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記錄參考
篇一: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記錄
學校禮儀教育
A、校園內禮儀
1、上學時,學生到執勤點自覺下車,放學時,學生走出校門后方可騎車,自行車放在學校統一安排的地點。
2、課間休息不喧嘩,不追跑打罵,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在校一律排隊喝水。
3、隨時保持校園內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糖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學校墻壁、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不坐花壇,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
4、執勤人員禮節:執勤時,老師或來賓來到,應立正,行規范隊禮,并大聲問好。
5、不圍觀來賓,不觸摸來賓車輛。
B、教室內禮儀:老師宣布上課后,全體學生起立,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后,立正站在門口,經老師同意后入座上課;上課時,衣著整潔,姿態端正,不隨便走動,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師宣布下課時,全體學生起
立,等老師離開后再自由活動。老師在教室時,學生干部需要檢查衛生或紀律時,應先向老師說明情況,征詢意見。
C、路遇時的禮節:學生要主動靠道路右側行走。與老師或來賓相向行走相遇時,要主動問好或點頭示意,同向行走時不爭道,不搶道,禮讓老師或來賓先行。當老師或來賓問話時,要主動停下,徒手時應立正,熱情認真地回答問題。
二
進行《小學生守則》教育,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師生
1、愛家,愛學校;
2、語言文明,有禮貌,思想健康;
3、自行車排放有序;
4、儀表端莊;
5、師長有禮貌;
6、上學不遲到、早退;
7、搞好校園、教室和個人衛生;
8、講文明禮貌,有教養。
三
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努力做好“尊老敬老”工作
我校在周一的升旗集會上,布置了此項工作。明確要求我校全體學生,特別是少先隊員,要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為老爺爺、老奶奶,為烈軍屬、五保老人,為傷殘老人、有困難的老年人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實事,獻出自己的一片真情,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同時要求:活動過后,每個少先隊員還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寫出來,使自己能從中受到傳統美德的教育,從而健康、茁壯成長。
2、到進行了有意義的大掃除、表演節目活動。她們首先將敬老院的衛生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掃,之后,又給老年人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她們的到來,給老人帶去了歡樂和笑聲,同時也使自己得到了鍛煉,使自己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
篇2: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確定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體系,體現科學性、系統性、層次性和實踐性。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的談吐、舉止、服飾等個人禮儀,以及在家庭、校園、公共場所等社會生活領域的交往禮儀。
小學1—3年級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禮儀
知道常用的禮貌用語。
掌握正確的形體姿態,養成良好的坐、立、行的習慣,保持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
知道保持服裝整潔,愛清潔、講衛生。
(二)交往禮儀
能恰當、得體地稱呼他人。
懂得尊敬父母,對長輩有禮貌。
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
知道同學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禮節。
遵守秩序,輕聲交談,不打擾他人。
遵守公共交通規則,不闖紅燈。
掌握肅立、注目禮、少先隊隊禮等禮儀。
富路鎮中心學校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確定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體系,體現科學性、系統性、層次性和實踐性。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的'談吐、舉止、服飾等個人禮儀,以及在家庭、校園、公共場所等社會生活領域的交往禮儀。
小學4—6年級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禮儀
掌握問候、致謝或致歉等禮貌用語。
掌握微笑、點頭、鞠躬等常用體態語。
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禮俗。
了解并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二)交往禮儀
孝敬父母長輩。
學會傾聽他人。
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禮儀,文明就餐。
掌握接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做到集會時按時入場,遵守會場要求。
遵守公共場所的禮儀規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顧客、文明乘客、文明觀眾。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記錄參考】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計劃04-19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方案04-22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總結04-22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方案06-27
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總結08-01
文明禮儀班會記錄3篇05-11
學院安全教育周活動總結參考05-07
讀書活動記錄總結04-19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活動總結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