搜集后的編排。然而,細細看,編者是下了功夫的,是有自己編選理念的。也許這種理念是自覺不自覺的,卻是客觀存在的,這就是他把握“民歌”這種民間藝術的特性,保留其基本規定性,并為之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具體來說,我以為主要在兩點: ( )

第一,抓?懊窀琛幣帳跣問繳系奶氐悖?兇哦浴懊窀琛庇搿懊褚ァ鋇拿魅防斫狻!堵ざ?窀琛訪懇皇錐幾攪飼?祝?飪此萍虻ィ?翟蠆灰住?梢韻胂螅?嗾呤?曄奔淥?齙墓ぷ鰨?殘碚獠糠腫罘蚜ΑW齙秸庖壞閌?種匾??右歡ㄒ庖逕纖擔?鴨?4媼蘇廡┣?祝?捅A裊俗魑?窀璧幕?痙矯妗!扒?俠衷桓瑁?礁柙灰ァ保ā睹??恃蕩?罰??壩姓慮?桓瑁?拚慮?灰ァ保ā逗??戮洹罰?!堵ざ?窀琛芬蛭?懇皇錐幾接星?錐??逼涫怠?

第二,堅守民歌的民間性和原發性特點,還原民歌的歷史語境,恢復民歌的原汁原味。民歌“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班固《漢書.藝文志》),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保留著生活的原汁原味和地方風俗人情。這本集子中的民歌,乍一看,與陜北民歌,甚至與“花兒”等其他民歌在內容上有似曾相識之感,甚至比較“陳舊”和“土氣”。然而,看過具體歌詞,細細思量,才發現,這里面依然有著十分值得重視的特點,這就是有意識地保留民歌的古老性、民間性和原發性。因其“古老”、“陳舊”和“土氣”,也就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其中包含了民間比較恒定的倫理道德、理想信念和審美情趣。以人們非常熟悉的《繡荷包》為例。在這本《隴東民歌》中,我們發現,《繡荷包》原本不是“頌歌”,而是“風雅”,是民間敘事:“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兒高;那春風擺動楊(呀么)楊柳梢”,這是“興”。“男人走口外,月月不回來;捎書書帶信信,要一個荷包戴。”這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班固《漢書.藝文志》)。于是,女主人公出場,“貨郎把鼓搖,梅香把手招”;“貨郎開言問,梅香你要甚?/閃閃的花紅線要上三二錢。/線兒配好了,妹子繡荷包!/ ”準備之后,開始繡荷包,從“一繡一支船,繡在江河沿”起始,繼而“二繡張果老,騎驢過金橋”;三繡當陽橋,實在繡得好,再繡上張飛喝(呀么)喝斷了橋”;接下來四繡張天師,五繡楊五郎,六繡熱難當,七繡楊七郎,八繡八賢王,九繡九女星,十繡十樣錦。終于,“荷包包好了,無有人兒捎;趕騾子大哥過(呀么)過來了。/荷包你帶好,心事你要操;捎給我男人一定(呀么)要捎到”。這是完整的敘事,也是真摯的抒情,而且每一“繡”,都注意到“荷包”的特點,所繡內容的選擇、布局和色調的和諧,充滿情思寄托和民間倫理精神。由此,它有了恢復歷史語境和民間精神的價值。自然,現在流行的《繡荷包》也情真意切,也感人肺腑,富有時代色彩。不同的《繡荷包》之間的自然比照,產生了許多值得思索的意味。同樣,大家熟悉的《走西口》,有許多版本,而這里的《走西口》依然有隴東的生活常識和隴東女人的特有情感及其表達方式:“走路你走大路,再不要走小路;小路上壞人多,恐怕結冤仇。/住店你住大店,再不要住小店;大店上人兒多,拉話解憂愁。/睡覺你睡中間,再不要睡炕邊;小心賊挖墻,挖到你跟前。/過河過渡口,讓人家走前頭;河道上有兇險,小妹妹心擔憂。/坐船坐當中,再不要坐船頭;船頭風浪大,怕跌到水里頭。/吃煙你自點火,可不要對別人的火;/恐怕那響馬賊,吹入了蒙漢藥。/喝湯你喝熱湯,再不要喝冷湯;冷湯喝下病,誰人開藥方。出門時間久,萬不可交朋友;交下了新朋友,就怕你忘了奴。/有錢是朋友,沒錢兩眼瞅;唯有小妹妹我,天長日又久。”刻骨銘心的愛,蕩氣回腸的情,以及“地方性知識”和生活常理,還有鄉村文化的詼諧和民間語言的生動,唯有這樣才能完美地表達。《隴東民歌小曲》中其他篇什,都有類似的地域特點、新穎之處和藝術價值.

如今,隴東的村落、窯洞等物質符號逐漸消失,民間口傳也岌岌可危, 而民歌的整理是一種挽救,是記住鄉愁的一種方式。小時候,記得爺爺在耍社火時哼唱的一句“雞娃子叫,狗娃子咬,騾子在槽上吃草料”,我一直不知道出處,現在我在《隴東民歌》的《邊區真正好》中看到了,感慨萬端。爺爺已經去世多年,社火也有了當代的方式,而這句“雞娃子叫,狗娃子咬”,以其特有的隴東味道喚起我的鄉愁。甚至,我在《拔胡麻》中看到了王貴,不知道他與我們熟悉的那個李香香有沒有關系,而它表現的情愛與《王貴與李香香》是相通的。

如今,“走西口”、“十八年遭年饉”、“媳婦受折磨”等事象已經模糊;“拔胡麻”、“割韭菜”、“上仙山”、“放午學”、“禿子尿床”、“光棍哭妻”、“長工訴苦”等事件已經遠去,甚至民歌的語境已被破壞,然而,“想情哥”、“送情郎”、“女望娘”、“想丈夫”中的情愫或許依然能撥動人們的心弦,其中的情理還在。或許,民歌依然能感動都市人,也有可能引起“地球村”的村民的共鳴,因為它提供人們意欲大哭大笑、“大話”大鬧之外的一種情感宣泄方式,一種大悲大喜、大俗大雅的審美取向,一種對集體無意識心理的激活。

民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逝去的文化符號,作為民族心理的記憶,它是值得珍惜的。有了文字文本,它們就可能得到永久的保留。惟其如此,《隴東民歌小曲》和他的編者杜清湘功莫大焉。

程金城 2016年7月于蘭州大學

【杜清湘編著的《隴東民歌小曲》出版發行】相關文章:

1.隴東學院的專業介紹

2.2017隴東學院的排名

3.寫民歌的作文

4.民歌的鳥兒兒童故事

5.有關民歌節的作文

6.童話故事之民歌的鳥

7.寫湘湖的作文

8.清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