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哀愍傳奇文章
哀愍太子朱慈煊,是南明最后一位太子,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改信基督教的太子。朱慈煊是明昭宗朱由榔和孝剛匡皇后王氏的孩子,于永歷二年,也就是公元1648年出生。出生之后,接受天主教洗禮,成為一名天主教徒,教名"當定"即君士坦丁。
永歷五年,還是一個幼兒的朱慈煊接受冊封,成為明朝的皇太子。清兵進軍廣東之后,與明昭宗一起逃亡。
永歷十五年,朱慈煊被降清的吳三桂擒獲,隨后被吳三桂押往回滇京行宮。被吳三桂抓住之時,朱慈煊曾經大罵吳三桂:"逆賊!明朝負了你什么?我父子倆負了你什么?使我有此下場?"表示了對吳三桂降清叛國的痛恨,所以最后 被吳三桂殺死。死時年僅十五歲,后來被臺灣鄭經追謚為哀愍太子。
隨著傳奇清裝劇《龍珠傳奇》的熱播,朱慈煊這個人物進入大家的眼簾。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已經是明朝末路,本人也未曾成長起來,接觸政治,所以朱慈煊在史書上筆墨不多,也并不為人所熟知。《龍珠傳奇》的編劇,將朱慈煊設定成第二男主角,與朱易歡和康熙帝構成一段三角關系,戲份很重。電視劇的熱播,讓大家對朱慈煊也表示了關注。
在故事發展的最開始,編劇交代永歷帝王皇后生下的其實是一位公主,也就是咱們的女主角朱易歡。但是因為欽天監正曾經說過,如果生下的是個公主,就是帶來亡國之音的妖孽。所以王皇后忍痛想將自己的骨肉殺死,最后還是樊太醫將朱易歡和晉王李定國之子交換,才保住了命。
此后朱易歡和朱慈煊兩人的命運互換,朱慈煊承擔起復興大明的重任,而朱易歡被知道真相的晉王李定國許配給朱慈煊,企圖生下帶有皇室血脈的子嗣。
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情節并不少見,戲劇中就曾經有過宋仁宗被調換,最終找回親生母親的.故事。電視劇、戲劇、小說,都運用嬰兒生下來后掉包的情節。在真實的歷史中,是可行的嗎?
小編個人認為,并不可行。若是在民間,疏于防范的情形下,掉包剛出生的嬰兒倒還有可能。但是皇家對皇室血脈看的是何等重要,后宮嬪妃出生的時候,宮女太監,太醫產婆,這么多雙眼睛盯著,混淆皇室血脈,完全沒有可能。
再說朱易歡和朱慈煊之間的掉包,也不知是導演的問題,還是編劇的問題,這一切的發生顯得十分兒戲。
首先朱易歡出生的時候,是有產婆接生的。也就是說除了樊太醫,還有產婆等知道皇后所生的是個公主。那么樊太醫要順利進行掉包,就必須封住產婆的嘴。后面的劇情中,樊太醫曾經明確表示,知道這件事的只有他自己,再來就是李定國。那么也就是說,產婆已經被他給殺了。但是什么時候殺的呢?這就是個問題了。
劇情是這樣設置的,朱易歡出生沒有多久,都城就被攻破,永歷帝帶領大家逃亡。也就是說,在這之前產婆就已經被滅口了。但是皇后剛剛產子,接生的產婆就全都去世,不引人懷疑嗎?
再來樊太醫交換朱易歡和朱慈煊,是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他哪里來的能耐,避過眾人耳目?換子這種事情,不經過事先的謀劃,絕不可能成功。更不用說,皇后生子的時候,皇帝就守在門前。樊太醫從哪兒出來的?后門?窗戶?這不是搞笑嗎?
誰家寢室會開個后門?從窗戶出去?院子里不可能沒護衛守著,不然永歷帝和皇后不用等吳三桂捉拿了,清軍派個刺客就將人給解決了。
所以不論是從實際,還是電視劇的呈現而言,朱易歡和朱慈煊兩人之間的身份交換,實在難以成立。