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旗下講話:責任成就燦爛的人生
人生在世,怎樣過得有價值和有意義?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與實踐,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的是從事國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師,有的是負責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則是“小人物”。他們中有些人為國家、民族貢獻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則是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平凡生活中贏得了尊重,放出了光華。
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感天動地。閱讀他們的時候,我總是思考著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如此巨大并推動著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執著而頑強地去學習、工作、生活以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千思萬想,一個神圣的詞匯在我腦海中持久地翻騰,這就是——“責任”二字。
那么,什么是責任?馬克思告訴我們:“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通俗地說,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發展、大競爭、大挑戰的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劇烈,全球主權之爭、能源之奪、市場之搶、環境之惡、疾病之困、民生之急等諸多方面的挑戰紛至沓來。倘若我們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來逃避這些挑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終將沒有希望。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責任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當下的我們責任在肩,任重道遠。如,維護世界和平和國家主權利益,是我們的責任,這叫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責任要求我們“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又如,節省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等,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因為資源的無度消耗終將帶來資源存量日益枯竭,這叫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種責任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必須牢記“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不要讓最后一片綠洲變成沙漠”。
學習是人類走向智慧的階梯,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周恩來總理曾說“活到老,學到老”,千真萬確。高中生時期是一個人集中時間、專心學習的黃金期,我們要倍加珍惜。因為,陶淵明先生警告世人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責任重于泰山,責任需要付出。奧巴馬總統對美國中學生說:“沒有一個人天生擅長做各種事情。第一次從事新的體育項目時,你不可能是一位主力隊員。第一次唱一首歌曲時,你不可能唱準每個音,你必須反復練習。同樣的道理適用于你的學業。
你可能要把一道數學題做幾次才把它做對。你可能要把一些材料閱讀幾遍才能理解。在交出一篇優美的作文之前,你肯定需要打幾遍草稿。”就拿奧巴馬來說吧,學生時代家里貧窮,又是單親家庭,媽媽沒錢送他上美式教育的學校。因此,媽媽決定從周一到周五自己給奧巴馬補課,不過媽媽還要上班,所以只能在清晨四點半就給奧巴馬上課。經得起打擊,經得起磨練,這就是一種勇于擔責的表現。
也許有人認為美國學生的學習一定輕松,可事實并非如此。美國高中生除了必修課,學校還提供100多門選修課程。學生每天課后作業量一般都在4個小時以上。“世上只有凍死的蒼蠅,沒有累死的蜜蜂”。為了心中的錦繡圖,我們必須發揚“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
學習的成功是來之不易的。高三(6)zz同學說:“當我們在考試失敗時,我們應該反省自己,而不應該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在反省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薄弱點,然后加足馬力,猛攻這個薄弱點,這樣成績才有可能提升。不僅如此,每天晚上,我們也應反省自己白天的學習,想想自己學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這樣第二天的學習目標就非常明確了,自己的知識面也就較為全面了。”學問,學問,既學又問。“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鐘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道路上,讓人生散發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國旗下講話:責任成就燦爛的人生】相關文章:
國旗下講話:用責任鑄就燦爛人生09-09
國旗下講話-責任感成就人生07-22
關注細節成就人生國旗下講話04-27
成就美好人生國旗下講話05-08
《苦讀求進,成就人生》國旗下的講話04-30
勤奮成就人生的初二國旗下講話05-01
擁有陽光心態塑造燦爛人生國旗下講話04-09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國旗下講話04-30
國旗下講話-好習慣能成就輝煌人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