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充分發揮基層監管統計信息作用的思考學習心得

時間:2022-11-20 15:42:10 學習心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充分發揮基層監管統計信息作用的思考學習心得

  基層監管統計信息部門自設置以來,銀行業監管統計從無到有,逐漸規范,為銀行監管工作提供了較好的數據支持,在提高監管工作效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監管統計特別是銀監分局監管統計開展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充分發揮監管統計信息的作用,以準確、及時、全面的統計信息服務監管工作仍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充分發揮基層監管統計信息作用的思考學習心得

  一、目前統計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一)“統計”與“監管”結合不緊密。

  在基層銀監分局,統計工作與監管工作分屬不同部門,兩者之間缺乏聯系制度。表現在:

  一是非現場監管和監管統計孤立運行。監管部門按監管對象設置,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及行政管理工作由同一部門甚至同一監管人員承擔,非現場監管容易從監管對象獲取所需數據與信息。而統計信息對監管部門的工作開展有多大的作用,監管部門對統計信息的需求有哪些等問題很少有人關心,也沒有很好的解決,“統計”與“監管”兩張皮的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是現場檢查與監管統計完全分割,現場檢查后對被查單位有關數據的調整不能及時通知監管統計部門,現場檢查結果在監管統計數據中得不到有效反映。

  三是信息交流不充分。制約了統計信息作用的發揮,降低了統計信息的使用效率,同時也使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影響;信息交流的不充分,必將導致監管部門對有關情況的掌握不全面,使監管工作失去了針對性,監管有效性將大打折扣;監管部門為了完成監管任務,達到監管目標,將會采取其他措施獲得所需要的統計信息,這樣就造成了重復勞動,浪費了監管資源。

  (二)統計制度制定不完善。

  統計制度是統計工作的基礎和數據質量的保證,明確的工作職責和嚴密規范的統計制度是提高監管統計質效的前提。隨著銀監會監管統計體系的不斷完善,監管信息系統有關模塊的不斷推出,以及分局對統計信息部門新要求的不斷提出,分局統計部門、崗位職責的調整與補充是必要的。銀監分局限于工作職責、人員素質以及工作層次等因素,不可能自己制定完善的統計制度,目前上級下發統計制度的內容也僅限于對統計報表的要求,對統計分析、統計評價和統計預警沒有具體要求,難免造成分局統計工作只是匯總統計報表的偏面性認識。就統計報表本身而言,分支機構數據通過銀監分局轉報又有重復勞動之嫌,隨著銀行業機構扁平化、業務垂直化改革進程加快和網絡技術的普遍運用,地市以下分支機構數據一般存放于省級分行甚至總行,從相關數據庫直接取數更能提高監管統計報表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三)統計成果運用不充分。

  現行分局監管統計的作用還偏向于統計調查,滿足于對銀行業數據的收集和匯總,在日常統計工作中存在重報表、輕分析,重數據搜集、輕成果運用的傾向。大部分統計人員的最終成果只是形成厚厚的統計表,日復一日,簡單重復,不愿從數字中去挖掘其所代表的內涵,報表一成,萬事大吉。統計分析人員偏向于對銀行業運行的分析,對監管數據的分析不深入,對風險監管的支持力度不夠。沒有建立規范的統計評價模型和方法,不能利用統計結果對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和風險狀況進行綜合判斷,做出科學評價。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統計預警指標體系,對未來運行趨勢和潛在風險不能準確進行統計預警。監管統計與非現場監管脫節,監管統計不能發揮對監管工作的參照、校正、改進功能,對監管工作的指導作用不明顯。

  (四)統計信息部門人員的高素質要求與現有統計人員低配備不對稱。

  監管統計作為一項專業統計工作,同樣包含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統計評價和統計預警四個方面內容,做好監管統計工作,要求統計人員至少具備三方面素質:一是掌握較系統的統計理論,具備較強的統計分析能力,二是掌握較全面的金融監管理論,熟悉基層銀行監管業務,三是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等統計工具。從現狀看,一是分局成立時,人行統計人員沒有跟隨劃轉;二是受編制所限統計人員數量不足,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三是分局監管工作任務繁重,現有優秀人才的配備主要向監管部門傾斜,其結果就是分局監管統計人員力量不足,年齡偏大,可塑性差。分局監管統計人員數量與素質得不到保證,致使統計人員疲命于應付統計報表,統計分析無法深入,統計評價和統計預警基本空白,統計信息不能及時反映,統計管理創新更是無暇顧及。

  二、幾點建議。

  (一)貼近監管,才能服務監管。

  統計信息部門應與監管部門實現良性互動。首先,統計人員要積極參與監管工作,如: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等,掌握監管對象的有關情況,及時了解監管工作對統計信息的需求,根據監管需求來設置統計指標體系,提供統計信息服務。其次,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和現場檢查信息要及時反饋給統計部門,了解監管工作的進程,及時調整統計工作的方向。只有雙方互動,才能真正使統計貼近監管,而且這種互動的形式應該在內部管理等規章制度中固定下來,如:規定監管部門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分析必須邀請統計部門人員參加;規定統計報表、現場檢查報告、專題調研、動態信息等必須在完成之后的規定時限內相互提供等。實現了良性互動,統計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服務好監管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統計信息的使用效率,從而促進監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靈活掌握統計制度。

  一是適當整合統計信息。目前銀監會統一設置的統計報表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這種體系講究的是大而全,適應全國各個地區的各種復雜情況,而具體到某一個地區,有些報表可能暫時用不上;有些監管工作需要的統計信息可能在報表上找不到,需要臨時收集;每個報表上只有一兩個數據使用頻率較高等情況。統計信息部門應該根據轄區的具體實際和監管部門的需要適度地制定轄區特色報表,在征求監管部門的意見后,從收集的各類報表加以提煉,把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數據用一覽表的形式提供給監管部門,便于監管部門的查找和掌握。

  二是主動適應目前的監管方式。目前統計信息部門提供監管部門的信息主要是所有機構的匯總信息,各類報表都是匯總報表,這與目前的分機構監管方式,每個被監管部門都有一個專職監管員的情況不相適應,統計部門應該著重提供分機構報表,滿足各專職監管員的監管需要。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機制。

  良好的信息交流機制是使監管工作更加有效的前提,信息交流機制的建立要從多方面入手、各部門協調才能完成的系統工程,監管部門與統計部門要增強信息交流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一方面,除統計部門每月提供統計報表與統計分析以外,監管部門應該把現場檢查材料、季度監管報告提供給統計部門,同時還要各把一些專題調研和動態信息與監管部門共享,加強平常工作的交流,才能使信息交流充分,達到相互促進的目標,有利于監管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統計部門應該集成各類報表成一個統計系統,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在各監管部門設置系統客戶端口,便于監管部門隨時查詢和訪問,提高監管效率的同時,減輕統計部門對臨時查詢數據的工作量。

  (五)創新風險識別方法,創建風險預警載體,建立統計服務監管的長效機制。

  統計部門除了在統計分析中提出需要關注的問題以外,應創新風險識別的方法和風險預警、提示的載體。

  一是設置指標浮動的警戒值,創新風險識別的方法。目前,對于某一統計指標的浮動幅度是否應該引起重視,全憑非現場監管人員的經驗和對數字的敏感度。如果非現場監管人員的經驗不足或者對數字變化不敏感,就很容易使一些應該引起重視的數字變動被忽略,使一些可能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情況被遺漏。為解決這個問題,統計部門和監管部門應該共同研究,對每一個具體指標設置一個警戒值,當期的指標變動只要超過警戒值,就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對于統計指標的異動就一目了然,提高了非現場監管的效率,同時也解決了忽視重大情況的問題。

  二是采用“監管建議書”,創新風險預警的載體。統計部門應就具體的每一個重要情況以“監管建議書”的形式提示監管部門關注,重要情況主要包括:單個統計指標的大幅度波動;經濟中可能對銀行業產生風險的重大事件;宏觀經濟政策可能給銀行業帶來的問題等等;監管部門收到“監管建議書”以后,要在一定的時限內,采取措施,到現場檢查、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對被監管單位提出改進意見,并反饋給統計部門;對于重大問題兩個部門之間要共同研究,以采取進一步持續監管和跟蹤的措施。

【充分發揮基層監管統計信息作用的思考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對當前文物市場執法監管的幾點思考述職報告11-22

完善基層政法經費保障的思考工作心得11-23

《統計法》課程學習心得12-08

聚焦基層財務混亂還須完善監管制度12-09

信息安全學習心得11-26

信息化學習心得07-31

信息技術學習心得12-14

統計學學習心得體會11-28

統計學學習心得體會01-16

下派基層學習心得體會4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