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飄》讀后感高中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飄》讀后感高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飄》讀后感高中1
人真是怪,我以前讀《飄》的時候,我是喜歡郝思嘉的。可最近,無意中拿起舊書重讀,卻深深地被媚蘭吸引住了,難道是年齡的緣故,人的思想真的會改變的嗎?
哪個年輕女孩看了《飄》不喜歡郝思嘉呢?漂亮不說,又聰明倔強,周圍總有男人圍繞著。特別是有瑞德這樣有魅力的男子始終追隨,寵著,太過癮啦!還有,她十分有個性,當在眾多男孩子中間鶴立雞群的艾希禮,最終婉言拒絕了她的愛,一怒之下,順手扔出一只花瓶!這不是舊貴族的淑女風范,卻很符合當今潮流,“野蠻女友”的典型呀!而且她在募捐舞會上,因為寡婦身份無法跳舞,而急得團團轉的樣子,真是可愛!而在亞特蘭大淪陷時,趕著馬車,帶媚蘭逃往塔拉。還有,北方逃兵闖進塔拉,舉起槍干掉他那一幕,又表現得頑強堅定。她穿著母親窗簾做的新衣服,瞪著據瑞德說在一尺之外的手里的槍對面看到的綠眼珠,靠撒謊把自己嫁給了弗蘭克,努力撐著木材廠,多么的狡猾!最后,當知道自己真正愛的人是瑞德,而這時瑞德已經對她深深的失望,決定要離開她的時候,她依舊平靜地把下巴高高地翹起。這個時候,是多么地喜歡這個有血有肉有性格的郝思嘉啊!
可是現在,我不這么想了。我注意到,在莊園聚會上,媚蘭安靜地坐在一旁,她瘦小的身體一點也不顯眼。募捐舞會上,她痛苦而毅然地摘掉手上的結婚戒指,捐給了部(bu)隊。在亞特蘭大淪陷的那天,因為臨產,她虛弱的身體正在死亡的邊緣掙扎,可她不動聲色,我能想象到一個虛弱的產婦,臨產之后躺在顛簸的馬車上行進數十公里時是怎樣蒼白的臉。可從沒有對郝思嘉說過她的痛苦,而因為在這場逃難與郝思嘉逐漸建立起來的感情,使得媚蘭從始自終默默站在郝思嘉的身后,時時刻刻保護著她,維護著她。北方逃兵來的時候,她拖著虛弱的身體,拿著沉重的大刀,準備隨時幫助郝思嘉。冷靜地出主意幫助郝思嘉那北方逃兵埋起來.當亞特蘭大所有的人都拒絕與郝思嘉交往,是媚蘭堅持立挺著她。甚至在艾希禮與郝思嘉的隱情被人發覺,傳遍亞特蘭大時,她仍毅然決然地站在郝思嘉的一邊。而她是對他們之間的`事情,一直知曉的。最后,她死時,米德大夫憤恨地對郝思嘉說不要對她懺悔!永遠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吧!不要去傷害這個善良的女人!可媚蘭僅僅是善良的嗎?不,應該是偉大的,代表了一種傳統性格的女性形象。堅韌,內斂,勇敢,賢良。如果說郝思嘉是一位有沖勁,敢做敢為的新女性,那么,媚蘭是舊階級貴族中最值得尊重的典型婦女。
即使是到了現在,幾百年后的今天,媚蘭的身上仍有我們值得欣賞的光輝。我們承認,《飄》一書,把媚蘭過于美化了。可能是作者太寵愛她的緣故。把她描繪得過于完美,幾乎找不到缺點。如果有缺點,就是不算美麗,和郝思嘉正好是個對比。我一直在想:媚蘭真的沒有私心嗎?在這點上,作者描寫得很模糊。尤其不能接受,臨死時表露出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是知道郝思嘉與艾希禮多年來的曖昧關系的。她真那么大度的嗎?而我更愿意相信,那是她聰明的緣故。她什么都看得清楚。其實,艾希禮與郝思嘉根本沒有什么,也不可能有什么。她放任他們,是最明智的舉動。
相比較,郝思嘉真是一個糊涂蟲。愛了艾希禮多年,到最后,媚蘭去了,才發現根本就不愛他。瑞德才是最愛。而瑞德呢,已經被她傷害得退縮,失望。象瑞德說的,她要艾希禮。不過是小女孩想要洋娃娃似的,可她要來有什么用呢?她嫁過三個男人,其實從來不懂男人。她那套把戲,不過糊弄一下小男孩而已。或者弗蘭克這樣老實的老家伙。
翻開手里的《飄》,紙張已經發黃,發脆。若不小心,手指會把紙張碰破。這樣的書,拿在手里非常有歲月感。覺得自己就象這手里的書一樣,終究有一天容易碰破,易碎。而書籍本身的內容是不會碎的,書中人物的精神也不會碎。如果有靈魂,我也不會碎的。
《飄》讀后感高中2
這是一個來自十九世紀的美國故事。
書封的剪影中,火紅的夕陽下,少女身著碧綠色的荷葉裙,粗獷又嬌柔的面孔上盡是堅信與希望。她的腳下,有一方深褐色的土地,隨著她的雙足逐漸蔓延遠方。
那個叫塔拉的地方,是她一生最愛,也是她所成長的見證地。從十五六歲的無知少女,再到種植販賣維持生計,最終自信從容的養活家人,堅強的重燃希望……
她便是斯嘉麗·奧哈拉,一個來自美國的南方姑娘。
她的父親是個小個子愛爾蘭人,母親是位溫文爾雅的讀書人;她有三個姐妹,但是關系并不和睦。她自詡有很大的魅力,不過事實的確如此---每一次舞會上,她總是最耀眼的那顆明星,也是圍觀人數最多的那個焦點。
可惜造化弄人,本應是無憂無慮的歲月,卻偏偏因一場戰爭而被殘忍打破。南方軍不斷撤退,北方佬打勢兇猛,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查爾斯不幸在戰火中離世。雖然斯嘉麗于他無情,但年僅十六歲的她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韋德成了可憐的寡婦,失去了參加舞會與英俊的少年跳舞的資格,這令她痛苦且悲傷。
在母親埃倫的勸說下,她來到了阿什利的妻子梅拉妮和噼里姑媽所居住的亞特蘭大。一方面是想多一些見自己夢中情人阿什利的機會,一方面也是想盡快脫離塔拉這種憂郁的氛圍。
然而,不久后北方佬幾乎將亞特蘭大整座城給包圍起來。炮彈接連不斷的落到大街上,砸出一個又一個深深淺淺的窟窿,炸死了在屋里無辜的居民們。斯嘉麗感到無比恐懼,但她卻不能和噼里姑媽一起出逃,因為她不得不照顧懷有身孕的梅拉妮。待到梅拉妮孩子出世,在一直默默幫襯她的雷特幫助下,帶著梅拉妮和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回到了塔拉。
那時,她的母親已經離世。強烈的悲痛讓她的父親精神失常,全然不復曾經那副滿面紅光的模樣。在一對富有夫妻出錢來討要塔拉這片土地時,父親以為他們是在侮辱他這個家,于是駕著馬,然而最終在翻欄桿時,不幸摔死。
從那以后,斯嘉麗真真切切的認識到了金錢的重要性。她寧愿背負妹妹的辱罵和周圍人的不理解,也要嫁給以前追求妹妹的商人。因為她知道,如果嫁過去的是妹妹,那么妹妹是不會出錢給塔拉的。
她曾在開滿棉花的土地前沖著上帝發誓,她不會再讓家人們餓肚子了,永遠不會。
有一次斯嘉麗在外被北方佬欺負,她的丈夫拉著阿什利幫她報仇時,不幸腦部中彈,當場斃命。
最終,她被雷特的專一和與眾不同給吸引,嫁給了他;不久,他們的女兒邦妮出生了。可是這個小姑娘非常可憐,才四五歲左右,便因為跳馬而摔死。
以這個為導火線,以斯嘉麗對阿什利余情未了為根本原因,雷特在最終還是離開了她。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是全書的最后一句話。在那一刻,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個身著綠色荷葉裙的青年女性,在土地上,在夕陽下,目光里盡是希望與堅定。
可能會有人覺得,斯嘉麗是幸運的。在她的前半生中,雖然遭遇了戰爭,但是她有很多愛她的人,有給予她幫助人,也有無論她做出什么也始終相信她的人。她一直健康的活著,一直滿懷希望的活著,無論生活多么的艱辛,多么的苦澀,她依然咬著牙堅持,稚嫩的臉上不再是輕浮,而變得穩重。
然而,這一切幸運的源頭,都來自于她內心深處的樂觀精神,與堅韌不拔的毅力。
戰爭未開始前,大家都是風流多姿的少女;戰爭開始后,只有她才是大獲全勝的贏家!
她有一片土地,她便用土地生產棉花;她需要金錢拯救家族,寧可被親生妹妹痛恨也要嫁于商人。這場戰爭,將斯嘉麗性格上的優劣無限放大,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敢想而不敢動的。這便是她的厲害之處,也是她最終收獲幸福的原因。
在當下平靜和睦的生活中,若有人給你制造了挫折而讓你躊躇不前時,請想一想斯嘉麗,這個年輕自信又堅強的少女。畢竟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只要你還平安健在,那么你就有一雪前恥的希望!
努力奔跑吧。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呢;等待你的,是第二天的陽光。
【《飄》讀后感高中】相關文章:
飄如陌上塵高中作文04-09
智慧從麥香里飄出_高中作文05-09
落雨飄窗窗更明高中作文05-07
樹葉樹葉飄呀飄兒童故事04-30
飄好詞好句精選05-02
雪花飄作文01-09
大雪飄呀飄小學生寒假日記05-11
飄的讀后感03-26
《飄》讀后感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