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時間:2024-03-21 11:42:21 學習心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通過對吳邵萍老師先進事跡的學習,她那種對孩子的無私的愛、真誠以及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通過學習,使我對教書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再微小的細節不能忽略,因為它是關于學生的。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和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師的共同點,有了這顆愛心,你才有資格去教你的學生,對學生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作為幼教園地的'一名普通老師,成長為年級組長,到園長,吳老師從普通的路上走來,走出來了一條不普通的路。學習后,發自內心的想以吳老師為榜樣,爭取去做一名“四好”老師。我們經常在學期結束時,評定學生為“三好”或“五好”,老師也應該有個“四好老師”的評定,這“四好”從哪里來?就是從吳老師的事跡中來,那四好就是:師愛好,勤學好,教研好,幫傳好。我想,作為一名老師,不管是在中學,小學,還是幼兒園,只要能達到“四好”這個標準的老師,那肯定是一位好老師。

  作為老師首先是師愛好。不知是誰說過,愛學生的老師不難找,難找的是愛差生、愛問題生的老師。在我們的老師群體里,對于班級里面的所謂的好學生,每個老師都喜歡,都把這些“好學生”當作寶。而對于一些所謂的“差生”,想使每一位老師都愛她,那就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做到的。吳邵萍老師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愛學生,更在于她能愛“差生”。愛學生,不只是愛幼兒,而是要愛所有屬于我們的學生。愛學生,也不只是在小學教師身上,初中教師,乃至高中、大學老師身上,都是我們所有教學一線老師必須要學習的一種可貴品質。

  老師的勤學也是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要有一桶水。大家更知道,要想使一桶水始終保持清新,還要不斷進行更新。這種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在行動中有多少教師能做到呢?吳老師始終保持一股頑強的學習勁頭,從中師一直學到研究生課程班,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她在提升學歷層次的同時還多看教育學、心理學等書刊,比起我們只是看看教材方面書籍的知識面,自然是寬多了,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老師,更是一位出色的智慧型園長,與她的這種勤學精神密不可分。我們在教書之余,工作之余,千萬不能有惰性思想,活到老,學到老,不能只是一句空話

  教學研究是老師教學技能的提高途徑,所以好教師教學研究也要好。教學與教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老師都是一方面突出而另一方面卻很缺乏。所以教學業績好的老師,得多鉆教研,多思考,多動筆;教研好的老師,應在學生成績上再多下一些功夫,這樣會更完美。而吳邵萍老師可以說是把這兩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教研指導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自然就會有成績。

  好老師不只是想著自己,同時還想著別人,就是所謂的幫傳好。吳老師的好,不僅表現在她一個人,還表現她所在的園,這表明她的幫傳好。而在我們的老師當中,總會有老師把自己的好的經驗獨門自用,只考慮自己的收獲,不關心他人的成長,擔怕別人超過自己,搶了自己的風頭。事實證明,這種思想,不利于他人成長,更不利于自己發展。所以我們要做一名如吳老師這樣心胸廣、樂助人的老師。

  在現在的教室隊伍中,在單一方面表現突出的老師很多,難找的是像吳老師全能型老師。有著優秀老師的內涵,不僅僅是所說的“四好”就完美的,還需從各方面發展完善自己,把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些,這樣才能做個像吳老師那樣全能型老師。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愛”這個字,因為它蘊含了人間最美的語言。天空會因愛而變得湛藍,大地會因愛而變得殷實,人生也會因愛而變得更加絢爛。很幸運,在我剛剛起步的愛的事業里,出現了吳邵萍老師這樣的楷模,她讓我對“愛”字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

  愛是甜蜜的負擔

  27年,她用愛澆灌著幼教苗圃,用愛支撐起幼教事業。她愛生如子,愛園如家。她是方法獨特、機敏智慧的魅力教師。她說,“孩子的事沒有小事,再微小的細節,我們做老師的都不能忽略。”我不禁恍然大悟,她的這份愛其實就是負擔,孩子們給予的負擔。可她在用行動告訴大家,她享受于這樣的愛。看著我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們也只是剛剛從幼兒園跨進小學,或許很多時候我會注重他們素質的培養,情感的熏陶,我也認為他們是我的負擔,但也僅僅為“學生是老師的負擔”。現在想想,有那么一次我公假外出學習半天,心里裝的全是他們,就趕在放學前回來看著他們離校;有那么一次,我比平日稍到校遲一些,路上一直擔心會不會有孩子早來,在門口受凍了;有那么幾次,我因為他們哭,因為他們哭…… 這些經歷,原本我就只是覺得是沉重的負擔。在吳老師的身上,我明白了:原來擁有這份負擔很幸福,很滿足,愛竟是甜蜜的負擔。

  愛是幸福的接力棒。

  吳邵萍老師認為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力量,培養他們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她總是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全心全意地幫助所有幼教同行。她經常這樣鼓勵年輕教師,“失敗了不要緊,還有這么多老師、專家一起來幫忙。你們應該感到幸運,而不是退縮。”吳老師是要把她對幼教事業熾熱的愛播撒向更多心中有愛的人,突然發現,我很幸運地接到了愛的接力棒。盡管這根棒子不是由吳老師親手傳遞的,但這根棒子都是熱愛教育事業的老師相繼傳遞給我的,忘不了老師的自行車承載了一段恰如親情的回憶;忘不了老師的雙手撫摸出一輩子的美好記憶;也忘不了老師的肺腑之言親切教導鼓舞我不斷前行……原來,身邊好多都是愛的使者,他們也在有自己平凡的身影播種愛。現在我緊握這根愛的接力棒,正在跑道上奮力前進,用我的愛去感染我的學生,希望有一天,他們當中也有人接過我們這根幸福的接力棒,然后再將它繼續往下傳遞。

  愛是前進的`動力

  從中師畢業到研修大專、本科、研究生課程班,吳邵萍老師自掏學費,讀完的各類理論書籍不計其數。同時,潛心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科學探索和課題研究,發表論文72篇,其中6篇獲國家級一等獎,還主編兩本書、參編9本教材。吳老師之所以去做這些努力,都是源于她想把自己所擁有的學識能力放到自己的幼教事業中去,她想讓她的孩子們接觸到更多更好更新的東西。這股動力正是愛。我一直在尋找前進的動力,這一回,我找到了。所以,把每一次的學習當充實,當自己變得更富有;把每一次的挑戰當鍛煉,讓自己變得更從容;把每一次的進步當階梯,讓自己變得更淡然;把每一次的成功當誘惑,讓自己變得更坦然……既然選擇了愛,就不能停滯不前,就不能愛得淺顯,愛得稀里糊涂。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本人不才,但也認為“有了愛,還得好好愛”。趁著自己年輕,起步吧,去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以致用,無論是累了老了,都相信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或許,我窮極一生也達不到吳老師那樣的境界,但我堅信,我會把對學生的愛當作甜蜜的負擔,再把愛的接力棒繼續傳遞下去,將愛當作前進的動力,這樣,當有一天自己老了,回想走過的路,一定不會后悔,也不會慚愧,因為到那時我已經“將愛進行到底”。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3

  彈指一揮間,我走上幼教這個崗位已快17個年頭了。一切美好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流失悄悄消失了,每天面對繁瑣的工作,頑皮的孩子,性格迥異的家長們,職業的倦怠感油然而生了。雖然能不斷感受到周圍人們對教師這個行業的向往以及對教師本人的尊敬。但我卻很茫然,究竟是什么讓教師這個職業受人尊敬、令人感動呢?學習了吳邵萍老師的先進事跡后,給我帶來了靈魂深處的觸動。

  愛孩子賽媽媽。吳邵萍同志就是因為喜歡孩子才選擇了教師職業。她從事教育27年了,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教學上,她是個循循善誘、聰明智慧的好老師;在管理上,她是個愛園如家,愛同事如姐妹的好領導;在科研上,她是個勤奮好學、孜孜不倦的探索者。27年來她用愛澆灌著幼教苗圃,用愛支撐起幼教事業。她的事跡令我深深地震撼和感動,就像汪洋大海中的燈塔,給我倦怠的人生亮起了一盞明燈,想當初同樣的目標讓我選擇了幼教這個職業,為什么這么短短的十幾年我卻倦怠了呢?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世俗的社會讓我煩操了,怠慢了,也許我一生不能達到吳邵萍老師那樣高的境界,但人生的價值難道就取決于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嗎?不!其實在于自己的精神和價值取向,所以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可以學習她那無私奉獻的師魂精神;學習她那關愛 1

  學生勝過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學習她那潛心鉆研永恒的追求精神;學習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業的高尚情懷。我們只要對孩子付出一份最樸素、最真摯的愛,這份永不退色的.無私的愛,就可以換來教師與孩子心與心的貼近,也可以支撐所有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不渝。

  愛園勝愛家,愛同事似姐妹。吳邵萍27年來,她從未因家庭原因而影響工作,作為園長的她時時刻刻做好教師的領頭人,處處關心著她們,為了給園里的36位老師提供廣泛的交流平臺,她從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江蘇省社科院等教育科研單位,請來多位專家作為幼兒園的常駐專家,對老師的教學進行研究、點評和指導。為了幫助新老師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教學要領,吳邵萍特意制定了“兩教一保”的搭班制度:每兩位老教師帶一名新老師。“失敗了不要緊,還有這么多老師、專家一起來幫忙。你們應該感到幸運,而不是退縮。”吳邵萍經常這樣鼓勵年輕教師。其實工作生活中,我們幼兒園領導為了讓我們能學習更先進、優秀的幼教理念,也經常為我們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也會請一些專家來園傳經送寶,平時讓年輕教師和優秀教師結對,給她們提供了很多學習交流的機會,讓她們在教學中遇到困惑時可以及時去向師傅們進行請教,作為教師的我們又是如何珍惜這些機會的呢,我們又是否將學習到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活動中了呢?靜下心,沉下氣,認真回顧我這17年,也曾經有過追求,有過理想,也曾經為此努力地付出,但當自己覺得付出看不到希望時,就氣餒了,放棄了。于是

  人云亦云,得過且過就成了我工作生活的全部,每次有學習的機會總是當過眼云煙,聽過就忘,科研亦總是敷衍了事。那么,沒有目標的工作生活又怎能不出現倦怠感呢。吳邵萍老師讓我羞愧了,我明白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專家,但生活中卻不能沒有了目標,只要有追求、有理想、有進步,盡量發揮自己已有的能力;努力學習必須有的能力;爭取獲得更高層次的能力,從而豐富自己的教育人生,為自己的工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我想這樣的幼教人生也將會大放光芒的。

  守望三尺講臺, 吳邵萍老師也曾經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幼兒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也許能夠描繪些許她一路對孩子那充滿關愛和奉獻的歷程。在我們還沒能完全領會此中深意的時候,吳邵萍老師的諸多行動再一次帶領了我去思考這句話,我想此中精髓就是真摯的愛、無私的奉獻。她是這句話真正的踐行者,她用那顆赤誠的紅心映照了一又一個孩子,我相信,這些孩子們長大后也會有一顆火紅的心,積極向上,為自己的事業奉獻光和熱。

  好學、勤學是吳邵萍的摯愛追求。她始終認為學習使人前進,學習是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做一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一直是吳邵萍追求的目標。她的事跡更像是一面旗幟、一面鏡子,引領著我們在幼兒教育這條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幼兒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我們必須面對天真幼稚的孩子們,了解他們的想法,引導他們去學習各種生活技能以及處理與同伴之間隨時可能發生的各種矛盾等,但

  也正是由于這些事情的存在,才更能顯示出我們教師存在的價值。路就在腳下,讓我從現在做起,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刻苦鉆研,在幼兒教育這條大道上踏實走好每一步,為孩子們的未來和自己的價值邁步向前吧!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4

  寒假期間,我研讀了吳邵萍老師的感人事跡, 逐漸讓我了解她,了解同樣和我一樣教書育人,但卻如此的偉大的人民教師。

  吳邵萍老師取得如此殊榮,一切都是歸結于愛,無論是愛孩子,還是愛崗位,都傾注了她大公無私的愛。

  一、關愛孩子

  吳邵萍老師對孩子的愛,表現在微小的細節都不能忽略。是呀,這不正是我要學習的嗎?記得第一年工作的我,有點自我,有點嬌貴,受到家人、朋友的關心、保護總比自己付出的要多,我不知該用什么方式去關心我的學生。吳邵萍老師從微小的細節處著手,愛著孩子的一切。而我起初的'迷茫,漸漸地從經驗中找尋著自己關愛孩子的方式,使孩子們都能平等愉快的生活學習。午睡中,經常起床小便的天天,我會把他的床位安排在下鋪離門較近的位置;時常被惡夢嚇哭的妞妞,我會把她的床位安排在老師的旁邊,當她哭醒時,以便我能第一時間走過去,安慰撫慰她。冬天孩子們洗手時,會幫助袖管長的孩子捋起袖管洗手,以免弄濕衣服;進餐時,輝輝經常會吃得身上全是米粒、油漬,我會在進餐前給他戴上圍脖,進餐后取下…我所做的一切和吳邵萍老師相比還遠遠不夠,但是我會在生活中積累點滴,用我的真心澆灌稚嫩的童心。

  做老師縱然是辛苦的,好比“吃下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的奶牛,我們孜孜不倦地教書育人,滋潤茁壯成長的幼苗,給予他們知識和營養。但是,我們也有收獲,收獲著如牛奶般淡淡的甜蜜,那便是幸福的味道。孩子們嘴角洋溢著微笑,我覺得幸福;孩子們深深呼喚“老師”,圍坐在我身邊,我覺得幸福;孩子們一個體貼的舉動,一份問候,我覺得幸福。

  二、愛同事

  吳邵萍老師總是毫無保留、全心全意地幫助同事。生活中的無微不至,工作中的細心指導,感動著身邊的每一位教育同行。特別是對青年教師,更加關注。她能在百忙之中擠出空余的時間與青年教師一起探討細小的教學環節,以幫助他們迅速成長。在看到青年教師常常加班到深夜,吳邵萍老師擔心他們的安全,親自“護送”他們回家,然后才自己回家。我想說:老師,您工作到深夜,您難道不累,不想早點回家休息嗎?老師,你為了別人的安全,就不考慮自己的安全了嗎?吳邵萍老師愛同伴,勝過愛自己,她不計個人得失,以自己的真心交換他人的真心。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

  近日,我學習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吳邵萍的先進事跡,認真閱讀理解了吳邵萍老師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才能站在更高的層次看幼兒教育,塌實鉆研,才能把幼兒教育的全貌看得更清楚,干得更出色。”她的事跡感動著我,震撼著我,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吳邵萍老師從教27年來,從未間斷過學習,從一個中師畢業生一直學到大專、本科、研究生課程班,自理了近萬元的學費。為了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她總是利用假期參加各種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訓,從未完整地休息過一個寒暑假。平時,抓緊點滴時間,博覽群書。每月讀xx本雜志、每季讀完—2本理論書籍。收集整理了30本資料冊,做了多本學習筆記。目前,她讀完了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家長工作、課程理論、親子教育等各類理論書籍近百本。她的好學,對幼教的鉆研,讓我在佩服的同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學歷上我只取得了本科文憑,就停止不前了,在業務學習上,常以自己分管后勤事情繁雜為理由,放松了對自己在業務上的要求,閱讀的教育雜志少了,撰寫的文章短了。從吳邵萍老師的事跡中讓我看到了學習使人前進,學習是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以后要增加學習的時間,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并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小凱”是幸運的,遇上了慈母般的吳邵萍老師,在吳老師的'悉心照顧下,適應了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小雯”是幸運的,遇到了不言放棄的吳邵萍老師,在吳老師耐心細致地輔導下,“無可就藥”的孩子跟上了同齡人的步伐。我想在我們每個班級也會有類式“小凱”“小雯”的孩子,我們也要讓他們因為遇上了我們-吳老師的同行也成為幸運的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用吳老師的話“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提醒自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

  也許我永遠不能達到吳邵萍老師那樣的境界,但我可以學習她那無私奉獻的師魂精神;學習她那關愛孩子勝過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學習她那潛心鉆研的永恒的追求精神;學習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業的的高尚情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她靠攏,成為學生愛戴、同事欣賞、家長滿意的教師。“她常說,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她不僅是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

  她,就是吳邵萍老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老師!

  “三個十年”如一日。

  俗語說的好:十年如一日。吳邵萍老師在教師崗位上奮斗了將近三個十年,她卻始終如一:像媽媽一樣愛每一個孩子、像姐妹一樣愛每一位同事;努力鉆研教學理念,不斷提升教學素養;致力科學探索,醉心課題研究等等。過程必然是坎坷辛苦的,但是在克服了種種的困難后,她,吳邵萍老師,卻真的做到了!

  再多的榮譽,也只代表過去。

  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和奮斗,吳邵萍老師先后獲得了不少的榮譽和稱號。但這些榮譽和稱號并不是用來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教育事業。在吳邵萍老師的眼中,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只有自己真心付出了,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對得起自己的學生!這才是真正的平凡中的偉大啊!

  盡心履職,真情流露。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

  1.思想認識不足。存在片面地自我滿足意識,自認為工作努力、表現良好,沒有違反任何條令條例,沒有什么問題需要自查自糾。同時覺得自己雖有一些小

  缺點,但問題不大,都是小毛病,對“六查六看”的認識片面,態度不夠端正。

  2.工作作風不夠扎實,遇到困難不能知難而進,有時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

  3.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得還不夠,因此解決學生的學習上的問題常常不能得心應手。

  4.教育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只停留在表象上,沒有從實質上深入研究,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困惑。

  5.教研力度不夠,多數只是在本校聽聽課,外出聽課機會很少,只抓課堂教學,沒有把教學經驗總結下來,沒有走出學習。

  今后的改進方向:

  堅持“一切為了智障學生,為了智障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智障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好壞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智障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智障學生,尊重每一個智障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

  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校、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不要遇難而退,要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7

  日前,學校號召我們深入學習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吳邵萍老師的事跡。我看了有關她的報道后,感受頗深,一種向她學習的沖動油然而生。

  學習她“熱愛孩子”的執著信念。吳邵萍就是因為喜歡孩子才選擇了教師職業。她27年來始終立足于幼教第一線,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師觀、教育觀,對孩子一視同仁,無私奉獻,促進每位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發展。反觀自己,能做到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看似一句很輕松的話,真正要做到,我想還必須要擁有吳邵萍這樣的愛心才行。

  學習她 “愛園勝愛家”的無私奉獻精神。27年來,她從未因家庭原因而影響工作。1997年,正值北幼創建南京市市級示范園時,她的父親因車禍住院。白天,她在園兢兢業業地工作;夜晚,她還要在醫院一邊陪伴昏迷不醒的父親,一邊翻閱整理幼教資料,準備第二天的工作。這種工作狀態她堅持了近一年,直至父親去世。看到這里,我不禁熱淚盈眶,深深地被她的 “大愛無言”所感動。回想自己每天只是按時來到學校,只滿足于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而對其他不屬于自己的工作不聞不問,真是感到汗顏!

  學習她 “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追求。 “學”,是她刻苦鉆研的永恒追求。好學、勤學是吳邵萍的摯愛追求。她始終認為學習使人進步,學習是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體現了終身學習的理念。我自己雖然也承擔了全校的英語課,可我覺得那主要是為了應付不用上副科的科目。與吳邵萍相比,還差得遠,她的鉆研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

【學習吳邵萍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吳邵萍老師事跡心得體會12-08

學習吳大觀的事跡心得體會11-22

時代楷模吳蓉瑾王紅旭先進事跡學習心得02-24

最新醫生學習吳大觀心得體會范文12-05

邵麗經典名言11-23

大學生村官學習吳大觀心得體會范文11-22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8-20

最美司機吳斌事跡學習心得01-03

邵亦波的創業故事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