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的革命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習的革命》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的革命》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的革命》讀后感1
早就聽說過《學習的革命》這本書,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坐下來真正地細致地找來去讀,這次正好利用寒假,好好享受了一次精神食糧。大約花了兩天的。時間,我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了。它是由美國珍妮特。沃斯和新西蘭戈登。德萊頓所寫,由顧瑞榮、陳標、許靜譯,劉海明校譯的一本有524頁298千字的書,全書由1個前言、1個導論、14個章節所組成。細細品味中,感覺這確實是一本好書。它不僅僅有提綱式的目錄,讓讀者了解整本書的大致內容,更重要的是它把要點和引文都在所有左邊書頁上簡要地列出了,而且許多引文和概要都設計成了海報的式樣,生動而形象,讓讀者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中,更好地閱讀整本書。
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啟示歸納
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終身的學習在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里是絕對必需的,所有的人必須認真地接受教育。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今日知道的東西,明天就可能會過時,如果停止學習,就會停滯不前,就會被時代淘汰,新時代要有新的思維和新的學習模式。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已經進入經濟時代,新知識和新事物層出不窮。為了應對激烈變化的競爭環境,人需要終身學習,學習不再是個人某一階段性的事情,而是貫穿每個人一生的終身任務,即必須接受終身教育。21世紀是一個信息的年代、知識爆炸的時代,個人的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傳統中的大多數人,把學習視為只需從業期間開展的活動,甚至當接受或開展學習僅僅取得一點點成效、初步適應了崗位技能需求后,就認為學習生涯已經結束,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尤其是教師這個特殊職業,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現有的知識根本不可能保證我們在從事的職業領域中使用一輩子,所以應該不斷充電、不斷學習,并且這種學習是自覺自愿的。
其次,看完這本書后,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國超級營地創建人之一埃立克。詹森提出的“無論任何形式的學習,都包含有三個基本的要素——狀態,策略和內容”這一概念。“狀態”,就是要創造出學習的適當的精神狀態,即對自己的學習內容有著強烈的熱情與渴望,要保持一種近似瘋狂的執著去學習,只有這樣才會發掘出潛存于自身的巨大能量;“策略”,代表授課風格和方式;“內容”,就是主題,在每個好的課程中,必須擁有這三者。但是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中,卻往往忽視了“狀態”,而它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學習之“門”必須打開,否則真正的學習無法發生。所以教育的.關鍵是使學生進入一種放松、開放的狀態,這樣才能夠集中精力學習。
最后一點就是這本書當中,有許多言語都是那么的經典,那么的啟人深思。比如:“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明天,你可以將今天書桌上的東西和昨天堆滿房間的東西戴在你的手腕上。”“在學習方面你最有價值的財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自然放松但又注意力集中是出色完成各項工作的關鍵。”“當你只有一個主意時,那是再危險不過的了。”“一個想法,沒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組合。”“縱向思維是在挖深同一個洞,橫向思維是在試著在別處挖洞。”“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孩子們從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獲得學習。”……或許《學習的革命》只是集合了這些言論,而非原創,但是,它組合地卻如此巧妙,讓我深思,促我警醒,令我奮起。
總之,《學習的革命》是一場思想的革命,一場我們學會怎樣學習、怎樣找出新的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的革命,它是對傳統教育與學習理念的顛覆和挑戰!讓我們一起來迎接這激活美好生活的挑戰吧!
《學習的革命》讀后感2
當前,淮南市審計局深入開展“學習型機關”的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思路,營造全市審計機關自我學習、善于學習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我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把《學習的革命》這本書進行了精讀,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也悟到了一些道理。
《學習的革命》開卷就告訴讀者,應該怎樣用十分之一的時間讀這本書,怎樣記住這本書的要點,然后通過十四章的內容,從不同的視角告訴人們:一是任何人都能更快地學習幾乎一切東西;二是無論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加快5-10倍學習,三是無論什么年齡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10-100倍。讀后我對學習的感想作了一個小結,供喜愛學習的同伴共享。
一、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
人們平時說到學習時,談論最多的往往是學習的重要性或學習方法,很少有人說到為什么學習要先行。如果不學習,人在生活中可能是無知的,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勝任,在行為和判斷上可能也是迷茫的。更何況,知識在如今的社會與環境下不斷呈幾何級數的`增長,我們今天知道的東西也許明天就已經過時了,今天還引以為榮的優點也許明天就已經令人不屑一顧了。事實上,學習早已不再只是“學而優則仕”、不再只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正如《學習的革命》這本書所說,我們應該學習各種技能和有關特定的知識,要培養綜合概念的技能,要培養能輕易應用于自己所作一切事情的個人技能的態度。不學習就是落后,但學習的目標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
二、學習要有主動性。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是“后學習”——因為某件事、某種工作的需要,我們才逆向來補充相應的知識。一個人畢竟精力有限,知識面再廣也會有不懂的地方,這就需要“后學習”。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判斷,知道什么是自己當前最迫切需要的,做到有一定的預見性,把“后學習”變為“前學習”,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及時進行“后學習”,也應是一種主動性,比如我們根據某個項目的需要去學習相關法規、根據電子數據的具體情況去查閱數據庫的對應操作。
不懂不要緊,可以請教老師,可以與同事探討,可以上網搜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就在自己的腦海中,就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及時把不懂的問題解決掉,為下一步的學習和工作服務,這就是進步。
其實,學習有前有后,有快有慢,但就怕明明知道需要補充什么的時候,仍然無所事事、渾渾噩噩。我們要像《學習的革命》中所說的“在學習方面你最有價值的財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太多這樣簡單、淺顯、又發人深省的語句,在激勵并警醒著我,讓自己時刻保持著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三、學習要有正確的方法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信息的社會,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們的周圍傳播并不斷更新。我們必須要經常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但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一刻不停的學習,也跟不上知識變化和更新的速度,這是一個矛盾。如何解決或緩解這一矛盾,是一個難題。《學習的革命》告訴我們一個解決的辦法,那就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用合適的學習技巧。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而避免“事倍功半”。
《學習的革命》這本書就要求我們把傳統的學習方法來一次革命,掌握如“快速學習法”、“超級學習法”、“暗示學習法”、“全腦學習法”和“綜合學習法”等等,讓自己掌握適當的學習方法,用有限的學習能力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的革命》讀后感3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以非常平凡而又期盼的心情跨入了21世紀。來到新的世紀,我們已經生活了近12年。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式都發生了很多變化。經濟的轉型也好,體制的創新也好,局部的利益紛爭也好,我們都感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98年9月至2004年12月,我在彰明中學工作。我們的羅校長為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為了學習型校園的建設,組織行政人員和老師們學習由美國珍妮特·沃斯和新西蘭戈登·德萊頓合著的一本通向21世紀的個人護照《學習的革命》。當時也只是草草的瀏覽一遍,沒有作筆記,也沒有寫心得體會,更沒有作深度思考。已經作了近5年培訓管理工作的我,再一次讀《學習的革命》,發現其價值,更驚嘆這本書作者的遠見卓識!這主要來自作者能從思想上改變我們對自己的態度,來自于作者面對未來世界的15種發展趨勢而提出的對于學習方式的一些大膽的設想與革新。
信息社會的發展,伴隨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尤其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服務性行業比重的增加,旅游業的日益發達,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我們對不同行業的規劃,都提到終身教育的問題。終身學習、開放學習已經成為必然。作者們認為每一個國家的財富特點是一個國家人民的技能,而技能又依賴于該國家人民學習技能的能力。為此,不止其他國家,就連我們,也提出了不同時期教育要達到的目標。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的教育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我們在發展中最大的.失誤也在教育(鄧小平語)。無論是教育人,還是教育主管部門,乃至對教育關心的所有人,都在思考我們的教育弊端。兩位作者認為怎樣學習是比我們學習什么更為重要的問題。這樣的思想貫穿于全書之中。正因為如此,我們教育存在的問題除開投入極為偏低以外(在全世界排名靠后),我們恰恰把重心放在了“學習什么”上。作者提倡趣味性學習,提倡給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狀態、積極的學習氣氛,提倡根據學生吸取知識的類型和思維來進行教育,提倡高效率地學習等,與我們現在推行的素質教育,轉變學習方式,建立高效率課堂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的許多精華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追求,教育對均衡教育的思考與實踐,都與我們的教育發展不平衡,與師資隊伍的現狀有關。應該說,提高水平比較差的學校大辦學水平是我們現在或將來必須重點抓好的事情。作者們在書中介紹了如何使落后的學校改變面貌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512”特大地震后,災區學校的硬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教師的培訓始終未有效跟進。對教師的再培訓是改變學校面貌的關鍵。只有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來改變,農村學校的生源減少以及流失才不會進行得那么快。作者們在“規劃明日的學校”一章里,從改變一個國家教育體制的12各步驟作了詳細而有實例的闡述:1、作為終身的、長年的社區資源中心的學校;2、詢問你的顧客;3、保證讓顧客滿意;4、適合所有的智力品質和學習類型;5、運用世界上最好的教學技巧;6、開發你的關鍵資源:教師;7、使每一個人既成為一個老師又成為一個學生;8、規劃一個四部分的課程;9、改變評估體系;10、運用未來的技術;11、把整個社區作為一種資源來運用;12、給予每一個人選擇地權利。這些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已經借鑒了一些,但深層次的運用我們還做得不夠。
顧瑞榮先生是這本書的譯者之一。他認為,我們贊美這本書,贊美這場革命,…,我們還要讓這場革命再進一步——讓學習革命深化為教育革命,讓學習外界的知識轉化為認識自己的內心;希望每一位讀到此書的人,每一位投入到學習革命中的人,都能自覺地深化學習革命,推動現代教育革命的到來。這是譯者對我們的期盼。好在我們的終身教育已經提出并強力推行,好在我們都在實踐教育的今天,好在我們對未來教育都在規劃。但愿我們都成為愛學習者之一!但愿我們的教育未來更加光明!
【《學習的革命》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習的革命讀書心得范文03-29
魯迅的革命事跡04-14
革命先烈的故事11-11
緬懷革命先烈做革命接班人國旗下講話04-24
《清單革命》讀后感05-03
《管理的革命》讀后感05-09
革命先烈故事簡短04-20
贊美辛亥革命的詩句05-10
關于革命烈士的作文精選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